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粉蒸魚是一道湖南省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此菜選用新鮮翠竹筒,盛魚後密封蒸之,既保留了粉蒸魚的傳統風味,又增加了翠竹本身的淡淡清香,菜型別具一格,回味悠長。鮰魚,又名肥坨黃鱷魚,亦稱肥蛇魚,背側灰黃色,元鱗片,盛產於洞庭湖區,以岳陽一帶居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翠竹粉蒸魚
- 主要食材:魚,熟米粉
- 分類:湘菜
- 特點:菜型別具一格,回味悠長
- 工藝:蒸
食品用料,製作方法,工藝關鍵,食品特點,營養價值,相關典故,
食品用料
母魚 1尾
白醋 .5 克
熟米粉...100 克
紹酒 .5 克
五香粉 10 克
味素 .1 克
原汁醬油...15 克
蔥 ..5 克
豆瓣醬 25 克
姜 ..5 克
甜麵醬 15 克
精鹽 .1 克
胡椒粉 1 克
芝麻油 30 克
花椒粉 1 克
辣椒油 30 克
白糖 1.5 克
熟豬油 40 克
製作方法
1.取直徑為10 厘米,長25 厘米,兩端帶竹節的翠竹筒1 節,離竹筒兩端約4 厘米處,橫鋸2 條、再破成寬10 厘米的口,破下的竹片作筒蓋。
2.將魚從腹部剖開,去內臟,洗淨瀝乾。切成5 厘米長、3 厘米寬,2 厘米厚的長方形塊,再用水清洗一次,瀝乾水放入大碗內。加原汁醬油、豆瓣醬、胡椒粉、五香粉、甜麵醬、花椒粉、精鹽、白糖、白醋、紹酒、味素、芝麻油、辣椒油、蔥、姜未拌勻,然後加入米粉,熟豬油拌勻,醃5 分鐘,再將醃好的魚放入竹筒,蓋上筒蓋,上籠蒸20 分鐘取出。用托盤托竹上席,揭去蓋即成。
工藝關鍵
1.選用洞庭未產子的魚,2500 克左右為佳。
2. 魚名貴,上頜和尾部同時選用,以免顧客誤認為是它魚代替。
3. 魚處理後,擠出涎窩,斬去邊鰭,連同頭尾一起剁塊。
食品特點
此菜選用新鮮翠竹筒,盛魚後密封蒸之。既保留了粉蒸魚的傳統風味,又增加了翠竹本身的淡淡清香。菜型別具一格,回味悠長。
營養價值
此菜營養豐富,含蛋白質150 克、脂肪62 克、熱量1172 千卡、鈣612毫克、磷1688 毫克、鐵18 毫克。是貧血、營養不良、結核病、肝炎病、軟骨病、骨質軟化等患者和孕婦、乳母、老年人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