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古都)

南京

六朝古都一般指本詞條

南京,簡稱“”,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平方千米,2017年建成區面積1398.6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33.5萬人,城鎮人口685.89萬人,城鎮化率82.3%,是長三角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正朔,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截至2018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71所,其中111計畫高校9所及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僅次於北京上海;兩院院士81人、千人計畫特聘專家87人,均居中國第三。

2019年1月27日,南京明城牆十二座城門掛上大紅迎春聯。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交通,公路,鐵路,航空,航運,捷運,公共運輸,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教育,古代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科研院所,社會,通信傳媒,文化場館,醫療衛生,體育運動,旅遊,景點,小吃,特產,文化,語言,宗教,飲食,民俗,書畫,曲藝,民歌,工藝,著名人物,對外交流,友好城市,友好城區,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占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臨安,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也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南京一帶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多萬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湯山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已發現最早的南京的人類生活遺蹟。南京猿人化石的出土,是中國古人類研究及舊石器時代考古領域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發現。同一化石點發現兩個人種,全世界僅有南京一處。這不僅讓“南京猿人洞”成了全球唯一的同一化石點發現兩個人種的地方,也為人類多地起源論提供了有力依據,中國人並非起源於非洲。
約7000-8000年前,出現了以北陰陽營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村落,今棲霞地區已有農業文明產生。在市中心的鼓樓崗北陰陽營、江寧區陶吳鄉咎廟等地,發現200多處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製成的生活用具。3000年前,秦淮河流域出現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稱為湖熟文化。春秋戰國時,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了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國在今六合已設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至2018年已有2589年。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朝天宮一帶築冶城,開辦冶鑄銅器的手工業作坊。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後,范蠡在今中華門外的長乾里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
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建業。南京從此崛起,使中國的政治中心走出黃河文化板塊的格局,引領了長江流域及整箇中國南方地區的發展。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今南京圖書館六朝博物館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遺址。六朝時期的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漢民族在南京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六朝建康城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開都城中軸對稱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築形制對後世影響深遠,並深刻影響到東亞各國。六朝皇宮台城,為北魏都城以及東亞各國爭相效仿,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深遠影響了後世都城建設的形制。
隋唐兩代,南京受到北方刻意貶抑,但地理上的優勢使南京的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強大。李白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等詩人都在這裡生活、遊覽過。
唐亡後,南唐定都金陵,並擴建城邑。北方中國戰火不斷,而自楊吳始,70多年境內沒有發生大的戰爭。秦淮河兩岸集市雲集,經濟繁榮伴隨著文化的發達,詩詞、書畫都開一代之風。
宋元時期的南京是東南地區的經濟重鎮,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擔任江寧知府,並定居、終老在此。1129年,宋高宗趙構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作為行都,為江南東路首府。1138年定建康為留都。南宋名將岳飛曾在南京牛首山一帶大敗金兵,並有抗金故壘遺存。
元代時改為集慶路,城內設有東、西織染局,組織絲織品大量生產,專業工匠有6000多戶,南京雲錦成為元代皇家御用品,南京成為江南地區紡織業中心。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慶,改為應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歷時達27年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雞籠山麓的國子監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
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帝帝位,攻占南京後稱帝,改元永樂。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將南京改為留都,設南京六部等機構,行使雙京制,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合稱二京府。1430年,鄭和從南京龍江關(今下關)啟航,開始第七次遠航。
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120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遊歷中國後,在《利瑪竇評傳》中寫到:“目睹南京這座大城,未免眼花繚亂…明代的南京城極其雄偉壯觀,堪與十六世紀的歐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擬。本朝開國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蹟,東方所能見到的一切都無法望其項背。”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644年,明思宗朱由檢殉國後,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鎮擁立於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南明政權。1645年,清軍兵臨江南,攻陷南京後遂即廢除國都地位,改應天府江寧府,成為江南省省府。南京成為統轄今江蘇(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軍民政務的兩江總督都署駐地。在經濟方面南京也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南京設立的規模龐大的江寧織造府,生產絲織品以供應皇家需求。
1842年鴉片戰爭戰敗後,同年8月清政府在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上籤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由此開始。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國,改稱天京,建都11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
1911年12月29日,起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建立。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1927年3月24日,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京。4月18日在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別市。1930年改為院轄市(直轄市)。1927年至1937年定都南京的這十年被稱作中國的“黃金十年”,期間南京進行大規模的首都建設,奠定了南京現代城市發展的良好基礎。到1937年,南京城市人口增加到100萬以上,為中國六大城市之一。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40多天的大規模屠殺,史稱南京大屠殺。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南京解放,成為建國初全國13個直轄市之一。1952年9月與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併,成立江蘇省;11月15日,南京改為省轄市。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由省轄市改為江蘇省省會。1994年2月,中央明確南京的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舊稱:冶城越城石頭城、白下、江寧、丹陽、金陵秣陵建業揚州、建鄴、建康、秦淮、昇州(昇州)、蔣州上元集慶應天、京師、南都天京首都
別稱:龍盤虎踞龍蟠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博愛之都、開明之城、江南佳麗地、鐘山風雨帝王城
建都朝代東吳東晉南朝·、南朝·、南朝·、南朝·、五代·楊吳(西都)、五代·南唐南宋行都南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
從南京站前遠望南京主城核心天際線從南京站前遠望南京主城核心天際線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月,南京下轄11個市轄區,94個街道辦事處、6個鎮。南京市人民政府駐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41號(原南京武廟遺址)。
區名面積
(km2
行政代碼郵政編碼政府駐地街道南京市行政區劃圖
80.97
320102
210018
7
南京市行政區劃圖南京市行政區劃圖
49.2
320104
210002
12
53.1
320106
210009
13
82.7
320105
210019
6
134.6
320114
210012
6
381.88
320113
210046
9
912.3
320111
211800
9
1485.5
320116
211500
11
1
1572.9
320115
211100
10
1067.3
320117
211200
5
3
802
320118
211300
6
2
總計
6587
94
6
以上數據截至2019年1月
南京河西中央商務區(河西CBD)南京河西中央商務區(河西CBD)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京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經濟區主席方城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02'38"、東經118°46'43"。總面積6587km2,2017年建成區面積1398.69km2

