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師於荀子
戰國末年,李斯生於
上蔡縣(今河南省
上蔡縣蘆岡鄉
李斯樓村),年輕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
司馬遷在《
史記·
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看到廁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廁所來,它們都趕快逃走;但在米倉看到的老鼠,一隻只吃得又大又肥,
悠哉游哉地在
米堆中嬉戲交配,沒有人或狗帶來的威脅和驚恐。於是,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李斯認為人無所謂能幹不能幹,聰明才智本來就差不多,富貴與貧賤,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機會和選擇環境。在戰國時期人人
爭名逐利的情況下,李斯也是想乾出一番事業來。為了達到飛黃騰達的目的,李斯辭去小吏,到
齊國求學,拜
荀卿為師。荀子的思想很接近
法家的主張,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國家的學問,即所謂的“帝王之術”。李斯學完之後,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決定到
秦國去。
佐於贏政
李斯到了秦國以後,很快就得到秦相
呂不韋的器重,當上了秦國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一次,李斯對秦王說:“凡是乾成事業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過去
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自
秦孝公以來,
周天子徹底衰落下來,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秦國才乘機強大起來。現在秦國力量強大,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是完成帝業,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
秦王聽取李斯離間各國君臣之計,對於六國,李斯還提出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的吞併順序。於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賞識,因而被提拔為
長史。李斯勸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國收買、賄賂,離間六國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為
客卿。
正當秦王下決心統一六國的時候,韓國怕被秦國滅掉,派水工
鄭國到秦鼓動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國的人力和物力,牽制秦的東進。後來,鄭國修渠的目的暴露了。這時,東方各國也紛紛派間諜來到秦國做賓客,群臣對外來的客卿議論很大,對秦王說:“各國來秦國的人,大抵是為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來秦國做破壞工作的,請大王下令驅逐一切來客。”秦王下了
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
諫逐客書》。他說:“我聽說群臣議論
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
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
由余,從東方的楚國請來
百里奚,從
宋國迎來
蹇叔,任用從
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五個人,兼併了二十國,稱霸
西戎。秦孝公重用
商鞅,實行新法,
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里,秦國強大起來。
秦惠王用
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
秦昭王得到
范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
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
逐客,只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
秦王明辨是非,果斷地採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
沙丘之變
秦始皇迅游時候於沙丘暴卒,宦官
趙高脅迫
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
扶蘇,改立
胡亥為新帝,為
秦二世。
被殺滅族
秦二世胡亥為了修好
阿房宮,徵發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當時中國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雲湧,為了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
右丞相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當時,秦二世正與
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藉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殺死。夷三族。而其子李由仍將兵在外,不久,與項羽、劉邦戰於雍丘,大敗,被義軍斬於雍丘。
主要成就
政治
周統一以後,
周文王、
周武王封的子弟很多,後來一個個都疏遠了,互相視為仇敵,經常發生戰爭,周天子也不能禁止。郡縣,天下才得以安寧。秦始皇也認為,天下已經統一了,再立許多國,不利於統一,安寧也沒有保障,所以支持李斯的意見。於是,他把全國分為
三十六郡,郡以下為縣。郡縣制比之分封制是一個進步,有利於國家的統一。
這一整套
中央集權制度,從根本上剷除了諸侯王國分裂割據的禍根,對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所以,這一制度在秦以後的帝制社會裡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
