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公路,鐵路,航空,航運,捷運,公共運輸,教育事業,古代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社會事業,科學技術,網路通信,新聞傳媒,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體育事業,歷史文化,語言,飲食,宗教,民俗,文學,書畫,曲藝,音樂,舞蹈,工藝,文化遺產,地名由來,城市象徵,風景名勝,地方特產,對外交流,友好城市,友好城區,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據史志記載,南京一帶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60多萬年前古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
湯山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
南京猿人化石,是研究東亞早期人類演化及舊石器時代考古領域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發現,再次證明南京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同一化石點發現兩個人種,全世界僅有南京一處,
南京猿人洞為人類多地起源論提供了有力依據——中國人並非起源於非洲。距今約11200年前,南京溧水神仙洞一帶出現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的活動。
7000年前,南京
浦口地區已有河姆渡文化、
棲霞地區已有農業文明產生。6000年前,出現以
北陰陽營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村落,在南京及周邊地區發現200多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4000年前,
秦淮河流域出現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稱為
湖熟文化,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了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
31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
長乾古城修築,這標誌著南京建城史的開端。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
六合已設有
棠邑,置棠邑大夫,這是南京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地方建置。周景王四年(前541年),吳國在
高淳建
瀨渚邑,因城池堅固,又名固城。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年)前後,吳國在
朝天宮一帶築
冶城。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於
中華門外的
長乾里築
越城。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滅越,楚威王欲借南京的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謀天下,於
石頭城築
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
東吳黃龍元年(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南京從此崛起,使中國的政治中心走出黃河文化板塊的格局,引領了長江流域及整箇中國南方地區的發展。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
六朝古都”之稱,其文化輻射力達整個東亞地區。六朝
建康城在中國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開中軸對稱布局的先例,形成了東亞都城特有的以中軸線為基準,主要建築左右對稱的布局和風格,成為後世都城建設的範本。六朝皇宮
建康宮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最壯麗的宮殿,存世三百六十年,史書記載“窮極壯麗,冠絕古今”。其平面布局、建築形制不僅直接影響了北朝和隋唐的都城,還進而影響到日本的京都、奈良以及朝鮮半島百濟等都城,深遠影響了後世
宮室建設的形制。今
南京圖書館和
六朝博物館下仍保留有建康城遺址。
六朝時期的
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逾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衣冠南渡使
漢民族在南京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建康城與古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六朝時,以南京為中心的“海上絲綢之路東海航線”正式開闢,南京“石頭津”作為通江達海的國際碼頭,停泊的中外船隻數以萬計,出現了“四海流通,萬國交會”“舟舶繼路,商使交屬”的繁華景象,南京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心城市。
隋唐兩代,南京受到北方朝廷刻意貶抑,但地理上的優勢使南京的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強大。李白、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等詩人都在這裡生活、遊覽過。唐亡後,
南唐定都金陵,並擴建城邑。北方戰火不斷,而自
楊吳始,70多年境內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秦淮河兩岸集市雲集,經濟繁榮伴隨著文化的發達,詩詞、書畫開一代之風。
五代十國時期,南京是中國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宋時期,
江寧府是江南和東南地區等級最高的行政機關,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三次擔任江寧知府,兩次從南京到開封任宰相,並定居、終老於此。北宋末年,靖康之難引發人口第三次大南遷,南京再次成為經濟中心。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稱
建康府,定為
行都。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改建康為
留都,仍有帝王行宮在此,成為南宋重要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時人稱曰“國家之根本在東南,東南之根本在建康”、“非據建康無以鎮東南”。南宋名將岳飛曾在南京
牛首山一帶大敗金兵,並有
抗金故壘遺存。
元代,南京是監臨東南諸省、統領東南各道的江南行御史台駐地,掌管江浙、江西、湖廣三行省十道的監察事務。作為中國紡織業的中心,城內有專業工匠六千餘戶,
南京雲錦為皇家御用品。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
朱元璋攻占南京,改稱
應天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立,以南京為京師,南京再次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初京師人口逾70萬,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歷時27年建造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根據天象和禮制營建的南京故宮作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建築形制布局成為後來明中都、北京城和明代王府的設計藍本。
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發動
靖難之役奪
建文帝帝位,在南京稱帝。明永樂三年(1405年),南京作為鄭和七下西洋的決策地、造船基地和始發港,鄭和從南京
龍江關(今
下關)啟航,開始第一次遠航。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將南京改為留都,設
南京六部等機構,行雙京制,
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合稱二京府。