地貌

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4.3%,崗地占53%,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占39.2%。寧鎮山脈和江北的老山橫亘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至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站在紫峰大廈上俯瞰鼓樓廣場站在紫峰大廈上俯瞰鼓樓廣場

氣候

南京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對濕度76%,無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為梅雨季節。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南京進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進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進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進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其他城市相比大為減輕,故已摘去“火爐”的稱呼。

水文

南京水域面積達11%以上,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長江穿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公里。境內共有大小河道120條,分屬兩江(長江、青弋江-水陽江)、兩湖(固城湖石臼湖)、兩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劃分水系,可劃分為長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陽江四大水系。
遠眺南京明城牆、玄武湖和紫金山遠眺南京明城牆、玄武湖和紫金山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南京平均降水量1073.8毫米,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5.6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8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18.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7億立方米。
南京紫峰大廈南京紫峰大廈

生物資源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屬於中國現代植物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的地區。林木覆蓋率29.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7平方米,位居中國前三甲,是中國四大園林城市,有“綠都”之稱。常見麻櫟、栓皮櫟、楓香、化香樹、糯米椴等落葉闊葉林以及青岡、苦櫧、冬青等常綠闊葉樹種近50種;菰、何首烏等野生藥用植物40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短耳鶚等。
新街口和大行宮地段天際線新街口和大行宮地段天際線
河西新城天際線河西新城天際線

礦產資源

截至2017年,南京境內已發現54種礦藏。鐵、銅、鋁、鋅、金、銀、鍶等15種礦儲量江蘇第一,4種進入中國前6位。其中,鐵硫儲量占全省40%左右,鍶礦品位高、儲量大,為東南亞之首。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熱資源,著名的有湯山溫泉湯泉溫泉珍珠泉溫泉等。
從河西方向遠眺新街口從河西方向遠眺新街口

人口

2018年南京常住人口為843.62萬人,戶籍人口696.94萬人,城鎮常住人口695.99萬人,城鎮化率為82.5%;主城已完全城鎮化
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全國領先,大學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為26.11%,在副省級中列第1位,低於北京(31.5%),高於上海(21.9%)。南京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口有209.1萬人,占總人口數的26.12%,相當於每4人就有一個大學生,相比江蘇每10人有一位大學生和全國每11人有一位大學生,大幅領先。
根據六普數據顯示,南京市共有55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76%,少數民族約9.92萬人。其中回族7萬餘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70%以上,其他千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滿族、蒙古族、苗族、壯族、朝鮮族、土家族、維吾爾族、布依族、彝族。
在南京火車站站前高架上遠望南京主城在南京火車站站前高架上遠望南京主城

交通

公路

南京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公路網密度居全國中心城市前列,截至2014年,南京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612.973公里,高速公路網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9.31公里,位居全國第一。
以南京為中心,有寧滬、寧高、寧鎮、寧揚、寧滁、寧連、寧通、寧巢、寧合、寧洛、寧馬、寧宣、寧鹽、寧淮、寧蚌、寧常、寧杭等高等級公路呈放射狀通往江蘇省及周邊省市。其中,國家高速公路有G25長深高速寧杭高速)、G36寧洛高速、G40滬陝高速(寧合高速)、G42滬蓉高速(滬寧高速)、G4211寧蕪高速(寧馬高速)和G2501南京繞城高速公路,國道有104國道205國道312國道328國道

