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秦朝至隋朝,唐朝至元朝,明朝至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重要城市,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土地資源,林草資源,自然保護區,自然災害,政治,人口,人口數量,民族構成,地方語言,宗教信仰,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重要企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新聞媒體,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捷運,航空,航運,公共運輸,歷史文化,綜述,飲食,習俗,非遺,文物古蹟,地區象徵,風景名勝,綜述,重要景點,代表村落,名優特產,重要特產,湘菜,小吃,茶類,酒類,特產,著名人物,榮譽稱號,對外交流,
歷史沿革
秦朝至隋朝
秦朝時期,中國被統一後,秦朝實行郡縣制,在湖南設定了黔中郡和長沙郡。
西漢:引入州、郡、縣三級制度,並設有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國。
王莽新朝:短暫廢除長沙國,改立長沙郡,並對其他郡名進行修改。
東漢:恢復了原有的郡名,長沙郡,長沙不再是國,而是郡。
三國:湖南地區成為蜀漢和東吳爭奪的地區,零陵、武陵郡屬蜀,長沙、桂陽郡屬吳,後零陵、武陵郡歸入東吳版圖,並增置南郡、臨賀郡、衡陽郡、湘東郡、天門郡、昭陵郡6郡。
西晉至南北朝:湖南分屬荊州、廣州。東晉偏安江左,湖南分屬荊州、湘州和江州。南朝宋、齊和梁前期,湖南分屬湘州、郢州和荊州。陳朝時湖南分屬荊州、沅州、湘州。
隋朝:簡化行政區劃,并州、縣,改州、郡、縣三級制為郡縣二級制,將湖南分為8個郡,:長沙郡、武 陵郡、沅陵郡、澧陽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陽郡、零陵郡。
唐朝至元朝
唐朝:武德四年置潭州總管府,管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連州、南梁州、南雲州、南營州8州。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統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 連州、邵州和道州。太宗朝始設道,道下設州(或郡),州下為縣。湖南分屬山東南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廣德二年又置湖南觀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1]。
五代十國:馬殷控制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府。楚分其所轄地為28州1監,在湖南境有13州1監:潭州、岳州、郴州、朗州、辰州、溪州、邵州、錦州、澧州、敘州、衡州、永州、道州和桂陽監。
宋朝:全國被劃分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分屬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
元朝:實行行省制,湖南屬湖廣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臨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寶慶路、武岡路、桂陽路、茶陵州、耒陽州、常寧州。元朝政府還在今湘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個長官司或蠻夷長官司,分別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省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管轄。
明朝至清朝
明朝:設定布政使司,後改為承宣布政使司,實行省、府(州)、縣三級制,省下為府(州),府下設縣,實行省、府 (州)、縣三級制。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轄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 長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寶慶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順軍民宣慰使司、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
清朝:實行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州)四級制。
康熙三年置湖廣按察使司,湖廣右布政使、偏沅巡撫均移駐長沙。湖廣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獨立建省。長沙、衡州、永州、寶慶、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撫直接管轄。
雍正二年,偏沅巡撫易名湖南巡撫。至此,現行的湖南省行政區域作為獨立的地方一級政 權組織才基本確立下來。
清代湖南總計分4道、9府、4直隸州、5直隸廳(不轄縣)。直隸州、直隸廳直接隸屬道與省,而不由府管轄。縣以外設有散廳、散州,受府節制,相當縣一級。湖南有散州3個,散廳1個。作為基本行政單位的縣和散州、散廳,包括不轄縣的直隸廳和直隸州在內,共有77個單位。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成立後,湖南的行政設定幾經變化。
民國3年(1914):分全省為湘江、衡陽、辰沅、武陵4道,其轄區與清代長寶道、衡永郴桂道、辰沅永靖道和岳常澧道基本相同,共75縣。
民國5年(1916):裁常德道,所轄縣常德、岳陽、平江、臨湘、華容、漢壽、沅江、澧縣、安鄉、臨澧、南縣劃歸湘江道,桃源、石門、慈利、大庸劃歸辰沅道。全省存3道,仍有75縣。
民國11年(1922):撤銷道制,僅存省、縣二級。
民國24年(1935):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區,將指定綏靖範圍的19縣劃為慈石 庸、沅瀘辰漵、永保龍桑、芷黔麻晃、乾鳳古綏5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正式設立專員公署。將澧縣、臨澧、靖縣、會同、綏寧和通道6縣劃入,與原19縣組成 4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公署分別設在沅陵、慈利、乾城和黔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是由省政府派出機構,代行省政府職權。
民國26年(1937)12月:全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專員兼任駐在地 縣長。全省劃為9區:第一區轄瀏陽、平江、臨湘、岳陽、醴陵、湘陰、長沙、湘潭、寧鄉、益陽等10縣,專員駐瀏陽;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 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縣,專員駐常德;第三區轄沅陵、大庸、桑植、漵浦、永順、瀘溪、辰溪等7縣,專員駐沅陵;第四區轄乾城、龍山、保靖、古丈、永綏、鳳凰、 麻陽等7縣,專員駐乾城;第五區轄衡陽、常寧、衡山、耒陽、攸縣、茶陵、安仁、酃縣 等8縣,專員駐衡陽;第六區轄邵陽、湘鄉、安化、新化、武岡、新寧、城步等7縣,專員駐邵陽;第七區轄黔陽、綏寧、會同、芷江、靖縣、通道、晃縣等7縣,專員駐黔陽; 第八區轄郴縣、桂東、汝城、永興、資興、宜章、桂陽、嘉禾、臨武、藍山等10縣,專 員駐郴縣;第九區轄零陵、祁陽、新田、寧遠、江華、道縣、東安、永明等8縣,專員駐 零陵。民國29年(1940)4月,又將全省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曾一度增置陽明縣( 後改為陽明特別區),但不久即撤銷。先後還增設2省轄市(長沙、衡陽)、2縣(懷化、 隆回)。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
湘鄂贛抗日根據地。至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前,全省共有2個直轄市、10個行政督察區,77個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7月,湖南共設10個行政區,2個市,77個縣。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並建立了軍事管制委員會和人民政權。隨後建立了10個專員公署:長沙、衡陽、郴縣、常德、益陽、邵陽、零陵、永順、沅陵、會同,分管77個縣。
1950年,成立湘西行政公署,轄沅陵、會同、永順3個公署。
到1977年底,湖南共設有10個地區、1個自治州、1個特區、3個地級市、7個縣級市、86個縣、4個自治縣、13個市轄區。
到1989年,湖南轄8個地級市、5個地區、1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71個縣、7個自治縣、30個市轄區,621個鎮、2807個鄉(含79個民族鄉)。
至2005年,全省設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設16個縣級市、72個縣(其中7個自治縣)、34個市轄區,計122個縣級行政建制;設8個縣轄區;設221個街道辦事處、1097個鎮、1228個鄉、98個民族鄉。與1989年行政建制比較,城鎮化速度加快,政區的調整在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4年10月16日,湖南省作為新成員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省州長聯合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8年6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撤銷株洲縣,設立株洲市
淥口區。以原株洲縣的行政區域為淥口區的行政區域,淥口區人民政府駐淥口鎮學堂路1號。
2019年7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邵東縣,設立縣級
邵東市,以原邵東縣行政區域為邵東市的行政區域,邵東市人民政府駐大禾塘街道興和大道288號。邵東市由湖南省直轄,邵陽市代管。9月16日,邵東市正式揭牌成立。
2021年1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祁陽縣,設立縣級祁陽市。行政區劃變更後,祁陽市行政區域範圍和人民政府駐地保持原祁陽縣行政區域範圍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由湖南省直轄,永州市代管。5月17日,湖南省第19個縣級市祁陽市正式揭牌成立。
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湖南省轄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6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7個縣(其中7個自治縣),422個街道、1134個鎮、388個鄉(其中83個民族鄉)。湖南省人民政府駐長沙市天心區湘府西路8號。
