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是安徽的四大文化圈之一。安徽由於歷史原因和地形、地貌的特點,形成四大文化圈(包括淮河文化、廬州文化徽文化皖江文化),各具特色,影響深遠,淮河文化因基本上均在安徽淮河兩岸,作為區域文化,故可綜合稱皖文化,是炎黃子孫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淮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根據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淮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目前已經發現的遠古時代的文化遺址,就達100多處。我國的孔孟儒家學說,墨家學派,韓非李斯的法家學派,都是在淮河流域創立。

春秋戰國時期襄助齊桓公建立霸業的管仲,出生在安徽潁上縣,在這裡建有紀念管仲的管鮑祠。安徽宿州陳勝吳廣宣布起義、結盟誓師的“涉故台”,駐紮練武的“七十二營壘”和“騎路”。 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曹操的出生地安徽亳州,有曹操青年時期讀書遺址,視察農田的東西觀稼台、屯糧遺址、演兵處、歇馬池和柵馬牆等。最為珍貴的是曹氏墓群和曹操地下運兵道。亳州還有紀念三國時神醫華佗的華祖廟。“建安七子”大多出生於淮河流域。

基本介紹

歷史,地理環境,文化內容,文化遺蹟,

歷史

在很古很古的時候,中國從西向東有三條江河北方的一條水是黃色的,炎黃二帝又出生在那裡,人們就稱它為黃河;南方的一條,水系很長很長,而且水流的很快,人們就叫它為長江;中間的一條按照方位人們叫它中河,由於這條河富饒秀美、氣候宜人,“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引得古人類紛紛來此集居;隨著時光的推移,人們開始覺得中河名只能反映它的位置,而不能反映它的自然形美,於是黃帝的史官倉頡就依據古淮河比長江、黃河都短,而且淮水美如“鳥之短尾”的意境,用象形字“水”與“隹”(zhui,短尾鳥名)合併,創造了“淮”字,並將中河之名改為淮河。
淮河,是我國一條古老而又獨具地域特色的河流,與我國長江、黃河、濟水齊名於世,並稱“四瀆”。淮河流域,不僅是我國聞名的戰略要地之一,而且是蘇、魯、豫、皖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蘊,悲壯的歷史沉積將我們帶入了博大的淮河文化空間……
由於淮河是我國東部的南北分界線,淮河流域位於黃河與長江之間的過渡地帶。所以,淮河文化便在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
淮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根據考古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淮河流域就有人類活動。目前已經發現的遠古時代的文化遺址,就達100多處。如:位於沂河上游的沂源1號遺址;位於淮河中游的盱眙縣下草灣遺址;位於淮河下游的蘇北連雲港桃花澗遺址和淮安青蓮崗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淮河流域人類活動更為活躍,現已發現散落在淮河流域各地的仰韶、龍山、青蓮崗、大汶口文化遺址100多處。其中1977、1978年在河南新鄭縣發掘的裴李崗遺址,從出土的文物證明,淮河流域在數千年以前已經有了農業和畜牧業。陶器的廣泛使用和圖形文字的出現,說明淮河流域的人類當時已經脫離了野蠻時代的低級階段。古老淮河很早以前就已成為淮河流域人們賴以生存的水源。從漫長的文化史分析,淮河文化源於長江流域的楚文化,興盛於淮河流域的宋、明文化,並與中原文化匯合,才使中國進入炎黃同尊、龍鳳呈樣的時代。我國的孔孟儒家學說,墨家學派,韓非、李斯的法家學派,都是在淮河流域創立的。