鐵路

【主詞條:南京鐵路樞紐
亞洲最大綜合交通樞紐-南京南站亞洲最大綜合交通樞紐-南京南站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鐵路樞紐,連線華北、華東和華中鐵路交通的主樞紐,國家東部地區鐵路交通樞紐中心,是國家四縱四橫鐵路格局中南北、東西幹線的重要交匯點。
南京主要車站有南京站南京南站江寧站溧水站仙林站江寧西站南京東站、南京客技站,另有新南京北站和祿口空鐵聯運樞紐站在規劃中。其中南京站是國家鐵路樞紐站、中國十大鐵路樞紐;南京南站是國家鐵道樞紐站、亞洲最大高鐵站;南京東站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編組站、國家十五大路網性編組站;南京客技站是列車技術場站。
定位
站名
途經鐵路
主樞紐站
京滬鐵路寧蕪鐵路寧西鐵路寧啟鐵路滬寧城際鐵路、寧揚城際(規劃)、寧蚌城際(規劃)、寧宣黃高速鐵路(規劃)
南京北站
(規劃)
北沿江高鐵(在建)、寧淮城際(規劃)、寧蚌城際(規劃)、新寧合城際(規劃)、寧宿新鐵路(規劃)
滬寧城際鐵路、寧揚城際(規劃)、寧蚌城際(規劃)
祿口站(規劃)
寧揚城際(規劃)、寧馬城際(規劃)、寧宣黃高速鐵路(規劃)
其他輔站

航空

南京是中國興辦民用航空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後共修建過13個機場。南京第一座機場是國民政府於1912年建立的小營機場,後另選址於明故宮遺址建設機場。1931年4月國民政府在大校場機場建立了首個航空學校,3年後闢為軍民合用機場。1956年7月南京民航遷往大校場機場。1997年7月祿口機場啟用,大校場機場保留為軍用機場。2015年7月底南京馬鞍國際機場建成投運,大校場機場整體搬遷至此。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的門戶機場,是國家主要幹線機場、一類航空口岸,華東地區的主要貨運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互為備降機場,位列中國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是國家大型樞紐機場、中國航空貨物中心和快件集散中心,國家區域交通樞紐。截至2017年底,有135條國內航線和23條國際航線,通達國內外115個航點,已建成輻射亞洲、連線歐美、通達澳洲的航線網路。
此外南京還有南京馬鞍國際機場(軍民合用)、土山機場軍用機場)以及若航南京老山機場(中國首家民營直升機場)。

航運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航運中心,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港口城市空間價值居大陸第四。早在三國時就擁有軍港和商港,東吳時期這裡已經“江道萬里,通涉五洲”;元代起是南糧北運起運港口之一;明代鄭和在南京港起錨,成為鄭和下西洋的基地港。
亞洲最大內河港口——南京港亞洲最大內河港口——南京港
南京港是中國重要的主樞紐港和對外開放一類口岸,是華東地區及長江流域江海換裝、水陸中轉、貨物集散和對外開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長三角唯一實現貨櫃鐵路與水路無縫對接的港口。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建成,使南京港一躍成為最深入內陸的國際型深水海港,也是中國連結全球的江海轉運綜合樞紐。

捷運

【主詞條:南京捷運
南京第一條捷運於2005年9月3日正式運營,是中國大陸第6個開通捷運的城市,截至2018年10月,南京捷運共有10條線路、174座車站,線路總長378公里,日均客流量超過340萬人次,捷運線路長度居中國第4(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世界第5位。
線路起訖站站數里程車輛編組標誌色南京捷運運營線路圖
27
38.9km
6A
藍色
南京捷運運營線路圖(截至2018年6月)南京捷運運營線路圖(截至2018年6月)
26
37.95km
6A
紅色
29
44.9km
6A
綠色
18
33.8km
6B
紫色
14
21.6km
6A
香檳色
9
37.3km
6B
寶石綠
19
36.22km
6B
粉紫色
9
30.16km
4B/6B
薄紅梅色
17
45.2km
4B
深橘黃色
6
52.4km
3B
明黃色

