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賾

齊武帝蕭賾(440年—493年8月27日),宣遠,小名龍兒,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南朝齊第二位皇帝,齊高帝蕭道成長子,母為昭皇后劉智容

建元元年(479年),蕭賾被立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齊高帝蕭道成去世,蕭賾即位,是為齊武帝,年號永明。齊武帝在位期間,十分關心百姓疾苦,齊武帝還下令多辦學校,挑選有學問之人任教,以培育人們的德行。以富國為先,不喜歡游宴、奢靡之事,提倡節儉,延續其父蕭道成的檢籍政策。永明三年(485年)富陽唐寓之為檢籍政策起兵叛亂,雖然這次叛亂被齊武帝迅速平息,但檢籍的政策依然受到庶族的激烈反對。永明八年(490年),齊武帝被迫宣布“卻籍”無效,恢復劉宋升明時期戶籍所載的原狀。齊武帝時,與北魏通好,邊境比較安定。清明統治使江南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社會也暫時安定。

永明十一年(493年),齊武帝蕭賾去世,終年五十四歲,廟號世祖,諡號武皇帝,葬於景安陵。總體而言,齊武帝是一個英明剛斷的君主。他基本繼承了齊高帝的作風,對外崇尚節儉,努力實施富國政策。

基本介紹

  • 本名:蕭賾
  • 別稱:小名龍兒
  • 字號:字宣遠
  • 所處時代南朝齊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建康(今江蘇南京)青溪宅  
  • 出生時間:440年
  • 去世時間:493年8月27日
  • 主要作品:《估客樂》
  • 主要成就:崇尚節儉,努力實施富國政策;推行檢籍政策
  • 年號:永明
  • 廟號:世祖
  • 諡號:武帝
  • 陵寢景安陵
  • 在位時間:公元482年登基(在位12年)
人物生平,早年英武,平亂之功,立儲稱帝,勵精圖治,晚年去世,為政舉措,仁政之風,檢籍政策,平定反叛,人物評價,個人作品,軼事典故,親屬成員,父母,兄弟,后妃,子女,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早年英武

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蕭賾(ze)出生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市)蕭道成的青溪宅第。據說出生那天夜裡,母親劉智容夢到有龍盤踞在屋上。因此,父親蕭道成取下小名為“龍兒”。
最初擔任尋陽國(劉子房)侍郎、江州西曹書佐、贛縣縣令等職。泰始二年(466年),江州刺史、晉安王劉子勛謀反。蕭賾因不順從劉子勛,遂被南康相沈肅之關在南康郡獄中。後來,族人蕭欣祖、門客桓康等攻破郡城迎救蕭賾。沈肅之率領將吏數百人追擊。蕭賾和身邊的人拚死作戰,生擒沈肅之,斬首一百多人,率領身邊的一百多人舉義兵。
始興相殷孚率領一萬兵力前往尋陽投靠劉子勛,有人建議蕭賾截擊殷孚。蕭賾考慮人數太少,寡不敵眾,便退避屯兵在揭陽山中,招兵買馬發展到三千人。劉子勛派遣其部將戴凱之擔任南康相,又任命軍主張宗之部一千多兵力前往協助。蕭賾帶領部隊前往南康郡,在南康口擊退戴凱之別軍首領程超的數百人,又進擊張宗之,大敗張宗之部並將其斬首,於是兵圍南康郡城。劉子勛部將戴凱之以數千人固守,蕭賾親率將士盡日攻城,終於攻陷,戴凱之逃走,蕭賾殺死劉子勛所任命的贛縣縣令陶沖之。蕭賾占據郡城,派遣軍主張應期、鄧惠真三千人襲擊豫章。劉子勛派遣軍主談秀之等七千人,與張應期在西昌對峙,修築營壘,雙方多次交戰難決勝負。聽說蕭賾準備親自來戰,談秀之等便退散而去。
叛亂平定後,劉宋朝廷調蕭賾進京擔任尚書庫部郎、征北中兵參軍,封西陽縣子,兼任南東莞太守、越騎校尉、正員郎、劉韞撫軍長史、襄陽太守。又另封贛縣子,食邑三百戶。蕭賾堅決辭讓不肯接受。於是轉任寧朔將軍、廣興相。

