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桶巷

箍桶巷

箍桶巷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以東長樂路中段以南,長近300米、寬約五六米。相傳明朝時,江南首富沈萬三家的箍桶匠居住在這條巷子裡,時間久了大家就把這條巷子叫作箍桶巷,把箍桶巷東面木匠聚集的巷子叫木匠營。箍桶巷、木匠營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箍桶巷
  • 位置: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以東
傳說軼事,恢復原貌,

傳說軼事

沈萬三原名沈富,元代中期隨其父由湖州南潯遷至周莊東坨。沈萬三以躬耕起家,後來憑藉周莊特有的地理優勢,進行海外貿易活動。周莊北端白蜆江(古稱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北經濟河出海,是理想的天然水上通道。不幾年,沈萬三迅速成為“資產巨萬、田產遍天下”的江南首富,他將周莊變成了一個糧食、絲綢及多種手工業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莊的手工業和商業得到發展。在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要求下,他曾出資修築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牆,名噪一時。
箍桶巷箍桶巷
傳說沈萬三家的箍桶匠手藝精湛無人能及,慕名前來學手藝的人特別多,後來這裡居住了許多手藝精湛的箍桶匠。再後來這裡找箍桶匠幹活的東家也多了起來,漸漸地人們就把這裡叫做箍桶巷。而箍桶匠們所用的木材、木料幾乎都由住在附近的木匠來加工,人們乾脆就給附近那條巷子也取了一個好記的名字——木匠營。
現在的箍桶巷已經沒有了過去的影子。馬路兩邊有些小小的百貨店,在這條路上最熱鬧的就是百貨超市和快餐店。站在這幾年前新修的水泥路上,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一點也想像不出當年那幽靜、狹窄的小巷的模樣。
大馬路邊上有一兩個支巷,長而曲折,穿行於支巷中,一陣古韻之風迎面而來,有些九曲十八彎的感覺。好像是到了盡頭,卻突然發現身邊又露出一條道來。巷中的舊式建築已不多,在小巷對面,一幢幢現代化的居民樓已拔地而起。然而,那一邊的喧鬧,總是無法打擾這一片的寧靜。明媚的春日裡,巷中的居民依舊是在這片清涼的空間裡輕輕地來,輕輕地去。

恢復原貌

南京老門東地區箍桶巷的老門東街區成型,歷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業及居住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如今按照傳統樣式恢復傳統中式木質建築、馬頭牆,集中展示傳統文化,再現南京老城南風土原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