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快園
- 地理位置:南京老城南
位置,規模,歷史,
位置
這快園就在箍桶巷,過了河,沒有好遠就是了。”這是一代大師黃裳《秦淮舊事》里的一處文字。快園到底在何處?在南京城南門東打聽,無人知曉。再問“小西湖”在什麼地方?知者有二三。《南京地名錄》云:南起馬道街,北端向東折至箍桶巷,古時有塘,環境優美如杭州西湖,得名“小西湖”。此“小西湖”亦即明代徐霖的快園。
徐霖,字子仁,祖籍蘇州,其先祖犯事謫戍南京,一家人在此定居。他生於1462年,體貌偉異,廣面長耳。7歲能詩,時稱奇童。9歲能寫大字,且筆力遒勁,自成一家,其時“篆聖”李東陽自嘆不如,並推他為“當代第一”。14歲中秀才,時與散曲家陳鐸並有“曲壇祭酒”之稱號,並與謝承舉一起被稱為“江東三才子”。他的戲曲:“語語入律,娼家皆崇奉之。”明武宗極喜愛其詞曲、書畫,兩人相交深厚。
規模
據史料記載,其時的快園:翠筿清連,芳林幽砌,有山有水,風景有致,亭台樓閣榭軒樣樣俱全,臨水而立,典雅自然,均有名公題詠書額,如在圖畫。“喜有牆東園五畝,侭堪明好話桑麻”。從朱蘭的詩句中可知快園的規模不小。“巋然一塔影,斜照落遙天”,園中這個倒影的塔也大有來頭,它便是建於北宋的常乾寺,到明重建時改名為大報恩寺。由於園主徐霖的道德文章名譽都下, 又因武宗數幸其家,以致快園名聞天下。
歷史
清乾隆五十年,該園判歸凌霄。“前明徵士留遺居,木石池亭猶有餘。數拳瘦石如獸蹲,亂蟲細語衰草根。舊開池沼全生蘚,新種芙蓉尚待花”從詩句中,可以知道快園中怪石環廊、奇花擁閣、桐陰遮苑、菰米墜池,園中尚存宸幸堂、麗藻堂、晚晴閣、浴龍池等遺蹟。清末,園屢遭兵事,歷經滄桑,日趨敗落,但據《東城志略》載:“清雖廢為邱墟,而春水鴨欄,夾以桃柳,鄉土人猶呼小西湖焉。”
民國時期,更加荒蕪不堪,後此地改建為民宅。作家張友鸞還曾入住其中。上世紀四十年代,湖還存在,人們在此興建了大量住宅和復建了國小,園林面目全非。直到文革前,已故大師黃裳和友人仁淵還來此尋找快園蹤跡,先生在《秦淮舊事》里說:“走了過去,滿巷全是污泥,盡頭一片菜園,有一灣臭水,旁邊就是糞坑,有幾位正在那裡方便。鴨子固然沒有,柳樹也不見,只是在那一灣濁水中,似乎還看到了廢亭的遺址。”
如今的箍桶巷路西側,有一逼仄的小巷叫“小西湖”。“小西湖”三個大字就嵌在巷口一堵青色圍牆上。巷北一側為年代不久的居民樓。巷南一側多為老民房,斑駁的老牆壁上青磚裸露,屋面破舊,有種滄桑感。兩邊對比鮮明。數百年前的這處絕佳風景現只留下曲巷、民宅供人遐想往昔的綽約風姿。
有人把老城南比作一扇大門,門東門西就像兩塊門板,一左一右,開啟了整個老城的記憶。門東地區是一個完整的明清時期江南市井文化的歷史空間。其中傳奇人物、明清建築多有展示。被稱為“南京之根”的老城南,遺留了眾多廳堂規整的老宅院,雖然看起來破舊不堪,但是“拂落灰塵見真珠”。
聽說快園復建已列入規劃,不知真假。這些古舊園子和老巷子,有著悠久的文化積澱,散發著南京獨特的韻味,它們本身就是歷史,值得遊人玩味,它們是南京現成的骨骼。“只有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歷史活著,這個民族才活著。”規劃保護好它們,就意味著南京從骨子裡走向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