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建築形制,主要建築,綜述,城闕,宮殿,官署,社壇,祀廟,台閣,亭苑,橋津古道,文物價值,建築價值,文化價值,相關詩詞,考古發掘,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東吳黃龍元年(229年),六朝都城始建,孫權所築,都城周長二十里一十九步,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皆以此為都城。都城設竹籬,開六門,正南門時稱
白門。建康宮原址是三國時東吳都城建業城內的苑城。司馬睿南
建康(即建業),建立東晉。
東晉鹹和四年(329年),原建康宮城毀於蘇峻之亂。
東晉鹹和五年(330年)九月,戰亂平息之後,晉成帝命令尚書右僕射王彬在苑城舊址上營建新的宮城。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十一月新宮建成,命名為建康宮、又名顯陽宮,改白門為宣陽門。因是台省(即中央政府,時稱朝廷禁省為台,故稱台省)和宮城所在地,因而專名
台城。
東晉太元三年(378年),謝安主持將建康宮徹底改建,此後兩百餘年直到陳朝滅亡,除了後宮園囿內的建設,建康宮的規制大致保持不變。晉成帝時,建康宮在蘇峻之亂中被毀。
南朝宋元嘉年間,增至十二門。
蕭齊建元元年(479年),開始磚砌都牆。
南梁天監十年(511年),增建第三重牆。
南梁大同十二年(546年)侯景之亂,梁武帝餓死建康宮。
南陳禎明三年(589年)元月,隋軍攻入建康宮滅亡陳朝,將建康的宮苑蕩平為耕地。原來綺麗宮室都化為廢墟。此後多有文人以台城(建康宮)與南朝的興廢為題懷古詠史。
唐朝之後的楊吳在建康故址上興建
金陵城,建康宮遺蹟就此徹底湮沒地下。建康宮湮沒之後,宮城的具體範圍一直不明。明清史料記載“珍珠河正在(建康宮)宮內”、在“
玄津橋大街以北”。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朱偰先生出版的《
金陵古蹟圖考》中提出建康宮的四界分別是:南至乾河沿、北至
雞鳴寺前、西至
中山路西、東近
成賢街,這種說法的影響相當大,但經過後世的歷次考古發現並非如此。
建築形制
建康宮城的平面布局比其他宮城更整齊,宮牆有內外三重。外重宮牆之內布置宮中一般機構和駐軍。此時,把中央機構的宿舍也建在這裡,則是東晉與南朝所特有的。第二重宮牆內布置中央官署。朝堂和尚書省仍在東側,向南有門通出宮外。在西側有中書省、門下省、
秘閣(皇家圖書館)和皇子所住的永福省等。第三重牆內才是真正的宮內,前為朝區,建主殿太極殿和與它並列的東堂、西堂;後為寢區,前為帝寢式乾殿,又稱中齋,後為後寢顯陽殿,各為一組宮院,二組前後相重,都在兩側建翼殿,形成和太極殿相似的三殿並列布局。太極、式乾、顯陽三殿和太極殿南的殿門,宮正門共同形成全宮的中軸線。寢區之北是內苑華林園。
進入南朝後,經濟發展,宮室漸趨豪華,到梁代中期,隨著國勢進入極盛期,宮室也建得空前壯麗,當時北方的北魏建都洛陽參考魏晉洛陽宮及南朝建康宮而建新宮。梁為超越北魏宮殿,遂把宮城諸門樓普遍由二層增為三層,把主殿太極殿由面闊十二間改為十三間,太廟等建築也加高了台基。到了南朝後期的陳代,宮室更加向綺麗方向發展,陳後主在宮中新建了臨春、結綺、望仙三座閣,使用香味木材,以金玉珠翠為飾,是南北朝時著名的豪華建築。
圖1為建康宮城平面示意圖:1.東止車門 2.西止車門 3.端門(晉)、太陽門(梁)、南中華門(宋) 4.雲龍門(晉、齊)、東中華門(宋)、萬春門(梁) 5.神龍門(晉、齊)、西中華門(宋)、千秋門(梁) 6.太極殿 7.太極西堂 8.太極東堂 9.式乾殿(中齋) 10.西齋 11.東齋 12.顯陽殿 13.徽音殿 14.含章殿
主要建築
綜述