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命令這個禁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為統一書體。統一後的中國急需一種統一的官方文字。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製作這種標準字樣,這便是小篆。而關於小篆的由來,
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李斯等人在奉秦始皇之命製作標準字樣時,“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而小篆的名稱也是為了尊崇大篆而卑稱其“小”的。緊接著,為了推廣統一的文字,李斯親作《
倉頡篇》七章,每四字為句,作為學習課本,供人臨摹。不久,李斯又採用秦代一個叫
程邈的小官吏創造的一種書體,打破了篆書曲屈迴環的形體結構,形成新的書體——隸書。從此,隸書便作為官方正式書體,始於秦,盛於漢,直到魏晉楷書流行才漸被取而代之。但作為書法藝術,篆書、隸書因其獨具一格,深受後人喜愛。中國書法四大書體真、草、隸、篆,隸、篆占其
半壁江山,這全是李斯的功勞。
經濟
秦朝建立後,為了不使其影響王朝的經濟交流和發展,李斯上奏皇帝,建議廢除六國舊制,把度量衡從混亂不清的狀況下明確統一起來,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許。度制以寸、尺、丈引為單位,採用十進制計數;量制則以合、升、斗、桶為單位,也採用十進制計算;衡制則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為了有效地統一制式、劃一器具,李斯又從制度上和法律上採取措施,以保證度量衡的精確實施。
這是秦王統一中國,李斯位居丞相之後的又一功績。而它的影響不言而喻。幾千年來,無論朝代更迭,這種計量方法從無更改,生活當中依然還有它的身影。
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李斯向秦始皇上了最後一道重要的奏摺:廢除原來秦以外通行的六國貨幣,在中國範圍內統一貨幣。此舉雖然對秦王朝的經濟發展已無大用,但對後世的影響大。在李斯的主持下,貨幣規定了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半兩錢為下幣,一萬銅錢折合一鎰黃金。並嚴令珠玉、龜、貝、銀、錫之類作為裝飾品和寶藏,不得當作貨幣流通。同時,規定貨幣的鑄造權歸國家所有,私人不得鑄幣,違者定罪等。李斯此舉被後人認為是經濟史上的一個創舉。而當初他所主持鑄造的圓形方孔的半兩錢(俗稱
秦半兩)因其造型設計合理、使用攜帶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社會
為了政令暢通,物資交流便利,李斯又立刻建議讓全國的車軌統一,並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馳道。就這樣,一場大規模的統一車軌、修築馳道的運動在全國展開。李斯以京師鹹陽為中心,陸續修建了兩條馳道,一條向東通到過去的燕、齊地區(今河北、山東一帶),一條向南,直達
吳楚舊地(今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這種馳道路基堅固,寬50步,道旁每隔三丈種青松一株。後又修築“直道”,由九原郡直達鹹陽,全長1800餘里。又在今雲南、貴州地區修築“
五尺道”,以便利
中原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在湖南、江西一帶,修築攀越
五嶺的“新道”,便利通向兩個地區的交通。就這樣,一個以鹹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繫在一起。同時,為與道路配套,李斯還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為六尺,以此保證車輛的暢行無阻。
人物評價
總評
李斯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踐著
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後,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遠見,輔助秦王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建議秦始皇廢除
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又提出了統一文字的建議,之後又在統一法律、貨幣、度量衡和車軌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為指導的。李斯在他生平的後期,雖然將法家的思想推向了極端化,但是他僅僅是一個提出者,而不是一個完全的執行者。此時的李斯,已經沒有了“
以法治國”的志向。他已經不再代表法家了。因此,李斯後期的思想是否應該歸入法家的體系,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李斯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法家的最完全的執行者。
史書評價
《
史記》:①“李斯以閭閻歷諸侯,入事秦,因以瑕釁,以輔始皇,卒成帝業,斯為三公,可謂尊用矣。斯知《
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苟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立庶。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
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②“能明其畫,因時推秦,遂得意于海內,斯為謀首。”
歷代評價
曹丕:“昔伊戾費忌,以無寵而作讒;江充焚豐,以負罪而造蠱。高斯之詐也貪權,躬寵之罔也欲貴,皆近取乎骨肉之間,以成其凶逆。”
劉勰:“戰代任武,而文士不絕。諸子以道術取資,屈宋以《楚辭》發采。樂毅報書辨而義,范雎上書密而至,蘇秦歷說壯而中,李斯自奏麗而動。若在文世,則揚班儔矣。荀況學宗,而象物名賦,文質相稱,固巨儒之情也。”
司馬貞:“鼠在所居,人固擇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鹹陽,人臣極位。一夫誑惑,變易神器。國喪身誅,本同末異。”
蘇軾:“李斯、趙高矯詔立胡亥,殺扶蘇、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曾鞏:“戰國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
李贄:“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
歸有光:“李斯用秦,機、雲入洛,一時呼吸風雷,華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艷。事移時易,求牽黃犬出上蔡東門,聽華亭之鶴唳,豈可得哉?”