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120萬。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遊歷中國後,在《利瑪竇評傳》中寫到:“目睹南京這座大城,未免眼花繚亂…明代的南京城極其雄偉壯觀,堪與十六世紀的歐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擬。本朝開國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蹟,東方所能見到的一切都無法望其項背。”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南方的軍事、政治中心。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
朱由檢殉國後,
朱由崧被擁立於南京,建立
南明。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陷南京後遂即廢除國都地位,改
應天府為
江寧府,定為
江南省省府,成為統轄江蘇(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軍民政務的
兩江總督都署駐地。康熙、雍正年間南京人口達百萬,為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在南京設立的規模龐大的
江寧織造府,生產絲織品以供應皇家需求,南京絲織業規模在全國居首。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在南京
下關江面的英國軍艦上籤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由此開始。清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建立
太平天國,改稱
天京。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
清宣統三年(1911年)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建立。民國元年(1912年)元旦,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18日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定南京為首都,置首都
特別市。民國十六年(1927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定都南京的這十年被稱作中國的黃金十年,期間南京進行大規模的首都建設,奠定了南京現代城市發展的良好基礎。到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南京城市人口增加到100萬以上,為中國六大城市之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40多天的大規模屠殺,史稱
南京大屠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仍為直轄市。1952年9月,南京直轄市與蘇南、蘇北行署區合併,成立江蘇省。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定為江蘇省省會。1994年2月,中央明確南京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因篇幅原因,詳細內容請參見【南京市行政區劃】詞條中【區劃沿革】部分) 區劃詳情
區名 | 面積(km) | 行政代碼 | 郵政編碼 | 政府駐地 | 街道 | 鎮 | 南京市行政區劃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京市位於
中國東部、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
南京經濟區主席方城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之間。市中心
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02'38"、東經118°46'43",總面積6587.02平方千米,2020年建成區面積868.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南京市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稱,長江漫灘、富水
軟土、
崗地、
岩溶等多種地貌單元並存。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4.3%,崗地占53%,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占39.2%。
寧鎮山脈和江北的
老山橫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千米,中部東西寬50至70千米,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千米。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氣候
南京市屬北
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對濕度76%,無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為梅雨季節。年平均溫度15.4℃,年極端氣溫最高39.7℃,最低-13.1℃。
南京市進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進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進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進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其他城市相比大為減輕,故已摘去“火爐”的稱呼。
水文
南京市水域面積達11%以上,有
秦淮河、
金川河、
玄武湖、
莫愁湖、
百家湖、
石臼湖、
固城湖、
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長江穿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千米,境內共有大小河道120條。河湖水系主要屬於長江水系,僅在六合區北部流入高郵湖、寶應湖的河流屬淮河水系。長江水系包括江南的
秦淮河水系,江北的滁河水系,由沿江兩岸獨流入江的小河流形成的沿江水系,由
石臼湖和
固城湖組成的兩湖水系,以及高淳東部的西太湖水系。地下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優良,
湯山溫泉、
湯泉溫泉、
珍珠泉等尤為聞名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南京市平均降水量1090.4毫米,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5.6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8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18.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7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南京市是中國現代植物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的地區之一,林木覆蓋率31.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16%,位居中國前三甲,是
中國四大園林城市,有“綠都”之稱。自然植被有
針葉林、
落葉闊葉林、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
竹林、
灌叢、
草叢和
水生植被7種類型,栽培植被有大田作物、蔬菜作物、經濟林、果園和綠化地帶5種類型。植物種類有維管束植物1061種,占江蘇省的64.7%;
秤錘樹、
中華水韭、
明黨參、
青檀等7種為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
