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風雨橋介紹,保護意義,地圖導航,
歷史沿革
榮昌橋是城步巫水河上第一座大橋,首建於清朝光緒年間。
清光緒元年(1875年),鄖陽總兵龔繼昌委呂贊臣督修了城步縣城南端的巫水河石墩風雨橋,並將其取名“榮昌橋”。原橋亭有28排木柱,橋兩端為積木蜂窩式牌樓,各置一對鎮橋石獅;橋中間建有兩層樓閣,供奉有觀音等護橋菩薩;
民國二十六年(1937) 九月,由時任城步縣長黃紹瓊(湘陰縣人)牽頭對被洪水沖塌的三處護橋石墩進行補修。
1958年, 在大躍進運動中,為了讓巫水河南面的丹口與汀坪等各鄉鎮(村)交通連線,拆除原28排風雨亭以方便過汽車。
2011年城步苗族自治縣成立55周年前夕, 縣財政撥款近2000萬元請廣西苗族工匠在原v型石拱橋面新修一座具有苗族風格的橋亭, 以恢復榮昌橋原貌作為旅遊景點。
城步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發布了榮昌風雨橋施工期間封閉管理的通告,封閉區域:原榮昌橋、團結橋。封閉時間從2011年5月28日至2011年10月1日。
2011年,為慶祝城步苗族自治縣成立55周年,城步籌資600萬元重建榮昌風雨橋。
2013年,完成榮昌風雨橋工程建設。
風雨橋介紹
橋長218.98米,寬12米,總高度27.86米。廊橋由5座三層高的亭樓、166間橋廊組成。共5個出口。亭塔的木柱粗壯合抱。廊亭造型分為六角,四角攆頂,歇山頂。中央廊亭上嵌葫蘆寶頂,兩邊廊道頂上嵌牛角寶頂。橋面中間為6米寬車行道,兩旁是3米人行道,廊道內側打了欄桿,外側置有靠背,供行人歇息。橋沿向外挑出一米,柱腳懸在半空。在廊亭檐邊和石拱上方還鋪設了彩燈管線。
兩邊各有84排木質廊柱,三柱四瓜, 廊道寬2.5米,有靠背木椅供遊人歇憩; 中間車道寬6米,可供輕型車輛通行。
施工工藝
全橋結構為石墩木結構樓閣式建築,橋主體由兩部分構成,下部以原榮昌橋、團結橋為基礎的石墩結構,整座橋樑用杉木銜接,亭廊相連。
工匠們不用一釘一鉚,只在514根大小杉木柱上鑿孔打眼,以榫銜接,斜穿直套,將廊亭連成一體。
保護意義
集中展示了苗族的文化,除了避風擋雨外,還是舉行攔門酒、情歌對唱等重要民俗活動的地方。
地圖導航
風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