建康宮大致為長方形,其縱軸方向為北偏東25度,是一座中軸對稱的皇城,與南京地區自然條件有關,也反映南京以及中國古代諸多都城城市“天人合一、隨順自然”的特點”,這種建造城牆的理念一直延續到了
明南京城的營造。
城闕
東晉時,建康宮共開五門,南面為大司馬門和南掖門(後曾改名為閶闔門、端門、天門),東、西、北面各有一座掖門。南朝宋時在南面兩側各開一門,即東掖門和西掖門,並將東晉時的原東掖門改名萬春門(南朝梁時改名東華門)、原西掖門改名千秋門(梁時改名西華門)、原北掖門改名承明門(南朝齊時復名北掖門,又名平昌門)。梁時在建康宮北面西側新開大通門。至此建康宮共設八門。
端門是建康宮的正南門,位於皇帝進出的大司馬門東邊,是專供外國使節出入的大門。《建康記》中記載,六朝宮門正南叫端門,外國使節訪問都從端門進。原來端門是用來迎接外國使節而開設的大門。而據唐代段成式寫的《酉陽雜俎》中介紹,外國使節來朝拜南朝帝王,先乘坐牛車到石闕下。進端門,而後到應門,再到太陽門。各種手續齊全後,外國使節們才能見到至高無上的皇帝。當時,外國使節們站的位置都有規定,比如:“高句麗、百濟客在南邊。”
當時的建康城,由於政治經濟都很強大,這裡到處都能看到外國使節。在晉穆帝時,興寧元年閏月,蒲林(也就拂菻,羅馬帝國)王國已經來到東晉的都城建康。公元5世紀時,日本大和國的五代國王贊、珍、濟、興、武都曾遣使來宋的都城建康。梁天監初年,中天竺國(今印度)國王遣使來建康,並進貢琉璃壺、古貝等物。
梁武帝時期,端門之下,還曾發生過一則異國使臣哭闕的故事。太清三年(549年)十二月,侯景之亂時的建康城滿目瘡痍,不堪目睹。百濟國王(朝鮮)不知建康城有變,仍派使臣來入貢。百濟國使節看到建康城池荒廢,在端門外石闕之下痛哭流涕,當時的過路人看到沒有一個不跟著流淚的。侯景知道後,生氣異常,把百濟國使抓了起來,關在小莊嚴寺,禁止他出入。一直到
侯景之亂平定了以後,這位國使才被釋放回國。
宮殿
建康宮正殿的名稱自東晉起一直為太極殿,大司馬門內的太極殿,是建康宮的正殿,用於舉行隆重典禮。太極殿規模宏大,高八丈、長二十七丈、廣十丈,初為十二間,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太極殿兩翼設太極東堂和太極西堂,各七間,是皇帝日常議政、筵宴、延見、起居的所在。太極殿與附近的中書省、門下省都屬於“禁省”範圍。梁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大修宮室,將太極殿擴為13間,以契合閏月之數,並在太極殿和東西兩堂內鋪砌花紋錦石。建康宮原本無闕,天監七年(508年)梁武帝命衛尉卿丘仲孚在大司馬門外建石闕一對,命名為“神龍”、“仁虎”。據記載,雙闕的趺座高7尺,闕身則高5丈、長3丈6尺、厚7丈5尺,石闕上鐫刻珍禽異獸,“窮極壯麗,冠絕古今”。
朝代 | 宮闕 | 殿宇 |
---|
| | |
| |
| | 太極殿(正殿) 、清暑殿、顯陽殿、含章殿、徽音殿 另有:洪訓宮、崇訓宮、崇德宮、崇化宮、弘化宮等諸宮 |
| | 太極殿(正殿)、西殿(武帝劉裕所居)、紫極殿、顯陽殿、徽音殿 嘉禾殿(清暑殿更名) 含章殿、玉燭殿、正興殿 另有:崇政殿、景福殿、仁壽殿、曜靈殿、宣融便殿、光興供殿 后妃居所:宣訓宮、永禾宮、崇憲宮、永訓宮、弘訓宮、弘化宮 |
| | 太極殿、顯陽殿、含章殿、臨光殿、昭陽殿、乾光殿、延昌殿 壽昌殿、延德殿、崇明殿、正福殿、延明殿、乾和殿、太和殿 武帝蕭梁新建:風華殿、壽昌殿、招婉殿等諸殿 東昏侯造:芳樂殿、芳德殿、仙華殿、大興殿、含德殿、清曜殿、安壽殿等殿 另有:神仙殿、永壽殿、王壽殿 |
| | 太極殿、無礙殿、琬琰殿、披香殿、光嚴殿、五明殿、至敬殿 顯陽殿、龍光殿、百福殿、文德殿、華光殿、樂壽殿、武德殿 德陽殿、玉衡殿、宴居殿、延務殿、壽安殿、善言殿、昭陽殿 寶雲殿、淨居殿(梁武帝寢殿) |
| | 太極殿(侯景之亂,火焚太極殿,武帝新作) 、璇璣殿、有覺殿 宣福殿、大政殿、紫極殿、承香殿、求賢殿、柏梁殿、光昭殿 嘉德殿、宣明殿、德教殿、天保殿、文德殿、昭德殿、壽安殿、乾明殿 另有:安德宮(都城西南角外)、弘范宮、慈訓宮、樂安宮等諸宮 |
