某一段時間內逐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即活動溫度總和,簡稱積溫。是研究溫度與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從強度和作用時間兩個方面表示溫度對生物有機體生長發育的影響。一般以度·日(d·℃)為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溫
- 外文名:Accumulated temperature
- 世紀:20世紀
- 國家:法國
- 時間:1735年
- 定義:一段時間逐日平均氣溫的總和
某一段時間內逐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即活動溫度總和,簡稱積溫。是研究溫度與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從強度和作用時間兩個方面表示溫度對生物有機體生長發育的影響。一般以度·日(d·℃)為單位。
某一段時間內逐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即活動溫度總和,簡稱積溫。是研究溫度與生物有機體發育速度之間關係的一種指標,從強度和作用時間兩個方面...
有效積溫,是作物在某個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內有效溫度的總和,即作物在某一段時間內日平均氣溫與生物學零度之差的總和。有效積溫是反映生物生長發育對熱量的需求或...
發育的速率是隨著發育閾(yu)溫度以上的溫度呈線性增加,它表明外溫動物與植物的發育不僅需要一定的時間,還需要時間和溫度的結合,即需要一定的總熱量,稱總積溫或有效...
有效積溫法則的主要含義是: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須從外界攝取一定的熱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階段的發育,而且,植物各個發育階段所需要的總熱量是一個常數。...
植物開花結果,取決於“積溫”,也就是“積累的溫度總和”。職場中人也需要“積溫”,每天給自己加溫一點點,天長日久,當溫度積攢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在職場上“開花...
溫度帶是以全球各地區活動積溫的多少為標準,按農業生產所需要的熱量指標劃分的地帶。通常根據≥10℃的積溫的多少可劃分為五個溫度帶: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
中國南北跨緯度廣,各地接受太陽輻射熱量的多少不等。根據各地≥10°C積溫大小的不同,中國自北而南有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等溫度帶,以及特殊的...
不同玉米品種對溫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國早熟品種要求積溫2000--2200℃;中熟品種2300 一2600℃;晚熟品和25OO--28OO(3000)℃。世界玉米產區多數集中在7月份等溫...
①熱量資源一般≥10℃積溫2000~4500℃的地方適於種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適於種兩季稻,5300℃是雙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種三季稻;...
分類性狀為發芽時期,主要以頭輪營養芽,即越冬營養芽開採期(即一芽三葉開展盛期)所需的活動積溫而定。分為早芽種、中芽種和遲芽種。根據我們在杭州對全國主要...
無霜期120—130天,≥10℃,積溫2500—2600℃。春季穩定通過10℃日期在5月上旬到中旬初,秋霜在9月中旬,熱量資源不足。水分資源較充足。 東南深山溫涼溫潤氣候區 ...
南界為著名的秦嶺淮河線,相當於≥10℃積溫4500℃、1月平均氣溫O℃等值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
熱量指標主要形式有: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各種農業界限溫度(0℃、5℃、10℃、15℃等)的初終日期、持續日數和積溫以及春(或秋)季各界限溫度初(終)日 期間的間隔...
例如,西南部金沙江河谷的巧家、華坪、元謀一帶,雖處於中亞熱帶範圍,但卻出現南亞熱帶氣候,≥10℃積溫高達7000~8000℃,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2℃以上,全年基本無霜。...
農業氣候資源數量的表示方法有兩種:一是對短時間提供的資源量用強度表示,即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上的數量,如輻照度等;二是對長時期提供的資源用累積量表示,如積溫、...
1959年中國科學院自然區劃工作委員會公布了中國氣候區劃初稿,他們以日平均氣溫不低於10°C穩定期的積溫和最冷月氣溫或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值為熱量指標,以乾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