公共運輸

【主詞條:南京公交
  • 公交
南京主城區公車均為空調車,無普通車,主城區已全面淘汰國三標準以下公車和非空調公車,全南京純電動公車的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二位。
遠眺南京長江三橋和大勝關長江大橋遠眺南京長江三橋和大勝關長江大橋
票價:普通車單一票價1元,空調車單一票價2元,90分鐘內用同一張成人公交卡刷卡換乘公交、捷運或輪渡,享受優惠1元/次。
  • 計程車
截至2017年底,南京有四種計程車運價標準:普通車11元/3公里,車公里基準價2.4元/公里;中檔車11元/2.5公里,2.9元/公里;高檔車11元/2公里,2.9元/公里;純電動車11元/2.5公里,2.9元/公里。
南京河西有軌電車南京河西有軌電車
  • 有軌電車
截至2017年底,南京有軌電車共有2條線路。南京河西有軌電車於2014年8月1日正式運營,是世界第一條區間無接觸網有軌電車,中國首個“進站充電”的有軌電車,線路長約7.76公里,設13個站,其中與捷運換乘站4個。南京麒麟有軌電車於2017年10月31日正式運營,線路長約8.95公里,設15個站,其中與捷運換乘站1個。
  • 過江通道
輪渡
寧浦線(中山碼頭浦口碼頭
燕八線(燕子磯碼頭—八卦洲碼頭)
棉花堤線(棉花堤碼頭—旗桿碼頭)
有恆線(有恆碼頭—紅衛碼頭)
燕通線(燕子磯碼頭—通江集碼頭)
橋樑
南京長江五橋(在建)
龍潭過江通道(在建)
隧道
捷運

經濟

綜述

1981年南京被列為國家15個經濟中心城市;2004年經濟中心定位指數排名南京列中國大陸第六,僅次於北上廣深津;2008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列中國第五,排北上廣深之後。2014年中國區域中心城市競爭力評估,南京僅次於深圳廣州(不含京滬)。2015年全國投資吸引力城市排名,南京位列中國第五,緊隨北上廣深。2017年南京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占據2.3%,第二產業占據38%,第三產業占據59.7%,第三產業比重位列中國第六。
南京紫峰大廈(450米)南京紫峰大廈(450米)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12820.40億元,列全國第11位,增長8.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2886元,在中國直轄市副省級市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三,僅次深圳和廣州;第一產業增加值273.42億元,增長0.6%;第二產業增加值4721.61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7825.37億元,增長9.1%。

第一產業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和商品糧基地之一,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棉花、蠶繭、麻類、茶葉、竹木、水果、藥材等。由於長江兩岸水質肥沃,因此也是中國重要的淡水漁業基地之一。
2018年,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288.41億元,比上年增長0.9%。糧食播種227.07萬畝,油料種植20.66萬畝,蔬菜種植123.15萬畝;糧食總產量106.92萬噸,蔬菜總產量284.46萬噸。

第二產業

南京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作為民國首都以及洋務運動的始發地,南京在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工業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近代中國城市工業化與現代化轉型的典型。1865年金陵製造局的誕生標誌著南京近代工業的開端。英商和記洋行津浦鐵路南段機廠(南京浦鎮車輛廠的前身)、永利化學工業公司亞廠(南京化學工業公司前身)、中國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的成立,形成了南京近代工業的雛形。1949年後,南京新發展了石油化工、汽車製造、鋼鐵冶金、機械裝備等支柱產業,在計畫經濟時代是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前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相繼誕生了中國第一座磷肥廠、第一隻國產電子管、第一台全國產收音機、第一座無線數字衛星通信站、第一部雷達、第一部全自動洗衣機等。
南京河西新城南京河西新城
南京是國家重要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現代服務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是中國三大電子工業基地之一,車輛製造規模居中國第三位,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居中國第二位,製造業強市排名中南京居中國第一,液晶模組生產規模居中國第一,智慧型電網產業整體實力居中國第一、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綜合排名中國第一、新型顯示產業規模居中國第二,被國家九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四十優”城市,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南京本地的知名企業有熊貓電子揚子石化金陵石化躍進汽車、江南光電、蘇寧環球雨潤、太平洋建設、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宏圖三胞等。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55.14億元,增長7.3%。