南京市的野生動物中,有昆蟲795種,隸屬於11目125科;魚類99種,隸屬於12目22科;陸棲野生脊椎動物327種,隸屬於29目90科;鳥類243種,隸屬於17目56科;獸類47種,隸屬於8目22科。在所有動物種類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9種,有東方白鶴、白肩雕、達氏鱘等;二級野生保護動物65種,有江豚、小天鵝、
中華虎鳳蝶等;江蘇省重點保護動物125種,瀕危動物35種。2023年4月,在南京發現中國新記錄昆蟲物種3種(
高麗嗡蜣螂、
臭蜉金龜、
達氏嗡蜣螂),發現江蘇新記錄種2種(
蕈步甲、
方胸青步甲)。
礦產資源
南京市礦產資源豐富,發現的礦產主要有鐵、銅、鉛、鋅、鍶、硫鐵、白雲石、石灰石、石膏、黏土等4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23種、有工業開採價值的20種、正在開採的10多種。
鍶礦(天青石)的質量和蘊藏量居中國首位;銅礦、鉛鋅礦蘊藏量占江蘇90%以上,鐵礦占江蘇89%,石灰石、白雲石、凹凸棒石黏土礦在江蘇占重要地位。南京的礦產主要集中在4個成礦區帶,即江浦—六合鐵、銅成礦帶,寧鎮鐵、銅、硫多金屬成礦帶,寧蕪鐵、銅、硫成礦區,溧水鐵、銅成礦區。
人口
南京市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較為典型的多民族匯集與融合的城市,截至2021年,全市56個民族齊全,常住少數民族人口14萬人,流動少數民族人口13.3萬人,其中在校少數民族學生4.3萬人。全市有1個享受民族鄉待遇的鎮、3個民族村、1個民族組。
截至2022年末,南京市
常住人口949.1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7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72%。其中,城鎮人口825.80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7.01%。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全國領先,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28.15萬人,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有3.53萬人,僅次於北京,位居全國第二。
2023年末,南京市常住人口954.7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59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59%。其中城鎮人口832.50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7.20%,比上年提升0.19個百分點。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為5.68‰,死亡率5.06‰,自然增長率0.62‰。
參考資料來源
政治
經濟
綜述
1981年南京被國家列為15個
經濟中心城市。1992年被國家九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四十優”城市。1994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南京名列第5。2001年被評為亞太地區最有發展前景的城市之一。2004年經濟中心定位指數排名,南京列中國大陸第6,僅次於北上廣深津。2008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列中國第5,位居
北上廣深之後,在長三角中南京發展總部經濟的能力僅次於上海。2014年中國區域中心城市競爭力評估,南京僅次於深圳廣州。2015年全國投資吸引力城市排名,南京列中國第5,緊隨北上廣深。2019年《國人工資報告》中,月薪過萬人數占比城市排名,南京列中國第四,僅次上海、北京、深圳。2020年南京人均消費總額高達7.61萬人民幣,消費實力排名全國第一。2021年《新發展十年——中國城市投資環境發展報告》發布,城市投資活躍度排名,南京位居中國第四,僅列深圳、上海、北京之後。
2023年,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17421.40億元,比上年增長4.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17.75億元,增長1.7%;第二產業增加值5929.00億元,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11174.65億元,增長5.6%。三次產業占比由上年的1.9:35.4:62.7調整為1.8:34.0:64.2,人均GDP達183015元。
2023年,南京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4.1%。其中,輕工業下降1.0%,重工業下降4.7%;生產資料價格下降4.2%,生活資料價格下降3.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4.2%。
參考資料來源:
2023年,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6%。分類別看,食品菸酒類上漲1.1%,衣著類上漲1.9%,居住類上漲0.1%,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6%,交通通信類下降2.5%,教育文化娛樂類上漲2.1%,醫療保健類上漲1.6%,其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5.0%。
2023年,南京市各類市場主體累計179.96萬戶,比上年末增長4.1%。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05萬戶,增長2.5%;個體工商戶109.53萬戶,增長3.4%。全年全市各級登記機關登記新設立各類市場主體24.50萬戶,其中新設立企業9.93萬戶。
2023年,南京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12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工資性收入45057元,增長4.5%;經營淨收入7512元,增長4.2%;財產淨收入7262元,增長2.8%;轉移淨收入12281元,增長5.3%。按照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58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89元,增長6.1%。全年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3182元,比上年增長7.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6552元,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811元,增長9.8%。全體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5.7%,其中城鎮為25.2%,農村為29.6%。
第一產業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和商品糧基地之一,由於長江兩岸水質肥沃,因此也是中國重要的淡水漁業基地之一,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棉花、蠶繭、麻類、茶葉、竹木、水果、藥材等,著名農產品有螃蟹、青蝦、特色菜、優質米、
波爾羊、
桂花鴨、
雨花茶、黑莓等。
2023年,南京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0.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46.00億元,可比增長2.2%。分行業看,農業(種植業)實現產值285.10億元,同比增長0.9%;林業實現產值25.00億元,同比增長4.1%;畜牧業實現產值25.90億元,同比下降1.7%;漁業實現產值147.70億元,同比下降1.3%;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實現產值47.00億元,同比增長9.0%。
2023年,南京市糧食播種面積208.56萬畝,比上年增長0.6%;總產量99.35萬噸、增長0.3%。夏糧播種面積66.63萬畝、增長1.9%,總產量22.19萬噸、增長2.5%,其中小麥播種面積65.59萬畝、增長2.1%,總產量21.99萬噸、增長2.6%。秋糧播種面積141.93萬畝,與上年相比總體持平,總產量77.16萬噸、下降0.3%,其中水稻播種面積122.50萬畝、下降1.6%,總產量70.58萬噸、下降1.2%;玉米播種面積7.82萬畝、增長2.1%,總產量3.26萬噸、增長3.1%。油料播種面積34.91萬畝、增長12.7%,總產量5.52萬噸、增長9.5%。蔬菜播種面積121.45萬畝、增長0.1%,總產量279.82萬噸、增長0.2%,綜合畝產2304公斤、增長0.1%。
