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官廳

楊氏官廳

 城步楊氏官廳位於城步楊家將村(原大竹坪村),為磚木結構,是由前廳天井正廳、左右廂房組成的四合院落,坐南朝北,建築面積約1100平方米,廳內現塑有再思公、正滔公、正修公之尊像。官廳者,是政府設立的官員處理政治經濟社會事務的場所。為全國四大官廳之一。

從明崇禎五年(1632)年開始修建,直到清末宣統元年(1909)先後三次建成。現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氏官廳
  • 地理位置:湖南省西南部
  • 所處時代:明朝 
  • 占地面積:1100 m 
  • 保護級別: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 所屬地區: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儒林鎮
  • 管理單位:楊氏官廳管委會 
歷史沿革,官廳故事,調查研究,官廳文化,名稱由來,城步楊家文化,建築朝向,景點介紹,保護意義,政治地位,穩定軍心,愛國思想,後世紀念,地圖信息,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原為楊家祠堂。《明史》卷一百七十三第四六一二面載:明永樂二年,宋“飛山蠻”部落首領楊再思十五世孫楊再祿(又名楊昪)升都指揮僉事後,回故鄉祭掃祖瑩,創修楊氏宗祠。
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彰武伯楊瑀禮委武岡守備盧名世親至大竹坪致祭,敬贈“勛裔”匾額。
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五月,欽命湖廣監軍監察御使楊喬然(正一品)親臨城步大竹坪祭掃祖塋,見宗祠正廳懸掛“勛裔”匾額,於是列舉建祠以來城步楊氏府第迭出文武官員五十餘人,其中正一品16人,從一品9人,正二品11人,楊喬然總結祖上功德時說:“明代靖邊之功,惟我楊氏為最”,又題“派總關西”匾額掛於前廳,並向皇帝上奏,將“楊氏宗祠”改為“楊氏官廳”,被大明隆武帝恩準欽定。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大廳及兩廂重新修建。
民國十三年(1924年)復經楊氏族眾整修維護,並立《重修官廳碑記》於廳內,現仍保存完好。
1986年被批准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11月8日,城步被確定為中國南方“楊家將文化藝術之鄉”。
楊氏官廳
楊氏官廳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城步楊家將村的楊氏官廳被確定為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基地。
2011年1月24日,“楊氏官廳”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開列了“楊家將歷史展示廳”。
2012年8月,城步“苗族楊家將傳說”被確定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官廳故事

明代中期,城步有處山沖叫李家灣。李家族輩勤勞敬業,農商兼顧,家業日益殷富,置田買地,富甲一方。到了侄輩卻出了個名叫李玉卿的,此人聰明,有一身力氣,但好逸惡勞,專乾一些欺詐的行當。得知此事,左都督宣府總兵楊能暴跳如雷,他想到了任湖廣監察御史的堂侄楊喬然,於是修書一封,將“李賴皮”乘楊家將士在外守關禦敵,家中孺幼可欺之際霸房占地,縣令貪贓枉法的事實一一陳述。並聲明,若朝廷罔顧不察,全體將士將棄甲歸田,邊關不保。這封十萬火急的總兵奏摺,不到十天就送到了監察御史楊喬然手中。
崇禎十六年(1643),楊喬然代理明皇處理軍機事務。他在數百奏摺中,看到了遠在雲南任總兵的堂叔楊能的軍機要件,隨即將楊能奏摺親呈皇上,奉請崇禎帝御覽。崇禎帝接過奏摺,向楊喬然面授詔書:“自唐宋以來,楊氏世代為國盡忠,功德可彰。欽授楊氏官廳,雜差行戶盡行革免,糾紛犯科自行處置,州府不得干涉。特此詔示。”並欽許楊喬然擇日回鄉省親,督辦落實。
南明隆武二年(1646)5月,楊喬然領親兵百餘人回到城步大竹坪故里,辦了五件大事:一是親臨高祖山(竹枝坡),祭掃祖塋,面對楊氏祖先,他當場口述對聯一副;“威助大明兼一統,功流海內啟後裔”;二是將“李賴皮”李玉卿在楊氏宗祠公開審理處死;三是如數收回李氏非法霸占的房屋田產,明令李姓不得再行欺騙、敲詐、橫行鄉鄰之事,否則嚴懲不貸;四是將貪贓枉法縣令鄭士熙革職查辦;五是根據明皇詔書,將楊氏宗祠更名為“楊氏官廳”,曉諭族眾。自此以後,城步楊氏以官廳為族眾議事之所。每逢春節、清明、端午諸節日,楊氏眾親聚會,傳承精忠報國家訓,祭奠列祖列宗,教育兒孫為國盡忠,為國出力。

調查研究

2008年11月9日,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經多方考證後,認為“城步歷朝歷代的朝廷文臣武將之多,實屬罕見。許多保存下來的明清建築群落、古代文化實物,雖年深月久,仍依稀可辨,印證了這裡的歷史人物及其社會地位。這些文物是貨真價實的、實實在在的、原汁原味的歷史文化遺產,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作用。經研究,確定城步苗族自治縣為中國南方楊家將文化藝術之鄉。”
2010年,國務院參事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也認為“南方楊家將與北方楊家將一樣具有為國捐軀、為國奮鬥的愛國精神。南方楊家將的歷史人物,時間跨越千年,是實實在在的、貨真價實的歷史事實。通過他們奮不顧身的英勇事跡,自然積澱出一種炫麗的民族精神。城步可以稱之為中國南方楊家將文化藝術之鄉”。

