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街道

淳化街道

淳化街道隸屬於南京市江寧區,地處江寧區東部,東與句容市石獅鎮相鄰,西南與秣陵街道毗連,西北是東山街道,東北是湯山街道,南接湖熟街道,總面積132平方公里。2007年下轄9個社區,8個行政村,2014年戶籍人口16.4萬。

淳化街道(淳化鎮)建於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距今逾千年,是南京的千年古鎮。鎮內名勝古蹟眾多,其中南朝石刻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即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虎洞明曦”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淳化街道地勢奇特,北高南低,山水相依,黃龍埝庫區景色秀美,梅龍湖猶如明境映月。

2014年,全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6.1億元,第二產業15.6億元,第三產業25.4億元,完成公共預算收入2.74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淳化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南京市江寧區
  • 下轄地區:9個社區8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南京市江寧區土橋集鎮桂園東路29號
  • 電話區號:025
  • 郵政區碼:211100
  • 地理位置南京市江寧區東部
  • 面積:132平方公里
  • 人口:16.4萬(2014年)
  • 方言南京官話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氣候
  • 著名景點:蕭正立墓石刻
  • 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 火車站南京站南京南站
  • 車牌代碼:蘇A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交通,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教育,醫療,旅遊,

歷史沿革

周朝以前,淳化地區即有人類活動,到北宋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因“地遮句容,應接京口(今鎮江市),形勢衝要”而設淳化鎮,又名淳化關。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以後,淳化地區成立了江寧第九區人民政府,區政府設在淳化集鎮;
1955年9月,江寧縣第九區人民政府改稱江寧縣淳化區人民政府;
1957年7月,撤區並鄉,淳化鄉人民政府成立;
1958年9月,成立淳化人民公社;
1989年2月,淳化鄉改建制為淳化鎮;
2004年10月,撤鎮改建制為街道;
2006年3月,與原土橋鎮合併,成立新的淳化街道。

行政區劃

2007年,淳化街道下轄9個社區:土橋、新興、青龍、青山、索墅、吳墅、淳化、雙崗、田園;8個行政村:周郎、濱淮、民主、周子、西埠、西城、柏墅、茶崗。政府駐地:南京市江寧區土橋集鎮桂園東路29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淳化街道位於北緯31°55’,東經119°,地處江寧區東部,東與句容市石獅鎮相鄰,西南與秣陵街道毗連,西北是東山街道,東北是湯山街道,南接湖熟街道,總面積132平方公里。
淳化街道

地質地貌

街道境內北高南低,淳化多低山丘陵,連綿的山巒分布在北部,山體多由泥盆、石炭、二迭、三迭、紀石灰岩、砂岩構成。土橋的東中部、南部多圩田,西城圩、大埝圩、五城圩內共有良田近3000公頃,多為瀦育型水稻土,黃白土。境內中部的湯水河縱貫南北,句容河沿東南邊境從北向南流經赤山腳下,與湯水河匯流入秦淮河。20世紀70年代開挖的五條人工河與境內的大小水域互相貫通,構成了淳化境內的秦淮河水系。

氣候

淳化地區地處北亞熱帶,年平均氣溫15℃左右,盛夏時高溫不超過42℃,寒冬溫度不低於-10℃。年雨日約125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040毫米左右,其中4一10月份降雨時占80%。全年無霜期一般在230天上下,日溫差一般為8℃。霜期短,日照長。年平均日照2162小時。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淳化地區農田以生產水稻、小麥、油菜為主,丘陵山地種植茶桑、果樹等。溝塘庫壩發展漁業同時培植菱、藕等水產品。丘陵、山地經過長期的農業生產活動,自然植被逐漸為人工林木、農田栽植替代。自然草林木趨減少,人為綠化面積日益加大,尤其是行道樹、庭院花木住宅區綠化、校園綠化等。在樹木品種上,自然落葉闊葉樹木不斷減少,常綠闊葉林木增多,經濟林以茶林、果林為主,少量竹林。
2007年,淳化街道主要植物資源具體有糧食作物、油料作物、豆類、瓜類、蔬菜類、水產植物、樹木、中草藥等。其中特色水生植物主要有藕、菱角、茭瓜、茨菇;中草藥有明黨參,桔梗、觀草、蒼朮、紅根、蜀羊泉、木早連、松花粉、夏枯草、沙參、茵陳、黑醜、柴胡、龍膽草、百部、女貞子、射干、商陸、麥冬子等500多種。