行政區劃代碼 | 地級行政區 | 縣級行政區 | 面積(平方千米) | 政府駐地 | 街道 | 鎮 | 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要城市
長沙,湖南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是全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和特大城市。是著名的山水洲城、快樂之都、娛樂之都,全球綠色城市。
湘潭,古稱潭州,位於湖南中部,湘江中游,與長沙、株洲各相距約40千米,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家鄉,面積5006平方千米,人口270.12萬。
岳陽,古稱“巴陵”、“岳州”,湖南省轄地級市,距今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1994年1月公布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首批沿江開放之重地,先後獲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等20多塊國家名片。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南省位於我國中部、長江中游,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東西直線距離最寬667千米,南北直線距離最長774千米,總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21%。湖南省東臨江西省,西接重慶市、貴州省,南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連湖北省。
地形地貌
湖南地貌類型多樣,以山地、丘陵為主。湖南省地處雲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脈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在全國總地勢和地貌輪廓中,屬自西向東呈梯級降低的雲貴高原東延部分和東南丘陵轉折線南端。東面有山脈與江西相隔,主要是幕阜山、連雲山、九嶺山、武功山、萬洋山和諸廣山等,山脈自北東而西南走向,呈雁行排列,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南面由大庾、騎田、萌渚、都龐和越城諸嶺組成五嶺山脈(南嶺山脈),山脈為北東而南西走向,山體大多為東西向,海拔大都在1000米以上。西面有北東至南西走向的雪峰武陵山脈,跨地廣闊,山勢雄偉,成為湖南省東西自然景觀的分。北段海拔500~1500米,南段海拔1000~1500米[5]。境內最低點是臨湘縣的黃蓋湖,海拔24米;最高點是石門境內的壺瓶山,海拔2099。
湖南現代地貌形態,是內外營力長期作用的產物。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中,湖南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並在地表流水、人類活動等外營力作用下,形成了本省複雜多樣的地貌形態。按成因分為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和湖成地貌三大類。按組成物質(不含水域)分為沉積岩地貌、變質岩地貌和岩漿岩地貌三大類。按海拔高度(含水域)分為300米以下地貌、300~500米地貌、500~800米、800米以上地貌四大類。按形態分為山地(包括山原)、丘陵、崗地、平原、水面五大類[5]。其中,山地占51.2%,丘陵占19.9%,台地占14.2%,平原占14.7%,大致構成“七山一水二田土”的格局。
地質
湖南分屬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大致以羅翁綏寧大斷裂向東北經安化、寧鄉至長壽永安大斷裂一線為界。其西北為揚子準地台的一部分,其東南為南華準地台的一部分。受兩組深切斷裂帶或斷裂帶發育,一組呈北東向或北東東向深斷裂帶橫貫全省;另一組是北北西和北北東遠南北向的斷裂帶或深斷裂帶縱貫湘中和湘南地區。
湖南受到三個地質成礦構造單元的控制:一為八面山褶皺區,地處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常德地區的西北部,區內地殼運動比較緩和,岩漿活動微弱,沉積作用普遍發育。二為雪峰山隆起區(即江南地軸的一部分),由湘、桂、黔邊境伸向東北經洞庭湖盆地東延出省,區內地層出露單一,主要為一老一新的沉積岩層和變質岩層,岩漿活動較弱,僅在東北端局部地區有較強的岩漿活動。三為湘中、湘東南褶皺區,古生代海相碳酸鹽沉積發育,岩漿活動極為頻繁多次侵入,形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複式岩體或同期的多次侵入體,造成了岩漿成礦作用的多期性和礦化作用的多樣性。
氣候
湖南位於北緯25°-30°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降水豐沛,雨熱同期,氣候條件比較優越。湖南年平均氣溫16°C-18°C,冬季寒冷,春季溫暖,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四季變化較為明顯。
湖南複雜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湖南氣候的多樣性特徵。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溫度都在4℃以上,春、秋兩季平均氣溫大多在16~19℃之間,夏季平均氣溫大多在26~29℃之間。熱量充足,雨水集中,湖南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0℃以上的活動積溫為5600~6800℃,無霜期253~311天,熱量條件在國內僅次于海南、廣東、廣西、福建,與江西接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1700毫米之間,但時空分布很不均勻。春溫多變,夏秋多旱,由於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仍能經常入侵湖南,天氣變化劇烈,使氣溫驟降;夏秋少雨,乾旱幾乎年年都有,嚴寒期短,暑熱期長,以連續5天(或5天以上)日平均氣溫≤0℃作為嚴寒期的標準,湖南各地大多數年份沒有嚴寒期;湖南不但夏季時間長,暑熱時間也長。
水文
湖南省河流眾多,5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341條。總長度約8.5萬千米,水面面積常年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156個,構成“一江一湖四水”總體格局。長江幹流有163千米流經湖南,西起華容縣五馬口,東至臨湘市鐵山嘴。境內有中國水量最大、水面面積第二的淡水湖洞庭湖,水面面積2625平方千米。湘、資、沅、澧四水縱貫三湘大地,其中湘江流域覆蓋面積最廣,全長948千米,流域面積94721平方千米。其中沅江幹流流經線路最長,全長1033千米、省內長568千米;澧水全長407千米(湖南境內396千米),河道最陡,河床坡比大,洪水來勢最猛。
土壤
全省土壤分為地帶性土壤和非地帶性土壤。共有9個土類,24個亞類,111個土屑,418個土種。地帶性土壤主要是紅壤、黃壤,大致以武陵源雪峰山東麓一線劃界,此線以東紅壤為主,以西黃壤為主。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有潮土、水稻土、石灰土和紫色土等。紅壤是全省的主要土壤,面積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6.3%,主要分布於武陵雪峰山以東的丘陵山麓及湘、資兩水流域。黃壤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5.4%,主要分布於雪峰山、南嶺山區。潮土(優良旱土)只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5%。水稻土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是湖南省的主要農用土壤。石灰土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9%,主要分布於省境西北的武陵山地區,湘中和湘南的石灰岩地區。紫色土面積約133.33萬公頃,占全省土地面積的6.3%,主要分布於衡陽盆地和沅麻盆地。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湖南省河流眾多,河網密布。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450毫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8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682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391.5億立方米(地下水非重複量為7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全國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為2500立方米,略高於全國水平,具有一定的水資源優勢。但由於時空分布不均,“水多、水少、水髒”的三個問題,仍然是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
礦產資源
湖南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礦之鄉”。2023年,全省已發現礦種157種,探明資源儲量礦種124種。其中,能源礦產7種,金屬礦產39種,非金屬礦產76種,水氣礦產2種。財政出資實施地質勘查項目(含續作項目)21個(只含省級財政投資項目),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處。
全省現有礦產地3000餘處,不少礦種的資源儲量在國內名列前茅,銻、鉍、鎢、錫等有色金屬礦產在世界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湘中、湘南地區,其中婁底、郴州、衡陽、株洲、邵陽;鐵礦資源分布在衡陽、邵陽、郴州;錳礦資源分布在永州、湘西自治州、邵陽、湘潭和益陽;釩礦資源分布在湘西自治州、懷化、岳陽;銅礦資源分布在郴州、長沙;鉛礦資源分布在郴州、湘西自治州、岳陽、衡陽;鋅礦資源分布在湘西自治州、郴州、岳陽;砂錫資源分布在衡陽;銻礦資源分布在婁底、益陽。
植物資源
湖南有維管束植物6186種(含變種),其中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1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147種。主要珍稀瀕危植物有水松、水杉、資源冷杉、銀杉、南方紅豆杉、絨毛皂莢、珙桐、中華水韭等。
動物資源
湖南有脊椎野生動物1045種,其中鳥類504種、獸類121種、兩棲類87種、爬行類103種、魚類230種;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4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38種。主要珍稀瀕危動物有中華穿山甲、華南虎、林麝、麋鹿、黑鸛、中華秋沙鴨、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莽山烙鐵頭蛇、掛榜山小鯢等。
土地資源