第二產業
南京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作為民國首都以及洋務運動的始發地,南京在20世紀的中國工業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近代中國城市工業化與現代化轉型的典型。1865年
金陵製造局的誕生標誌著南京近代工業的開端。英商
和記洋行、
津浦鐵路南段機廠(
南京浦鎮車輛廠前身)、
永利化學工業公司錏廠(
南京化學工業公司前身)、
中國水泥廠等一批知名企業的成立,形成了南京近代工業的雛形。1949年後,南京新發展了石油化工、汽車製造、鋼鐵冶金、機械裝備等支柱產業,在
計畫經濟時代是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前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相繼誕生了中國第一座磷肥廠、第一隻國產電子管、第一台全國產收音機、第一座無線數字衛星通信站、第一部雷達、第一輛輕型載貨汽車、第一部全自動洗衣機等。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國家重要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國際先進制造業基地,也是中國三大電子工業基地之一。2001年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在中國城市中居第二位;汽車製造規模居第三位。2008年中國製造業十大強市排名居中國第一。2009年被確定為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2012年液晶模組生產規模居中國第一。2016年南京智慧型電網產業整體實力居中國第一、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綜合排名中國第一、新型顯示產業規模居中國第二。
2023年,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6%。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0.5%,民營企業增長4.9%。大中型企業增長4.4%,小型企業增長1.3%。分行業看,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4.4%,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3.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8%,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2.4%。新能源汽車、積體電路、工業機器人等綠色、智慧型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分別比上年增長7.2%、61.6%、27.6%。
2023年,南京市列入統計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080.57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建築安裝業增長8.2%,土木工程建築業增長13.6%。
第三產業
南京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全國重要的區域金融商務中心”,在長三角地區中是僅次於上海的商貿中心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2012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估中,綜合競爭力南京居全國第六。2013年南京金融產業增加值846.2億元,位居服務業之首,占南京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56%,成為繼京滬深之後,中國第4個金融增加值比重超過10%的城市。2015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估中,金融人才環境南京排中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和廣州。2016年南京金融產業增加值1241.76億元,占南京生產總值比重為11.8%,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位居中國第四。2016年“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指數”中,南京列中國第五,僅次京滬深穗。2018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估中,金融產業績效南京排中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和深圳。2020年,南京證券交易額30.26萬億元,列中國內地第四,僅次上海、北京、深圳。
南京是中國產業網際網路發展重鎮,是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中國唯一的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是南京著力培育的第一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2015年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60.67億美元,高居中國城市之首。2018年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收入4500億元,列北京、深圳、上海之後,居中國第四、江蘇第一,規模占全國的7.1%、占江蘇的50.8%。2020年南京有
獨角獸企業15家、培育獨角獸企業95家、
瞪羚企業312家,數量居全球城市第七、中國第五。2020年軟體業務收入12強城市排名,南京居中國第4,僅次北京、深圳、上海。
會展業是南京重要的產業。2006年南京會展經濟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2014年
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發布的“世界2013城市會議產業發展排名”中,南京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境內舉辦國際性會議最多的城市。2014年商務部發布《中國會展行業發展報告2014》,南京在國內城市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排名中,列中國第5。2018年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展覽數據統計報告》中顯示,南京在中國所有城市辦展數量排名第3,中國所有城市展覽面積排名第5。
2023年,南京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01.07億元,比上年增長4.7%。限額以上單位中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4790.42億元,比上年增長1.7%;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35.97億元,下降7.8%。限額以上零售業實體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0%,其中專業店、品牌專賣店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4.6%和8.6%,便利店同比增長48.3%。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0.8%;書報雜誌類、金銀珠寶類、通訊器材類分別增長9.5%、17.0%和7.6%。
