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詞義
詞語注音
五南: wǔ nán ㄨˇ ㄣㄢˊ
詞語解釋
相關詞語
分別介紹
江南
“江南”的含義在古代
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常是一個與“江北”、“
中原”等區域概念相併立的詞,且含糊不清。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
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
政治區域。
江南有三重涵義:一是自然
地理的江南,即長江以南;二是行政地理的江南,
唐代設定江南道(今蘇皖兩省南部),宋代有
江南東路(今蘇皖兩省南部)和
江南西路(今江西省),
明代有南直隸(蘇皖兩省全境),清代有
江南省(江蘇和安徽全境),江南的概念歷代都有所變化;三是文化江南,在近代以前,基本與唐代 江南道的概念一致。
在歷史上,江南是一個被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區,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人們心目中的
世外桃源。“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在今天有關 “江南”的所有研究論著中,它也從未有統一的定義和標準。南京,蘇州,鎮江,
常州,無錫等蘇南地區,
江西東北部
上饒、
景德鎮、
九江等地區,浙江北部
杭州、嘉興、
湖州、
紹興等地區,
安徽南部的
蕪湖、
馬鞍山、
銅陵、
池州(九華山)及
徽州地區為典型意義上的狹義江南。較廣義上的江南包括湖南的岳陽、長沙等北部地區,江蘇、安徽江北
臨江的
揚州、
滁州、泰州、
南通、南京
六合等地區以及湖北南部部分地區。明清時期,江南主要是原江西省及江南省(
江蘇和安徽合稱)以及浙江北部地區。
狹義的江南,是指被文人美化了的
江東地區,即除去
福建省與浙江南部的南京至蘇州、杭州一帶為核心的地區,包括長江以南
安徽省、江西省、
浙江省的部分地區,即江蘇南部和浙北、
皖南、
贛東北地區。長江下游以北部分地區,如揚州、滁州、泰州、南通地區等,雖然地理位置在江北,但
經濟文化形同江南,也被看作是文化意義上的江南地域的組成;而並非
長江流域卻被認為是江南地域的有太湖以南及
錢塘江以東部分地區,如紹興、寧波地區等。
文化意義的江南,文化意義上特指的“江南”,即狹義的江南,地域相當於江東地區,包括江蘇南部(及揚州)、
上海地區、江西東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及滁州)。自東晉中原士族
衣冠南渡、中華政權定都金陵起,江南地區便取代中原地區成為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核心地帶。
江南素以文化教育繁盛著稱。位於
秦淮河的夫子廟是紀念
孔子的廟宇,夫子廟建築群中的江南貢院在古代為蘇皖兩省學子
科舉考試的考場,是江南科舉文化的象徵。
湖南
湖南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位於
長江中游南部。大部分地區在
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境內
湘江貫穿南北,又簡稱為湘。據傳,湘江流域過去多植芙蓉,唐代詩人譚用之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國”之稱。湖南東臨
江西,西接
重慶、
貴州,南毗
廣東、
廣西,北連
湖北。轄13個
地級市和1個自治州,共有136個縣(縣級市、
市轄區)以上行政單位,省會設長沙市。
湖湘文化“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淳樸”,即敦厚雄渾、未加修飾、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脫之性。“重義”,即強烈的正義感和
向群性。“勇敢尚武”,即臨難不懼、視死如歸的精神。二者融貫,構成了湖湘文化獨特的強力特色,具有鮮明的英雄主義色彩。也就是