淮河流域人民為中國古代史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早在4000多年前,夏王朝就在潁河上游的登封建都,這標誌著中華民族文明史的開端。繼夏而起的商朝,也首先在河南商丘一帶艱苦創業。夏商王朝的興起,創造出代表世界東方的燦爛文化,堪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古文明相媲美,被稱為世界4大文明之源。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了“淮”字的記載,稍後2900多年前的西周鐘鼎文中也有“淮”的字樣。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記有“鼓鍾將將,淮水湯湯”的詩句。戰國時期的地理著作《禹貢》云:“導淮自桐柏,東會泗、沂,東入于海”,並對淮河作了更為詳細的記載。
淮河地處中原,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特別自邗溝、鴻溝、汴渠和京杭運河的先後開鑿,這裡成為經濟命脈地帶。商周時期,位於淮河下游的淮夷方國成為商周統治者的勁敵,迫使他們屢次派兵征伐,招致商王朝的覆滅和周王朝的衰敗。春秋戰國時期,淮河流域又成為大國爭霸和角逐的重要地區,出現了號稱“天下之中”的商業都市陶(山東定陶),還有陳(河南淮陽)、壽春(安徽壽縣)、睢陽(河南商丘)、彭城(江蘇徐州)和魯城(山東曲阜)等大都會。秦漢時期,漢高祖劉邦起兵反秦,襄助劉邦奪取天下的文臣武將也多出生於淮河流域。彭城(徐州)是西楚霸王項羽的統治中心,楚漢決戰於垓下(安徽蚌埠固鎮),項羽兵敗,自刎烏江(安徽和縣北)。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曹操就誕生在淮河支流渦河旁的沛國譙(安徽亳州)。北宋王朝建都汴梁(開封),號稱東京。到了南宋,宋金對峙便是以淮河為界。元末,一代帝王朱元璋出生鳳陽,從戎於鳳陽。
朱元璋曾在一首詩中寫道:“年年殺氣未曾收,淮南淮北草木秋”,這就足以想像出淮河流域頻繁發生的戰爭及其給人民加重的負擔。人禍加上天災的襲擊,導致著名的農民起義,秦末大澤鄉起義,西漢赤眉起義,唐末黃巢起義,北宋梁山起義,元末紅巾起義,清末捻軍起義。可以說,中國歷史上的重要農民起義大多發起於淮河流域。
不僅如此,許多古代重大的戰役都是在淮河大地上進行的:著名的齊魯長勺之戰,宋楚的泓水之戰,朱明的靖難之戰……魏晉以後,每當祖國南北分裂,淮河就成為雙方對峙的鴻溝,盱眙臨淮的寶積山“歲幣庫”,即是宋金劃淮為界,納幣敬貢的最好例證。著名詩人楊萬里“兩岸舟船各背弛,波浪交涉亦難為”的詩句,真實地反映了以淮河為界雙方分裂的歷史局面。
淮河流域的勞動人民不但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同時又富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大別山區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期間,中共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設在盱眙的黃花塘,劉少奇、陳毅、張雲逸、羅炳輝、彭雪峰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轉戰淮河兩岸,運籌於洪澤湖畔,為拯救民族危亡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解放戰爭中,淮河流域的廣大人民民眾踴躍參軍、積極支前,從中原突圍孟良崮戰役蘇中七戰七捷到震驚世界的淮海戰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