2023年,南京市貨物進出口總額5659.9億元,比上年下降9.3%。其中,出口3333.1億元、下降11.8%;進口2326.8億元、下降5.6%。從商品構成看,機電產品出口下降4.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下降12.9%;機電產品進口下降7.1%,高新技術產品進口下降13.6%。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下降11.7%,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下降7.8%。從企業主體看,國有企業進出口總額下降7.8%,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下降8.7%;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下降11.2%。
2023年,南京市實際使用外資4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分行業看,服務業使用外資同比下降3.2%,其中科研技術服務業增長3.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71.1%,金融業增長139.2%;製造業使用外資增長39.6%,其中電氣機械設備製造增長19.3%,醫藥製造業增長134.8%。全年新設及增資項目717個,契約外資58.6億美元。共建“一帶一路”主要國家在寧實際投資2.43萬美元,同比增長139%。
2023年,南京市新增境外投資項目130個,中方協定投資額6.6億美元,同比增長20%。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3.2億美元,同比增長9.8%。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協定投資1.86億美元,同比增長83.9%。
2023年末,南京市各項存款餘額為54279.92億元,同比增長9.6%,較年初增加4756.4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5453.12億元、占28.5%,餘額比年初增加2163.67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16931.91億元、占31.2%,餘額比年初增加883.94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54337.89億元,比年初增加5537.68億元,增長11.4%。其中,製造業貸款餘額4117.51億元,比年初增長16.7%。全年新增7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到161家。
2023年,南京市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33.49億標準量,增長13.7%;郵政業務收入149.28億元,增長11.3%。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99.81億元,比上年增長19.3%;電信業務收入200.76億元,增長6.9%。全年完成全社會快遞業務量9.79億件,比上年增長6.9%。
2023年,南京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63.64億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7.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9%。投資結構持續最佳化。製造業投資1088.93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醫藥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分別增長38.6%、15.3%、49.9%。高新技術產業投資802.46億元,比上年增長7.7%。
2023年,南京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753.19億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住宅投資2063.46億元,增長0.5%。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906.03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96.86萬平方米,增長0.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74.65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208.53萬平方米。全年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萬套(間)。
服務業
2023年,南京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1174.65億元,同比增長5.6%,增幅較2022年提升3.4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5%,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0.0%。1—11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317.49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5.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5%。隨著經濟社會全面常態化運行,居民生活需求進一步釋放,生活性服務業加快恢復,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4.0%和13.5%,增速分別高於規上服務業19.3和8.8個百分點。
交通運輸
公路
南京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國務院批覆建設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以南京為中心,有寧滬、寧高、寧鎮、寧揚、寧滁、寧連、寧通、寧巢、寧合、寧洛、寧馬、寧宣、寧鹽、寧淮、寧蚌、寧常、寧杭等高等級公路呈放射狀通往江蘇省及周邊省市。
2023年,南京市貨物運輸總量46381.61萬噸,比上年增長1.4%;貨物周轉量4374.10億噸公里,增長13.7%。其中,公路貨物運輸量比上年增長5.1%,水運貨物運輸量下降3.5%,民航貨物運輸量增長37.4%。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5697.5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2.0%;旅客運輸周轉量214.10億人公里,增長100.2%。已建成軌道交通線路14條(含有軌電車2條)、運營里程459.4公里(含有軌電車16.71公里)。全年捷運實現客運量10.1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31.7%。
鐵路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鐵路樞紐,連線華北、華東和華中鐵路交通的主樞紐,國家
東部地區鐵路交通樞紐中心,是國家四縱四橫鐵路格局中南北、東西幹線的重要交匯點。截至2020年,南京已形成“一環兩跨八線、客貨分線”的鐵路格局,鐵路運營里程476千米,銜接北京、上海、杭州、安慶、合肥(武漢)、鄭州6個方向,高鐵動車通達全國省會城市比例,與上海、北京並列中國第一。
航空
南京是中國興辦民用航空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後共修建過13個機場。第一座機場是國民政府於1912年建設的
小營機場,1927年於
明故宮遺址建設
明故宮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1929年
大校場機場建成,作為中國空軍訓練場所,設立了當時全國最大的靶場,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航空基地之一,也是當時設施最好的機場,抗戰前被定為中國最高級別的航空總站。1931年4月在大校場機場創辦的
中央航空學校被譽為中國空軍的搖籃。1934年大校場正式闢為軍用機場,明故宮為民用機場。1956年7月南京民航遷至
大校場機場,大校場改為軍民合用。1997年7月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啟用,民航遷至祿口,大校場保留為軍用機場。2015年7月
南京馬鞍國際機場啟用,大校場機場整體搬遷至此。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的門戶機場,是國家主要幹線機場、一類航空口岸,華東地區的主要貨運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互為備降機場,位列中國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是國家大型樞紐機場、中國航空貨物中心和快件集散中心,國家區域交通樞紐,已建成輻射亞洲、連線歐美、通達澳洲的航線網路。