錢基博先生所說的:“湖南人所以為湖南,而異軍突起以適風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強有力而已。”“經世致用”,即重視實踐的務實精神,是實踐理性與“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參與意識的集中體現,這一普遍性範疇一旦與英雄主義相結合,就成為—種“當今天下,捨我其誰”的“敢為天下先”的豪邁氣概,給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確的奮鬥目標。“自強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態,而在湖湘文化中,則將它列為“人極”的範疇,視為文化的“極則”。這就賦予了湖湘文化獨特的哲學依據。正是由於這點,湖湘文化具有了“獨立不羈,遁世不悶”的特殊品格。
嶺南
嶺南,是指
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相當於
廣東、廣西、
海南全境,以及湖南、
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區。歷史上,嶺南也包括曾屬中國皇朝統治的
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越南脫離中國獨立後,“嶺南”之概念逐漸將越南排除在外。由於
行政區劃的變動,提及到“嶺南”一詞時,特指廣東、廣西和海南三省區,江西和湖南部分位於五嶺以南的縣市並不包括在內。
《晉書·地理志下》將秦代所立的南海、
桂林、
象郡稱為“嶺南三郡”,明確了嶺南的區域範圍。嶺南北靠五嶺,南臨南海,西連雲貴,東接福建,範圍包括了今福建、廣東、
海南、廣西的大部分和
越南北部,宋以後,越南北部才分離出去。五嶺不單是指五個嶺名,也包括穿越南嶺的五條通道。
嶺南又稱嶺外、領表,這時站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來看嶺南:從中原地區看,稱為嶺外;從
珠江三角洲看,又可稱為領表。
嶺南是中國一個特定的環境區域,這些地區不僅地理環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習慣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南嶺(嶺南)溫潤的神山秀水蘊育出嶺南人能屈能伸、張馳有度、敢為天下先等性格文化特徵,中華民族的每一次重大變革,幾乎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如洪秀全、
孫中山、
何子淵、
容閎等正是其中的一份子。
海南
海南簡稱:瓊。 唐虞時代,海南島為南交之地,
夏、
商、
周三代,為揚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統一
嶺南廣大地區,在南方設定桂林郡、
南海郡和象郡,並將中原幾十萬人遷徙其地。其時,海南島為象郡之外徼。秦漢之交,中原戰亂,秦龍川令
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南越國勢力遍及海南島。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將軍
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率師平定南越之亂。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島設定
珠崖郡、
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又罷珠崖郡,下詔放棄珠崖郡,設定朱盧縣,隸屬
交州合浦郡。
在西漢時期,從
漢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設縣,至漢元帝初元三年罷棄,前後歷時65年,海南島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的。
東漢
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往來南海,撫定珠崖,復置珠
崖縣,屬合浦郡,而省朱盧縣。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又復置儋耳縣,珠崖、儋耳2縣均隸屬於合浦郡,督於交州。加強了東漢王朝與黎族先民的聯繫。
三國時期,吳赤烏年間(238~251)在雷州半島設立珠崖郡(治今廣東
徐聞),領徐聞、朱盧、珠官3縣,屬高州管轄,對海南島實行“遙領”。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併入合浦郡。朱盧改為玳瑁。合浦郡領合浦、
南平、盪昌、徐聞、玳瑁、珠官6縣。屬交州。不久廢珠官縣。
南朝,