淮河流域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淮河源頭——桐柏山,是神話中盤古開天劈地的地方。這裡,太白頂雄居山巔,雲台山毗鄰峰側;淮源山溪容納百川奔騰而下,“萬頃白雲蒸綠壁,一聲黃鶴唳青霄”。在河南淮陽,人們為追憶“三皇五帝”之首天皇伏羲氏的功績建築了伏羲陵廟。相傳伏羲氏教民結網捕魚,畫八卦,妻子女媧手拿矩尺,鍊石補天,積蘆灰以止淫水,成為中華民族千古流傳的佳話。郭沫若著《中國史稿》中,把伏羲氏稱作淮河流域民族的祖先。鯀和大禹父子治水的傳說,更是家喻戶曉。據史載,大禹是淮河流域河南登封人,他曾三次到桐柏山察看淮河水情,征服淮河水妖巫支祁,使淮河不再泛濫。安徽懷遠縣的塗山,相傳是大禹取塗山氏和大會諸候的地方,後人在塗山項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禹王宮,象徵塗山氏的天然石像——啟母石矗立在禹王宮前。塗山隔河相望是荊山,在那裡曾為大禹的兒子建造過啟王殿,山腰有白乳泉和望淮樓,在那裡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聯:“片帆從天外飛來,劈開兩岸青山,好趁長風沖巨浪,亂石自雲中錯落,釀得一甌白乳,合邀明月飲高樓。”荊山腳下的“斷梅谷”,是長淮三峽之一,更是風景秀麗的天成佳景。
大禹的後代,在淮河流域建立了夏王朝,陽城(河南登封)和陽翟(河南禹縣),即是當時夏王朝的古都遺址。山東魯城(曲阜)是孔子的老家,也是魯國的文化中心,孔子在這裡修訂了《詩經》、《尚書》、《易經》、《禮》和《春秋》等古代文獻,創立了儒家學派,傳播了古代文化,曲阜.的孔廟、孫林、孔府,鄒縣的孟子墓、孟廟和孟府,成為歷代人們祭祀、瞻仰、遊覽的聖地。
春秋戰國時期襄助齊桓公建立霸業的管仲,出生在安徽潁上縣,在這裡建有紀念管仲的管鮑祠。並依據管鮑分金的故事在盱眙的管鎮建立管鮑分金亭。安徽宿州有陳勝、吳廣宣布起義、結盟誓師的“涉故台”,駐紮練武的“七十二營壘”和“騎路”。在河南永城縣芒碭山南麓不僅建有陳勝墓地,而且還保留了劉邦“斬蛇起義”的碑亭。劉邦出生地沛縣,保存著公元前196年劉邦所作、東漢蔡邕手書的《大風歌》碑刻,並建有漢文化的標誌性建築“歌風台”。
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曹操的出生地安徽亳州,有曹操青年時期讀書遺址,視察農田的東西觀稼台、屯糧遺址、演兵處、歇馬池和柵馬牆等。最為珍貴的是曹氏墓群和地下運兵道。亳州還有紀念三國時神醫華佗的華祖廟。“建安七子”大多出生於淮河流域。
隋唐時期,江淮地區經濟更加繁榮。自隋煬帝開挖南北大運河後,通濟渠橫貫淮河流域,溝通長江、淮河、黃河三大水系,沿運河出現了許多盛極一時的大都會。北宋王朝都城汴梁(開封),是當時“天下富商大賈所聚”之處,不僅是北宋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故都,城內有古老的開封鐵塔和著名的相國寺。畫家張擇端繪製的《清明上河圖》,就是以開封為背景,描繪當時都城的繁榮景象。“淮右名都”揚州,景色秀麗、人文薈萃、經濟繁榮,不僅贏得了歷代帝王和文人騷客的青睞,而且還吸引了阿拉伯、伊朗、印度和日本等國際商賈,促進了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嵩山,是我國著名五嶽之一,也是淮河流域潁河(淮河最大的支流)的發源地。因嵩山地處中原,自古以來,從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到“聖跡遍天下”的清乾隆皇帝,無不把登嵩山、覽峻極作為其炫耀文治武功的一項壯舉。北魏孝明帝時建築的嵩岳寺塔,是我國最高的磚塔;少林寺成為我國佛教禪宗的發祥地。
壽縣西北的古戰場八公山,三面臨淮,一面濱淝河,主峰東側有“漢淮南王劉安之墓”,西側有戰國時代名將廉頗的墓冢;山下即是當年秦晉淝水之戰的晉軍渡口“東津渡”。