航運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航運中心,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早在三國時就擁有軍港和商港,
東吳時期這裡已經“江道萬里,通涉五洲”;元代起是南糧北運起運港口之一;明代鄭和在南京港起錨,成為鄭和下西洋的基地港。2013年《中國內地港口城市空間價值評估》報告中,南京位居中國內地第4,僅次上海、深圳、廣州。
南京港是中國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國家重要的主樞紐港和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是華東地區及長江流域江海換裝、水陸中轉、貨物集散和對外開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長三角唯一實現貨櫃鐵路與水路無縫對接的港口。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建成,使南京港成為最深入內陸的國際型深水海港,也是中國連結全球的江海轉運綜合樞紐。
捷運
南京捷運的前身可追溯到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建造的
京市鐵路,南京是中國第一個擁有市內軌道交通的城市。第一條捷運線路於2005年5月15日正式開通,是中國內地第6個開通捷運的城市。截至2024年3月,南京捷運共有13條線路、226座車站,線路總長473千米,構成覆蓋南京全市11個市轄區的捷運網路,南京是中國第一個區縣全部開通捷運的城市,也是繼上海和廣州後中國第三個開通跨市捷運線路的城市。
線路 | 起止站點 | 站數 | 里程(千米) | 車輛編組 | 標誌色 | 南京捷運運營線路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共運輸
截至2022年,南京公交有1450條線路,票價為單次票價2元,90分鐘內用同一張成人公交卡刷卡換乘公交、捷運或輪渡,享受優惠1元/次。
截至2022年,南京有四種計程車運價標準:普通車11元/3千米,車千米基準價2.4元/千米;中檔車11元/2.5千米,2.9元/千米;高檔車11元/2千米,2.9元/千米;純電動車11元/2.5千米,2.9元/千米。
截至2022年,
南京有軌電車共有2條線路。
南京河西有軌電車於2014年8月1日正式運營,是世界第一條區間無
接觸網有軌電車,中國首個“進站充電”的有軌電車,線路長約7.76千米,設13個站,其中捷運換乘站4個。
南京麒麟有軌電車於2017年10月31日正式運營,線路長約8.95千米,設15個站,其中捷運換乘站1個。
教育事業
古代教育
南京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
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有記載的最早的學校由丹陽太守建立於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早自漢代,江東私學已經比較發達。南京的官辦高等教育則始自東吳。吳永安元年(258年)孫休詔立
五經博士創立國學,晉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於
建康設太學。南朝宋時,
建康太學(
南京太學)分設文、史、儒、玄、陰陽五科學館,是世界上第一所分科制高等學府、教育與研究合一的大學。宋代江寧府
茅山書院是當時六大書院。明代
南京國子監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宏大的最高學府,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明清時有
崇正書院、
鐘山書院、惜陰書院等書院,其中崇正書院是明清時期江南地區最大的書院。清末開辦江南實業學堂、
江南武備學堂、
江南陸師學堂、
江南水師學堂、金陵工藝大學堂等新式學堂,清光緒十年(1884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在南京開辦明德書院。
南京是中國近代教育的起點,19世紀末美國教會在南京開辦了最早一批國小。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三江師範學堂附設的附屬中學(現
南師附中)是南京最早的公立中學。至清末,南京共有公立國小40所,另有私立國小10所。民國八年(1919年),東南大學附屬國小開設幼稚園。民國十二年(1923年),
陳鶴琴創辦的鼓樓幼稚園(
南京市鼓樓幼稚園)是中國第一所幼兒教育實驗研究中心。
基礎教育
截至2022年,南京有普通中學270所,在校學生30.25萬人;中等職業學校22所,在校學生6.34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5所,在校生0.20萬人;國小391所,在校學生52.93萬人;幼稚園1047所,在園兒童27.84萬人。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達標率達100%。
高等教育
南京是國家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北京、上海、南京),國家四大科研教育中心,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中國第三位,有
仙林大學城、
江寧大學城、
浦口大學城、
溧水大學城和
南京高職園5個大學城,從南京走出的兩院院士近200人。
2009年,南京被評為中國最具教育發展力城市。2011年,中國高等教育重鎮榜中,南京位列中國第三,僅次京滬。2018年,中國最佳求學城市排名,南京列中國第三。2020年,QS世界最佳留學城市排名,南京排中國大陸第三。
2023年,南京市全市在寧普通高等學校51所(不含部隊院校),在校學生(不含研究生)79.94萬人,比上年增加2.17萬人。在寧高校及研究生培養機構在學研究生20.81萬人,比上年增加1.31萬人。全市普通中學277所,在校學生31.69萬人,比上年增加1.44萬人;中等職業學校22所,在校學生6.35萬人,增加0.01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5所,在校生0.24萬人,增加0.04萬人;國小391所,在校學生56.57萬人,增加3.64萬人;幼稚園1031所,在園兒童25.11萬人,減少2.73萬人;新改擴建幼稚園30所,新開辦義務教育學校(校區)12所。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達標率達100%。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研中心,是中國三大科研中心之一,南京高校和研究所主持的項目在國家科技三大獎中均獲得過一等獎。1987年南京被批准成為全國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城市,這也是中國唯一承擔著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探索使命的城市。2014年高質量科研產出的中國研究機構中南京大學排名中國第2。2015年中國科研產出前十名城市南京排第3,僅次於北京上海。2018年《
自然指數》全球科研城市50強,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國第3。2018年中國創新城市評價報告顯示,南京創新總指數排名中國第4,僅次於北京深圳上海,屬第一梯隊城市。2019年中國科學院發布全球城市基礎前沿研究監測指數前20強,南京位列全球第14、中國第3。2020《中國智慧型城市指數》報告中,南京位列中國十大人工智慧創新城市第3。2020年聯合國發布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南京排名世界第21,中國第4。2020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中,南京創新指數位列中國第3,僅次北京深圳。2020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南京列中國第4,僅次北深上,較上年晉升一位。2020年中國科學院發布全球城市基礎前沿研究監測指數前20強,南京位列全球第9、中國第3,全球排名較上年晉升5位。2020至2022年《自然指數》全球科研城市20強,連續三年南京均位列全球第8、中國第3。2023年中國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分別發布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南京位列中國第4,僅次於北上深。2023年《2023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南京位列全球第6、中國第3,較上年上升2名。