官署
三台五省在六朝都城正南宣陽門,至朱雀門御街兩側,大致在今
太平路一線。《故事》記:“三台在
台城東南一里,五省在三台路北。”《北苑城記》載:“三台五省,悉列種槐木。”
鴻臚、宗正、太僕、太府四寺,太弩、太史二署,衛尉府、脂澤庫、右尚方位於宣陽門內東西。遺址在今
淮海路與
延齡巷交會處偏南。《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二》載:“在鴻臚寺西南,衛尉府南,宗正寺、太僕寺、太弩署、脂澤庫,更南即太史署、太府寺東南角逼路。宣陽門內,過東即客省、右尚方。”
史載吳扶南署在
江寧縣北二里,據蔣贊初《南京史話》,在皇宮附近。東吳赤烏七年(244年)設定。時扶南國(今高棉)派使節獻樂人,故設扶南署以教樂。
晉太學、國學位於今城南門東,內秦淮河南。東晉建武元年(317年),元帝司馬睿設立。太元十一年(386年),又設定國子學。
宋儒、玄、文、史四學館位於今北極閣南。南朝宋元嘉十五年(438年),設立儒學館,翌年又設立玄學、史學、文學三館。
社壇
南郊壇位於城南郊。東晉大興二年(319年)築,南朝宋時遷於
牛首山西。梁武帝時,間歲祭祀南、北郊。梁南郊壇為圓壇,高二丈七尺,上徑十一丈,下徑十八丈。
北郊壇在今
小九華山南。東晉鹹康八年(342年)建,制度與南郊壇相同。南朝宋大明三年(459年),移至
鐘山北原。梁武帝時改建為方壇,上方十丈,下方十二丈,高一丈。陳時北郊壇高一丈五尺。
史載明堂位於城東南七里。南朝宋大明五年(461年)五月建,建築樣式仿太廟,十二間,較古制為簡。梁時曾拆南朝宋太極殿,以其材修建明堂,陳亡,焚毀。
雩壇東晉時位於城南郊,求雨祭祀之所。東晉永和年間始建。南朝梁天監九年(510年),因事移於東郊,在籍田壇區域內。
史載籍田壇在城東郊十五里,祭祀農神祈求豐收之所。南朝梁普通二年(521年)移建於此。又據蔡旦宗《金陵賦》註:“梁籍田壇在城東二十里,正青龍山前。”
鐘山壇位於
鐘山南岩。
淝水之戰時,苻堅大軍至壽春,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在鐘山壇祈禱。據《
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一》載:“今蔣山有壇基在講經台下,俗傳為李王拜郊所。疑即此壇也。”
方盟壇在城南婁湖側,今
中華門附近。南朝陳太建十年(578年)建,陳宣帝陳頊曾於此壇盟誓,頒布四方,以防備北周侵襲。
祀廟
吳大帝廟位於城外清涼寺西,即今清涼山西。唐大中初年,邑人周知業以家資重修。南宋建炎年間,毀於戰火。
晉太廟位於今中華門內,東鄰內秦淮河。東晉太元十六年(391年)改建,東西四十丈,南北九十丈,南朝宋以後沿襲,至陳廢。
文孝廟位於今城西南新橋以西,內秦淮河畔,祭祀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之所。南宋建炎年間焚毀,紹興五年(1135年)重建。
楚平王廟在溧水南,祭祀春秋時期楚平王之所。楚平王曾於固城建都,因聽信佞臣之言,殺伍子胥父兄。子胥逃至吳國,受重用,攻破固城,焚毀楚宮。唐廣明元年(880年)重修。
台閣
史載越台在越城內,位於今中華門外長乾橋西南。春秋時越國在長乾里築越城,此即越城內所築台也。南朝齊崔慧景侵犯建業,蕭懿率軍援救,進駐越城,曾在越台舉火,擊鼓吶喊以慶賀。
鳳凰台位於今城西南花露崗。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建。時秣陵王顗顗見三隻異鳥數次在山上棲息,狀如孔雀,五彩羽毛,鳴聲婉轉,群鳥均集於周圍,時人稱異鳥為鳳,在此山築台,故名之。李白作有鳳凰台詩流傳。
受禪台位於今石頭城遺址高地處。為南朝宋高祖劉裕接受東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之地。