王夫之:“秦政、李斯以破封建為萬世罪,而賈誼以諸侯王之大為漢痛哭,亦何以異於孤秦。”
姚鼐:“君子之仕也,進不隱賢;人之仕也,無論所學識非也,即有學識甚當,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頻蹙於私家之居,而矜誇導譽於朝庭之上,知其不義而勸為之者,謂天下將諒我之無可奈何於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將喪國家而為之者,謂當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雖明知世之將亂,而終不以易目前之富貴,而以富貴之謀,貽天下之亂,固有終身安享榮樂,禍遺後人,而彼宴然無與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誅惡人,亦有時而信也邪!”
丁耀亢:“李斯嘗為倉吏,見倉鼠而樂之。吾觀斯死生,亦一鼠而已。始而謀飽,終而齧人,秦之社遂以空。及東門黃犬,仍思顧兔,馳心猶未死也。矯詔殺人而致族滅,不亦宜乎!高則刑餘匹夫,死亦不足責。若夫恬亦有罪焉,為秦名將而阿主興功,殺人多矣。此太史公所以罪之也。或曰:扶蘇何罪?夫扶蘇不死,則二世不被弒,秦能亡乎?”
王士禛:“余素不喜李贄之學,其《藏書》《續藏書》未嘗寓目。近偶觀之,其最害道者莫如《論狂狷》一篇。其言謂放勛狂而帝,文王狂而王,泰伯狂而伯,皆狂也。舜也、禹也、湯、武也、太公、周、召,皆狂也。漢高帝,狂之神;文帝,狂之聖也。此等謬論,正如醉夢中囈語,而當時諸名士極推尊之,何哉?若以李斯、桑弘羊、呂不韋、李園、賈詡、董昭為名臣,溫嶠為逆賊,所謂好惡拂人之性者也。以揚雄、胡廣、譙周、馮道為吏隱外臣,亦大謬。”
曾國藩:“古來如李斯、曹操、董卓、楊素,其智力皆橫絕一世,而其禍敗亦迥異尋常。近世如陸、何、肅、陳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終。故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
毛澤東:“孟夫子一派主張後法先王,厚古薄今,反對秦始皇。李斯是擁護秦始皇的,屬於荀子一派,主張先法後王。”
魯迅曾稱讚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然子文字,則有殊勛。”他的書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稱為書法鼻祖。
個人作品
文學作品
李斯散文現傳四篇,計為《諫逐客書》《論督責書》《言趙高書》《
獄中上書》。
李斯作品除上述散文外,還有碑銘。秦始皇先後曾五次巡行天下郡縣,其中自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四次巡行中,都命李斯刻石記功,計有《鄒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碣邪台刻石》《
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等七通。
書法作品
李斯的文學和文字的造詣令後人追捧。他的文章論證嚴密、氣勢貫通,洋洋灑灑,如江河奔流,魯迅曾經大力稱讚李斯,被稱為書法筆祖。
李斯和趙高、
胡毋敬等人寫了《
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範本,供大家臨摹。
爭議
妒殺韓非
李斯害怕秦王重用韓非,向秦王講韓非的壞話,秦王輕信李斯,把韓非打入大牢。根據秦國法令的規定,獄中的囚犯無權上書申辯。在李斯和姚賈的串通下,韓非吃了李斯送來的毒藥,自殺而死。
另有一說,李斯一直想將韓非留在秦國,等秦滅韓之後再為秦國所用。但由於韓非之書《