平亂之功

元徽二年(474年),桂陽王劉休范謀反,蕭賾派兵襲擊尋陽,抵達北嶠時,叛亂已被平定。宋後廢帝劉昱升任蕭賾為晉熙王劉燮的安西諮議,蕭賾沒有接受,又回到自己的領郡。之後轉任司徒右長史、黃門郎。
元徽四年(476年),朝廷任命蕭賾為晉熙王劉燮鎮西長史、江夏內史、行郢州事。元徽五年(476年),宋順帝劉準即位,調任晉熙王劉燮為撫軍、揚州刺史,並讓蕭賾為擔任左衛將軍,輔助劉燮一起到任。同年十二月,沈攸之起兵反叛,當時朝廷的任命還沒下達,蕭賾看到沈攸之進軍的道路中途可以待敵,便領兵占據盆口城做好戰守的準備。蕭賾的父親蕭道成聽說後大喜說:“真不愧是我的兒子!”蕭賾要求西進討敵,但沒有得到批准,於是派遣偏軍支援郢城。當時平西將軍黃回等都受蕭賾的節制調度。加任蕭賾為冠軍將軍、持節。
升明二年(478年),沈攸之的叛亂被平定,朝廷轉任蕭賾為散騎常侍,都督江州、豫州的新蔡、晉熙二郡軍事,征虜將軍,江州刺史,仍舊持節。封聞喜縣侯,食邑二千戶。同年調任侍中、領軍將軍。並賜給鼓吹樂隊一部。府中設定佐史。兼任石頭戍軍事。不久又加任持節、督京畿諸軍事。

立儲稱帝

升明三年(479年),蕭賾轉任散騎常侍、尚書僕射、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封為聞喜公。仍舊擔任持節、都督、領軍等職不變。配給班劍二十人。同年三月,宋順帝冊封時任太傅的蕭道成為齊公,加九錫,立蕭賾為齊公世子。改加任侍中、南豫州刺史,賜給蕭賾油絡車、羽葆、鼓吹等物,增加班劍儀仗為四十人。將石頭宮作為齊世子宮,允許設定左右衛率以下屬官,官署、服制和東宮完全相同。後進爵齊王太子。
建元元年(479年)四月,蕭道成受禪登基,建立南朝齊,是為齊高帝,立蕭賾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三月初八日,齊高帝去世,蕭賾即位,是為齊武帝。下詔命征鎮、州郡長官、軍屯營部,各行喪三天,不得擅離職守;駐守都市的戍衛部隊,一律不得回京城。同年三月十一日,齊武帝蕭賾根據齊高帝遺詔,任命司徒褚淵為錄尚書事、書左僕射王儉為尚書令、車騎將軍張敬兒為開府儀同三司。六月初一日,齊武帝立長子蕭長懋為皇太子。

勵精圖治

齊武帝十分關心百姓疾苦,即位後,就下詔說:“今年收成不是太好,百姓貧困無食的非常多,京師附近長江兩岸,民不聊生。一定要派遣中書舍人前往賑恤。”永明二年(484年),他又下詔酌情遣返軍中的囚徒,大赦囚犯。對於百姓中的鰥寡和貧窮之人,要加以賑濟。他提倡並獎勵農桑,災年時,還減免租稅。齊武帝提倡節儉,不喜歡游宴、奢靡之事。曾下令舉辦婚禮時不得奢侈,甚至到他的身後事都力求簡樸。他以富國為先,提倡農業,並且下令多辦學校,挑選有學問之人任教,以培育人們的德行。他很重視天災對平民的危害。當時發生歉收與水患,繼位後不久立即補助災民。揚、南徐二州發生災年時,他減免租稅以減輕災民負擔,以為永制。為進一步緩和南北局勢,齊武帝派范縝作為使者出使北魏,范縝的學識和能力受到北魏朝野的稱讚。
南朝宋以來許多的庶族地主,為了成為世族來免除所承擔的賦役,往往向官吏行賄,在世族戶籍黃籍中加入偽造的父祖爵位。早在齊高帝時期就,設立校籍官和置令史清查戶籍。齊武帝繼續其父的政策,將那些被認為是偽造的戶籍,一律退回本縣改正,稱為“卻籍”。而本來應服役納賦但利用造假戶籍逃避的,都要繼續承擔賦役,稱為“正籍”。不過,在檢籍過程中,由於檢籍官貪污作弊,結果前面的檢籍還沒有完成,後面的麻煩又接踵而至,應該卻籍的人口沒有進行卻籍,不需要卻籍的反而被卻籍。
永明四年(486年)富陽唐寓之為此起兵叛亂,雖然這次叛亂被齊武帝迅速平息,但檢籍的政策依然受到庶族的激烈反對。最終,在永明八年(490年),齊武帝被迫妥協,宣布“卻籍”無效,對因為“卻籍”而被發配戍邊的人民準許返歸故鄉,恢復劉宋升明時期戶籍所記載的原狀。
由於齊武帝蕭賾與北魏通好,使得邊境較為安定,減少軍事調動。使得在齊武帝在位的十一年期間,政治清明,國內社會安定,帶動經濟文化的發展,替齊國帶來一個小康的安定局面。