九日台位於孫陵崗,即今梅花山。南朝齊永明五年(487年)建商飆館,於九月初九日在此台宴請群臣講武習射,故稱之九日台。
昭明書台位於今
明孝陵東定林寺遺址後山北高峰上。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讀書之所。
日觀台位於建康宮內,南朝宋稱為司天台。
烽火台在今石頭城遺址最高處。東吳時舉烽火於此。從建康到西陵,五千七百里,遇緊急軍情,烽火半天就可傳達。
史載通天台有二,一座在鐘山上,另一座在建康宮內。
瓦官閣位於
瓦官寺中,南朝梁所建。傳說閣曾向西南傾斜,唐開元九年(721年)因風復正。南唐昇元年間,改寺為昇元寺,閣為昇元閣,昇元閣因山為基,高可十丈,白日閣影倒映江中,占江一半。李白《橫江詞》曰:“人言橫江好,我道橫江惡。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棺(官)閣。”唐仁傑任溧陽主簿時,曾在此閣大宴群公,仁傑即席和登閣詩,有“雲散便凝千里望,日斜常占半城陰”之句,滿座皆驚。南唐都城陷落時被焚毀。
亭苑
五馬亭位於幕府山西側。此亭為東晉元帝司馬睿與彭城王玄、西陽王羕、南頓王宗、汝南王宏五人南渡之地。時讖云:“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
冶亭位於今朝天宮內。東晉義熙十一年(415年),劉鐘掌石頭城防務,屯兵冶亭。
史載東冶亭位於城東汝南灣,西臨秦淮河。在今通濟門、東水關以東。東晉太元年間,三吳士大夫於此建亭,作為送別餞行之所。謝安任揚州、袁宏任東陽郡前曾在此餞行,群賢畢至。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留守史正志於半山寺前重建,景定年間知府馬光祖重修。
新亭位於城西南十五里,近江邊,東吳時建。《世說新語》載:“過江諸人,每至暇日,輒相邀出新亭,藉卉飲宴。周侯顗在坐,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皆相視流淚,惟丞相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耶!’”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留守史正志於故基重建。
征虜亭在石頭塢東,東晉太元年間建。因東晉征虜將軍謝安曾在此休息,故名。南朝時為送別之所。
史載勞勞亭在城南十五里,東吳時建。此亭位於勞勞山,南朝宋元嘉年間將原望遠亭改為臨滄觀,又更名勞勞亭。古時送別之地。
甘露亭位於覆舟山上,即今小九華山上。南朝宋元嘉年間於覆舟山廣建亭館,梁侯景之亂,焚毀。陳天嘉元年(560年),更加修葺,並在山上立甘露亭。陳亡,廢。
華林園位於建康宮內,東吳舊宮苑。據《世說新語》載,東晉簡文帝在華林園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翛然林木,便有濠濮間趣,覺鳥獸禽魚,自來相親。”南朝宋元嘉年間,於此建蔬圃。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擴建,修天泉池,建景陽樓、大壯觀、花光殿,設立射箭的場所和箭靶,築鳳光殿、醴泉殿。
樂游苑在覆舟山南。東晉時為種植藥材之地,義熙年間,劉裕曾在此築壘以抗擊盧循之師,稱藥園壘。南朝宋元嘉年間,以此地為北苑,建造樓台,更名為樂游苑。元嘉十一年(434年)三月,顏延之等曾於此飲宴,參加聚會者即景賦詩,顏延之作序。
大明年間,於此築正陽殿、林光殿。侯景之亂,焚毀殆盡。
上林苑位於今北極閣山東,玄武湖北岸。南朝宋大明三年(459年)築,名西苑,梁時更名為上林苑。其地有古池,俗稱飲馬塘,也稱飲馬池。其西有望宮台。
