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師學堂

江南水師學堂

江南水師學堂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中山北路346號,又稱南洋水師學堂、江寧水師學堂,也是國民政府海軍部舊址,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是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中開辦的軍事學校,作為培養科技人才的基地,是中國海軍人才的搖籃。

中華民國成立後,改名為海軍軍官學校;民國十四年(1925年)江南水師學堂停辦;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在行政院軍政部之下設立海軍署;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為海軍部。民國海軍總長林建章、海軍總長與代總理杜鍚圭、黃花崗起義領袖趙聲、海軍艦隊司令陳季良、海軍部部長陳紹寬等人都是江南水師學堂知名校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南水師學堂
  • 地理位置:南京市鼓樓區下關中山北路346號
  • 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免費
辦學規模,歷史沿革,建築布局,

辦學規模

學堂設總辦一人;提調、監督、文案等職員十餘人;中外籍教習十餘人;附屬工廠工人及樂隊、雜役等60餘人。學堂制度參照天津水師學堂,分駕駛、管輪兩科,每科又分頭、二、三班,每班派一教員專課。課程分堂課、船課。學生入學後進入三班,專門學習英語等基礎知識,升入頭班後方才教習專業知識,包括天文、海道、御風、布陣、修造、汽機、演放水雷等。學生還必須學習《左傳》、《戰國策》、《孫子兵法》、《讀史兵略》等中國傳統軍事名著,以積累軍事戰略思想。學校有六員漢文教習,定期給學生上課。
舊址舊址
學生的津貼費及膳宿、衣靴、書籍、文具等生活、學習用品由學堂供給。學堂規定新生要經過考試、體檢、試學三關;還需由親屬出具乾結及紳士保結,聲明系身家清白、並非寄籍外國、不信異邪教等;學習期間不得自行告退和婚娶,若聚眾滋事或畏難逃學,給予開除外還要追繳津貼費。
每隔若干年,由海軍提鎮率學生乘練船下外洋實習,途中對學生進行考核,分記等第。全程學習共6-7年,畢業生擇優送英國留學。該校原定學生為120名,但學堂成立後,因缺乏練船,不能滿足學生實習需要,遂逐年裁減學生名額。直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兩江總督劉坤一遵旨規復原定名額,並添設“寰泰”練船一艘,以供學生出洋實習。
江南水師學堂較福州船政、天津水師學堂為後起,但辦理頗積極,畢業生或送往日本留學,或往英國軍艦實習,造就人才頗多。至清朝覆滅,江南水師學堂共畢業駕駛班七屆107人,管輪班六屆91人,魚雷班(由江南魚雷學堂併入)五屆13人。畢業生中著名人物有:林建章、杜錫圭、陳季良陳紹寬趙聲等。另外周樹人(魯迅)、周作人兄弟也曾在江南水師學堂就讀,魯迅於1898年入管輪班,不過那時的江南水師學堂早已腐敗、破落不堪了。

歷史沿革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江南水師學堂被改為海軍軍官學校,培訓海軍高級軍官,由留英學生孟慕超出任總教官。
學員合影學員合影
1915年,改為海軍雷電學校,挑選海軍艦隊軍官及煙臺海校航海班學生入校,學習新式魚雷技術,又選高中畢業生入校,學習無線電技術,由挪威籍無線電工程師薩文生(A·E·Salvesen)教授。
1917年,煙臺海校的槍炮練習所併入,遂更名為海軍魚雷槍炮學校,由海軍少將鄭倫擔任校長。
1915-1917年,無線電班畢業三班,共86人,然後停辦。魚雷班、槍炮班在1915-1927年間,畢業400餘人,1927年也被停辦。
1925年,江南水師學堂停辦。
1928年,國民政府在行政院軍政部之下設立海軍署,於次年,將其擴充為海軍部。
1949年,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區海軍學校。
1970年後作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七二四研究所所在地至今。
1982年,江南水師學堂、國民政府海軍部舊址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布局

江南水師學堂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市區中山北路346號。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建於光緒十六年(1890)。該學堂是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中開辦的軍事學校,作為培養科技人才的基地。由南洋海軍創辦,校址位於南京城西的挹江門。堂內開設駕駛、輪機、魚雷3個班,每期學員120名左右,教員大多為英國人。課程有英語、機械、航海、天文等。
江南水師學堂
江南水師學堂創辦初始,已頗具規模。建築面積達4790平方米,設有總辦樓、英籍教學樓、轎廳、東西長廊等。除用於洋人的幾處仿歐式建築,如大門牌樓以立柱分割成段面裝飾區,具有歐洲巴洛克建築藝術風格。其餘校舍均採用中國傳統的建築式樣,為東西四合院,屋頂採用卷棚式,有脊獸,為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1988年在原址上復建部分建築,有總辦樓、轎廳、廠房、高官辦用房等建築,西側一幢廠房23.5米、寬8米,高約7.2米;中間保存一幢辦公用房,坐西朝東,二層磚混結構,長40米,寬11.5米,高約6.7米。現尚存有英籍教學樓、長廊4跨東西四合院(皆為學員寢室)、講堂5間及半邊亭等遺存,一座巨大的巴洛克風格牌坊,另有廣玉蘭樹2棵。
1898年4月,18歲的魯迅考入該學堂的輪機班就讀,同年11月因不滿該校烏煙瘴氣的校風,憤而退學。辛亥革命後,江南水師學堂停辦,改為海軍部的辦公地,後又為海軍軍官學校、國民政府海軍部、海軍司令部等單位駐地。今存總辦提督樓、英籍教員辦公樓和國民政府海軍部大門等建築。江南水師學堂首任總辦為蔣錫彤。民國後改稱南京海軍軍官學校,李和為校長。1925年停辦。校址改為國民政府海軍部。共和國後成立的中國海軍最高學府--海軍指揮學院,位於南京市半山園。江南水師學堂畢業生中有中華民國海軍總長林建章、海軍總長與代總理杜鍚圭、黃花崗起義領袖趙聲、海軍艦隊司令陳季良、海軍部部長陳紹寬等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