湖南是長江中游的濕地大省,全省濕地面積2056萬畝,占國土面積的6.47%。湖南省省已建立國際重要濕地5處,國家重要濕地2處,省級重要濕地50處,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45處,省級以上濕地公園78處,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濕地保護體系。
林草資源
湖南現有216個國有林場,全省國有林場經營面積1163.81萬畝,森林覆蓋率90.1%;森林蓄積量6483.72萬立方米,占全省森林蓄積量的10.49%。
湖南省草地面積1750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87.04%,有熱性灌草叢、山地草地等4個草地類和白茅、五節芒等27個草地型。
自然保護區
湖南省現有123個自然保護區,其中有1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為是: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等;3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包括:龍山印家界省級自然保護區,三道坑省級自然保護區,衡東天光山省級自然保護等;1個市級自然保護區;72個縣級保護區。
湖南省自然保護區總面積是1249614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積5.9%。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517856,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446619,市級保護區面積為464,縣級保護區面積為284675。
自然災害
湖南省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省份,種類繁多、災情嚴重,呈現出特殊的混合災情形態,洞庭湖平原極重災區、湘東平原丘陵山地重災區、湘西—懷化山地丘陵較重災區、湘中西部低中山丘陵輕災區、湘南山地丘陵極輕災區,災害類型有洪澇、乾旱、山體滑坡、風雹、低溫冷凍、山體崩塌等。
政治
機構 | 職務 | 姓名 |
---|
| | |
| |
| 王雙全、吳桂英、隋忠誠、謝衛江、魏建鋒、楊浩東、汪一光、張迎春、王宇、秦國文 |
| | |
| |
| |
| | |
| |
| |
| | |
| 賴明勇、張健、張灼華、胡偉林、李民、肖百靈、虢正貴、潘碧靈、何寄華 |
| |
| | |
| | |
| | |
|
人口
人口數量
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6568.0萬人,比上年減少36.0萬人,下降0.55%。其中男性人口為3363.8萬人,比上年下降0.48%,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1.21%,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女性人口為3204.2萬人,下降0.62%,占比48.79%,下降0.03個百分點。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4.98。湖南出生人口39.5萬人,比上年減少1.7萬人,出生率6.00‰,死亡人口59.8萬人,比上年增加3.3萬人,死亡率9.08‰,自然增長率下降3.08‰。
民族構成
湖南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白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等8個少數民族建有民族自治地方或民族鄉,因此這8個民族也被稱為湖南的世居少數民族。全省有1個自治州、7個自治縣、3個比照民族自治地方享受有關優惠政策的縣區、6個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縣和84個民族鄉。
少數民族分布呈“大雜居、小聚居”格局,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均分布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00萬以上的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張家界市;100萬以下10萬以上的有永州市、邵陽市、常德市、長沙市。
湖南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白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等8個少數民族建有民族自治地方或民族鄉,因此這8個民族也被稱為湖南的世居少數民族。
湖南省有1個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龍山縣、永順縣、保靖縣、花垣縣、古丈縣、鳳凰縣、瀘溪縣和吉首市)、7個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江華瑤族自治縣、城步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麻陽苗族自治縣)、3個比照民族自治地方享受有關優惠政策的縣區(桑植縣、永定區、武陵源區)、6個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縣(綏寧縣、會同縣、沅陵縣、江永縣、石門縣、慈利縣)和84個民族鄉。民族地區24個縣市區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8%,其中民族自治地方1州7縣(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7.8%。
地方語言
湖南省是一個方言複雜的地區。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許多人既能說本民族語言,又能用漢語方言進行交際。湘方言(也叫湘語)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在湖南省分布地域最廣,它主要分布在湘江、資江流域的40個市縣。湘方言又稱湖南話或湖湘話。以長沙話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區。湘方言從內部語音差異上看,又有新湘語和老湘語的分別。老湘語廣泛流行於湖南中部寧鄉、衡陽等地,新湘語流行於長沙、株洲等大中城市中。根據其內部差異,湘方言大致可以分為三片,分別是長益片、婁邵片和辰溪片。
宗教信仰
湖南省宗教歷史悠久,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並存。湖南信教人數多。有信教民眾約640萬人,其中佛教410萬、道教175萬、伊斯蘭教16萬、天主教5萬、基督教33萬。有宗教教職人員1.1萬人,其中已認定備案5840人,正在認定報備的5000餘人,有愛國宗教團體224個、宗教院校3所(湖南佛學院、湖南聖經學校、中國道教學院南嶽坤道班)。宗教活動場所多。登記的宗教和民間信仰活動場所6232處(佛教3227處、道教931處、伊斯蘭教52處、天主教64處、基督教1131處、民間信仰827處),其中有全國重點漢傳佛教寺院6處、省重點場所107處。道教36洞天、72福地中,湖南約占1/6。
湖南省佛教歷史悠久,早在西晉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浙江僧人竺法崇第一個來湘傳播佛教,擇地在嶽麓山半山亭建麓山寺,史稱“湖南第一道場”,已有1700多年歷史。經過南北朝至唐代,湖南逐漸成為佛教禪宗的重要發祥地。世稱“五家七宗”(即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後臨濟宗又分出黃龍派、楊岐派)的道場及佛門弟子遍布全國。一大批高僧大德紛涌而至。具有全國重要影響的禪僧大師六祖慧能南嶽系弟子懷讓、道一、希遷、靈佑等都曾在湖南傳法,近現代的湖南高僧大德更是層出不窮。見證湖南佛教歷史的還有一大批頗具影響的寺廟,其中麓山寺、開福寺、祝聖寺、南台寺、福嚴寺、上封寺被確定為全國漢族地區重點寺院;寧鄉密印寺為溈仰宗祖庭;南嶽南台寺、南嶽福嚴寺、長沙麓山寺、常德藥山寺、瀏陽石霜寺等是中日佛教史上公認的禪宗祖庭。
1985年5月在南嶽召開全省佛教代表會議,正式成立湖南省佛教協會,現任會長為聖輝法師。省佛教協會分設的下屬機構有《正法眼》雜誌編輯部、湖南省居士學修會、湖南省佛學院、湖南省佛教慈善基金會、船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等。
湖南省道教歷史悠久,道教思想淵源可追溯到遠古及春秋戰國秦漢間的方仙黃老之道。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炎帝的雨師赤松子、黃帝的火官祝融君、先蠶聖母嫘祖以及老子等道教先賢始祖,都在湘留下史跡。早期的道家仙真為湖南道教的發展奠定深厚基礎。
東漢末,道祖張道陵自浙江天目山來湖南,謁青玉、光天二壇,禮祝融君祠。此後宮觀興起,高道大德三湘為盛。東晉魏華存在南嶽創上清派。上清派成為湖南道教之主流。自晉至南朝,有九位著名的高道在南嶽得道歸真。史稱南嶽九真(仙)。後人建九真觀祭祀。南朝梁元帝撰《南嶽九真觀碑》,記之甚詳。九位真人之徐靈期著《衡岳記》存世,為南嶽衡山最早的一部山志。唐初司馬承禎修五嶽真君祠,唐末李沖昭著《南嶽小錄》,五代譚峭寫《化書》,宋陳田夫撰《總勝集》,在中國道教史上均有重要影響。宋代皇帝推崇道教,宮觀建造甚多,且向湘西、湘南發展。明張三豐雲駐南嶽、長沙等地,全真道遂盛。清代爾後湖南道教逐漸衰微。
1985年11月,成立湖南省道教協會,現任會長為黃至安。省道教協會現下設有湖南道家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道教網、《湖南道教》期刊、湖南道教書畫院、南嶽坤道學院5家內設機構。
1856年4月,羅馬教廷在湖南設立湖南代牧區。1879年9月,湖南代牧區分為湖南南境代牧區和湖南北境代牧區。
1924年12月,湖南南境代牧區以主教駐地更名為長沙代牧區。1925年分設永州監牧區,1930年分設衡州代牧區,1937年分設湘潭監牧區,1938年分設寶慶監牧區。1946年4月,長沙代牧區升格為長沙總教區。1924年12月,湖南北境代牧區以主教駐地更名為常德代牧區,1931年從常德辦公區牧區分設立澧縣和岳陽監牧區,1946年4月,常德代牧區升格為常德教區。1925年從常德代牧區分設辰州監牧區, 1934年升格為沅陵代牧區,1946年4月升格為沅陵教區。1930年7月,從長沙代牧區分設衡州代牧區,1946年4月升格為衡州教區。
至1949年,湖南天主教分別設立了長沙、衡陽、永州、邵陽、湘潭、常德、沅陵、岳陽、澧縣共9個教區和監牧區。 1999年湖南天主教9個教區和監牧區合併為一個湖南教區。
湖南省天主教設立湖南省天主教愛國會、湖南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天主教湖南教區三個省級宗教團體,現省天主教愛國會主任為胡亞力,現湖南教區主教為屈藹林。
伊斯蘭教於宋末元初開始傳入湖南,最早可追溯到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朝時期,曾有少數穆斯林朝廷命官入湘,明代亦有一批穆斯林將士入湘,清代及民國時期,又有大批穆斯林因經商、躲避戰亂而遷徙湖南。至民國三十年(1941),湖南省有穆斯林20餘萬人,清真寺80餘座。
全省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常德市、邵陽市、益陽市,其他散居在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岳陽、懷化、張家界市和湘西州。
湖南省伊斯蘭教協會成立於1985年5月,現任會長為張光耀。省伊斯蘭教協會現內設辦公室、文教委員會、教務委員會、經濟委員會、《湖南回維族穆斯林》編輯部等機構。