博望苑在城東鐘山之下,南朝齊文惠太子建。沈約《郊居賦》云:“睇東巘以流目,心悽愴而不怡。昔儲皇之舊苑,實博望之餘基。”謝玄暉賦《游東田》詩:“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即此地。
婁湖苑位於城南周處台附近,俗稱老虎頭。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望氣者稱婁湖有天子氣,齊武帝築青溪舊宮,建婁湖苑以鎮壓王氣。陳朝時增修,樓台雄偉,後其地為光宅寺。
方山苑位於今江寧區方山之側。南朝齊武帝築。《輿地誌》載:“湖熟西北有方山,頂四方,上有池水,齊武帝於此築苑焉。”
芳林苑位於青溪中橋東,即今四象橋至淮清橋河北岸。本南朝齊高帝舊宅,帝即位後修為宮,一名芳林園,後更名為芳林苑。永明五年(487年),在此飲宴,王融作《曲水詩序》曰:“載懷平浦,乃眷芳林。”梁天監初,將芳林苑賜給南平元襄王作府第,擴建,蕭范為記曰:“藩邸之盛,莫過於此。”
南苑位於瓦官寺東北,即今城南門西,內秦淮河南。南朝梁時更名為建興苑。侯景舉兵攻建康宮,裴之高率兵來援,曾駐軍於此。
建興苑位於城西南內秦淮河南岸。南朝梁天監四年(505年),立建興苑於秣陵里。侯景之亂,裴之高在此迎接柳仲禮、韋粲等。
烏衣園位於城南內秦淮河南岸,
烏衣巷東。東晉名園,王、謝故居。其堂上匾書:“來燕”。南宋名臣馬光祖將此園修葺一新,於堂後種植桂花、梅樹,增修亭館,佳花美木,芳蔭蔽日,非復昔日衰草寒煙之陋矣。
古東園位於東冶亭側。園內朝東建有鐘山堂,因其可盡覽鐘山之勝而名之。近東建有兩亭,相對,南為“見墩”,取其於此可望見謝安舊墩之意;北為“草移”,取《北山移文》之意。
史載謝玄別墅在青溪東二里。謝玄,謝安侄,淝水之戰時任東晉前鋒將軍,戰前,謝玄曾於此問計於其叔父謝安。時前秦苻堅率眾百萬,攻東晉,京師震恐,而謝安怡然無懼色,且與其侄謝玄下棋賭別墅。謝安棋藝不敵謝玄,但因謝玄擔憂戰事而心懷恐懼,便輸給謝安,謝安對外甥羊曇說:“以墅乞汝。”翌日,謝安指揮若定,將帥各得其任,謝玄率軍大破苻堅之師。
橋津古道
史載二十四航在六朝都城內外,航即浮橋。六朝自石頭城東至運瀆,共二十四渡,均為浮橋。東吳時南淮大橋,又稱朱雀橋,正對朱雀門,在長樂渡處,橫跨秦淮河,東晉王敦叛亂時被溫嶠燒斷。
四航位於今中華門至東水關秦淮河上,即丹陽、竹格、朱雀、驃騎四航。王敦叛亂,曾從竹格航渡河。朱雀航,本東吳時大航。驃騎航,在東府城外,橫跨秦淮河,東晉會稽王司馬道子所建。後四航皆廢。
古青溪九曲,今城內僅存一曲,即白下路向東南經四象橋、淮清橋,自桃葉渡與內秦淮河交匯。今淮清橋即古青溪大橋,今四象橋為古青溪中橋。《景定建康志·卷十六》載:“今城東北有渠,北通玄武湖,南行經散福亭橋、竹橋,抵府城東北角外,西入城濠,里俗呼為長河,即古青溪。本自今竹橋西南行,五代楊淳于此截溪立城,由是青溪半在城外。其在城中者,歲久堙塞。但城東北隅迤邐至上元縣治東南、上水閘以西一帶,青溪遺蹟或見或隱,橋亦不詳所在。青溪中橋,按《建康實錄》:‘青溪七橋,次南中橋,今上水閘,里俗相傳青溪中橋路。’”據《陳書》載,隋軍攻陷建康宮,陳後主與張麗華俱入井中,隋軍使之出。隋軍統帥楊廣於青溪中橋斬張麗華。據石邁《古蹟編》載,青溪大橋位於陳尚書令江總宅東側,青溪以後又有四橋,皆馬光祖所建。
史載運瀆六橋在城南。其故道在朝天宮東笪橋一帶,可指地名有斗門橋,在昇(升)州路南。據《景定建康志·卷十六》載,運瀆六橋,有孝義橋(本名甓子橋)、楊烈橋、西州橋、高曄橋,禪靈寺橋(斗門橋)等。運瀆,據《建康實錄》載,三國吳赤烏三年(240年),派御史郗儉在城西南開鑿。馬光祖曾重建運瀆諸橋。
五馬渡位於幕府山前,東晉元帝與彭城等五王渡江之處。據《晉書》載:“太安之際,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及永嘉中,元帝登大位,乃其符雲。五馬之名,取此。”