2023年,南京市擁有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93家,其中國家級33家。擁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29家、新增82家。累計建成並投入使用城市矽巷234萬平方米,集聚高新技術企業519家,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929家,入駐企業3841家。
2023年,南京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3.8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7.1%。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1萬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3569家、增長16.8%。市級新型研發機構376家,全年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及其關聯帶動企業實現營收562.5億元。
網路通信
南京是中國四大雲數據中心、中國五個大區級通信樞紐、中國電信全國八大骨幹網節點,也是十個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城市之一。2019年10月入選首批
5G商用城市名單。
新聞傳媒
南京公辦廣播電視媒體有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集團(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和
南京廣播電視集團(
南京廣播電視台),其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是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批准的第一家中國副省級城市廣電集團。2007年,南京的《
揚子晚報》的發行量在中國僅次於《參考訊息》和《人民日報》,排名世界第21位。2011年至2019年間,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經濟規模連續8年在中國出版行業中排名第1,在“世界出版業50強”中位列第6;2012年至2019年間,
譯林出版社經濟規模連續7年排名全國同類出版社首位,是中外文學交流領域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專業出版社。
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南京有文化館14個、公共圖書館15個、文化站101個、博物館74個,市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146家,其中國家級12家,省級31家,市級103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887家,初步測算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京圖書館(中國第三大圖書館,亞洲第四大圖書館,國家一級圖書館) | |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國家檔案局所屬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中國僅有的兩座中央級國家檔案館) |
江蘇省美術館(中國第一座國家級美術館,中國美術館事業發展的開端,國家重點美術館) |
中山植物園(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中國四大植物園之一) |
紫金山天文台(中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
江蘇大劇院(中國最大的現代化大劇院,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 |
醫療衛生
南京醫藥歷史悠久,漢末南京醫藥譽滿江東。六朝時期,精通醫學術士名震朝野,蜚聲全國。南齊永明年間,始有“六疾館”之設,是古代中醫院的雛形。明朝建都南京,設有太醫院。清朝南京醫藥學家雲集,為歷代之最。太平天國時期,設立醫院,首用中西兩法治病。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醫療醫藥中心,中國新藥研製的重要基地。南京9所本科院校設有生物經濟相關專業或研究院,擁有14個國家級生物經濟領域重點實驗室。組建了31家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涵蓋了藥物篩選、動物實驗、藥效藥理、製劑工藝、安全性評價、臨床試驗、共性製造等諸多領域,已形成“一谷一鎮三園”。
2018年南京被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的1、2類新藥總數位列全國第3。2020年
新冠疫情發生,從接診首例患者到最後一例出院用時49天,南京成為第一個實現患者清零的大城市;為支援湖北和武漢,南京派出醫護人員998名,數量居中國副省級和省會第一。2021年國家區域中醫(兒科)診療中心在南京掛牌。2023年5月,南京市被財政部、國家中醫藥局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範試點項目城市之一。
截至2022年,南京有
東部戰區總醫院、
江蘇省人民醫院、
鼓樓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南京市第一醫院等共30餘所三甲醫院,擁有衛生機構3607個。其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衛生院429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4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個。預計全市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7.07萬張,其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衛生院6.85萬張。衛生技術人員10.83萬人,其中執業(含助理)醫師4.06萬人,註冊護士4.95萬人。
2023年末,南京市擁有衛生機構3846個。其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衛生院44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4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個。全市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72495張,其中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衛生院70290張。衛生技術人員11.27萬人,其中執業(含助理)醫師4.23萬人,註冊護士5.15萬人。
社會保障
2023年末,南京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375.41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49.0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350.55萬人、工傷保險參保391.00萬人、生育保險參保362.95萬人。城鄉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25萬人(城市1.87萬人、農村2.38萬人)。城鄉低保標準統一增至每月1050元。
體育事業
南京是中國近代體育的發端地,1910年舉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運動會,同年11月舉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馬拉松比賽,中國“
奧運三問”在南京發問,1924年
中國奧委會的前身(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在南京
