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壩沛橋高蹺

東壩沛橋高蹺

東壩沛橋踩高蹺。沛橋高蹺以兩根85cm左右長的木蹺桿做成。中間釘耳,上裝踏板,踩高蹺人將腳置於踏板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壩沛橋高蹺
  • :一種江蘇省的傳統民俗舞蹈
  • :典型的南派風格
  • 場次:達100多
簡介,人文歷史,

簡介

清末時期,東壩鎮已成為太湖流域的重鎮,商務活動頻繁。成為扼守中江、連線下江的樞紐。蕪湖至太湖地區客商務必依水路經東壩下太湖,達蘇、錫、常。每年農曆三月,五月,七月都有隆重廟會活動,以柏姓為主的東壩沛橋高蹺應運而生,成為世代相傳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動。其表演人員都是沛橋村民,老少三代同台表演。表演者分別化妝成生、旦、淨、末、醜諸角,扮演一曲曲戲文。改革開放以來,在有關藝術家指導下,沛橋高蹺在保持原生態的基礎上,在音樂、舞美等方面做了進一步的規範。自1994年以來,先後赴南京、上海、蘇州、周莊等地演出,,觀眾上百萬人次。

人文歷史

再用繩子將蹺桿緊縛於雙腿,然後立起可行走舞蹈,極具觀賞性。演出分四場,36個曲目,如:桃園結義、打漁殺家、摘石榴、施公案、劉海砍樵、三請樊犁花、白蛇傳、千里送京娘、穆桂英掛帥等。 東壩沛橋高蹺的產生和發展,表達了人民民眾對和諧社會的嚮往,對與之相關的歷史、政治、社會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創作上,戲劇人物形象逼真,配以打擊樂產生強烈的音響效果,表演生動,體現了文化藝術價值。它不僅豐富了當地節日文化生活,而且對族群的和睦起到了促進作用。 解放後,高淳縣重視對東壩沛橋高蹺的挖掘,整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地方政府和縣文化部門把搶救,保護東壩沛橋高蹺列入工作重點。2002年以來,東壩鎮成立了東壩沛橋高蹺協會及其常務理事會,制定了五年保護計畫並採取相應措施,使東壩沛橋高蹺得到傳承發展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