麾扇渡位於朱雀航東,今中華門裡橋一帶。西晉永興二年(305年),廣陵相陳敏占據建業,顧榮向劉準密報,率兵臨江,與陳敏軍在朱雀航交戰,顧榮以白羽扇揮之,陳敏軍不戰自潰。此渡由此得名。
馬家渡位於城西南,采石磯北。此渡為江防要害之地。舊時有上下兩渡。
蕭家渡位於城南東水關,近青溪。據《乾道志》載,東晉王徽之曾停船於青溪之旁,於此處邀請桓伊吹笛。時桓伊奏笛,江東第一。
桃葉渡在
淮清橋南,青溪與內秦淮河匯流處,東晉王獻之迎接愛妾桃葉之處,故名。王獻之詩云“桃葉復桃根,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桃根,桃葉之妹。一說桃葉渡非秦淮河之渡,乃長江之渡。據《嘉慶江寧府志·卷八》載:“桃葉渡,古建康北江中之洲。其形甚長,殆可百里。”隋滅陳時,韓擒虎、賀若弼破陳師後,晉王楊廣從六合鎮桃葉山乘陳船渡至南岸。明景泰年間,崑山沈愚有《過桃葉渡》詩“江花含笑欲爭春,江水籠煙柳色新。商女停舟唱桃葉,東風愁殺渡江人。”以此可知明人猶知桃葉渡為長江之渡。
東晉車道位於
大行宮路口東南角的新世紀廣場北部,東晉遺蹟。2002年6月,考古發現。車道南北向,北偏東25度。車道上下疊壓東吳至南朝的多個路面,兩側有寬窄不等磚砌路溝。車道長期沿用,但方向不變,各時期路幅規模亦不相同。東晉車道在東吳舊路基礎上向西位移約6米,南朝車道又在東晉舊路基礎上向東擴展近10米。早期的東吳車道最窄,路面寬15.4米,兩側排水溝上口寬超過5米,深逾2米,路面中央又以兩條淺水溝分為三部分;南朝時期車道最寬,路面寬23.3米,兩側磚砌路溝寬約2米,深約0.6米;東晉時期車道寬17米,亦見“一路三途”現象,不過它的兩側為磚鋪路面,中央為土路。其中西側磚路主要用立磚側鋪,局部路面損毀後用斷磚平鋪修補,大部分路面保存清晰的車轍印跡,磚側發現的“鹹康”等模印紀年銘文,確定車道鋪築於東晉成帝和康帝時期。東側磚路兩旁用側立磚砌有路牙,中央上層路面鋪磚已不存,下層路基用斷磚平鋪2至3層。考古發掘證實車道跨越今中山東路,一直向北延伸到今
南京圖書館新館地下。其中東晉道路西側磚鋪車道中保存最好的一段,已經整體移運至
南京市博物館。
文物價值
建築價值
建康宮城的建設水平相當高,路磚都是側鋪而不是直鋪,更為耐用。而唐朝長安仍然是土路,常因大雨而“停朝三日”,只有宰相府至大明宮是唯一一條沙子路。建康宮城內有密集的排水溝,跟如今的工藝沒什麼區別,帶拱圈的暗溝是供水系統。史載梁代建康“城中28萬餘戶”,再加上皇室和軍隊,人口在100萬至200萬之間,相當繁華,它的建城模式,不僅直接影響北朝和隋唐的都城,還進而影響到日本的京都、奈良以及朝鮮半島。
建康城是公元3-6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規模和市政設施,遠遠領先於同時代水平。六朝時期所創造的精神文明、科學文化藝術等均統領全國,誕生了祖沖之、王羲之、謝靈運等文人、藝術家和科學家。建康宮規模龐大,在當時影響極大,並引來其他國家的模仿,北魏洛陽城便是模仿建康城修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委任蔣少游修建,蔣少游憑著記憶,將在建康城所看到的一切儘量畫在圖紙上,並一一搬到洛陽:宮闕、城門、太廟、華林池沼還有整個宮城格局。
根據記載,當時的百濟(朝鮮)曾來人朝拜南朝,但看見宮城外的雙闕被戰火燒毀,慟哭而去,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極高。實際上,建康城鼎盛時有28萬戶、近200萬人口,街市繁榮,道路整齊,御道旁種植有中國最早的行道樹——柳和槐以及橘子樹,整個城市規整而實用。以至於北魏在其都城洛陽被毀後,也曾秘密派人來建康城學習城市模式。這種實用和規整並存的城市模式被後來的朝代一直吸收傳承,直接影響了唐代甚至深深影響了百濟及飛鳥奈良時期的日本。
文化價值
東吳黃武四年(225年)扶南國王范旃遣使來吳國國都
建業(今
