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鳴寺景區南側,總建築面積8500平方米,其中展覽區面積近4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專業博物館之一,2009年度中國科學院博物館評比中名列中國第二。

博物館以古生物化石為本,以古無脊椎動物、古植物和微體古生物為主,博物館藏品豐富,展品精美,其中尤以“澄江動物群”和包括“中華龍鳥” 在內的“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最為珍貴,堪稱國寶級的化石精品。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由中國科學院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個集展覽、收藏、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是自然科學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 外文名稱:Nanjing Paleontology Museum
  • 類別:自然博物館
  • 地點: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39號
  • 竣工時間:2005年12月
  • 開放時間:2004年10月1日
  • 館藏精品:生物進化史主題展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南京市
  • 建議遊玩時間:2-3小時
  • 門票價格:成人20元/人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發展歷史,展出內容,生物進化展,生命進化展,特色展,館藏精品,重要活動,獲得榮譽,作用價值,參觀指南,開放時間,門票價格,具體地址,交通指南,

發展歷史

1998年3月,江蘇省中科院領導在院、省合作會談中,確定中科院和江蘇省合作共建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2002年5月博物館土建開工,2004年4月通過博物館建安工程的驗收。
2004年5月啟動博物館布展的設計,招標和施工,並於2004年10月1日對外開放一期工程“澄江動物群特展”
2005年12月底對外開放二期工程“生命進化史展覽”。

展出內容

生物進化展

生物進化主題展由門廳、上山之路、化石奧秘、地球的起源、前寒武紀、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為軸線。
1)門廳:大型生命進化浮雕,大型地球儀,“進化中的生命、演變中的地球”主題展台。另包括博物館簡介,展覽內容布局和參觀路線示意圖,總服務台。
2)上山之路:展示南京地區震旦系-侏羅系地層的仿真岩層剖面(鑲有許多南京地區的化石)。
3)化石奧秘:介紹化石定義、化石類型、化石形成、化石作用和達爾文進化論的展牆,大型展台和相間分布的動植物化石以及一些大型古生物化石的展示。
4)前寒武紀: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展牆,早期地球環境展牆,生命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油畫展牆和展台,早期火山噴發展牆,最古老岩石展牆和最古老岩石和化石展品,生物的五界分類展牆,甕安生物群展牆和展台,埃迪卡拉動物群展牆和展台。
5)古生代:各紀古地理展牆,梅樹村動物群展牆,澄江動物群景觀櫥窗,寒武紀大爆發展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展牆和展台。
6)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展牆和展台,菊石時代展牆和展台,爬行動物和恐龍時代展牆,白堊紀末恐龍絕滅事件展牆。
7)新生代: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和第四紀氣候展牆、展台以及大型繪畫和大型骨架化石。