基督教最早進入湖南的宣教師為華中循道會創始人郭修禮牧師(Rev.Josiah Cox),1863年他旅行至湘潭開始傳教。1894年在郴州的臨武建立湖南第一個基督教教堂。葛蔭華於1917年租用長沙韭菜園幾棟民房創辦湖南聖經學校。1900-1910年間,進入我省傳教者達12個差會,到1918年本省教堂及布道區共472處,受洗信徒逾萬。
湖南省基督教有湖南省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湖南省基督教協會兩個省級宗教團體,省基督教協會主席為姚增誼,省基督教協會會長為陳郅。湖南基督教“兩會”辦有一所三年制專科宗教院校——湖南聖經學校,2008年被列入國家宗教局宗教院校序列,現任校長為龍省蛟。
經濟
綜述
2023年,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GDP)達50012.9億元,比上年增加4.6%。人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5938元,增長5.0%。第一產業增加值4621.3億元,增長3.5%,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7.8%;第二產業增加值18822.8億元,增長4.6%,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38.1%。第三產業增加值26568.8億元,增長4.8%,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54.1%。三次產業結構分別為:9.3%(第一產業)、37.6%(第二產業)、53.1%(第三產業)。
2023年,湖南省固定資產投資:整體下降3.1%。其中國有投資下降7.3%;非國有投資下降1.9%;民間投資增長0.8%。投資方向上,民生工程投資下降4.5%;生態環境投資下降8.6%;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6.1%;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4.0%;工業技改投資下降4.8%。從區域上看,長株潭地區投資下降4.3%;湘南地區投資增長3.5%;大湘西地區投資增長1.2%;洞庭湖地區投資下降6.1%。
第一產業
湖南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素有“湖廣熟,天下足”之稱。湖南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如糧食、棉花、油料、苧麻、烤菸以及豬肉等均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水稻、油菜種植面積均穩居全國第一位。200個農產品生產基地被認定為湖南省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例如長沙縣智康農業優質稻種植基地、衡陽德源蓮業蓮子生產基地、天元區湖南叄農綠色蔬菜基地等。
2023年,湖南省農業總產值達到8199.4億元,同比增長3.7%。糧食總產量:3068.0萬噸,增加50萬噸,上升1.7%。其中夏糧:46.2萬噸,增產1.2%;早稻:743.2萬噸,增產0.3%;秋糧:2278.7萬噸,增產2.1%。
2023年,湖南省總糧食種植面積:減少2.0千公頃至4763.5千公頃。夏糧面積:增加0.7千公頃至113.3千公頃;早稻面積:減少8.0千公頃至1204.8千公頃;秋糧面積:增加5.3千公頃至3445.4千公頃。其他作物:棉花:面積下降13.5%,產量減少7.6%;糖料:面積下降0.2%;油料:面積增長6.4%,產量增長5.8%;烤菸:產量增長11.3%;茶葉:產量增長3.9%。
2023年,湖南省畜牧業產量:肉類總產量579.7萬噸,增長0.4%。豬肉:461.8萬噸,增長0.9%;牛肉:20.4萬噸,下降5.6%;羊肉:16.9萬噸,下降7.1%;禽肉:80.6萬噸,增長1.3%。其他產量:禽蛋:119.6萬噸,增長1.8%;牛奶:7.8萬噸,增長8.3%;水產品:285.9萬噸,增長4.9%。
第二產業
湖南已形成了工程機械、電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車及零部件、鉛鋅硬質合金及深加工等10個優勢產業集群。其中,工程機械主營業務占全國四分之一,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慧型、鐵建重工等4家企業進入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前50強。
2023年,湖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主要行業表現:民營企業增加值增長5.2%,占比64.4%;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3.7%,占比13.5%;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占比31.5%;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9.0%,占比71.2%;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7.2%,占比31.3%。地區工業增長:長株潭地區增長7.1%,湘南地區增長7.1%,大湘西地區增長5.7%,洞庭湖地區:增長4.4%。主要產品產量:大米下降5.7%,飼料下降2.7%,鋼材下降4.2%,十種有色金屬下降7.4%;原油加工量增長9.1%,水泥增長1.3%,混凝土機械增長7.6%,汽車增長4.6%,發電量增長0.8%。
2023年,湖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52.1億元,增長4.8%。企業類型利潤變化:國有企業增長40.1%,集體企業下降32.4%,股份合作制企業下降63.6%,股份制企業增長2.7%,外資企業下降4.2%,其他企業增長6.8%。行業利潤領導:菸草製品業利潤增長18.4%,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利潤增長5.6%,其他領域有所下降。成本與利潤率: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2.16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22%。企業財務狀況: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2.7%。
2023年,湖南省建築業增加值4277.1億元,增長4.5%。企業經濟效益: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利潤總額376.0億元,增長7.5%。建築活動:房屋建築施工面積下降1.4%,竣工面積增長6.1%。
第三產業
湖南省第三產業的前三位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占第三產業比重分別為19.2%/11.3%/9.7%。
2023年,湖南省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126.6億元,年增長率為6.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984.3億元,年增長率為8.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098.0億元,年增長率為11.5%;金融業增加值2598.2億元,年增長率為4.8%;房地產業增加值2876.9億元,下降1.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318.6億元,年增長率為10.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1705.0億元,年增長率為6.5%。服務業經濟效益: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9.4%,利潤總額顯著增長41.3%。
重要企業
湖南省華菱鋼鐵集團、中建五局、三一集團、湖南建工、藍思科技、湖南中煙、國網湖南電力等7家企業跨上千億台階。其中,湖南華菱鋼鐵集團已經成功躋身《財富》世界500強,實現了湘企在世界舞台上的突破。
湖南華菱鋼鐵集團
湖南華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湖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主發起人,聯合長沙礦冶研究院等單位,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共同發起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
華菱鋼鐵投資650多億元,圍繞最佳化工藝、調整產品結構、節約能源,降低消耗,增強競爭力,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改造,實現了工藝現代化、裝備大型化、操作自動化、管理精益化。公司以冷、熱軋超薄板、寬厚板、大小口徑齊全的無縫鋼管、精品線材等特色產品作為發展重點,已形成具有國內外先進裝備水平的板、管、線系列產品生產線。聚焦高端市場和新興用鋼領域,公司形成了每年在各主要目標細分市場上快速推出2-3個高端產品的能力,深耕行業,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迅捷開發,以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推進企業快速發展。在造船、海工、橋樑、高壓容器、油氣、家電、軍工等細分市場打造多個“隱形冠軍”。華菱產品在北極圈亞馬爾項目、神華寧煤煤制油項目、港珠澳大橋、首都新機場、可燃冰開採“藍鯨1號”等國內外一大批超級工程和重點項目上被廣泛套用。並成為卡特彼勒、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格力、美的等行業標桿企業的主要供貨商。為賓士、寶馬、廣汽三菱、上汽等高端汽車製造商提供產品。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644.6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74.87億元、50.79億元,繼續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盈利能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共有普通高校123所。教育層面的畢業生數據顯示,研究生畢業生達到3.2萬人,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有46.3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為22.7萬人,普通高中畢業生人數為44.0萬人,國中畢業生則有82.7萬人,而普通國小畢業生的數量最多,達到89.5萬人。此外,幼稚園在園幼兒數量為183.7萬人,較上年下降了15.0%。
在教育普及方面,湖南省國小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達到了100%,高中階段的教育毛入學率為94.77%。此外,該省還有民辦學校9932所,共有在校學生216.9萬人。
在教育資助方面,湖南省在本專科生中發放了高校國家獎學金和助學金總計14.5億元,資助了76.9萬人次學生。中職國家助學金的發放金額為5.2億元,資助了52.2萬人次學生。此外,為保障義務教育,省內落實了113.4億元的保障資金,並發放了5.6億元的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