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復立珠崖郡,治徐聞,不久又廢。以珠官、朱盧屬越州。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廢儋耳郡的地方設定
崖州,統於
廣州。時儋耳歸附俚僚首領
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請命於朝,故置崖州。《北史》和《
隋書》均載“海南儋耳歸附者千餘峒”,是為“海南”一詞的最早記載。崖州設定,此事意義重大。從
漢元帝罷撤珠崖郡之後,歷代州郡治所均設在大陸,對海南地區只是“遙領”而已。至南朝梁時,始在海南本土設定崖州,有效地管轄海南島全境。
西漢至南北朝,大概經歷了始置、罷棄、遙領、重建的過程。西漢王朝在海南開郡設縣,雖經殘暴手段實現,但從歷史上看,這無疑是一種歷史的進步。由於此後治理政策失誤和中原多亂,海南長期處於自治的狀態。南朝梁時,在廢儋耳郡歸附
俚人首領冼夫人達千餘峒的基礎上重建崖州,這對後來歷代中央王朝有效統治海南有著重要的意義。南宋末年,因逃避戰亂,幾十萬閩南的
莆田人移民到的海南島,帶來了閩南文化。同時莆田文化發達,考中致仕遍布中原,朝廷派官到海南任職也多數是莆田人,任職滿後定居在海南。
明清時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軍揮師南征,至六月,
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帥歸降。同年十月,海南島改乾寧安撫司為瓊州府,並改吉陽軍為崖州,
南寧軍為儋州,萬安軍為萬州,3州隸於瓊州府,仍屬廣西。不久又將
南建州改為
定安縣。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隸於廣東省。從此,海南島歸廣東省管轄。
洪武九年,海南島屬廣東布政使司海南道。當時領縣情況是:
瓊州府領
瓊山、澄邁、臨高、定安、文昌、樂會、會同7縣;儋州領宜倫、昌化2縣;萬州領萬寧、陵水2縣;崖州領寧遠、感恩2縣。海南島1府3州13縣。
正統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倫縣併入儋州,崖州附郭寧遠縣併入崖州,萬州附郭萬寧縣併入萬州,也就是說,州治所在地的縣,歸併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機構重疊。瓊州府領3州10縣,並成了明代的定製。
明代南海諸島改歸崖州管轄。
明代還把“歸附”的黎族編入圖、都、鄉等基層組織,隸於州縣,和漢人一樣納糧當差。
清代,于海南設定瓊崖道。下屬:
瓊州府(治今瓊山市
府城鎮),領1州8縣:瓊山(治今府城鎮)、澄邁(治今澄邁縣東北)、定安(治今定安縣)、文昌(治今文昌市)、會同(治今瓊海市東北)、樂會(治今瓊海市東南)、臨高(治今臨高縣)、儋州(治今儋州市西北)。
崖州直隸州(治今三亞市西北),崖州歸隸瓊州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升為直隸州。領4縣:感恩(治今東方市南)、昌化(治今昌江黎族自治縣西)、陵水(治今陵水黎族自治縣)、萬州(治今萬寧市)。萬州光緒三十一年降州為縣。
清代在海南設府,轄3州10縣,故史稱“十三州縣”。清末改設一府,1直隸州,1州,11縣。
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初期,海南島的建置仍襲清制,置瓊崖道,共轄13縣:瓊山、澄邁、定安、文昌、瓊東(即清代會同)、樂會、
儋縣(1912年儋州改縣)、臨高、萬寧(1914年萬州改萬寧縣)、昌江(因與浙江省昌化縣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縣(1920年崖州改稱崖縣)。
民國元年(1912),海口所改稱鎮。民國十五年脫離瓊山縣建市。
1931年2月13日,撤銷海口市,復歸瓊山縣。
民國十年廢道制。民國二十一年,曾擬劃為特別行政區,但未實行。當時行政區稱為瓊崖,直隸於廣東省。
民國二十一年八月改“撫黎局”為“撫黎專員公署”,加強對黎族地區的統治。民國二十四年國民黨廣東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區劃分為白沙、保亭、樂東3縣,推行鄉保甲里制。
據
許崇灝《瓊崖志略》記載,當時白沙縣是析原儋縣屬的雅叉、白沙、元門、龍頭、炳邦峒;昌化縣屬的霸王、烏烈、大坡、保平、馮虛峒;感恩縣屬的吳什峒;
陵水縣屬的南流、十萬峒;定安縣屬的新市、營根鋪、加釵、小水峒和思河圖;崖縣屬的紅毛上、下峒和道裁、紅茂村;瓊山縣屬的加泉、林灣峒等邊沿山區合併而成。