動物資源

淳化街道境內動物在區繫上屬於東洋界,為東部耐溫動物群,從動物組成和生態特徵看,又屬亞熱帶灌木草地、農田動物群。隨著城鎮建設、工業用地增加,農田改造,自然地理環境人為改變,多種野生動物逐漸減少。
2007年,淳化街道主要動物資源有家禽家畜、少量野獸、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昆蟲、魚蝦類等。其中爬行動物有七寸蛇、火赤煉、雞冠蛇等,鳥類有雉、鴇、杜鵑、畫眉、黃鶯等;魚蝦類有鰱魚、白魚、鳥魚、鯨魚、白蟮、黃蟮等。

礦產資源

淳化街道東部和北部山地蘊藏有較豐富的礦產資源,2007年已探明或正在開採的有石灰石、石英石、紅砂、陶土、煤、鐵等。其中石灰石、陶土、紅砂等已被廣泛開發利用。而煤、鐵分布不均,有效成分含量不高。

人口民族

2006年,淳化街道有18477戶,戶籍人口57806人;2007年,有18305戶,戶籍人口58606人,人口密度444人/平方公里。2014年,淳化街道戶籍人口16.4萬,常住人口28.2萬。
2007年,淳化街道境內有回族、藏族、苗族等14個少數民族,回族占少數民族總人數的76.8%,少數民族總人數占淳化街道總人數的0.39%。

交通

淳化街道交通便捷,區位優越,距中華門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均為18公里,距新生圩港25公里,104國道、寧溧省道在淳化街道交匯,湯銅公路、寧杭高速穿街而過。

經濟

綜述

2007年,淳化街道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1億元,比2006年增長17.3%,財政總收入1.62億元,比2006年增長36.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6.12億元,比2006年增長9.17%。
淳化街道
2014年,全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1億元,同比增長13.3%,占計畫的100.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1.6億元,比2013年減少20%,占計畫的100.4%。完成公共預算收入2.74億元,比2013年增長12.0%,占計畫的101.5%。

第一產業

2007年,淳化街道第一產業實現生產總值1.71億元,比2006年增長4.1%;農民人均純收入8720元,比2006年增長19.3%。全鎮養魚水面達849.2公頃,其中五城牌青蝦水面666.66公頃,糧食總產達66211噸,每畝單產489公斤,農業產值35644萬元。
2014年,淳化街道第一產業實現生產總值6.1億元,比2013年增長5.4%;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2萬元,比2013年增長14.6%,占計畫的100.3%。

第二產業

2007年,淳化街道第二產業實現生產總值3.39億元,比2006年增長21.4%;工業總產值6.14億元,同比增長20.2%;工業銷售收入10.83億元,比2006年增長15.7%。
2014年,全街道第二產業實現生產總值15.6億元,同比增長10.7%;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6億元,比2013年增長8.2%,占計畫的100.4%;完成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23.2億元,比2013年增長10.7%。

第三產業

2007年,淳化街道第三產業實現生產總值3.11億元,比2006年增長21.2%。企業商品銷售額13825.2萬元,比1991年增長了3.46倍。
2014年,全街道第三產業實現生產總值25.4億元,比2013年增長18.2%。