第三產業

南京是國家發改委定位的“全國重要區域金融商務中心”,在長三角地區中是僅次於上海的商貿中心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南京的重要戰略性、支柱產業,金融總量及金融資源占江蘇省的25%,金融中心指數居全國第六。2013年,南京金融產業增加值846.20億元,位居服務業之首,占南京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56%,是金融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0%的全國五大城市之一。2015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估中,南京金融人才環境排中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和廣州。2016年南京金融產業增加值1241.76億元,占南京生產總值比重為11.8%,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位居中國第四。2016年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指數,南京列中國第五,僅次京滬深穗。2018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估中,南京金融產業績效排中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和深圳。2018年,南京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473.32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4524.86億元。
南京國際青年文化中心(南京青奧中心)南京國際青年文化中心(南京青奧中心)
南京是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和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中國唯一的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軟體產業是南京著力培育的第一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2015年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60.67億美元,高居中國城市之首;2016年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收入4737億元,列北京、深圳、上海之後,居中國第四、江蘇第一,規模占全國的9.7%、占江蘇的56.9%。
會展業是南京重要的產業,南京會展經濟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發布的“世界2013城市會議產業發展排名”中,南京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境內舉辦國際性會議最多的城市。2014年商務部發布《中國會展行業發展報告2014》,南京在國內城市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排名中,名列中國第五。2018年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展覽數據統計報告》中顯示,南京在中國所有城市辦展數量排名第三,中國所有城市展覽面積排名第五。
文化產業也是南京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2014年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515億元,占GDP比重達5.84%。主城區服務業占GDP比重平均達到82%,鼓樓、玄武、秦淮三區服務業占比超過90%。

教育

古代教育

南京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有記載的最早的學校由丹陽太守建立於公元30年(東漢建武六年)。早自漢代,江東私學已經比較發達。南京的官辦高等教育則始自東吳
江南貢院標誌性建築——明遠樓江南貢院標誌性建築——明遠樓
258年(吳永安元年)孫休詔立五經博士創立國學,歷晉代與宋、齊、梁、陳四朝南京太學,宋代江寧府茅山書院是當時六大書院之一,至明南京國子監時期為世界最繁盛之最高學府;南京非首都時期由中央學府改作南京府學,1650年明國子監改為清江寧府學;此外,宋初設立明道書院、茅山書院,清代設有鐘山書院、惜陰書院,清末又開辦了江南實業學堂、江南武備學堂江南陸師學堂江南水師學堂、金陵工藝大學堂等新式學堂。1884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在南京開辦明德書院。

基礎教育

19世紀末,美國教會在南京開辦了最早一批國小。至清末,南京共有江寧第四模範國小等公立國小40所,另有私立國小10所。1919年,東南大學附屬國小開設幼稚園。1923年,陳鶴琴創辦鼓樓幼稚園,是中國第一所幼兒教育實驗研究中心。南京最早的公立中學是1902年三江師範學堂附設的附屬中學(現南師附中)。
金陵大學舊址(南京大學鼓樓校區)金陵大學舊址(南京大學鼓樓校區)
截至2018年,南京有普通中學240所,在校學生24.52萬人;中等職業學校22所,在校學生6.28萬人;國小360所,在校學生42.21萬人;幼稚園939所,在園幼兒24.52萬人,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覆蓋率達95.8%。

高等教育

南京是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國家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國家四大科研教育中心,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有仙林大學城江寧大學城浦口大學城三個大學城,擁有的國家重點學科居全國第三位,南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1%,人均受教育超過14年,從南京走出的兩院院士近200人。被選為中國最具教育發展力城市,中國高等教育重鎮排行僅次京滬,中國最佳求學城市排名全國第三。
國立中央大學舊址(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國立中央大學舊址(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
截至2018年,南京有兩院院士81人,每萬人中大學生數量超過1100人,普通高等學校共有53所,在校大學生72.16萬人,在校研究生13萬人,每萬人擁有在校大學生數量居中國第一,每萬人擁有在校研究生數量居中國第二,在南京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數量居全國第三。國家“千人計畫”特聘專家87名,僅次於北京、上海。111計畫高校9所及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一流大學及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12所,穩居中國第三。
公辦本科院校(26所)
學校直屬單位備註
教育部
985工程、211工程、111計畫、2011計畫、研究生院
教育部
211工程、985平台、111計畫、研究生院
教育部
211工程、985平台、111計畫、研究生院
教育部
211工程、985平台
211工程、985平台、111計畫、研究生院
工信部
211工程、985平台、111計畫、研究生院
211工程、研究生院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11計畫、111計畫、研究生院、特色重點學科項目
江蘇省人民政府
特色重點學科項目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11計畫
江蘇省人民政府
特色重點學科項目、研究生院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特色重點學科項目
江蘇省人民政府
特色重點學科項目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江蘇省人民政府
高校列表
軍事院校(6所)
名稱主管部門級別備註
副軍級
副軍級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副軍級
2011計畫
中央軍委
2110工程
中央軍委
校本部正軍級
2110工程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院本部副軍級