山東泗水縣的泉林,傳說大禹治水曾經過此地,春秋末年孔子也曾到過這裡,陪尾山西麓還保留著“子在川上處”的古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曾來泉林追溯泗水的源流;唐朝詩人李白也曾在這裡對酒高歌,留下了“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的名句。
地處淮河中游的安徽鳳陽,建有時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陵”和“中都城”。位於淮河中下游的盱眙,不僅是朱元璋的出生地,而且大明王朝的龍脈——明祖陵也建在這裡,從而成為明文化的發源地。
世世代代與淮水結下不解之緣的淮陰、淮安,地處淮河與洪澤湖的交匯口,這裡地理優越、交通便捷,向有“九省通衢”、“南船北馬交匯之所”之稱,在中國漕運和交通史上被視為襟喉要地,明清兩朝漕運總督署和負責河防要務的河道總督署曾設在這裡,淮陰侯韓信、大文學家吳承恩的故里也在這裡,曾有“襟吳帶楚客多游,壯麗東南第一州”之美譽;特別是在這片神奇土地上,沉陷於淮河水下已達320餘年的古泗州城,堪稱“中國龐貝”。氣勢恢宏的洪澤湖大堤綿延百里,成為聞名華夏的“水上長城”,從而使這片人文薈萃的熱土成為一顆熠熠生輝的“淮上明珠”。
在春秋戰國時期,淮河流域的十幾個諸侯國為了角逐爭霸,曾興建了一些水利工程。最著名的有:公元前605年楚國令尹(即宰相)孫叔敖在今壽縣境內興建的我國最古老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芍陂,也就是現在的安豐塘。同時興建的還有河南期思雩婁灌區。春秋時河南的徐偃王在淮陽(陳)上蔡之間,開挖了人工運河,溝通陳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人工運河。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了北上稱霸中原,在今揚州附近開鑿邗溝,溝通了江淮,成為以後京杭大運河的前身。戰國時魏國開鑿了開封至沈邱的鴻溝,溝通了黃河與淮河。
“臨淮自古多名士”。淮河流域的經濟發展和歷代的政治變遷,造就了一大批傑出人物。除產生許多叱吒風雲的農民起義領袖外,還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和文學藝術家。如管仲、孔子、老子、孟子、莊子、劉邦、項羽、韓信、蔡文姬、曹操、諸葛亮、朱元璋、施耐庵、吳承恩、孔尚任……,特別是新中國的開國總理周恩來也誕生於此,可謂群星燦爛,光照千秋。
淮河文化以流域地區界定。分水嶺內,東至黃海;北至沂蒙山和黃河南堤;西至伏牛山、桐柏山,南至大別山和皖山余脈,河兩岸和凡是流進淮河的支流地域生存的文化,均可稱之為“淮河文化”。由於淮河流域面積廣袤,有著華夏“天中”的優越地位,域內與各方接壤的地區出現文化交融。其東北連齊魯、西北接中原、西南接荊楚、東南通吳越,因而融合了這些地區的文化精華,形成了古文化多元性、豐富的一大特色。淮河文化包括了商周時代的東夷(包括淮夷)文化、渦淮兩岸產生的老莊文化、先秦時期荊楚文化、吳越文化以及兩漢和北宋之後南移的中原文化、明清之際興起的淮揚文化。因此,淮河文化的定義應是以流域內自然地理環境為生存條件,在淮河主幹流地區,以楚、明文化的底蘊,兼容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區域文化。
淮河在我國東南部南北分界的地理區位,自然賦予了淮河文化鮮明的地域特色。以淮為界,北稱“黃淮”,南稱“江淮”,淮河文化正是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數千年融合的結果。它主要體現在淮河幹流兩岸空間範圍內,反映出南北過渡、兼容並包的特色。
淮河雖然是居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南北界河,但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卻是融而不阻的中間地帶。南方人說它是北方,北方人說它是南方。“駿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觀,均反映淮河兩岸以淮為界,分出平原與丘陵的地貌;旱糧與水稻的農耕方式,米北面的生活習俗,茶北酒的飲食習慣,寨與山村的居住群落;南舟北車的交通方式,南蠻北侉的方言區劃。北方人的豪放剛烈,南方人的柔宛秀麗,皆能融合於淮河兩岸人民的秉性之中。