韓非子》對於帝王之術、統治之術的分析過於透徹,導致
秦王嬴政對其才華感到恐懼,加上韓非的三條不利於秦國發展的建議、姚賈的陷害,使秦王將韓非下獄拷打。李斯實心欲救韓非,曾幫韓非呈韓非絕筆之作《初見秦》於秦王政,無奈秦王政鐵心欲除韓非。後秦王以韓非書中《八經》之三中除“
陰奸”之術施於韓非,嫁禍於李斯,從而不背罵名。李斯無奈,只得從命而下毒於韓非飲食,使韓非暴斃而亡。
焚書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淳于越是以儒家的立場來看待秦朝的政治,同秦始皇的思想和行動是
格格不入的,使得秦始皇大為不滿,把淳于越交給丞相李斯處理。李斯不贊同淳于越的看法,他向秦始皇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李斯認為:由於時代的變化,
五帝三代的治國辦法也不同。三代時期的做法,也並不值得效法。那時候諸侯並列,互相爭奪,天下統一,情況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
以古非今,攪亂民心。對於造謠惑眾,不利於統一天下的言行必須禁止,否則將會影響政局的穩定,有損於皇帝的權威。最後,他又把這一切都歸罪為讀書的緣故,建議秦始皇下令焚書。
凡是
秦記以外的史書,不是博士(指掌管古今文史典籍的官)所藏的詩、書、百家語都要燒掉,只準留下醫藥、
卜筮、種樹之書。秦始皇下令焚書,先秦許多文獻古籍都被燒掉了,使中國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損失。然而,另一方面秦始皇也曾將一些禁書收藏在鹹陽皇家圖書館,使得部分珍貴書籍得以保存了下來。
墓地和故居
●陵墓
李斯墓在河南省駐馬店市
上蔡縣蔡國故城的西南部,位於蘆崗鄉李斯樓村東南角,是一個高大的土冢。墓的四周砌有石階,墓前樹有墓碑,上刻“秦丞相李斯之墓”。
●故居
李斯的故居有兩處:一是故城東門裡東西大道路北,在今河南省
上蔡一中一帶,面積約5000平方米。二是上蔡縣城西南5公里處的
李斯樓。李斯樓,是李斯的鄉下故居,李斯被害後,其幼子在親朋的掩護下得以倖免,藏匿在李斯樓。直到現在,李斯樓村的居民都姓李,自說是李斯的後代,四
周松柏掩映,花木叢生,墓西不遠處有李斯跑馬崗和李斯飲馬澗。據傳,李斯青年時期經常在此處縱馬馳騁,馬渴了就在此澗溝中飲馬,後人便稱此處為跑馬崗和飲馬澗。
史書記載
後世紀念
河南省駐馬店市
上蔡縣縣城內有
李斯井、
李斯坑等遺蹟。李斯出身平民,雖然當上了楚國管倉庫的小吏,得空時仍在自己院中種些蔬菜。參加勞動。其故居處尚有一口李斯澆菜的水井,後人尊稱為“
李斯井”。
李斯被斬於鹹陽後趙高帶人來上蔡抄了李斯的家,在整個李斯的故居處進行了殘酷的“挖地三尺”,最深處竟達丈余。久而久之,這裡就成了一片蘆葦叢生的坑塘。後人為紀念李斯,稱此處為“李斯坑”。
影視形象
時間 | 影視作品 | 飾演者 |
---|
1986年 | 《秦始皇》 | 梁漢威 |
1996年 | 《秦頌》 | 王慶祥 |
2000年 | 《呂不韋傳奇》 | 賈一平 |
2001年 | 《尋秦記》 | 陳國邦 |
2002年 | 《秦始皇》 | 劉威 |
2004年 | 《荊軻傳奇》 | 高玉慶 |
2006年 | 《楚漢風雲》 | 李立群 |
2006年 | 《南越王》 | 楊藝 |
2007年 | 《大秦直道》 | 張子健 |
2010年 | 《神話》 | 劉小溪 |
2011年 | 《古今大戰秦俑情》 | 於子寬 |
2012年 | | 李建新 |
2015年 | 《秦時明月》 | 於子寬 |
2017年 | 《秦時麗人明月心》 | 趙延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