科研院所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研中心,南京高校和研究所主持的項目在國家科技三大獎中均獲得過一等獎。中國科研產出前十名城市南京排第三,僅次於北京上海。自然指數全球科研城市50強,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國第3。中國創新城市評價報告顯示,南京創新總指數排名中國第四,僅次於北京深圳上海,屬第一梯隊城市。
截至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3126家;境內外上市企業109家;科技部門備案眾創空間282家,其中國家級備案53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47家;省市科技公共服務平台130家;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88家,其中國家31家。

社會

通信傳媒

南京是中國四大雲數據中心、中國五個大區級通信樞紐、中國電信全國八大骨幹網節點,也是十個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城市之一。
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
南京本地的公辦廣播電視媒體有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集團)南京廣播電視集團,設有江蘇衛視等多個電視頻道以及南京城市調頻等多個廣播電台。至2010年,江蘇有線南京數位電視已開播160多套數位電視節目,同時還開通了互動式數位電視節目,也可以通過中國電信IPTV平台收看電視節目。南京的《揚子晚報》的發行量在中國僅次於《人民日報》、《參考訊息》和《南方都市報》,排名世界第21位。

文化場館

截至2018年,南京共有文化館14個,公共圖書館(不含教育系統、企事業組織的圖書館)15個,文化站100個,各類博物館87家,其中國有博物館77家,非國有博物館10家。

醫療衛生

南京醫藥歷史悠久,漢末南京醫藥譽滿江東。六朝時期,精通醫學術士名震朝野,蜚聲全國。南齊永明年間,始有“六疾館”之設,是古代中醫院的雛形。明朝建都南京,設有太醫院。清朝,醫藥學家雲集,為歷代之最。太平天國時期,設立醫院,首用中西兩法治病。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醫療醫藥中心,醫療衛生環境僅次於上海、北京,新藥研發水平位列中國第三,是中國新藥研製的重要基地。擁有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中醫院鼓樓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一、二、三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等共30餘所三甲醫院
截至2018年,南京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80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6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7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14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5.5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數5萬張,社區衛生服務城市人口覆蓋率達100%。

體育運動

南京是中國近代體育的發端地,於1910年舉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運動會,中國“奧運三問”在南京發問,1924年中國奧委會的前身(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在南京成立。中國第一個奧運代表團在南京訓練、集結、出發,南京是中國奧運夢的發源地,是近現代史上對中國參與奧林匹克事業所做貢獻最大的城市之一,在中國奧林匹克歷史上,南京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2014年舉辦的南京青奧會是繼北京奧運會後中國承辦的又一個重大奧運賽事,是中國首次舉辦的青奧會,也是中國第二次舉辦的奧運賽事。青奧會的舉辦使南京成為大中華地區繼北京之後第二座接待過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英國權威體育市場情報研究和服務機構SPORTCAL公布的全球體育影響力100強排列榜,南京位居全球第10、中國第2,僅次於北京。2015年中國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南京排名第三,僅次於北京上海。
南京承辦的部分國家級以上賽事(不包括國家級以下的省市級賽事)
名稱日期主場館
1910年第一屆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中國最早全國運動會)
1910年10月18日至22日
南京南洋勸業場
1933年10月10日至20日
1988年第三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
1988年8月25日至31日
五台山體育館
1995年第三屆全國城市運動會
1995年10月22日至30日
2003年9月17日至23日
五台山體育館
2005年10月12日至23日
2006年8月11日至15日
南京奧體中心
2008年7月29日至8月1日
南京奧體中心
2011年6月10日至15日
2013年8月16日至24日
南京奧體中心
2014年8月16日至28日
南京奧體中心
2016年9月10日至18日
2017年8月2日至6日
南京奧體中心
2017年8月25日至9月10日
2017國際排聯沙灘排球U21世界錦標賽
2017年7月11日至16日
南京湯山沙灘體育公園
2018國際排聯沙灘排球U19世界錦標賽
2018年7月10日至15日
南京湯山沙灘體育公園
2018年7月30日至8月5日
南京青奧體育公園
2019年
2020年
南京青奧體育公園

旅遊

景點

南京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鐘山風景名勝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
截至2018年,南京有世界文化遺產1項(9點)、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9處(103點)、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09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16處、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2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7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村)3個、4A級以上景區24家;接待海內外旅遊者1.34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460.2億元,
相關景點代表景點圖片
歷史懷古游
高淳老街高淳老街
大明勝跡游
閱江樓閱江樓
民國建築游
中山陵中山陵
宗教文化游

宗教文化游
秦淮風情游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自然科技
南京廣播電視塔南京廣播電視塔
文化博覽游
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
紅色之旅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濱江風貌游
南京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
旅遊度假游
南京銀杏湖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南京銀杏湖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
自然美景游
石塘人家石塘人家
濱江幕燕風光帶(江景)濱江幕燕風光帶(江景)
濱江幕燕風光帶(山景)濱江幕燕風光帶(山景)