東南大學成立。中國第一個奧運代表團在南京訓練、集結、出發,南京是中國奧運夢的發源地,是近現代史上對中國參與奧林匹克事業所做貢獻最大的城市之一,在中國
奧林匹克歷史上,南京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2014年舉辦的
南京青奧會是繼
北京奧運會後中國承辦的又一個重大奧運賽事,是中國首次舉辦的青奧會,也是中國第二次舉辦的奧運賽事,青奧會的舉辦使南京成為
大中華地區繼北京之後第二座接待過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2015年中國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南京排名第3,僅次於北京上海。2018年英國權威體育市場情報研究和服務機構SPORTCAL公布的全球體育影響力100強排列榜,南京位居全球第10、中國第2,僅次於北京。
歷史文化
語言
南京話在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的官方語言,六朝以前,南京地區通行吳地方言。東晉衣冠南渡,中原士族大批南遷並將中原雅音帶至南京,融合部分本地語音形成士族的
金陵雅音,成為中古漢語音系的代表音,其影響遠及日本,如今日文漢字讀音的“
吳音”即源於此。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正統嫡傳的身份被確立為中國漢語的標準音,並深遠地影響到直至今天的中國語言形態,加之六朝以來漢人文化上的優越意識,清代中葉之前歷朝的中國官方標準語均以南京官話為標準。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越南所傳授和使用的中國語也都是南京官話。明清時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中國話,明朝傳教士麥嘉湖稱官話以“南京腔為各腔主腦”。永樂遷都北京時,南京官話隨著大量人口遷入北京從而影響並改變了北京方言,形成北京官話及現代國語的雛型。民國初年西方傳教士主持的“華語正音會”,也以南京音為標準。長久以來,南京話以其清雅流暢、抑揚頓挫的特點以及獨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飲食
南京的飲食以金陵菜著名,金陵菜是指以南京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起源於先秦,戰國末期屈原在《楚辭》記載有當時的金陵菜餚,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民國時至頂峰,民國時的金陵菜享有極高聲譽,有“
京蘇大菜”之稱,受到上層名流顯貴的喜愛,多少名門望族設宴無不以“京蘇盛宴”為傲。
宗教
南京有
道教、
佛教、
基督教、
天主教、
伊斯蘭教五大宗教。南京道教歷史悠久,在中國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歷代高道輩出。南京是中國最早傳播佛教文化的地區之一,自古至今都是中國的佛教文化中心,是
三論宗、
法眼宗等佛教宗派的發源地,也是近代中國佛教文化的復興、傳播、研究中心。
金陵刻經處不僅是世界唯一的漢文木刻佛經的出版中心,也是中國佛學和維新思想的孕育地。南京是基督教在中國的全國性中心之一,中國基督教研究中心位於南京,有
金陵神學院和
江蘇神學院兩所神學學校,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愛德基金會以及世界最大的聖經印刷公司愛德印刷公司都在南京。天主教在南京的歷史始自四百多年前的
利瑪竇,石鼓路天主教堂是
天主教南京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以南京為中心的南京總教區轄區面積廣闊,下轄6個教區。南京是回族“文藝復興”的
發祥地,對中國回族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南京回族大多屬於
格底木派。
(詳細內容請參見【南京文化】詞條中【宗教】部分)民俗
南京主要的民俗活動有元宵燈會、清明踏青、端午節游秦淮、中秋圓月摸秋、重陽登高會、臘八節品粥、小年迎財神等。
(因篇幅原因,詳細內容請參見【南京文化】詞條中【民俗】部分) 文學
南京是
世界文學之都,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學館”、中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批評專著《
詩品》、第一部文學理論和批評專著《
文心雕龍》、第一部兒童啟蒙讀物《
千字文》、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
昭明文選》等均誕生在南京,中國文學史上有一萬多部文學作品與南京密切相關。《
紅樓夢》《
本草綱目》《
永樂大典》《
儒林外史》等巨作與南京密不可分。近現代以來,魯迅、巴金、朱自清、俞平伯、張恨水、張愛玲等文壇巨匠也都與南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美國作家賽珍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大地》在南京創作完成。“南京作家群”是當代中國文壇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文學創作群體。全世界有60多種外國文學作品在南京翻譯成中文,南京一直以來都是中外文學交流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傳統文學名著走向世界舞台的橋頭堡。
書畫
南京是中國繪畫、書法的重鎮。在六朝時有
王羲之、顧愷之等書畫大家。明末清初,南京曾經產生過
金陵八家以及
金陵九子,並形成
金陵畫派。1930年代,呂鳳子、徐悲鴻、張大千、顏文梁、呂斯百、陳之佛、高劍父、潘玉良、龐薰琴等畫壇名流雲集南京,形成
新金陵畫派,其中徐悲鴻、張書旗、柳子谷被稱為畫壇的“
金陵三傑”。現代書畫界又有12位南京知名畫家、書法家被稱為
金陵十二家。20世紀中後期,還出現了“新金陵花鳥派”的金陵四傑——李味青、趙良翰、韓少嬰、張正吟。
曲藝
音樂
金陵琴派是中國古琴藝術的重要流派,對後世諸多琴派產生較大影響,源自於明代皇家樂官,演奏技法上具端莊肅穆,儒雅超然之風又不失嚴謹規範的特點,盡顯皇家風範,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茉莉花》是南京的民歌,源自於南京
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在國內外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此外還有
高淳民歌《
采紅菱》《五月栽秧》,六合民歌《
鮮花調》《
留左吹打樂》等。
舞蹈
工藝
文化遺產
地名由來
南京政區曾有過“邑”“縣”“州”“京”“郡”“首都”“特別市”“直轄市”“省會”“計畫單列市”“副省級市”等不同層級的行政建制。南京名稱之多,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也屬罕見,以政府名義明文確定的正式名稱有
金陵、
秣陵、
江乘、
湖熟、
建業、
石頭城、揚州、
丹陽、丹楊、
江寧、建鄴、
建康、金城、
蔣州、昇州(
昇州)、歸化、
白下、
上元、西都、留都、陪都、
集慶、
應天、南京、京師、
南都、
天京、天都、天城、首都特別市、京市等30餘個,民間習慣性稱謂有
冶城、
越城、
虎踞龍盤、皇邑、
神京、上國、上京、
江南佳麗地、京邑、白門、皇都、吳京、帝里、
江南第一州、江城、南國、行都、南中、南部、新都、新京、秦淮、鐘山等40個以上,建制的更變、名稱的繁多,折射出南京歷史發展的興衰起伏。
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於應天府置南京,此為“南京”地名之始。
城市象徵
風景名勝
| 相關景點 | 代表景點圖片 |
---|
歷史懷古游 | | |
---|
大明勝跡游 | | |
---|
民國建築游 | | |
---|
宗教文化游 | | |
---|
秦淮風情游 | | |
---|
自然科技游 | | |
---|
文化博覽游 | | |
---|
紅色之旅 | | |
---|
濱江風貌游 | | |
---|
旅遊度假游 | | |
---|
自然美景游 | | |
---|
地方特產
對外交流
友好城市
友好城區
南京各區的友好城區詳見各區詞條“對外交流”一欄。
著名人物
榮譽稱號
榮譽 | 名次/批次 | 榮獲時間 |
---|
“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畫單列市) | | |
| | |
| | |
2023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評選的“新一線城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