生命進化展

生命進化專題展分別為澄江動物群、恐 龍天地、微觀世界、生物登入、無脊椎動物化石大觀、二疊紀生物大滅絕、古植物園、海百合化石牆、熱河生物群、鳥 的起源與演化、恐龍時代的海洋、南京地史演變、南京直立人和“我從哪裡來?”。
1)澄江動物群特展廳:包括主題牆:澄江動物群-揭示寒武紀大爆發的獨特視窗,澄江動物群大型地層剖面,澄江動物群景觀復原圖:寒武紀早期海洋生物世界,奇蝦Anormalocaris等模型,海底景觀隧道,反映澄江動物群生態的三維動畫,放大鏡展牆,復原圖展牆,化石照片展牆等。展出澄江動物群代表性化石:12個大類,80多個種,約240塊標本。
2)恐龍天地:大型岩石地台,知識展台,恐龍景觀箱,侏羅紀和白堊紀恐龍生態模擬岩石,展台。展示了以馬門溪龍,沱江龍、祿豐龍和翼龍構成的群體造型。
3)微觀世界:藉助顯微技術和圖象顯示設備,不僅可以觀察生物的細胞、胚胎、組織、器官、微細構造和礦化特徵等,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到個體非常微小的動、植物化石。它們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演繹著不同的進化模式,有的只是曇花一現,有的卻歷經滄桑、經久不衰。微體化石和現生的微體生物一樣,廣泛分布、擴散到地球表面的各個角落,而且成為現代海洋生物沉積的主要成分。這是一個放大的顆石藻(一種藻類)的模型。
4)菊石展台,展示震旦紀到第四紀的代表性化石。
5)無脊椎動物化石大觀展:無脊椎動物的起源時間現已追溯到前寒武紀末期甚至更早。早古生代海洋幾乎是無脊椎動物的一統天下,生物高度繁盛和多樣化,除現生的許多生物門類在那時均已出現外,還有一些早已滅絕的生物類群,如三葉蟲、筆石和鸚鵡螺等。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無脊椎動物化石匯聚一館,蔚為大觀。
6)二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二疊紀末(約二點四五億年前)發生的生物滅絕事件是地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其影響甚至超過了著名的白堊紀末的恐龍滅絕事件。這場滅絕事件的重災區是海洋,約90%以上的海洋物種滅絕。在陸地上,生物滅絕率也達到75%。這場浩劫的受害者有三葉蟲、四射珊瑚等一大批無脊椎動物,以及二疊紀陸地上某些最繁盛的爬行動物,如盤龍。這場浩劫徹底改變了生物圈的面貌,為中生代生物的演化嘗試提供了巨大的生態空間。
7)恐龍時代的海洋(關嶺生物群):大型模型景觀,展台。
展示標本展示標本
8)海百合化石幕牆,展示28塊大型海百合化石。
9)熱河生物群:中生代的熱河生物群是一個舉世罕見的化石寶庫,可以與德國始祖鳥產地索倫霍芬相媲美。這個生物群距今約一億三千萬年,在亞洲東部廣泛分布。其化石豐富,門類眾多,保存完美,包括大量動植物。近年來熱河生物群中帶羽毛的恐龍、以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等珍稀化石的發現在國內外引起巨大轟動。熱河生物群對於探討鳥類、真獸類和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當時的古地理、古氣候和古環境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館藏的中華龍鳥、遼寧古果等模式標本堪稱國寶
10)鳥類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模型景觀和展台。
11)山旺生物群:山旺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城以東20公里處,那裡的中新世硅藻土地層薄而細,且層次分明,它們重疊在一起,好像厚厚的書籍,被稱為化石“萬卷書”。山旺是一個珍貴的化石寶庫,含豐富的動植物化石,其中植物化石包括藻類約有160餘種,動物化石主要有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和昆蟲類等。山旺化石不僅種類繁多,而且保存完好。山旺地層形成於湖泊環境,生物群反映當時的氣候溫暖而又濕潤,適合生物的生存和繁盛。
12)南京直立人:大型溶洞(湯山猿人洞),展板。南京直立人頭骨模型和其它古人類頭骨復原模型以及與南京直立人共生的展示,南京直立人在人類演化歷史上的地位等。
13)南京地史演變:展示南京地區地層表和南京地區數字地質圖的展牆,大型南京地形模型。
14)我從哪裡來:大型噴繪,展牆和影象展示。

特色展

澄江生物群
雲南東部寒武紀早期的澄江動物群,以多門類動物軟碟機體化石的特殊保存為特徵,是一個舉世罕見的化石寶庫。現已發現的澄江動物群化石共120餘種,分屬海綿動物、腔腸動物、線形動物、鰓曳動物、動吻動物、葉足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脊索動物等10多個動物門以及一些分類位置不明的奇異類群;此外,還有多種共生的藻類。澄江動物群生動再現了距今五億二千萬年前海洋生物世界的真實面貌,將包括脊索動物在內的大多數現生動物門類的最早化石記錄追溯到寒武紀初期,充分展示出寒武紀早期生物的多樣性,為揭示生物演化“寒武紀大爆發” 的奧秘提供了極珍貴的直接證據,因此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館藏精品

無脊椎動物化石
棘皮動物門包括海膽、海星、海百合、海參等,全部海生。它是無脊椎動物中最高級的一門。棘皮動物是生活在海洋的體腔動物,一般不群居,通常固定在海底不動或四處漂游。成年棘皮動物的身體呈現五輻射對稱。此類動物的骨板上具有不同形狀的棘刺或突瘤,因此被命名為棘皮動物。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分布於兩組地層岩層,即距今約2億年的中生代三迭世二馬營組和距今600—100萬年間的榆社群。榆社縣地層又細劃分為馬會組、高莊組、麻則溝組和海眼組。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古植物化石
這些植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微體化石
海洋中漂浮的單細胞原生動物,因為具有放射排列的線狀偽足而得名。放射蟲有球形、鐘罩形等多種形狀,身體直徑可以達到100到2500微米。由細胞質分泌的骨架通常包藏在細胞中,其化學成分因不同的種類而不同,多數為矽質或含有機質的矽質,少數含有碳酸鍶。放射蟲的骨架有三種類型:一種為鬆散結構,骨架由互不連線或接合不堅實的桿、骨針和刺組成;另一種是網球結構,骨架呈球形、紡錘形或錐形,沿著中心囊膜緊密連線成網狀;還有一種為同心結構,骨架由多層同心排列的格線構成,各層間常有許多針、鉤、小柱相連,構成精巧美麗的殼形。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參考資料來源