晚年去世

永明十一年(493年)正月二十五日,太子蕭長懋去世,諡號文惠太子。四月十四日,齊武帝立蕭長懋的長子南郡王蕭昭業為皇太孫。
同年七月,齊武帝患病。七月三十日,齊武帝病危,下詔讓皇太孫蕭昭業繼承皇位,讓百官盡心輔佐,喪禮從簡,將自己選定的葬地定名為景安陵,不準建造塔和寺院。當天蕭賾去世,時年五十四歲,廟號世祖,諡號武皇帝。九月十八日,安葬於景安陵。

為政舉措

仁政之風

齊武帝繼位後,時有恩赦,處事果斷。永明元年(483年)三月,齊武帝詔赦恩五十日,對四方犯人,罪無輕重,均予大赦。次年(484年)八月,詔都下兩縣,對野外的屍體要根據情況進行安葬,對無親人的死者給予埋葬。大將陳天福所率部隊軍紀不嚴,掠劫百姓,蕭賾即命將陳天福斬於街市。

檢籍政策

齊高帝在位時期,命令門下省黃門郎虞玩之等人重新校訂戶籍。齊武帝即位後,又另行設立校籍官,設定令史,限定令史每天每人都要查出幾件奸偽案件。這樣連續幾年都沒有停止,老百姓為此愁苦不安,怨聲載道。外監、會稽人呂文度就此啟奏齊武帝,齊武帝下令凡是撤銷戶籍的,都要發配遠方戍守邊疆,百姓大都畏罪逃亡。
但是因為檢籍政策實行不善,爆發了富陽百姓唐寓之的叛亂。暴亂雖很快平定,庶族地主反檢籍的鬥爭並沒有停止。永明八年(490年),齊武帝被迫停止檢籍,並宣布“卻籍”無效,對“卻籍”而被發配戍邊的人民準許返歸故鄉,恢復以前戶籍所注的原狀。許多庶族地主和商人因而取得士族所具免賦役的特權。

平定反叛

永明三年(485年)冬,富陽百姓唐寓之(《資治通鑑》作唐宇之)趁機蠱惑人們起來叛亂,攻陷了富陽。三吳一帶被撤銷戶籍的人紛紛投奔富陽,人數多達三萬。
永明四年(486年)正月,唐寓之攻陷錢唐,在錢唐稱帝,封立太子,設定文武百官。接著,派他的大將高道度等人攻陷東陽,殺東陽太守蕭崇之,又派大將孫泓進犯山陰。齊武帝派幾千名禁軍,幾百匹戰馬,往東進攻唐寓之。禁軍抵達錢唐,唐寓之手下都是一群烏合之眾,對騎兵都十分懼怕,雙方剛一交戰,唐寓之全軍崩潰,禁軍抓獲了唐寓之,將其斬首,進而平定叛亂各郡縣。事後,參與暴亂的不少民丁,被罰修白下城(時為南琅邪郡治所,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門外),或發配到淮河一帶作戍卒十年。

人物評價

蕭道成:"此真我子也!"
蕭子顯南齊書》:①“世祖南面嗣業,功參寶命,雖為繼體,事實艱難。御袞垂旒,深存政典,文武授任,不革舊章。明罰厚恩,皆由上出,義兼長遠,莫不肅然。外表無塵,內朝多豫,機事平理,職貢有恆,府藏內充,民鮮勞役。宮室苑囿,未足以傷財,安樂延年,眾庶所同幸。若夫割愛懷抱,同彼甸人,太祖群昭,位後諸穆。昔漢武留情晚悟,追恨戾園,魏文侯克中山,不以封弟,英賢心跡,臣所未詳也。”;②“武帝丕顯,徽號止戈。韶嶺歇祲,彭派澄波。威承景歷,肅御金科。北懷戎款,南獻夷歌。市朝晏逸,中外寧和。”
李延壽南史》:①“武帝雲雷伊始,功參佐命,雖為繼體,事實艱難。御袞垂旒,深存政典,文武授任,不革舊章,明罰厚恩,皆由己出。外表無塵,內朝多豫,機事平理,職貢有恆。府藏內充,人鮮勞役。宮室苑圃,未足以傷財,安樂延年,眾庶所同幸,亦有齊之良主也。”;②“上剛毅有斷,政總大體,以富國為先。頗喜游宴、雕綺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頓遣。臨崩,又詔:“凡諸游費,宜從休息。自今遠近薦獻,務存節儉,不得出界營求,相高奢麗。金粟繒纊,敝人已甚;珠玉玩好,傷俗尤重,嚴加禁絕。”