保亭縣是析原崖縣屬的首弓、三弓、不打、六羅、抱龍、同甲、水滃峒;陵水縣屬的保亭、五弓、六弓、七弓、烏牙峒和嶺門、白石圖;萬寧縣屬的稅司、南橋、西峒、北峒;樂會縣屬的竹根、太平、加曹峒和合水圖;定安縣屬的船埠、南引、加冬圖和
母瑞山等邊沿山區合併而成。
樂東縣(當時又叫樂安縣)是析原昌化縣屬的七差;感恩縣屬的東方、馬隆、雞叨、峨差、峨逆、抱由、甲中、峨溝;崖縣屬的樂安、多澗、抱善、抱江、龍鼻、潭寨、多港、頭塘、萬沖、番陽峒等山區合併而成。
雲南
1965年於雲南元謀上那蚌村附近,發現兩顆古人類左右門齒,定名元謀人。元謀人的距今年代為170萬年左右,是屬於
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考古學家認為,“
元謀人”北上越過
金沙江,到甘肅、青海成為古羌戎人,繼續往東北越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成為印第安人的祖先。
遠古時期,雲南、
四川、
貴州地區的
土著居民開始相互遷徙,西南民族共同體“夷”出現了,它主要
前109年,
漢武帝派將軍
郭昌入滇征服
西南夷,設立益州郡和24個縣,郡治滇池縣(今晉寧),開闢通往
緬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
唐蒙修復擴建五尺道,更名為“西南夷道”。
郡縣制度的推行,推動了雲南各族的社會發展,帶來了
中國內地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和生產關係。從中國東漢開始雲南全部和今緬甸北部、東部是中國領土。
漢朝征服西南夷時,發現當地有來自“
身毒”的商人(今日
巴基斯坦的
信德省在梵語中稱為“Sindhu”。
320年代,爨氏在昆川(今晉寧)稱王,
爨氏(見
爨族;
六詔)統治維持400年。公元七世紀,大約在大唐帝國興起的同時,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類似部落聯盟的民族政權,稱為“六詔”。分別是蒙舍詔、越析詔、鄧賧詔、
施浪詔、浪穹詔、蒙嶲詔,“詔”為夷語, 有“王”或“首領”之意。
唐宋時期,738年,巍山的
蒙舍詔部落首領皮羅閣兼併其他五詔,建立
南詔國,779年又遷都羊苴咩城。後其子閣邏鳳統一西南及東南亞部分地區,雲南省政權的第一次統一。公元739年,南詔遷都太和城,即今大理市。南詔建立後,不斷向四面擴張,其鼎盛時期曾控制了東至雲南曲靖地區,東南達越南北部,西南直達今緬甸
曼德勒,北以大渡河為界,東北抵達今貴州省
遵義市一帶的廣大區域。
738年,巍山的蒙舍詔部落首領皮羅閣建立南詔國,後其子閣邏鳳統一雲南及東南亞部分地區。
902年,南詔國權臣鄭買嗣奪位自立,改國號大長和。
9
30年,東川節度使楊乾貞滅大天興國,改國號大義寧。
937年,段思平滅大義寧,建立
大理國,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以及寮國與越南的少數地區。
元明清時期
,1253年,
忽必烈派
蒙古軍隊統一大理國,並多次派軍深入緬甸中部北部西部東部,1276年建立
雲南行省,出現雲南省之名,管轄範圍包括的雲南省,貴州省西部,緬甸北部東部中部地區,以及
寮國與
越南的少數地區,元朝中期後管理雲南省的元朝宗室梁王大力開拓,雲南省管轄範圍包括以上範圍還擴大到泰國北部,是歷史上最大的雲南。元庭遂平定雲南,建立19個萬戶府,下設千戶、百戶,實行蒙古貴族的軍事統治,為後來建立雲南行省奠定了基礎。1280年忽必烈調其子納速剌丁為雲南行中書省右丞。 1284年納速剌丁升任
平章政事後,進一步集中行省軍政權力,完善行政、軍事和司法,同時“開雲南驛路”,“馳道路之禁,通民往來”,實行軍民屯田,發展經濟文化,是為雲南全省驛傳系統完備和雲南驛現存驛站之始,而雲南驛地處緬甸和中國內地交通要衝,成為
了一個較大規模的驛站,派駐有蒙古和色目軍隊保護。至此,“雲南”正式成為我國中央直轄、行省一級的行政區劃名稱和地理名詞,歷經元明清三朝,直到今天,元朝管理雲南為後世的管理雲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明朝繼承了元朝雲南省的大部分轄地。直到清朝,雲南是中國白銀的主要產區。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雲南,形成今天的雲南
回族和蒙古族。也稱“雲南新疆”或者“南疆”(新疆原指:新擴大的疆域或者新納入的疆域)。
民國時期,滇軍在雲南形成割據局面,以
龍雲(1928年-1945年)為主席的雲南政府統治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