所在地 | 學校名稱 |
---|
長沙 | |
---|
湘潭 | |
---|
株洲 | |
---|
衡陽 | |
---|
郴州 | |
---|
邵陽 | |
---|
岳陽 | |
---|
常德 | |
---|
永州 | |
---|
懷化 | |
---|
益陽 | |
---|
婁底 | |
---|
湘西州 | |
---|
張家界 | |
---|
醫療衛生
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共有57518個衛生機構。具體分布如下:醫院1784個,婦幼保健機構(包括婦幼保健院、所及站)139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包括院、所及站)67個,鄉鎮衛生院207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站)1051個,以及診所、衛生所和醫務室共14036個,村衛生室有36130個。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為56.9萬人,比2022年增加了9.7%。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總計21.9萬人,註冊護士為27.0萬人。醫院共有床位39.0萬張,比2022年下降了1.9%;鄉鎮衛生院的床位數量為10.5萬張,較2022年減少了3.5%。
新聞媒體
2023年3月,瀟湘晨報·晨視頻推出“飛向北極——跟著候鳥去遷徙”大型融媒體報導,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題,從湖南到俄羅斯,追蹤一隻北遷的天鵝,呈現湖南故事、中國故事。2023年6月上旬《聲生不息·寶島季》收官,創下累計視頻播放量86.9億、海外收看人群2.3億的成績。湖南省第一檔黨風廉政廣播節目《清風俠在路上》,通過湖南廣電5G智慧電台向全國900餘家基層電台進行推送,讓地方媒體原創內容成功實現向全國輸出覆蓋,網路總傳播量高達2億多。
科學技術
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399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42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7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11個。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28個,省重點實驗室387個。簽訂技術契約55295項,技術契約成交金額3995.3億元。登記科技成果910項。專利授權量74940件,下降19.4%。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0133件,下降1.4%。工礦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專利授權量分別為51332件、9153件和673件。
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有檢驗檢測機構2051個。其中,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5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104個。特種設備生產單位1953家,特種設備57.1萬台。重點工業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87.9%。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47項,組織制定地方標準406項[6]。公開出版地圖2197幅,天地圖用戶訪問量85.7萬次,提供地理空間數據成果21.7萬幅。
2024年10月12日,湖南省統計局發布全省相關研發經費情況。2023年,湖南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總量居全國第9位,與上年持平;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居全國第9位,與上年持平;基礎研究投入占研發經費所占比重為歷年最高位,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23年,全省共投入研發經費1283.94億元,比上年增加(下同)108.69億元,增長9.2%;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占GDP比重)為2.57%,比上年提升0.10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湖南省在文化設施和服務方面具備豐富的資源,滿足了廣泛的民眾文化需求。
湖南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55個,民眾藝術館和文化館有149個,提供多樣的文化活動和藝術展覽。公共圖書館數量達到148個,方便民眾借閱和閱讀。博物館和紀念館共有180個,展示湖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
湖南省全省設有108座廣播電視台,提供多頻道廣播和電視節目。有線電視用戶數量達到585.3萬戶。廣播和電視的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9.43%和99.77%,幾乎全覆蓋全省人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有13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中包括410項,顯示出湖南省在保護傳統文化方面的努力。
湖南出版的圖書共有12078種。期刊有235種,報紙44種,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圖書、期刊和報紙的總印數分別達到5.9億冊、0.8億冊和5.0億份,說明出版業的廣泛影響。
體育事業
湖南省大力推廣全民健身活動,積極建設體育設施,以提升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全省共開展了3337項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鼓勵居民參與各種體育鍛鍊。在430個行政村新建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使健身設施更加普及,尤其是在農村地區。
2023年,湖南省運動員共獲得61個全國冠軍。年末全省共有體育場地194,745個,其中包括:體育館316座,提供室內運動和活動的場所。運動場7507個,適用於各種戶外體育活動。游泳池1546個,供游泳訓練和休閒活動。訓練房8248個,專為各種體育訓練設計。
社會保障
截至2023年末,湖南省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32.3萬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17.1億元;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147.1萬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47.6億元。年末提供住宿民政機構床位24.4萬張,收養人數11.4萬人。其中,養老機構床位23.0萬張,養老機構服務人數10.8萬人。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3.2萬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80.3億元,籌集福彩公益金24.5億元。圓滿完成十大重點民生實事20個項目。其中,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000個,新增蓄水能力5089.4萬立方米,農村適齡及城鎮低保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103.1萬人。
交通運輸
綜述
2023年,湖南省客貨運輸總周轉量4058.4億噸千米,增長15.6%;貨物運輸3057.5億噸千米,增長3.6%;旅客運輸1345.6億人千米,增長72.3%;鐵路和公路運輸:鐵路周轉量增長79.6%,公路周轉量增長7.5%,民航周轉量增長116.5%。
2023年,湖南省公路通車裡程24.3萬千米,增長0.2%;高速公路通車裡程7530千米,增加200千米;鐵路營業里程6078.6千米,高速鐵路為2501千米。車輛保有量:民用汽車總保有量1157.3萬輛,增長4.6%;私人汽車保有量1077.6萬輛,增長4.5%;民用轎車保有量645.4萬輛,增長5.8%。
公路
湖南省2023年年末全省公路通車裡程24.3萬千米,比上年末增長0.2%。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7530千米,增加200千米[6]。公路網密度為114.48千米/百平方千米,比上年末增加0.23千米/百平方千米。
2022年年末湖南省,全省四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里程231495千米,比上年末增加476千米,等級公路占公路總里程95.5%。其中,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27262千米,增加747千米,占公路總里程11.25%,提高0.29個百分點;高速公路里程7330千米、車道里程30284千米,分別增加247千米、993千米。
2022年年末湖南省,國道13800千米(含高速里程4959千米);省道24732千米(含高速里程2372千米)。農村公路里程203888千米,其中,縣道36424千米,鄉道57789千米,村道108673千米,專用公路1002千米。全省鄉(鎮)與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均100%通硬化路面,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
鐵路
2023年,湖南省鐵路營業里程6078.6千米,與上年持平。其中,高速鐵路2501千米。
“十三五”期間,湖南省鐵路發展歷程:
2016年底,長株潭城際鐵路開通,湖南由此迎來“鐵路公交”時代。
2017年底,長株潭城鐵延伸至長沙西站,實現全線開通運營。
2018年底,懷邵衡鐵路開通運營,與京廣高鐵、滬昆高鐵共同構建起從湘南湘西地區直達東南沿海和珠三角地區的“黃金通道”。洞口縣、隆回縣、衡陽縣由此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
2019年底,武陵山區民眾翹首期盼的黔張常鐵路開通運營,填補了渝、鄂、湘三省市交界地區鐵路網空白。常德、張家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邁入高鐵新時代。
2020年底,渝懷鐵路增建二線懷化至梅江段、焦柳鐵路懷化至柳州段電氣化改造線路、懷化西編組站等“兩線一站”開通運營,懷化鐵路樞紐功能更加完善,湘、鄂、渝、黔、桂邊區鐵路運力得到大幅提升。
捷運
航空
