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刻石為標準體,
孫過庭《書譜》說,“篆尚婉而通”。
李斯被人們視為“
小篆極則”。
王澍評其書法“筆法敦古,於簡易中正有渾樸之氣,不許人以
輕心掉之。”清
楊守敬跋《
琅邪台刻石》說:“嬴秦之跡,惟此巍然,雖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氣自在,信為無上神品。”故頗為世重。
琅邪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傳世石刻之一,刻於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刻石高129厘米,寬76.5厘米,厚37厘米。今存原石本
13行,計87字,筆畫接近石鼓文,用筆即雄渾又秀麗,結體的
圓轉部分比
泰山刻石更圓活,確為傑出的
小篆代表作。殘石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原文
維廿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契約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華,乃臨
于海。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
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
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鹹知所辟。方伯
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
次行。奸邪不容,皆務
貞良。細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專務肅莊。端直
敦忠,事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歡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史記·
秦始皇本紀》)
李斯與琅邪台石刻
《
琅邪台刻石》原為四面環刻,後多剝蝕,現僅存西側部分字跡。此石原在山東諸城
琅邪台,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認為,現存
秦刻石唯此為
原刻。著名的《
泰山刻石》,包括明安國藏“北宋拓本”均為翻刻。其中“靡”字不合秦篆規律即是有力證據。此刻傳為秦丞相
李斯所書。
李斯(?~前208),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入。曾從
荀卿學習。入秦為廷尉、丞相。在輔佐始皇統一中國上起過重要作用。他曾同
胡毋敬、趙高等整理文字,創造了
小篆。但正史和當時的文獻中並無他善書法的記載。“號為工篆,諸山及銅人銘皆斯書也”,是西晉
衛恆首先提出的,後人多沿用此說。對於
李斯,即對於秦代刻石,歷來評價甚高。如明趙宦光說:“秦斯為古今宗匠,一點
榘度不苟,聿遒聿轉,冠冕渾成,藏奸猜於
朴茂,寄權巧於端莊,乍密乍疏,或隱或顯,負抱向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書法至此,無以加矣。”清
楊守敬跋此碑說:“贏政之跡,惟此巍然,雖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氣自在,信為無上神品。”可謂推崇備至。
觀此碑工整謹嚴而不失於板刻,圓潤婉通而不失於輕滑,莊重典雅,不失為一代楷模。其他
秦刻石,均為翻刻。
梁啓超對《琅邪台刻石》的賞析
1917年梁啓超積極參與了反對張勛復辟的鬥爭,復辟的迅速破產說明恢復帝制是歷史的倒退不得人心,梁啓超聯想到山東琅邪台秦始皇刻石在清末突然墜海,便撰寫了《秦
琅邪台刻石》一文抒發對封建帝制結束的感慨。此文短小精悍,頗具意韻,也表現出他對文物的寶愛。全文如下:
原文 秦皇刻石六①。唐宋以還所傳者,嶧山、泰山、琅邪而已。然嶧山自杜工部已稱為棗木傳刻,泰山三十六字亦宋人摹本。琅邪台片石巋然,閱兩千餘年。斯相遺蹟,賴此廑見。乃逮清季,石忽墜海,或謂毀於電。
自茲先秦石墨,永絕天壤矣。此區區者,乃與帝王之運同斬,不亦異乎?茲拓“德”字可,“之”字漫渙,蓋嘉道間拓本,在惜非甚可珍,今後切成吉光矣②。丁巳十二月。
注釋
②:
琅邪台刻石是光緒二十六年四月(1900年4、5月間)因雷雨強擊而毀,1917年梁啓超有感而作此文。1921年至1922年有人專門到煙臺琅邪台搜尋,找到不少散碎的石塊,經過湊合修補幸好大部分保留下來,只是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刻字已毀滅,僅留下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的補刻,也是
李斯的
小篆,共86字。先收藏於當地,1949年後入山東博物館,1959年藏國家博物館。這是極為寶貴的文物,連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拓片也是貴重的珍品了。
譯文:
秦始皇的紀功刻石六處。但是從唐宋以來所傳下的僅
嶧山、
泰山、
琅邪台三處而已。然而,
嶧山刻石自
杜甫就認為已不是最初的石刻,而是後人的棗木傳刻。
泰山刻石所留下的二十六個字也是宋人的摹本。惟獨琅邪台這一片石刻,巋然屹立,經歷了兩千多年。秦丞相
李斯的
小篆遺蹟,我們只能靠這一石刻一睹其風采了。及至到清末,不料琅邪台石刻突然墜入海中,也有人說是被
雷電擊毀。從此以後,先秦的石刻與
李斯的墨跡,在世上永遠絕跡了。就此一面石刻,竟然與封建帝制的命運共同結束,這不是奇怪的事嗎?現在拓出的“德”字可以看清,“之”字模糊不清,大概為嘉慶、道光期間的拓本。在過去,這種拓本並不十分珍貴,由於石刻已不存在,今後拓本就自然增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