官廳文化

名稱由來

楊氏官廳之名為明洪武年(1369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所賜 。

城步楊家文化

湖南省苗學會會員、城步苗族自治縣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楊凱焱介紹,城步歷代出名將,“在宋有楊再興,在元有楊完者,在明有楊洪父子”。尤其楊氏人才鼎盛。楊氏是城步苗族的第一大姓,歷史上稱“楊半邊”,自唐以來,將星璀璨。早在元明時期就有“楊氏世勛”、“楊將無敵”的史料記載。
城步楊姓始祖楊再思生於唐末,身經五代十國亂世,受苗、侗、土家、瑤、水各民族擁戴,奉為良將,為唐王朝所倚重。
據《湖南楊氏通譜》載:宋時期山西太原以楊業為代表的“楊家將”是楊再思之弟楊再滔的後代,而再思再滔均為楊居本之子。因此,南北楊家將同出一宗,有著血脈相連的淵源。
楊再思十個兒子所轄十州近千個峒寨,使武溪地區在唐末宋初近百年間處於相當的和平穩定。
最主要的是其後世在多朝的數百年中造就了三個著名的軍事集團,即宋朝的楊再興軍事集團、元朝的楊完者(楊通貫)軍事集團、明朝的楊洪軍事集團。由於楊家軍忠義護國,誓死效忠,創造了享譽國內外的楊家將文化。
南方城步楊家將的發展歷史,概括起來有五個顯著特點:一是歷代城步楊家將始終以“精忠報國”“為民造福”為初心和使命;二是城步楊家將延續時間長,自唐朝開始綿延至清朝;三是擔任的職位高,從四品到一品的官員比比皆是;四是任職人數多,僅明朝城步四品以上的楊氏將領就達30餘位;五是“忠烈滿門”產生的社會影響十分廣泛和深遠。

建築朝向

楊氏官廳之所以座南朝北,並非簡單地依地而建,而是有其特定含義。
其一:時刻嚮往發源地——陝西華西(關西);
其二:忠誠護衛“皇上”——中央政府;
其三:熱切盼望出征(北方)將軍們的捷報傳來。

景點介紹

楊氏官廳為典型的磚木祠堂結構,坐南朝北,由前廳、天井、正廳、左右廂房構成一個四合院落,牆壁屋背,青灰磚瓦,飛檐翹角,屋脊坐有雄獅一對,兩端有鰲頭翹首、墊柱石刻有隻有當地官員眾多且層出不窮、並經皇上或朝廷批准才能雕刻的“信鴿傳官書”圖案,附近清溪村有保存完好的楊氏古民居,與古官邸相映襯。
全屋為磚木結構,單層四合,長24米,高6.2米,前後正廳均為四排三間,四周為青磚厚牆,側牆上兩頭各粉飾有高矮不等的三隻尖角,屋脊、檐口彩繪龍鳳花草及人物故事圖,石木鏤刻。
現供奉有楊震楊業和城步楊氏的一世始祖楊再思,二世始祖楊正滔、楊正修的五尊塑像。
同時供奉著自唐末宣明順助王、特授銀青光祿大夫楊再思至清朝時期鴉片戰爭抗英名將楊芳等五朝、八百年間1至4品名將名臣55位,其他文武官員三百多位。

保護意義

政治地位

由朝廷授予姓氏官廳的,全國僅有四處,既山西朔州“李氏官廳”,山東泰安“魏氏官廳”、河北懷來“劉氏官廳”與湖南城步的“楊氏官廳”(此稱全國僅此一處),可見其政治地位的高貴。

穩定軍心

“楊氏官廳”的設立,穩定了當時遠在雲南貴州戍邊的楊門將士軍心,也穩定了當時追隨楊門部將從軍的其他各地各民族的戌邊軍人及家人,調動了他們戌邊的熱情和積極性。
在城步和雲貴渝西南等地就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跟隨楊家軍,打仗立功名,家業有擔保,在外莫擔心,建立英雄業,子孫萬代興。”

愛國思想

湖南省文史館、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專家對城步楊家將文化進行了長達四年的考察調研。
史學家伍新福、民俗學家李鳴高等十餘位專家教授亦親臨城步,他們實地察看了楊姓氏族祠堂廟宇及楊再思、楊正修、楊再興、楊洪等名人的誕生地故居、祖籍、及墓葬地,經多方考證後一致認為:“城步楊家將與北宋山西楊家將齊名符合歷史事實;城步楊家將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建於明代末年的大竹坪《楊氏官廳》,對研究民族歷史和楊家將文化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楊家將精忠報國的思想值得傳承和發揚。”

後世紀念

自1985年開始,廣東貴州廣西雲南及周邊縣市的楊氏後裔每年也到楊再思墓地和“楊氏官廳”進行祭祀。
每逢清明節期間,遠在雲南、貴州、廣西甚至緬甸泰國高棉的楊氏後裔都來城步尋祖覓宗祭祖掃墓。
每年的清明節前三天或後四天,均有來自中南七省的楊姓到楊家將人物的始祖楊再思墓燒香祭掃,每年的祭拜者不少於5000人。
在城步苗族自治縣民族宗教局和文化、文物等部門的支持下,2010年又經族眾捐資,修葺一新,列入祀典。於2010年12月20日楊氏官廳管委會在楊氏官廳舉行了中國南方楊家將公祭典禮。

地圖信息

楊氏官廳

旅遊信息

長株潭方向(此處以長沙市人民政府做起點為例,婁底、邵陽可從該自駕路線中的高速入口處上):
長沙市政府→嶽麓大道輔路→嶽麓大道→澗塘立交橋→西二環→羅家嘴立交橋→雲棲路→長潭西高速→赤江互通→長芷高速→龍塘樞紐→安邵高速→二廣高速→梽木山樞紐→滬昆高速→大水樞紐→洞新高速→洞城高速→武靖高速→洞城高速→S219,行駛650米可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