湖南目前共有8個機場,分別是長沙黃花國際機場(CSX)、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DYG)、常德桃花源機場(CGD)、懷化芷江機場(HJJ)、永州零陵機場(LLF)、銅仁鳳凰機場(TEN)、衡陽南嶽機場(HNY)、邵陽武岡機場(WGN),累計開通航線360條。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是湖南省內最大的機場,距離長沙城區約為20千米。作為湖南省的重要航空樞紐,國際航線較多。由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
航運
截至2022年末,湖南省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1968千米,與上年末一致。等級航道4219千米,占總里程35.3%,與上年末一致。各等級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別為:二級航道535千米,占總里程4.5%;三級航道674千米,占總里程5.6%;四級航道274千米,占總里程2.3%;五級航道94千米,占總里程0.8%;六級航道1479千米,占總里程12.4%;七級航道1163千米,占總里程9.7%。等外航道7749千米,占總里程64.7%。
截至2022年末,湖南省內河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576個,比上年末減少1個。港口擁有千噸級及以上泊位129個,比上年末增加5個。其中,專業化泊位48個,減少1個;通用散貨泊位21個,增加2個;通用件雜貨泊位35個,增加3個;多用途泊位17個,增加0個;其他泊位8個,增加1個。
公共運輸
截至2022年末,湖南省擁有公共汽電車33266輛,同比增長1.1%。其中,BRT車輛218輛,與上年保持一致。按車輛燃料類型分,柴油車占2.5%,天然汽車占1.7%,汽油車占0%,混合動力車占16.3%,純電動車占79.5%。軌道交通車站130個,同比增長27.5%;軌道交通配屬運營車輛1149輛,增長28.5%。計程車35481輛,同比增長1.2%。擁有城市客運輪渡船舶4艘,比上年減少2艘。
歷史文化
綜述
長沙,又稱“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長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發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約有2400年建城史,馬王堆漢墓和走馬樓簡牘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蘊,位於嶽麓山下的嶽麓書院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徵。歷史上湧現眾多名人,留下眾多歷史文化遺蹟,成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湖南文藝,聲動京城,聞名全國。2022年8月,《大湖訊息》《中國北斗》兩部作品獲魯迅文學獎。9月,盛和煜憑湘劇《忠誠之路》獲文華獎編劇獎,湘繡大師鄔建美憑湘繡《群雞圖》獲山花獎。
湖南梅山武術,作為中國諸多武術流派之一,其以中國武術的精髓為核心,以技、拳、自由搏擊為主要形式,基本內容分為三大類:拳術、器械和功法。
飲食
湖湘飲食文化特色濃郁,源於生活,貼近自然,深受民眾喜愛。自戰國以來,湘地異軍突起,倚得天獨厚的豐饒資源,賴人文經濟的交流發達,兼多種民族的飲食風情,成為既脫胎於荊楚文化,又獨立於傳統荊楚文化的湖湘文化。在此基礎上形成獨具風格的湖湘飲食文化,並在長江文化流域眾多的飲食風味體系中占得一席之地。在湖南,“吃”具有比較豐富的社會意義。結婚稱“吃喜酒”;死了人,俗稱“吃肉”;添了人口,一定要吃“滿月”;過生日,則要吃荷包蛋,吃“壽麵”。湖南地方名吃有:社飯、豬血丸子、刮涼粉、長沙湯麵等。
社飯是湘西鳳凰土鄉苗寨的勻俗。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進行,也就是春社。煮社飯的方法與一般飯不同。首先要採擷鮮嫩的蒿菜,洗淨剁碎,把苦水揉盡,然後放在鍋里焙乾,與切成碎顆的臘肉拌葫蔥炒香。其次,按三比一的方法,把三分之一的粘米煮到半熟,再把三分之二的糯米倒入鍋內與粘米煮熟,然後把事先炒香的蒿菜放進鍋里拌合均勻,蓋上鍋蓋燜上半個鐘頭即可。社飯既有糯米的甜香,又有臘肉的薰味,還有社菜的清香。
豬血丸子,又稱血粑豆腐,是湖南邵陽地區的傳統家常菜。豬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紗布將豆腐中的水分濾乾,然後將豆腐捏碎,再將新鮮豬肉切成肉丁或條狀,拌以適量豬血、鹽、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許麻油、香油、味素、芝麻等佐料,攪拌勻後,做成饅頭大小橢圓形狀的丸子,放在太陽下曬幾天,再掛在柴火灶上讓煙火熏乾,煙燻的時間越長,臘香味越濃。
習俗
“趕秋節”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慶節日之一。“趕秋節”源於何時,尚無文字記載,1940年民國保國科學院凌純聲、芮逸夫著《湘西苗族調查報告》載:“苗中有一種打秋的遊戲,頗有可觀。他們每於節假有集會或過新年時節時,在一廣場中搭起秋架,上扎有二秋輪,每輪四葉,每葉繫繩及板,即成一秋架。每輪之上坐男或女四人,隨輪轉動,隨轉隨唱,男女對唱。這一盛大的節日活動,流傳在吉首市矮寨、寨陽、社塘坡、己略、丹青、排綢、排吼及花垣、鳳凰、古丈、瀘溪等。趕秋節的整個活動有打鞦韆、唱苗歌、打苗鼓。
土家族跳馬節,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時間為農曆春節後第一個馬(午)日,屬闔族連寨節日性酬神歌舞盛會,流行於古丈縣土家族地區。相傳明朝初年,初徙湘西古丈縣的土家勇士魯力卡巴的後裔,經常遭受官匪欺擾。一個大霧瀰漫的早晨,村寨青壯一齊出動,殺向敵陣。敵人驚恐萬狀,朦朧中見來的儘是些騎著高頭大馬的壯漢,刀光劍影,風聲鶴唳,嚇得魂飛魄散,不戰而潰。從此,山寨安寧,六畜興旺。為了顯示力量,祈望年豐,遂舉行跳馬活動,相傳至今。跳馬活動包括許馬、扎馬、跳馬三個階段。據史料記載:“扎馬數匹,全身糊以黑白黃紙,外加粉飾,如馬一般。馬腰間特用竹塊扎兩圈孔,以便人身穿入孔內,表示形同騎馬狀態。賽跑時,無異馬跳之姿勢。”跳馬節歷時三天三夜,包羅了梯瑪酬神祀典、賀馬、抬老爺、操旗、調馬、西可樂、出馬、跳馬、燒馬、審老爺、燒老爺等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表演。
洗泥節又叫苦瓜節,每年春耕忙種之後的農曆五月十三,舉辦的農耕慶典活動,屬於平地瑤民俗文化活動項目之一,主要活動在湘南邊陲的勾藍瑤古寨。相傳洗泥節起源於唐代,流傳於湘桂粵交界的100多個平地瑤村寨。洗泥節活動包含了勾藍瑤優秀的建築、飲食、婚姻、生產、生活、節慶等傳統文化內容,她承載著勾藍瑤人許多重大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她以一種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形式,來展示勾藍瑤人的精神世界,表達著勾藍瑤人對美好的理想、智慧與倫理道德的追求和嚮往,她所表現的內容與形式,對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音美學和歷史學等學科具有傑出的研究價值,她是弘揚瑤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載體,更是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的橋樑和紐帶。
非遺
截至2022年6月末,全省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21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410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304人;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12個、市級代表性傳承人906人;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223個,縣級代表性傳承人2773人。
| |
| 土家族哭嫁歌(永順縣)、孟姜女傳說、土家族梯瑪歌等 |
| |
| 土家族擺手舞、龍舞(汝城香火龍)、龍舞(九龍舞)等 |
| 湘劇(湖南省湘劇院)、高腔(辰河高腔)(瀘溪縣)、木偶戲(邵陽布袋戲)等 |
| |
| |
| |
| 土家族織錦技藝、藍印花布印染技藝(鳳凰縣)、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等 |
| 中醫診療法(陳氏蜂療法)、中醫正骨療法(新邵孫氏正骨術)、傳統中醫藥文化(九芝堂傳統中藥文化)等 |
| 端午節(汨羅江畔端午習俗)、瑤族盤王節(還盤王願)、炎帝陵祭典等 |
|
土家族哭嫁歌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十分盛行,清代土家族詩人彭秋譚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別離,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披’遺意也。”具體描述了土家族“哭嫁”的場景。湘西土家女子自幼都要學唱“哭嫁歌”。能否述唱“哭嫁歌”,是衡量婦女才智的一個標準。在土家婚嫁儀式中以歌代哭、以哭伴樂的習俗仍然盛行。充滿了離別牽掛、喜悅歡樂的文化娛樂氛圍。湘西土家族哭嫁歌,在藝術風格上,語言樸素、形象生動、意境清新、音韻和諧。在表現手法上,普遍採用了比興、比擬、誇張、諧音雙關等手法。巧妙程度令人拍案叫絕。
土家族咚咚喹
咚咚喹是土家族的一種極其古老的簧管氣鳴樂器。咚咚喹當起源於距今6500—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形成從只能吹一個音的骨哨到能吹兩個音的鳥哨再到三孔一筒音的咚咚喹這樣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先是模擬禽獸求偶時的嬉戲聲來引誘獵物上鉤,使之成為土家先民的生產工具——鳥哨,到土家先民用它仿效鳥語蟲鳴、風泉之聲而藉以消遣取樂的兒童玩具,再到有一定固定曲牌的民間器樂。咚咚喹取材方便,製作簡單,以徑約1厘米的細竹尾為管體,長約10厘米~14厘米,上端留節,於節下削簧鑿孔形成三孔一筒音即成。用材以水竹尾為上乘,可臨時吹奏,亦有先將其製作成形,削簧放乾再鑿孔,這樣音質更清脆。鄉間牧童在夏收秋割季節,多用麥、稻稈製成小型咚咚喹,長不及10厘米,其製作方法與竹質同,只能隨制隨用,不便保存,多作兒童玩具或大人們在田間小憩時消遣而已。
文物古蹟
炎帝陵又稱“天子墳”,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縣城西南15千米處的炎陵山山麓。相傳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來南方巡視,嘗草採藥,為民治病,不幸誤嘗毒草身亡,安葬於此。炎帝是一位偉大人物,他開發了華夏的原始農業,是農耕文化的創始人;他創造木製耒耜,教民耕種,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他遍嘗百草,為人醫病,是華夏中草藥的第一位發現者和利用者;他還利用火為人類造福,製造樂器,倡導物質交換。炎帝在歷史傳說中是與農、工、商、醫、文等各領域的發明創造分不開的一位神祇,因而一直受到歷朝歷代的炎黃子孫的無比敬仰和祭祀。炎帝陵旅遊區位於湖南省炎陵縣城西19千米的鹿原陂,陵區面積5平方千米。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在芷江向中國政府無條件投降,中國政府在芷江舉行震驚中外的中國戰區受降典禮,史稱“芷江受降”。為紀念“芷江受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1947年國民政府在芷江修建“受降紀念坊”。1995年,在紀念抗戰受降50年之際,又在受降紀念坊右後側修建一棟兩層樓式的紀念館。其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採用金字塔式紀念性、牌樓式民族性、屋頂式地方性造型。整個展館設有“日寇侵華,罪行累累”、“中國抗戰,浴血疆場”、“芷江受降,載入史冊”、“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四個主題展覽。館內採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法陳列展出珍貴文物436件、資料照片625幅、二戰時期兵器43件,被譽為“抗戰勝利受降博覽窗”。
