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嶧山刻石
- 別名:元摹嶧山秦篆碑
- 所在地:山東省鄒城市
- 立碑年代:秦朝(始皇二十八年)
概述

全貌


歷史記載
評價
相關介紹
相關著作

嶧山刻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原立於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保存,現存於鄒城市博物館。嶧山,位於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與...
《嶧山碑》即《秦嶧山碑》的簡稱,《秦嶧山碑》者,始皇帝東巡,群臣頌德之辭,至二世時丞相李斯始以刻石。今嶧山實無此碑,而人家多有傳者,各有所自來。昔...
又稱《嶧山碑》、《秦始皇登嶧山紀功刻石》等,秦始皇二十八年刻,傳李斯書。原石立於山東嶧縣,久佚。現存西安碑林的《嶧山刻石》是北宋淳化四年鄭文寶根據五代...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始皇東巡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丞相李斯書,篆文,凡11行,行21字。其後,碑石不存。...
《中國經典碑帖釋文本:嶧山刻石》是 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 《中國經典碑帖釋文本:嶧山刻石》內容簡介:《嶧山刻石》,亦稱《嶧山石刻》《嶧山碑》《嶧...
《經典碑帖導學教程·篆:嶧山刻石》是2012年11月1日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學、慶旭。...
《放大全本嶧山刻石》是2004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雅雪。...... 《放大全本嶧山刻石》是2004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雅雪。...
《篆書嶧山刻石臨寫法》是1999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慶華。...... 《篆書嶧山刻石臨寫法》是1999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慶華。...
琅邪台刻石為傑出的小篆代表作。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東巡所到之處多立石刻碑,以宣揚他的統一業績。李斯為之書《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和...
琅玡台刻石是秦代時期的一種篆書碑刻,作者是李斯。......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有《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芝罘刻石》、《東...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曾多次巡遊各地並刻石表功,現存刻石文共有七篇:《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
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後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刻...
秦泰山刻石位於岱廟東御座內,是泰山石刻中時代最早的作品。銘文為秦始皇功德銘和二世詔書,由丞相李斯篆書。刻石原文222字, 歷經滄桑,現僅存十字“臣去疾臣請矣臣...
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馬遷、華佗、李白、杜甫、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董其昌、鄭板橋等都曾登臨攬勝,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
《秦漢刻石選譯》是對這些文獻的注釋、通譯,有利於學習者參考。秦漢兩朝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文字方面完成了由籀文到小篆,由小篆到隸書的兩次大的演變,...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曾多次巡視全國,立石刻,歌頌秦德。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有《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芝罘刻石》、《東觀刻...
宋代歐陽修載:右《秦嶧山碑》者,始皇帝東巡,群臣頌德之辭,至二世時丞相李斯始以刻石。今嶧山實無此碑,而人家多有傳者,各有所自來。昔徐鉉在江南,以小篆...
1 地理環境 2 秦嶧山刻石 嶧山風景名勝區地理環境 編輯 在鄒縣城東南12公里處。因山中“怪石萬壘,絡繹如絲”,故名嶧山,又名鄒嶧山、東山。是我國古代立志的60...
其傳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殘部,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跡拓片存世,《會稽》、《嶧山》後人摹刻本傳世,據傳上述刻石皆為李斯所書。 秦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