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祖善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無錫
- 出生日期:1889
- 逝世日期:1957
- 性別:男
人物簡介,接收威海,
人物簡介
1905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南洋水師學堂),先學駕駛,因病輟學一年後改學輪機技術。1909年以最優成績畢業,在"海琛"號軍艦實習,後為海軍提督薩鎮冰的侍從副官。1911年夏派赴美留學,歷經4年得造艦科碩士學位。畢業後在美海軍兵工廠工作2年,研究潛艇工程。1915年底回國,由北京海軍部派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海軍觀戰員。1917年派任倫敦使館海軍副武官。1918年春參加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作戰,併兼任巴黎和會專門委員。1919年春徐祖善調任福建飛潛學校校長,未到任改調為北京海軍部軍事科長。後轉往新設航空署兼任廳長。1922年,徐祖善脫離海軍任接收青島港務主任委員,兼任膠州海關監督。1924年11月,徐祖善任天津海關監督。1925年,任財政部駐北京辦事處處長。1928年春出任隴海鐵路管理局長。1930年6月1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設立籌辦接收威海衛事宜辦事處,任命徐祖善為特派員。1930年9月成立威海衛行政區,任命外交部司長徐祖善為首任管理專員。1936年徐祖善先後擔任宜昌、漢口海關監督。抗戰爆發後,任海軍部少將高級參謀,監督檢閱馬當防務。1938年桂林行營成立時,調任西南江防處處長兼粵桂江防司令。1942年秋調任全國海關海務巡工司。1945年後徐祖善在上海任華中輪船公司常務董事兼船務處長。1945年後徐祖善在上海任華中輪船公司常務董事兼船務處長。期間曾一度擔任塘沽新港工程局顧問、旅大視察團團員、青島市政府顧問兼代秘書長。 1951年,國家交通部曾邀其赴北京任職,未就。1953年,在華中輪船公司改組為公私合營後,退職回到無錫,不再任事。1957年7月2日病故於無錫,終年67歲。
徐祖善生前著有《潛水艇》一書,191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是國內有關潛水艇的最早著述。
接收威海
1929年6月21日,同國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向英國駐華公使提出交涉交還威海衛問題。同年4月18日,王正廷和英使藍普森代表各自政府在南京對《專約》和《協定》簽字,10月1日互換批准約本議定書。
1930年6月14日,在南京成立籌辦接收威海衛辦事處,委任外交部司長徐祖善為特派員,朱世全為調查主任,吳天放為事務主任。7月2日,徐祖善率同助理人員到達威海衛,籌備交接事宜。不意,中國駐英公使施肇基於7月22日電告外交部,謂英國交還專員迄未派定,言傳英方估計威海衛港口各建築物造價200萬鎊,須先得到該款方能交還。實際上威英當局將“財政儲備金”餘額361911元轉移到香港,徐祖善為此被召回南京。9月9日英使藍普森到達南京,2日後,王、藍交涉,決定10月1日實行交接。
時山東局勢不穩,歸屬難測,英外務部想順沿一年交還。9月21日,東北軍張學良易幟擁護南京政府,率軍入關並占領北平,南京政府於是考慮到,為防止山東軍閥搗亂,決意調動東北海軍接收威海衛。9月23日,任命外交部次長王家楨(原為東北軍)為接收威海衛專員,徐祖善為威海衛管理公署專員。
10月1日8時,王家楨等率領海軍陸戰隊300人,由青島乘海琛、鎮海兩艦抵達威海港,英艦彼得斯菲爾特號鳴禮炮15響,以示歡迎。10時50分,接收典禮在威英行政長官署前舉行。英駐威行政長官莊士敦宣讀《專約》及《協定》後,升中華民國國旗,並奏中華民國國歌,中英兩國軍艦各鳴禮炮21響,以示祝賀。英國統治32年之威海衛,終於回到祖國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