石鼓書院始建於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原址在衡陽石鼓山,時衡州名士李寬在石鼓山尋真觀旁結廬讀書,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為衡州學者講學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遂與睢陽、白鹿洞、嶽麓書院並稱全國四大書院。書院主要建築有武候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七賢祠、敬業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於日軍炮火。2008年當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書院格局重建了石鼓書院。
地區象徵
湖南以“荷花”為省花,自古就有“芙蓉國度”之稱。荷花自6月始盛開,持續至8月初。湖南省荷花共有600餘種,有單瓣型、重台型、牡丹型等多個花型,包含了深紅、粉紅、粉、粉白、白、綠白、黃白等多種顏色。
風景名勝
綜述
湖南省是一個風光旖旎、歷史悠久的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擁有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湘西州老司城遺址(土司遺址);兩個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邵陽市崀山風景名勝區;一個地質公園: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四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市、岳陽市、鳳凰縣、永州市;12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張家界市武陵源-天門山旅遊區、衡陽市衡山旅遊區、湘潭市韶山旅遊區、岳陽市岳陽樓-君山島景區、長沙市嶽麓山-橘子洲旅遊區、長沙市花明樓景區、郴州市東江湖旅遊區、邵陽市崀山景區、株洲市炎帝陵景區)、常德市桃花源旅遊區、湘西州吉首市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景區、湘西州鳳凰古城旅遊區。
重要景點
武陵源地處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脈腹地張家界市境內,素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美譽。造型之巧,意境之美,堪稱大自然的“大手筆”。武陵源是美國電影“阿凡達”和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西遊記》及《鐘馗伏魔》、《捉妖記》等實景拍攝地。武陵源於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設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1988年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地質公園 ;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首批5A級景區;2008年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崀山位於湖南省新寧縣境內,包括天一巷、辣椒峰、夫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橋六大景區,18處風景小區,已發現和命名的重要景點有500餘處,有三大溶洞和一個原始森林,總面積108平方千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難得的環保型山水自然風景區。2001年10月由國土資源部審定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2年5月由國務院審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6年1月被列為首批國家自然遺產,2008年被入選為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2010年4月由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2010年8月2日在巴西召開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丹霞—崀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6年8月由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
鳳凰古城旅遊區由鳳凰古城和南華山兩個區域組成,總面積4.39平方千米,是以青山抱江的山水格局為基礎,以史跡薈萃的人文古城為核心,以濃郁湘西民族風情為特色的旅遊勝地。
鳳凰古城始建於唐,繁榮於明清,古城街巷自由舒展,空間靈活多變,文化底蘊厚重。民國內閣總理熊希齡、一代文豪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等都出生在這裡。鳳凰古城屬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城”。南華山屬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佛教七十二大福地之一,景區內花木樓閣,清泉古剎,秀美醉人。南華山神鳳文化景區,以引鳳橋、神鳳殿等十多處主題景點匠心獨創中國首個鳳凰文化全體驗景區;南華禪寺,古剎梵音掩映於深林之中,古樹修竹,禪意綿綿,堪稱禪宗聖地。
嶽麓山是南嶽72峰之尾峰,海拔300.8米。麓山景區是嶽麓山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之一,面積5.28平方千米,位於湘江西岸,是十分難得的城市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嶽麓山是一個巨大的“植物博物館”。景區共有植物種類174科,977種,以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暖性針葉林為主,部分地區還保存著大片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次生林。古樹名木,隨處可見,晉朝羅漢松、唐代銀杏、宋元香樟、明清楓栗,生機勃勃。嶽麓山融中國古文化精華的儒、佛、道為一體,包容了歷史上思想巨子、高僧老道、騷人墨客共同開拓的嶽麓山文化內涵。
張家界大峽谷位於張家界市慈利縣三官寺鄉,集山、水、洞、峽於一身,具北溫帶喀斯特地形全部風景。峽谷里植被繁茂,空氣清新,涼爽舒適,溪水上瀰漫著一層薄霧,宛如來到世外桃源,讓人煩惱頓消。張家界大峽谷峽谷間是一條清幽的小溪,沿溪邊是用木板搭建的游道, 張家界大峽谷峽谷內不僅有傳統的秀美自然風光,還雲集有三朝數代的歷史人文景觀,如記錄李自成與吳三桂慘烈決戰的“千人墳”古戰場,反映湘西歷史特色的土匪洞及見證解放初期湘西人民靠天勞作在絕壁間挖鑿的“南方紅旗渠”等。
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位於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衝上屋場,坐南朝北,總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系土木結構的“凹”字型建築,東邊是毛澤東家,西邊是鄰居,中間堂屋兩家共用。1893年12月26日
毛澤東誕生在這裡。從故居堂屋轉過右廂房、臥室、廊檐和碓屋之間,可看到毛澤東的全家照,日常器皿和各種農具,其中陳列著毛澤東少年時期用過的扁擔、水桶、鋤頭等。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院舍總面積110556.3平方米(其中本院陳列大樓91252平方米,南院10408平方米,在建博物院汨羅基地8896.3平方米)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的八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文化強省建設有突出貢獻先進集體。
代表村落
截止2024年5月18日,湖南省共有704個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總數量居全國第三。
| 廟前鎮中田村、虎形山瑤族鄉崇木凼村、張谷英鎮張谷英村、王家坪鎮石堰坪村、馬路鎮馬路溪村、東坪鎮黃沙坪老街、高亭鎮板梁村、富家橋鎮乾岩頭村、潘市鎮龍溪村、理家坪鄉坦田村、夏層鋪鎮上甘棠村、上蒲溪瑤族鄉五寶田村、高椅鄉高椅村、苗兒灘鎮惹巴拉村、阿拉營鎮舒家塘村、邊城鎮磨老村、夯沙鄉夯沙村、高峰鄉岩排溪村、大壩鄉雙鳳村、矮寨鎮德夯村、都里鄉拉毫村、排碧鄉板栗村、默戎鎮龍鼻村、靈溪鎮老司城村、苗兒灘鎮六合村、矮寨鎮中黃村、麻沖鄉老洞村、碗米坡鎮首八峒村、紅石林鎮老司岩村、小溪鄉小溪村 |
| 大圍山鎮楚東村、甘溪鎮夏浦村、楊林鎮楊林村、高塘鄉高田村新大屋、風石堰鎮沙井老屋村、李熙橋鎮李熙村、東山侗族鄉東山村、在市苗族鄉正板村、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天堂村、黃桑坪苗族鄉上堡村、一渡水鎮西村坊村、丹口鎮桃林村、長安營鄉大寨村、雙牌鄉浪石村、東坪鎮唐家觀村、江南鎮洞市社區、江南鎮梅山村、古樓鄉新潭村樟水凼、南金鄉將軍村滑石寨、龍潭街道辦事處溪里魏家村、太和鎮地界村、洋市鎮廟下村、蓮塘鎮大灣村、荷葉鎮鑑塘村上王家村、馬橋鎮外沙村、禾亭鎮小桃源村、金盆圩鄉河山岩村、坪坦鄉坪坦村、錦和鎮岩口山村、郭公坪鄉溪口村灣里、堯市鄉小江村、大橋江鄉豪俠坪村、蘆坪鄉盡遠村、奉家鎮上團村、峒河街道小溪村、社塘坡鄉齊心村、排綢鄉河坪村、山江鎮老家寨村、山江鎮涼燈村、達嵐鎮岩門村、靛房鎮萬龍村、里耶鎮長春村 |
| 關峽苗族鄉大園村、白沙圩鄉臘元村、五里牌鎮塘基上村、蘭溪瑤族鄉蘭溪村、葛竹坪鎮山背村、長寨鄉小市村、連山鄉大坪村、岩頭鄉墓腳村、方家屯鄉何家田村、天堂鄉地習村、茶坪鄉美岩村、雙江鎮芋頭村、黃土鄉皇都侗族文化村、水車鎮正龍村、奉家鎮下團村、山江鎮黃毛坪村、山江鎮早崗村、麻沖鄉竹山村、苗兒灘鎮撈車村 |
| 石鼓鎮頂峰村、壺天鎮壺天村、寶蓋鎮寶蓋村、栗江鎮大漁村、草市鎮草市村、榮桓鎮南灣村、小水鎮小墟村、太平圩鄉壽州村、上架鄉珊鈿村、白沙鎮上游村、西嶺鎮六圖村、羅橋鎮下沖村、潭溪鎮爽溪村、坪上鎮倉場村、潭府鄉小白水村、山界回族鄉老屋村、東山侗族鄉橫坡村、鵝公嶺侗族苗族鄉上白村、儒林鎮清溪村、蔣坊鄉杉坊村、上塔市鎮黃橋村、新市鎮新市村、長樂鎮長新村、王家坪鎮傘家灣村、四都坪鄉廟崗村、洪家關白族鄉洪家關村、桃花江鎮花園洞村、南金鄉九龍池村、魯塘鎮陂副村、魯塘鎮村頭村、坳上鎮坳上村、望仙鎮長沖村、和平鎮筱塘村、正和鎮陽山村、迎春鎮碕石村、長村鄉千家岸村、油市鎮坪洞村、石橋鎮仙江村、石橋鎮石橋鋪村、珠泉鎮雷公井村、汾市鎮南福村、麥市鎮上喬村、大沖鄉樂嶺村、土橋鎮金山村、盧陽鎮東溪村、盧陽鎮津江村、文明鎮沙洲村、馬橋鎮石泉村、永豐鄉先鋒村、三都鎮辰岡嶺村、三都鎮流華灣村、三都鎮中田村、程水鎮星塘村、程水鎮石鼓村、東坪鄉新坳村、大慶坪鄉芬香村、大忠橋鎮蔗塘村、肖家村鎮九泥村、進寶塘鎮陳朝村、下馬渡鎮元家廟村、橫塘鎮橫塘村、江村鎮訪堯村等等 |
