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園內景色,發展歷史,歷史人物,旅遊信息,景區熱度指數,
園內景色
進入午門,有五座石橋,稱“內五龍橋”,橋下為內御河。過了橋就是奉天門,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三大殿的東側有文華殿和文樓,西邊有武英殿和武樓,統稱為“前朝”五殿。,就是人們常說的金鑾殿,是朱元璋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後來北京故宮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建造的。
三大殿之後,是皇帝與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名叫“後廷”。處在中軸線位置上的是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左有柔儀殿(東宮),右有春和殿(西宮),兩殿相對。東北角為東六宮,西北角為西六宮。在春和殿西側還有御花園。“前朝”與“後廷”相結合,組成“朝廷”。
公園後半部分以御花園濃郁的綠化氛圍為背景,中軸線上以高大的古樹銀杏樹池四周配以青石木條,即保護了古樹也為遊人休息提供了相應條件,東側以亭為主景,配以青磚等不同形式的林間小道,西以一組仿古建築為主景,古樸典雅的風格也是遊人談古論今的休閒場所。北大殿兩側新建兩個角亭。在保留原有綠化的基礎上,為體現紫禁城的宏偉氣勢,環境整治中新增鋪磚地10000增加的植物有銀杏、香樟、國槐、五針松、紅楓、櫸樹和桂花等名貴喬
木700餘多株,公園四周栽植法青18000株形成綠蘺牆,從而形成色彩多樣、層次豐富、疏密有致、季相變化明顯的皇家園林景觀,從而創造出一個充分尊重文化歷史的紀念性遺址公園,使其成為外五龍橋、午朝門、內五龍橋、明故宮公園、御帶河這一縱向城市軸線中的明故宮景觀高潮。
整個明故宮,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樑畫棟,萬戶千門,金碧輝煌,氣勢恢宏,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明故宮才正式結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仍十分重要。
現在的午朝門遺址公園,現在是城東市民熟知的城內市民公園。每天早上,公園內小鳥啁啾,上千市民在此跳舞打拳晨練,一派和平景象,但在明代,午朝門可是皇家威嚴所在。1399年,建文帝即位後,名儒方孝孺任翰林侍講學士之職,對建文帝赤膽忠心,全力扶持。朱棣攻下南京後,迫令方孝孺為他起草即位昭書。方孝孺寧死不從,擲筆於地說:“死即死耳,詔書不草!”燕王咬牙切齒地說:“詔不草,滅汝九族!”方孝孺針鋒相對地說:“莫說九族,十族何妨!”朱棣聞言大怒,當即下令在午門內將方孝孺磔死(腰斬)。老南京相傳明宮午朝門內丹墀上的血跡石,即為方孝孺頸血所濺而成,雨後看血跡石,血色鮮紅欲滴,嗅之似猶有血腥味!
發展歷史
1986年3月經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南京市明故宮遺址公園籌建處。
1992年5月公園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為收費型公園。公園占地67000m2,由中軸線綠地和東西兩側林帶組成,園內建有南、北大門、三大殿象徵性殿基和明故宮展覽館等。
1997年12月因國家規劃建設需要,公園畢園。
1998年2月公園南部分建成臨時性市民廣場免費對外開放。
2000年7月根據需要,市政府決定對公園重新規劃建設,基本恢復了原來的景觀,對外免費開放。
2005年5月市政府投資對公園實施環境綜合整治,拆除了遊樂設施和臨時經營用房,新建了北門東西角亭,新增樹木700餘株,基本形成現在的遺址性公園景觀。
歷史人物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國瑞,明朝的開國皇帝,濠州人。朱元璋生在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17歲出家當和尚,回到家鄉後,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由於他的睿智與勇敢,很快成為了郭子興的心腹,他在南京外圍大敗陳友亮,消滅浙江的張士誠,沈殺韓林兒,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逐個消滅了各個勢力,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大明。
建國後,他採取與民安息的政策,減免賦稅,頒布《大明律》穩定社會秩序,1398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病死於南京,在位31年,終年71歲。
旅遊信息
公園位於南京中山東路北側,靠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接新街口,北面明故宮路與珠江路相接。附近有多路公交路線:游1、游2、5路、9路、17路、29路、36路、51路、55路、65路、118路、817路。
公園景色
景區熱度指數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14.98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