目前我國區域文化從大的範圍分類一般都按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等區域劃分或以先秦時期的國度劃分為齊魯、吳越等區域文化,尚無以淮河流域為地域特徵的淮河文化之說,而淮河文化作為獨立的區域文化,是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不可取代的。由於淮河文化具有鮮明的過渡兼容性質,對研究我國地域文化融合規律,有著典型的意義。楚郢都壽春出土的青銅器,明顯吸收了吳越先進的冶鑄技術,才達到戰國時期青銅器鼎盛的水平,處渦淮口的懷遠以江淮方言滲入中原官話而出現的方言島,成為文化交融的“活化石”,中原地區傳入的花鼓燈藝術,從淮河上游傳播到懷遠,出現了豪放與輕靈融為一體的獨特風格,被譽“東方芭蕾”,名的鳳陽雙條鼓質樸而娓婉,是淮河中游地區民間藝術向江淮地區過渡的藝術形式,而盛行於蘇、魯、豫、皖交界地的“泗州戲”則是明清時代流行於淮河流域古泗州一帶“拉魂腔”的傳承與演進,揚地區模仿、消融蘇南文化特質,在淮河下游蘊育出了獨具特色的淮陽都市文化。所有這些都對研究區域文化融合規律有著重要的價值。
《管子·水地》云:水者,何也?萬物之本源也,諸生之宗室也。在以農為本的古代社會,淮河是流域地區交通和農業的命脈。從淮河流域歷史文化古城興起、衰落、變遷,均與淮河水利密切相關,沉睡在洪澤湖底的古徐國雁門關,沉沒在淮河水下的古泗州故城,從淮河水下拯救出的明祖陵等等,無不說明淮河水利是構成淮河歷史文化變遷的重要原因。從河流的文化生存與傳播中的作用出發,分析淮河乾支流水系變化,可以看出淮河主幹流從中原到沿海,其上游北岸渦、潁河,以及歷史上的汴河源於中州大地;南岸史、淠河連線荊楚;下游又有大運河貫通京杭,溝通中國南北。河流即文化傳播的渠道。淮河流域出現的楚文化、中原文化、吳越文化的交融,均是以河流為載體。
自1194年黃河全面南泛,到1855年黃河北徙,在整個歷史的沿革中,明代中葉的淮河流域經濟發展在總體上呈增長勢態,並在下游的淮河地區出現了以徽商為主體的鹽商經濟社區。在治理淮河的漫長歲月中,形成了大量的歷史典籍,因而有些專家把它稱之為“水利文化”,北魏酈道元編著的《水經注》,對淮水其支流的原委、分合,流經地區的地理變遷和歷史事件均有記載;明代萬曆年間潘季馴的《河防一覽》、《兩河經略》等著作,提出了“築堰障淮,束水攻沙,水逼淮注黃”等治水思想,清代康熙年間靳輔的《靳文襄公奏疏》,提出黃、淮、運綜合治理主張,完善了潘季馴的治水思想。當前我國已由農耕社會走向工業化、信息化的時代,文化傳播方式雖然發生變革,但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因素,對社會文化的形成依然起著重要作用,可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風情育一方文。
一部數千年的淮河興衰史,民俗文化貫穿始終,影響較大的有秦始皇撈鼎、徐福買藥、水漫泗州、收伏巫支祁、小白龍探母、九牛二虎一隻雞等。特別是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流行於整個淮河流域,而其地域特色特別明顯。淮河中游鳳台峽山口、荊塗山峽、下游盱眙甘泉山與聖人山之間的聖山湖、禹王河,均有頗為典型的故事為印證。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其實質也是區域文化的差異。以人為本,強化區域文化的研究、開發和套用,必將進一步提高區域的文化品位,從而帶來區域經濟的騰飛和發展。
淮河淮河
漢興之地--皇藏峪漢興之地--皇藏峪
朱元璋朱元璋
涉故台涉故台
八公山八公山
管仲管仲
泗州戲泗州戲