| 開慧鎮開慧村、小河鄉潭灣村、蓮塘坳鎮泉坪村、桃坑鄉雙元村、鹿原鎮西草坪村、溈山鎮溈山村、韶山鄉韶山村、花橋鎮高新村、仁義鎮羅渡村、導子鎮導子社區、餘慶街道水口村、長坪鄉石梘村、白沙鎮上洲村、白沙鎮光榮村、西嶺鎮大洪村、西嶺鎮五沖村、三角塘鎮雙灣村、三角塘鎮玄塘村、羅橋鎮石盤村、勝橋鎮大茅坪村、楊橋鎮清水村、嚴塘鎮白水洞村、坪上鎮清水村、巨口鋪鎮劉家村、太芝廟鎮龍山村、白倉鎮三門村、金稱市鎮青石塘村、塘田市鎮芙蓉社區、峰鋪鎮六里村、小溪市鄉文昌村、河伯鄉易仕村、羅溪瑤族鄉白椒村、羅溪瑤族鄉寶瑤村、溪瑤族鄉大麻溪村、東山侗族鄉翁溪村、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大團村、關峽苗族鄉插柳村、關峽苗族鄉花園角村、長鋪子苗族侗族鄉道口村、儒林鎮楊家將村、丹口鎮下團村、丹口鎮羊石村、長安營鎮長安營村、蔣坊鄉鋪頭村等等 |
| 唐家坊鎮白沙村、河口苗族鄉多逸寨村、寨市苗族侗族鄉朝儀村、寨市苗族侗族鄉鐵杉林村、長鋪子苗族侗族鄉田心村、沅古坪鎮三台山村、江南鎮黃花溪村、流峰鎮泗洲村、流峰鎮泗洲村、黃沙坪街道辦事處沙坪村、正和鎮正和村、仙子腳鎮沙田村、瀟浦鎮下界頭村、夏層鋪鎮洞美村、夏層鋪鎮福洞村、夏層鋪鎮馬蹄村、夏層鋪鎮馬蹄村、中和鎮麻田村、中和鎮庫里村、冷水鎮百美村、冷水鎮神下村、舜陵街道麻池塘村、火場土家族鄉桃坪界村、二酉苗族鄉三溪村、杜家坪鄉杜家坪村、小橫壠鄉雷坡村、涼傘鎮八江口村、涼傘鎮凳寨村、涼傘鎮涼傘村、晃州鎮水洞村、晃州鎮向家地村、扶羅鎮皂溪村、碧涌鎮哨田村、新店坪鎮上坪村、新店坪鎮長畈沙村、三道坑鎮牛皮寨村、三鍬鄉菜地村、太陽坪鄉古村村、岔頭鄉岩里村、大崇鄉石板橋村、馬頸坳鎮楊柳村、葫蘆鎮國茶村、水田河鎮白合村、水田河鎮孔坪村、岩頭寨鎮老寨村、坪壩鎮對沖村 |
張家界市永定區沅古坪鎮三台山村
三台山古村位於張家界市永定區沅古坪鎮,東經110.7812980,北 緯28.9975673,東與王家坪鎮馬頭溪村毗鄰,南與沅陵縣七甲坪鎮交界,西與長潭村、紅土坪村交界,北接盤塘村。三台山村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 熱量豐富,夏長冬短,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年平均氣溫19.3攝氏度,8月最熱平均氣溫23.6攝氏度,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4.8攝氏度,無霜期312天,年降水量1952毫米。三台山村地處48座馬頭山之間,兩面傍山,東邊是觀音堂,西邊是馬虎界、中間為三台山,呈“三山夾兩谷”格局,形成馬頭群山林立、中間溪谷狹長的喀斯特地貌。三台山鄉村系沅水水系,北高南低,鴿子溪、小溪穿過全村,流進沅陵七家坪鎮經洞庭溪注入沅水,水資源較為豐富。
長沙市長沙縣開慧鎮開慧村
開慧村位於長沙縣北部,屬長沙、平江、汨羅三縣交界之地,東與葛家山村、楓林市村相連,南與長沙縣青山鋪鎮接壤,西與汨羅弼時鎮為鄰,北靠長沙縣向家鎮。境內主要交通有國道107、縣道024,交通極為便利。開慧村隸屬於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開慧鎮管轄。開慧村地處東亞季風區中,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降水充沛,日照較足,四季分明,生長季長。具有春暖多變,春末夏初多雨,伏秋多旱,秋寒明顯,冬少嚴冬的特點。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村域範圍內主要種植的植物以杉木和灌木為主,主要災害來自於旱災。開慧村行政區域總面積為18.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5475畝,山林12600畝。村落民居建築布局主要沿道路兩廂建設。
湖南現有10箇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里耶鎮、芙蓉鎮(王村鎮)、靖港鎮、浦市鎮、寨市鎮、邊城鎮(茶峒鎮)、高沙鎮、聶市鎮、文家市鎮、蘆洪市鎮。
28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荷葉鎮、南嶽鎮、銅官鎮、楊市鎮、朱亭鎮、新市鎮、長樂鎮、灘頭鎮、司門前鎮、李熙橋鎮、錦和鎮、溈山鄉、大圍山鎮、石潭鎮、柏坊鎮、白沙鎮、羊樓司鎮、新洲鎮、山門鎮、沙田鎮、柏家坪鎮、沱江鎮、縣溪鎮、龍潭鎮、辰陽鎮、塔臥鎮、萬坪鎮、清水坪鎮。
25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張谷英村、上甘棠村、乾岩頭村、高椅村、坦田村、龍溪村、板梁村、五寶田村、上堡村、蘭溪村、芋頭村、坪坦村、老司城村、撈車村、大園村、荊坪村、龍家大院村、樓田村、沙洲村、永豐村、石泉村、虎溪村、明中村、雙鳳村、溈山村。
147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包括壺天村、樓下村、三甲古村落群、楓樹山村等。
靖港鎮
位於望城區西北部,地處湘江西岸,大眾垸中心,距城區10千米,離省會長沙25千米。古名“溈港”,相傳今之“靖港”之名是為紀念唐朝大將李靖。靖港鎮現有古建築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為湖南古代重要的軍事重鎮、昔日淮鹽主經銷口岸和湖南四大米市之一。2004年2月被確定的“長沙地區歷史文化村鎮”。2011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里耶鎮
位於龍山縣最南端,秦簡故里,因2002年6月出土3.7萬餘枚秦簡聞名中外,是酉水流域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湘西四大古鎮之一。2002年6月,里耶古城遺址發現3.7萬餘枚秦簡,填補了秦代史料的佚缺,以文字的形式“復活”了秦朝歷史。被專家譽為“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里耶秦簡牘”。里耶還有溪口新石器時期遺址、戰國古墓群、明清歷史街區、賈市明清古街、巴沙古村落等珍貴古蹟。里耶鎮已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中國土家織錦之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土家族原生態文化保護試驗區”“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村鎮”“全國宜居小鎮”等九大國字品牌。
名優特產
重要特產
長沙臭豆腐,長沙人又稱臭乾子。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臭豆腐。從顏色,氣味上來比較,長沙的臭豆腐可謂是非常貼合“臭豆腐”三字。“ 臭豆腐 ” 其名雖俗氣、外陋內秀、平中見奇、源遠流長,卻是一種極具特色的休閒風味,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這是臭豆腐的特點。老人常吃臭豆腐,可以增加食慾,還能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長沙臭豆腐可以做成黃、黑、藍三種,但你以長沙街頭遇到的都是黑色或青色的臭豆腐,這是長沙的特色,口味都差不多。
安化黑茶,產自湖南益陽安化縣而得名。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其獨特的加工過程,尤其是微生物的參與使其具有特殊的中醫藥理功效,其富含茶多糖類化合物被醫學界認為可以調節體內糖代謝(防止糖尿病)、降血脂、血壓、抗血凝、血栓、提高機體免疫力。臨床試驗證明,黑茶之特殊功效顯著,是其他茶類不可替代。安化黑茶傳說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運茶的馬幫經常遇到下雨,淋濕了茶,茶商心痛不甘心丟棄。途徑一個痢疾橫行的村子,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們沒吃沒喝。茶商想自己帶的茶長霉了,不值錢了,就送給這些可憐的家庭吧。結果奇蹟發生,村子裡的人們痢疾全好了。
事實上,安化黑茶的產生,比傳說中的要早得多。 據《明史·食貨志》記載:“神宗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馬,惟漢中保寧,而湖南產茶,其直賤,商人率越境私販私茶。”安化黑茶是20世紀50年代絕產的傳統工藝商品,主要由於海外市場的徵購,這一原產地在安化山區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紀之初璧現,並風靡廣東及東南亞市場。其聲譽之盛,已不亞於當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權威的台灣茶書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
湘繡是以國畫中的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等為基礎進行刺繡,在刻意追求畫稿原貌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巧妙地與我國的繪畫、書法、金石等多種藝術結合起來,生動且逼真。湘繡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尼綸等為原料,配以各色的絲線、絨線繡制而成。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達到構圖嚴謹,形象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繡品中既有名貴的欣賞藝術品,也有美觀適用的日用品。
湘繡的歷史源遠流長,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湘繡製品,是長沙馬王堆一號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墓葬出土的一件絲織品,它所使用的針法與現代湘繡所差無幾。至清末民初(20世紀初期),湘繡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甚至超越了蘇繡,在中國刺繡業中獨占鰲頭。新中國成立後,以湖南長沙沙坪湘繡廠為龍頭的湘繡骨幹企業,以更加嚴謹的質量管理,把湘繡的文化藝術推向更高、更新的境界,使湖南以“湘繡之鄉”享譽海內外。
湘菜
小吃
茶類
酒類
黃酒:“古越樓台”是中國著名的
黃酒之一,產於岳陽。
岳陽是中西部地區最大的黃酒產業基地。
特產
地區 | 特產 | 圖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湘西織花帶、湘西石雕、 鳳凰薑糖、永順青菜酸、獼猴桃、湘西樅菌 |
| |
| |
| |
| 雙峰碧玉綠茶、雙峰九峰雲霧茶、雙峰縣永豐貢品辣醬、雙峰縣永豐五香豆腐乾、 漣源精製麵粉、桃溪貢茶 |
| |
榮譽稱號
2021年9月,國家智慧型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公布,湖南省入選特色基地(衛生健康)。
2021年12月,選入首批獲準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
2022年3月23日,入選2021年促進就業工作先進地區擬推薦名單。
2022年3月,入選2021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擬激勵省名單。
對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