南京),歷時四年,在229年到達東吳,獻琉璃。孫權派遣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國。黃武5年(226年)大秦商人到交趾、吳國首都建業。法顯陸上西行,海上歸國,由印度多摩利底經獅子國、耶婆提、到山東牢山。
公元3—6世紀,中國為了建立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國家的友好往來,開闢了以
建康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東海航線”,拓展和加強了中國與東亞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中國與東亞、東南亞、西亞等外國交往主要通過海路進行,建康都城成為各國文化交流方面的核心城市。佛教經義乃至佛寺建築就是在此時從建康傳入百濟(韓國)和倭國(日本)。
相關詩詞
唐朝詩人韋莊曾有《
台城》詩云:“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
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考古發掘
2001年5月起,對
成賢街西43號大院工地,成賢街東星漢大廈工地,成賢街東
東南大學成園工地,
北京東路南東南大學校園北部科技樓工地,成賢街東南浮橋工地及珍珠河東側、
珠江路北側的華能城市花園工地進行一系列考古發掘。但結果大失所望,發掘表明:該地區六朝文化層較為淺薄,沒有發現任何與六朝建康宮城相稱的重要遺存。
2001年5月至2003年1月間,考古專家在這一地區的原老虎橋監獄工地、
東南大學校園北部科技樓工地、東南大學成園工地、浮橋工地、珠江路北側華能城市花園工地等多個地點展開工作,發掘結果表明除華能城市花園以外,珍珠河西側的其餘發掘點尤其是東南大學校園六朝文化層淺薄,沒有發現與建康宮城相稱的重要遺存。
2002年,南京
大行宮新世紀廣場工地打樁時2米左右的地下打出了大量立起的青磚,找到了一條南北走向、方向為南偏西25度的磚鋪路。這條道路共有三層,上下分別疊壓著從東吳至南朝的歷代的路面。
2003年,
南京圖書館工地一共挖出6000平方米探方,考古人員在地下布置的一條探溝又發現了一截東西走向的城壕和城牆。
2003年8月至11月,考古隊在南京利濟巷西側的長髮大廈工地發現一段南北向城牆和配套的城壕。結合有關文獻記載,這段城牆應該可認定為建康宮外重城垣的東牆。
2006年4月,南京游府西街國小工地上,發現六朝時期東西向壕溝,壕溝寬度達到13米,在壕溝北段則有城牆基址的線索。後確認為六朝建康宮外重城垣的南牆,城牆分東晉和南朝兩個時期,其中東晉時期城牆的外側包磚保存完好,這是首次發現建康宮的南牆。
2006年,和
南京1912一牆之隔的工地地下3.5米處,發現一段南北走向的宮城大道。
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
鄧府巷東側某工地,考古隊發掘到建康宮外重城牆的西牆和城壕遺蹟。建康宮的東、西、南城牆相繼都找到。在歷時8年多、30多個工地、發掘面積累計超過2萬平方米的持續考證下,可以大致了解到1700年的建康宮。
2007年7月,原漢府街車站工地就發現了地下遺蹟,
南京市博物館隨後進駐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了民國、明代及六朝時期的眾多重要遺蹟和遺物,特別是在此工地東部發現六朝時期的南北向夯土城牆及外側城壕,對研究六朝建康宮城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2008年底,專家提議在該地塊設立“六朝建康都城考古展示中心”,建議獲得了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