地理環境

由於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各種不同文化在此碰
淮河文化
竹林七賢竹林七賢
撞、交流,淮河文化作為融合中原文化、吳楚文化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區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過渡性的特點,孕育出了中華文化奠基人的老子莊子、管子、顏回等先哲,以及 “三曹父子”、“竹林七賢”等文學藝術的巨擘。
淮河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在這個地區發生過幾次著名戰役,其中有些戰役改變了中國的命運。戰爭給淮北平原留下了斑斑傷痕,也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蹟,滋養著這個地區的文化,同時,也塑造著這個地區的人文精神和豪爽、樂天、俠義的民風。

文化內容

淮河文化,跨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和齊魯文化、楚荊文化、吳越文化並立而互相滲透。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遍布淮河流域,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器物距今8000多年,比黃河流域韶文化早1000多年。在蚌埠懷遠,則有禹文化的產生。
桓伊桓伊
渦河流域是道家發源地,而道家在先秦哲學史上居“主幹地位”(歷史學家、北大教授陳鼓應語)。從春秋後至秦漢的諸子百家,很多產於懷河流域。僅在原安徽境內者即有老子莊周管仲劉安及其賓客所形成的懷河學派;東漢哲學家、經學學家桓譚、桓彬父子,皆文學家,麟曾入宮講學,彬之文與蔡邕齊名;東晉,有桓溫、桓沖、桓玄三代政治家、文學家。桓沖、桓伊協助謝安抗秦,桓伊還直接參與淝水之戰指揮,他又是音樂家,《梅花三弄》名曲創作源於桓伊,伊且善笛、箏,曾在晉武帝前吹笛為謝安緩頰,使孝武帝司馬昌明重新起用謝安,因而“桓伊笛”成為歷史佳話。有趣的是上述諸桓,都是今懷遠縣龍亢(古有龍亢縣)及其附近的人,這對研究人才的群體也有幫助。
東漢以降,以曹操父子為代表的建安文學,以華佗為代表的醫藥學,在中國歷史上都有著很高的地位。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都是安徽譙沛地區人,同時期的著名書畫藝術家戴逵及戴勃、戴嗣父子也是譙郡人。唐朝毫人大畫家曹霸善畫馬,杜甫有《丹青引》和《觀曹將軍畫馬圖》,贊其藝術之高超。他的學生韓乾也是畫馬名手。北宋皇佑元年,歐陽修在潁州建起“西湖書院”,薈集一時風流名士。元代戲劇家毫人孟漢卿是關漢卿同時代人,其劇作《魔合羅》有相當水平,為傳世之作。清初毫人梁巘是書法大家,和梁同書齊名,有南梁北梁之譽。及至晚清,壽州又出了著名的狀元孫家鼐,與翁同龢同為光緒帝師傅,任武英殿總纂,晚年主張改革,戊戌變法時參加強學會,復以吏部尚書兼任管學大臣,主辦中國第一所大學京師大學堂(即今之北京大學)。孫氏後代中有眾多企業家、學者、藝術家。而近代文壇,又出現魯迅倡導的“末名社”,其主要成員除魯迅、曹靖華外,有李霽野、臺靜農、韋叢蕪、韋素園、李何林。有意思的是,除李何林是霍邱城裡人外,其他四人皆霍邱葉集人,且都是葉集國小同班畢業。一個小鎮四個青年,同為魯迅所器重、培養,皆卓然成家,也是文壇佳話。葉集附近還出了一個著名文學家蔣光慈,同蕪湖錢杏邨(阿英)共同創辦“太陽社”,蔣光慈小說在當時青年中影響很大。再如蕭縣,在歷史上就是著名的書畫之鄉,它的源起可上溯到南北朝劉裕父子(今蕭縣的人),而當代又出現了劉開渠肖龍士卓然等藝術大家。這些生長淮河兩岸的著名文學家、藝術家,都可以說明淮河流域文風鼎盛。
淮河文化

文化遺蹟

由於淮河亘貫中國中部,歷史上多次南北分裂對峙,絕大多數以淮河流域為界,形成拉鋸式戰場,加上連綿不斷的農民起義,戰爭頻繁;再由於黃河自東漢以來多次奪淮,借淮入海,水系和植被均受到嚴重破壞,使淮河流域地表文物、古代建築幾乎蕩然無存,增加了研究工作的難度。但從地面僅存一些遺址遺蹟來看:如以芍陂(安豐塘)為代表的春秋時期孫叔敖(楚令尹)創建的水利工程,古壽縣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及鳳陽明中都城等,就足以顯示這一地區豐富的文化底蘊。同時,該地區地下文物仍極豐富,凡發掘出土者,皆光彩奪目。如在渦陽“天靜宮”出土文物豐富,極具研究價值。特別是從1989年發現蒙城尉遲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經6個年頭的發掘,發現了一個規模宏大聚落遺址,出土文物近5000件,填補了大汶口文化發現30多年來聚落研究的空白,被列為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固鎮又發現新石器遺址和漢墓群。至於豫東、徐海一帶出土文物,數量很多,價值亦高。由此可見,淮河文化研究領域廣闊,是一塊承待開墾的文化躍土。
淮河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