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南水師學堂
- 創辦時間:光緒十六年(1890年)11月16日
- 所屬地區:南京下關儀鳳門
- 別稱:南洋水師學堂、江寧水師學堂
江南水師學堂又稱南洋水師學堂、江寧水師學堂。建於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江南水師學堂是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中開辦的軍事學校,作為培養科技人才的基地,是中國海軍...
礦路學堂遺蹟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283號,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273平方米。礦路學堂附屬於江南陸師學堂,由兩廣總督張之洞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奏請創辦...
陳季良(1883—1945),福建福州人。國民革命軍海軍名將。畢業於江南水師學堂,任海容艦大副。武昌起義中支持革命軍,任江亨艦長兼江防艦隊分艦隊領隊長,在東北支持蘇聯...
1898年就讀于洋務派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數月後重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開始接觸新學。1902年到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1904年4月結業,6月入...
俞明震曾擔任過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督辦,也即校長。1898年,18歲的周樹人(魯迅)進入該校,成為俞明震的學生。《魯迅日記》中多次提到 “恪士師”,就是俞明震。...
回國後曾任金陵同文館教習、江南水師學堂提調、吳淞自強軍營機處總辦、上海四明公所董事、上海總商會理事等職,署記名海關道。 光緒三十年(1904年)正月,發起...
杜錫珪(1874-1933),字慎丞、慎臣,號石鐘,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民國海軍將領、政治家、軍事家,直系軍閥。畢業於江南水師學堂,曾率海軍艦隊鎮壓武昌起義,...
其後,沈瑜慶因李鴻章的書信推薦,為江南水師學堂會辦。翌年,升為江南水師學堂總辦。光緒十八年(1892年),劉坤一督兩江,委沈瑜慶辦宜昌加抽川鹽厘局。由於經常往來...
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後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
1898年5月至1902年1月,魯迅曾在南京求學,先就讀江南水師學堂的輪機科,後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校址在南京三牌樓,面臨妙耳山,現在南京師大附中的一隅,...
秦毓鎏(1880—1937),江蘇無錫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1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902年東渡日本,就讀日本早稻田大學,與張繼、蘇曼殊等組織青年會,以民族主義為宗旨,...
林蔚(1889—1955),字蔚文,浙江黃岩人。畢業於江南水師學堂、陸軍大學。1926年任浙軍第一師參謀長。1928年5月,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處副處長。1929年5月,...
徐祖善(1889—1957)字燕謀,江蘇無錫人。1905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南洋水師學堂),先學駕駛,因病輟學一年後改學輪機技術。...
1891年,沈瑜慶改官道員,總辦江南水師學堂,同年返鄉省墓。此時,沈瑜慶正為長女擇婿,聽說家鄉有個神童林旭,穎絕秀出,聰敏過人。沈瑜慶從林旭塾師處看到他的文章...
人物生平 1902年2月畢業於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第三屆駕駛班。1910年任清海軍“海圻”巡洋艦幫帶。1911年6月隨艦參加英皇喬治第五加冕禮,並訪問美國。1912年5月回國...
考入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第一期習駕駛。畢業後在艦隊當練習生,後升任大副。1898年任“列”字魚雷艇管帶,“南琛”練習艦幫帶。1899年任“張”字魚雷艇管帶,1903年...
中山北路是近代南京城市文化的縮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沿線分布著渡江勝利紀念碑、挹江門、江南水師學堂、江蘇議事園、國際聯歡社等,是體現南京城市近現代歷史文脈的...
1908年,陳紹寬從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後,被派往“通濟”練習艦,1909年實習結束時被授予海軍少尉軍銜。後來歷任二副兼教官、大副、副長等職。1914年他被調任海軍總...
魯迅初於1898年5月進江南水師學堂學習,1899年2月因不滿水師學堂的“烏煙瘴氣”,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這詩是1900年初,他第二次回家度寒假後...
林建章,字增榮,1874年生於福建長樂,1896年畢業於江寧(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先後任魚雷艇艇長和巡洋艦艦長,1917年由“南琛”號巡洋艦艦長,升任“海容”艦艦長。...
1903年,入江南水師學堂學習海軍管理,畢業後考取官費留學日本。1906年,到達日本後先補習日語,後攻讀海軍技術,最後攻學外國語。 [1] 他以學“造房子”(土木工程)...
鄧聰葆(1878~1933)又名宗保,號曼雲。廣東中山人。福建船政學堂、江南水師學堂畢業。歷任福州水師提督署兵備處科員,運輸艦隊指揮,北洋艦隊重巡洋艦海容號大副,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