社會

教育

2007年境內有學校4所(中國小各2所),在校學生數4411人,其中國中生1897人,小學生2514人;教師373人,其中國小教師184人。

醫療

1949年,江寧縣衛生院在淳化鎮設立衛生所,在解溪鎮設立衛生院。1952年,淳化中西醫聯合診所成立。1958年淳化聯合診所與淳化衛生所合併,改稱淳化公社醫院。2005年3月,淳化撤鎮建街道,原淳化衛生院又更名為淳化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占地6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的三層門診大樓,醫療用房1200平方米,占整個建築的60%,其中病房216平方米。
淳化街道
2007年底,淳化衛生服務中心中心門診60488人次,住院628人次。有職工總數62人,其中在編職工53人,衛技人員50人,被評為中級職稱的有8人。

旅遊

簡介圖片
老虎洞
老虎洞位於淳化街道西北東山的絕幽之處,洞中曾有千資百態的鐘乳石。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虎洞明曦”即指此。明代詩人黃姬水有“筍玉標為柱,芙蓉削作城”詩句。經時年變遷,“虎洞明曦”之景漸漸不著。清末張通之有詩:“洞既不寬又不臭,只求容膝易於安”,“深山大澤藏凶物,此虎光明另一班”。洞旁曾有一庵,香火頗盛,後亦荒毀,山下的宮氏泉漢時已著,後也荒毀,但洞的“佛”字至今尚存,該字高約3—4米。“佛”字下有一條容一人過的小通道,謂之“一線天”。
老虎洞老虎洞
珍珠泉
珍珠泉位於淳化街道新莊行政村境內的大連山腳下,泉邊竹樹繁茂,泉水清澈見底,串串水泡如同珍珠,故名“珍珠泉”。
淳化街道珍珠泉淳化街道珍珠泉
馬場山生態旅遊村
馬場山村位於淳化街道最東部,該村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都督周瑜挑選的一處建造馬廄、養馬放馬的地方,故因此得名至今馬場山一帶還留下與周瑜有關的“周郎橋”、“吳帥墩”、“姊妹橋”等史跡。2013年3月,馬場山生態旅遊示範村正式啟動建設,規劃面積約為136.7公頃。馬場山村將以生態休閒、農事體驗為主要方向。主要景點有景天生態園、放馬場、周瑜大營、古戲台、墩水灘、九蓮湖、親子樂園等。
馬場山生態旅遊村馬場山生態旅遊村
蕭正立墓石刻
南朝梁建安敏侯蕭正立墓石刻位於淳化鎮西南約3公里的劉家邊村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東向,已平,墓前存石獅(俗稱辟邢)和神道石柱各一對,南北相對。獅與柱相距約110米。南石獅為雌獸,長2.2米高1.95米,頸長0.3米,體圍2.5米,北石獅為雄獸,長2.15米,高2米,頸長0.7米,體圍2.47米,兩獅相距約16米。石刻身部都有裂紋,神道石柱已嚴重風化。1964年曾提升加固,石柱上圓蓋及小石獸已不存在,柱表作瓦楞紋,一柱23楞,一柱20楞。南柱高3.45米,圍1.74米;北柱高3.44米,圍1.84米。柱額呈矩形,有文字4行,多已模糊不清,僅南柱石額上“建安”二字尚可辯認。據同治七年(1868)莫友芝所拓“梁故侍中左衛將軍建安敏侯之神道”財石片,得知字都為豎行向里讀。又據清《光緒續篡江寧府志》記載:“按石柱凡二,左右文同,順逆”文日“梁故侍中左衛將軍建安敏侯之神道”。
蕭正立墓石刻蕭正立墓石刻
宋墅失考墓石刻
宋墅村南朝失考墓石刻位於淳化街道原宋墅行政村北面的農田中,墓已平,失考。現存神道石柱,柱礎各一。西石柱高約3.6米,柱身扁圓稍方,圍1.58米,柱身呈瓦楞紋,計24道。柱上有一小圓蓋,益邊緣作蓮花蓋上的小石獸已失,柱額上文字漫漶;東石柱已毀,僅存柱礎,距西石柱23米,柱礎1.03米見方,高0.5米。以石刻造型可鑑定為南朝墓前石刻,該原刻為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墅失考墓石刻宋墅失考墓石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