個人作品

《估客樂》
昔經樊鄧役,阻潮梅根渚。
感憶追往事,意滿辭不敘。

軼事典故

追討蕭子響
蕭子響是齊武帝第四子,封巴東郡王。永明七年(489年),蕭子響被任命為荊州刺史。蕭子響好武,所用服飾常違制,長史劉寅等連名向齊武帝告發此事。蕭子響聞之大怒,詰問劉寅、諮議參軍江愈、司馬席恭穆、殷曇粲、中兵參軍周彥、典簽王賢宗、吳修之、魏景淵。劉寅等不言,於是被蕭子響處死。齊武帝聞之大怒,令蕭子響束首自歸。蕭子響不聽,率百餘人擊退了前來勸說的朝臣。齊武帝於是遣丹陽尹蕭順之率軍討伐蕭子響。蕭順之大軍到了之後,蕭子響的部下四處逃散。永明八年八月壬辰(490年9月26日),蕭子響被蕭賾賜死,時年二十二歲。蕭子響死後,被除去屬籍,削去爵位,賜為蛸氏。事後,齊武帝對殺死自己的兒子一事感到悔恨不已,游華林園時,見猿對跳子鳴嘯,嗚咽流涕。於是追封蕭子響為魚復侯。

親屬成員

父母

父親:齊高帝蕭道成
母親:高昭皇后劉智容

兄弟

二弟:蕭嶷,豫章文獻王,母高昭皇后劉智容。
三弟:蕭映,臨川獻王,母謝貴嬪。
四弟:蕭晃,長沙威王,母謝貴嬪。
五弟:蕭曄,武陵昭王,母羅太妃。
六弟:蕭暠,安成恭王,母任太妃。
七弟:蕭鏘,鄱陽王,母陸修儀。
八弟:蕭鑠,桂陽王,母袁修容。
九弟 :未命名,早亡。
十弟:蕭鑒,始興簡王,母何太妃。
十一弟:蕭鈞,衡陽王,母區貴人。
十二弟:蕭鋒,江夏王,母張淑妃。
十三弟 :未命名,早亡。
十四弟 :未命名,早亡。
十五弟:蕭銳,南平王,母李美人。
十六弟:蕭鏗,宜都王,母何太妃。
十七弟 :未命名,早亡。
十八弟:蕭𨱇,晉熙王,母陸修儀。
十九弟:蕭鉉,河東王,母張淑妃。

后妃

皇后:武穆皇后裴惠昭
妃嬪:
范貴妃,住在昭陽殿東
羊貴嬪,住在昭陽殿西
張淑妃,生廬陵王蕭子卿、魚復侯蕭子響
荀昭華,生南康王蕭子琳
周淑儀,生安陸王蕭子敬、建安王蕭子真
王淑儀,生隨郡王蕭子隆
江淑儀,生臨賀王蕭子岳
阮淑媛,生晉安王蕭子懋、衡陽王蕭子峻
蔡婕妤,生西陽王蕭子明
顏婕妤,生永陽王蕭子珉
樂容華,生南海王蕭子罕
傅充華,生巴陵王蕭子倫
何充華,生南郡王蕭子夏
謝昭儀,生邵陵王蕭子貞
庾昭容,生西陽王蕭子文
謝宮人,生湘東王蕭子建

子女

兒子:
長子:蕭長懋,南郡王→文惠太子→皇帝
次子:蕭子良,聞喜公→竟陵文宣
三子:蕭子卿,臨汝公→廬陵王
四子:蕭子響,豫章世子→巴東王→魚復侯
五子:蕭子敬,應城公→安陸王
六子:早亡,未命名
七子:蕭子懋,江陵公→晉安王
八子:蕭子隆,枝江公→隨郡王
九子:蕭子真,建安王
十子:蕭子明,武昌王→西陽王
十一子:蕭子罕,南海王
十二子:早亡,未命名
十三子:蕭子倫,巴陵王
十四子:蕭子貞,邵陵王
十五子:早亡,未命名
十六子:蕭子岳,臨賀王
十七子:蕭子文,蜀郡王→西陽王
十八子:蕭子峻,廣漢王→衡陽王
十九子:蕭子琳,宣城王→南康王
二十子:蕭子珉,義安王→永陽王
二十一子:蕭子建,湘東王
二十二子:早亡,未命名
二十三子:蕭子夏,南郡王
女兒:
長女 吳縣公主:下嫁王觀
次女 長城公主:下嫁何敬容
三女 武康公主:下嫁徐演

史書記載

《南齊書·卷三·本紀第三》
《南史·卷四·齊本紀上第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