重要活動

2010年高端論壇“地球環境的過去與今天”,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行。江蘇省地震局、氣象局代表、駐寧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南京市中學生代表和市民代表及該所部分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等約250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2014年南京古生物館舉行中國科學院第三屆博物館名館精品展“化石見證青藏高原隆起”。特展展示的一百多塊采自青藏高原的珍貴化石標本,全部是由南京古生物所幾代科學家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采自於青藏高原不同地區、不同地質時代的地層,包括雙殼類、腕足類、珊瑚、菊石、植物以及微體古生物等化石,它們代表了各個地質時期的生物面貌,它們是高原隆起和演變的見證者。
2015年5月23日晚上,博物館奇妙夜首發儀式在該館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古生物博物館和中科院天地生文化傳播中心共同策劃和組織。
2017年9月17日上午,籌備已久的“恐龍蛋的魅力”科普特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楊群、黨委書記王海峰和副所長詹仁斌,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開展儀式。近三百名南京市民參加了此次活動,博物館報告廳座無虛席。
詹仁斌在開展儀式上致辭指出,這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首次與兄弟館聯合推出科普特展,展出的所有恐龍蛋展品均來自浙江自然博物館館藏品,並祝願兩館合作推出的恐龍蛋展覽取得圓滿成功!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為配合特展的推出,金幸生為大家奉獻了達爾文大講堂第六講“恐龍蛋誕恐龍”的精彩科普報告。報告通過展示浙江自然博物館館藏的大量恐龍蛋化石,講述了恐龍蛋的野外發現、室內修復、研究鑑定的科學過程和科學方式,從一塊塊恐龍蛋保存狀態,展示了恐龍從下蛋、孵化到出殼及生長等一系列恐龍繁殖生長過程,並解讀了恐龍蛋賦存在岩石里的許多有趣現象。報告打開了公眾了解恐龍世界的一扇視窗,讓大家對恐龍蛋有了耳目一新的認識。全場聽眾對報告產生強烈的共鳴,報告之後的互動環節十分踴躍。
會後,參加開展儀式的聽眾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恐龍蛋特展。這次展覽展出了十四組恐龍蛋窩蛋化石,全部保存精美,類型多樣:既有多層組成的恐龍蛋,也有形狀和大小差異顯著的窩蛋,更有一批恐龍殼內生長著各種結晶體的恐龍蛋。這些恐龍蛋化石蘊含大量的科學信息和許多栩栩如生的科普故事。特展還展出了介紹恐龍蛋知識的十五塊大型展板,進一步豐富了公眾參觀特展的知識內容。

獲得榮譽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先後被授予“2014-2018年度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
2006-2010年度江蘇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集體獎;
2007、2008年度玄武區科普活動優秀獎;
2009年度中國科學院博物館評比中名列第二。

作用價值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是一個集展覽、收藏、研究和教育於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博物館展覽將兼有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吸引國內外同行和觀眾,成為一個科學旅遊景點和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科普教育基地。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經過幾代古生物學家的艱苦努力和卓越貢獻,湧現了以澄江動物群研究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古生物化石。

參觀指南

開放時間

周六、周日及節假日上午9:00—下午5:00,下午4:00停止售票;工作日、周末及節假日均接待預約團體(預約請至少提前一天)。

門票價格

票價:成人價20元/人;優惠價10元/人(學生證、老人證、軍人證);免票:持離休證者,1.4米以下兒童。3D電影票價10元/人/場。

具體地址

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39號(市政府、雞鳴寺旁)。

交通指南

公交:2路、3路、11路、20路、24路、31路、44路、48路、52路、70路、201路、304路,雞鳴寺站下。
捷運:南京捷運3號線南京捷運4號線雞鳴寺站下。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