小吃

特產

文化

【主詞條:南京文化
城市精神:開明開放、誠樸誠信、博愛博雅、創業創新
城市象徵:辟邪
市歌:《茉莉花

語言

【主詞條:南京話
南京大部分地區通行南京官話高淳區大部、溧水區南部地區的方言則通行吳方言
南京官話地域分布圖南京官話地域分布圖
南京話在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的官方語言,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正統嫡傳的身份被確立為中國漢語的標準音,並深遠地影響到直至今天的中國語言形態,加之六朝以來漢人文化上的優越意識,清代中葉之前歷朝的中國官方標準語均以南京官話為標準。周邊國家如日本、朝鮮、越南所傳授和使用的中國語也是南京官話。明清時期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中國話,民國初年西方傳教士主持的“華語正音會”,也以南京音為標準。長久以來,南京話以其清雅流暢、抑揚頓錯的特點以及獨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宗教

南京有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五大宗教。南京道教歷史悠久,在中國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歷代高道輩出。南京是中國最早傳播佛教文化的地區之一,自古便是中國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是近代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研究中心,是三論宗法眼宗等佛教宗派的發源地,金陵刻經處則是世界範圍內漢文木刻佛經的出版中心。南京作為基督教在中國的全國性中心之一,設有金陵神學院江蘇神學院兩所神學學校,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愛德基金會以及世界最大的聖經印刷公司愛德印刷公司都在南京。天主教在南京的歷史始自400多年前的利瑪竇,石鼓路天主教堂是天主教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以南京為中心的南京教區轄區面積廣闊。南京是回族“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對中國回族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南京回族大多屬於格底木派(詳細內容請參見【南京文化】詞條中【宗教】部分)
棲霞寺棲霞寺

飲食

【主詞條:金陵菜
南京的飲食以金陵菜著名,金陵菜是指以南京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民國時至頂峰,民國時的金陵菜享有極高聲譽,有“京蘇大菜”之稱,受到上層名流顯貴的喜愛,多少名門望族設宴無不以“京蘇盛宴”為傲。
秦淮八絕秦淮八絕
金陵菜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刀功精細,善用燉、燜 、烤、煨等烹調方法,口味平和,鮮香酥嫩。菜品細緻精美,格調高雅。講究刀工,擅長火功,富於變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講究七滋七味,鮮、爛、酥、嫩、脆、濃、肥,酸、甜、苦、辣、鹹、香、臭。以鹹為主,鹹甜適宜、酸而不澀、苦而清香、辣而不烈、脆而不生、濃而香醇、肥而不膩、淡而不薄,代表了名貴、典雅、華美、大氣的古都風範。

民俗

南京主要的民俗活動有元宵燈會、清明踏青、端午節游秦淮、中秋圓月摸秋、重陽登高會、臘八節品粥、小年迎財神等。詳細內容請參見【南京文化】詞條中【民俗】部分)

書畫

南京是中國繪畫、書法的重鎮。在六朝時有王羲之、顧愷之等書畫大家。明末清初,南京曾經產生過金陵八家以及金陵九子,並形成金陵畫派。1930年代,呂鳳子、徐悲鴻、張大千、顏文梁、呂斯百、陳之佛、高劍父、潘玉良、龐薰琴等畫壇名流雲集南京,形成新金陵畫派,其中徐悲鴻、張書旗、柳子谷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現代書畫界又有12位南京知名畫家、書法家被稱為金陵十二家。20世紀中後期,還出現了“新金陵花鳥派”的金陵四傑——李味青、趙良翰、韓少嬰、張正吟。

曲藝

民歌

茉莉花》是南京著名的民歌,源自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在國內外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此外還有高淳民歌采紅菱》《五月栽秧》,六合民歌《留左吹打樂》等。

工藝

南京的工藝品種類繁多,最為著名的有南京雲錦金陵金箔南京絨花雕花天鵝絨南京仿古牙雕金陵摺扇、南京木雕、南京剪紙金陵竹刻等。
中國四大名錦之首——南京雲錦中國四大名錦之首——南京雲錦
截至2018年底,南京有4項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南京雲錦織造、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剪紙)、1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4項江蘇省和70項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象徵著南京歷史上最為發達的手工製造業。

著名人物

年代類型列表
古代
狀元
盧郢葉祖洽俞栗吳潛張孝祥黃觀焦竑朱之蕃周旋袁士文質尹鳳董永遂胡任輿黃思永林本直、任長華(中國第一位回族探花)、傅善祥(中國唯一的女狀元)
皇帝
文化
科學
近現代
軍政商
文化
科學
體育
演藝
參考資料來源

對外交流

友好城市

國際友好城市國內友好城市
名古屋
(已斷交)
日本
1978年12月21日-
2012年2月
新疆
1984年4月5日
美國
1979年11月2日
江西
1985年12月16日
義大利
1980年2月22日
廣西
1985年12月16日
荷蘭
1985年10月9日
山西
1986年10月9日
德國
1988年5月21日
陝西
1987年5月21日
墨西哥
1991年10月14日
河南
1988年5月12日
賽普勒斯
1992年9月23日
福建
1992年10月
韓國
1994年11月14日
內蒙古
1998年9月
加拿大
1997年5月7日
甘肅
2002年8月26日
澳大利亞
1998年5月18日
廣東
2008年7月8日
南非
2000年3月22日
黑龍江
2009年4月14日
哥倫比亞
2001年6月3日
台灣
2009年7月4日
馬來西亞
2002年9月18日
汶萊
2011年11月21日
納米比亞
2015年9月6日
白羅斯
2016年9月27日
智利
2018年5月26日
越南
2018年5月26日
高棉
2018年5月26日
伊朗
2018年7月25日
印度尼西亞
2018年10月24日
參考資料來源

友好城區

區、縣、市所屬省、州、大區/市、州、縣所屬國家結好城區結好日期
新華區(今龍華區
海南/海口市
中國
1988年5月
武威市(今涼州區
甘肅/武威地區(今武威市)
中國
溧水區
1999年12月
新疆/昌吉州
中國
溧水區
2000年11月
貴州/黔東南州
中國
溧水區
2001年4月
上海
中國
2007年
湖北/武漢市
中國
六合區
2008年
廣東/廣州市
中國
六合區
2009年
安徽/淮北市
中國
六合區
2009年
義大利
2010年
紐約州/紐約市
美國
2010年5月4日
下薩克森州/哥廷根縣
德國
2010年10月23日
丹麥
棲霞區
2012年
普倫蒂灣大區/羅托魯阿區
紐西蘭
2012年3月
塞菲利希薩爾市
愛琴海地區/伊茲密爾省
土耳其
高淳區
2013年6月
穆拉派夏市
土耳其
2013年11月
德國
2015年
阿塔邁拉市
墨西哥
2015年9月
捷克
2015年11月
以色列
秦淮區
2016年8月
參考資料來源

城市榮譽

榮譽名次榮獲時間
全球最佳旅遊目的地
全球第5,中國唯一
2019年3月
全球科研城市50強
全球第12,中國第3
2018年11月
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
首批
2017年12月
國際和平城市
中國唯一
2017年9月
中國服務外包最具影響力城市
與北京並列
2016年9月
全球唯一
2016年2月
中國小康社會建設示範獎
第一位
2015年10月
全國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
首批
2015年8月
中國最具發展機遇城市
第三位
2015年3月
中國最具文化軟實力城市
第一位
2014年11月
第三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
第四位
2014年8月
中國城市網路形象排行榜
第二位
2014年6月
世界2013城市會議產業發展城市排名
第三位
2014年5月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競爭力指數排名
第五位(僅次北上廣深
2014年4月
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
第四位
2014年1月
第三位
2013年12月
中國形象最佳城市
第二位
2013年12月
第三位
2013年12月
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第四位
2013年11月
2013年9月
中國生態城市
第五位
2013年6月
中國網路形象十佳城市
第二名
2013年5月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2年12月
中國幸福宜居城市
2012年12月
世界溫泉名城
2012年10月
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首批
2012年7月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第二位
2012年7月
國家智慧財產權工作示範城市
首批
2012年6月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2年1月
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
2011年12月
金獎
2011年12月
E類金獎(最高獎項)
2011年11月
中國十大文明城市
第二位
2011年10月
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第一位
2011年1月
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
第三位(與成都並列)
2010年10月
中國十大休閒城市
第三位
2010年10月
中國首個
2010年9月
三網融合試點城市
首批
2010年7月
國家創新型城市
2010年1月
國家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實驗區
首批
2010年
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唯一
2009年5月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
2009年5月
2009年1月
特別榮譽獎
2008年11月
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第四位
2008年9月
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創建市
2008年4月
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
第一位
2008年
2008年
2007年11月
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第三位
2007年9月
全國最安全城市
第三名
2007年9月
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會展城市
2007年2月
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
2006年12月
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
2006年12月
1997年、2003年
2003年
2003年
全國交通管理模範水平
一等
2002年
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1999年
首批
1999年
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
前五
1995年(連續三屆)
中國十佳衛生城市
1992年
1991年(連續七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