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解放軍著名將領)

陳光(解放軍著名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光(1905.02.24 - 1954.06.07),原名陳世椿,湖南宜章縣栗源堡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代著名將領。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連長、營長、團長、師長,少共國際師師長等職。

湘南暴動成功後,陳光隨朱德、陳毅走上井岡山,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獨立三師第二十九團一營任連長。

基本介紹

  • 本名:陳光
  • 別稱:陳世椿
  • 所處時代: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湖南宜章縣栗源堡人
  • 出生時間:1905年2月24日 
  • 去世時間:1954年6月7日
  • 主要成就:八路軍一一五師代師長、廣東軍區副司令員
  • 逝世地:湖北武漢
個人生平,人生履歷,個人事跡,

個人生平

1915年,10歲入學讀過短暫的三年私塾,14歲棄學務農。
1926年,在家鄉從事農民運動,北伐軍入湘。陳光所在的家鄉-宜章縣成立了農民協會,他成為農協會員。
1927年底,經當地地下黨員陳東日陳俊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後隨朱德陳毅部隊到井岡山
1928年1月初,朱德、陳毅率“八一”南昌起義的餘部1000來人進至宜章,陳光異常興奮,當即將“馬日事變”後收藏的12支步槍獻出,組建了一支農民赤衛隊,然後配合紅軍參加了湘南暴動。曾率部浴血羅霄的原紅二方面軍主要領導者蕭克將軍解放後評價說:“陳光當時獻出的12支步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那時赤衛隊武器很少,多是一些大刀梭標、土槍,能有這十幾支步槍真不簡單,對宜章暴動的成功,有著重大的意義。”
1930年2月,蔣介石發動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圍剿,陳光參加了水南、值夏戰鬥。陳光這時已是紅四軍一縱隊(縱隊長為林彪)一支隊副支隊長。在中央蘇區進行的反圍剿戰鬥中,紅四軍三個縱隊在紅六軍二縱隊的配合下,首先在富田一帶徹底殲滅了敵先頭部隊一個旅。經兩日激戰,在水南、值夏將敵獨立第十五旅殲滅大部,俘敵1600餘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役中,林彪的指揮所為突圍之敵所圍困。在此緊要關頭,陳光帶領本支隊拚死突入前沿,將林彪安全救護下來,自己卻在戰鬥中掛了彩。事後,不善言談的林彪到救護所看望陳光時,一再表示感謝並主動為他請了功。戰後,陳光受到嘉獎。
陳光與創建井岡山根據地部分幹部延安合影陳光與創建井岡山根據地部分幹部延安合影
是年6月,陳光所在的紅四軍與紅六軍、紅十軍組成紅一軍團,在胡耀邦家鄉文家市的一次戰鬥中,已升任營長的陳光第三次負傷。敵人的子彈穿過他的右膝,卡在骨縫裡,血流如注。同志們把他抬上擔架,他掙扎著從擔架上滾下來,重新爬回陣地,直到將敵人擊潰。
10月,紅四軍進行整編,林彪出任軍長羅榮桓擔任政委。陳光則因作戰勇敢,被提升為該軍第十師三十團團長。由此,性格堅貞倔犟、剛直易怒的陳光和兩位領導便開始了恩怨集結的配合。
次年5至9月,國民黨發動了第二、三兩次圍剿,陳光在作戰期間,升任十師參謀長,帶領本師出色地完成了戰鬥任務。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瑞金隆重召開,陳光被授予二級紅星獎章。年底,他調任紅四軍第十二師師長。
1933年8月,蔣介石調集百萬大軍,採取碉堡戰術對中央蘇區發動了殘酷的第五次圍剿。為了擴紅,黨中央組建了日後名聞遐邇的“少共國際師”。當時,這個師共青團員占到了70%以上,平均年齡僅為18歲。為了把這些“紅小鬼”培養成堅定合格的戰士,中央軍委在師長和政委的人選上反覆遴選,最後決定派戰術素養好、政治覺悟高、指揮能力強、作戰勇敢的陳光出任該師師長,政委則為年僅17歲的總政青年部長肖華。“少共國際師”經過一個月的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便開始了第五次反“圍剿”作戰。
在陳光、肖華的帶領下,“少共國際師”第一仗便在福建一役中殲敵500餘名,繳獲大批槍枝彈藥。為此,朱德、周恩來等領導同志專電嘉許該師,稱讚他們是“鐵拳初試”。三個月後,陳光調任紅二師師長。雖然他在少共國際師只有三個月時間,但正如後來肖華上將評價的:“陳光對培養這支年輕部隊嘔心瀝血,打下了良好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4年4月下旬,國民黨軍集中11個師的兵力進攻廣昌。陳光率領紅二師參加了這次歷時18天的廣昌保衛戰。儘管指戰員們打得十分英勇頑強,給予敵人重大殺傷,但是由於“左”傾冒險主義者實行錯誤的單純防禦的作戰方針,加上敵人以優勢兵力猛烈進攻,和飛機大炮輪番轟炸,使紅軍部隊也受到很大傷亡。陳光在廣昌保衛戰中再一次負傷。
1934年10月14日夜晚,陳光率領紅二師從江西于都縣的川辛店出發,跨過於都河,踏上了長征路。
1934年12月30日,陳光帶領紅二師四團作前衛,飛速搶占了烏江南岸的江界河渡口。
1935年3月中旬,率紅二師隨軍團三渡赤水,再入川南。
1935年5月下旬,先頭部隊到達天險大渡河畔。紅一師一團雖在安順場渡大渡河成功,但由於這裡水深流急,縣城河面太寬,不能架橋,全軍只有四條船,不可能在幾天內渡過河去。此時,尾追之敵已經迫近,情況十分緊急,為了迅速渡過大渡河,必須搶占瀘定橋。陳光臨危受命,指揮紅二師四團以一天急行軍120公里的速度,飛奪了瀘定橋,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的道路。
1935年8月中旬,陳光帶少數部隊試過草地,被藏民騎兵誤傷。這是他第十次負傷。陳光同蕭華在過草地的日子裡,不斷鼓舞部隊發揚藐視一切困難的革命精神,發揚吃苦耐勞、團結友愛的革命傳統;同時以身作則,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部隊。經過6天跋涉,終於在8月26日勝利地走出草地,到達班佑。
陳光作戰勇敢,曾獲紅星獎章,長征途中和到陝北後,歷任第二師、第四師師長,第一軍團代理軍團長。搶渡烏江天險,攻克臘子口,飛奪瀘定橋,奪取直羅鎮,大凡我軍舉行的各次重大戰役,幾乎都留下了他的英名,創造出不少有名的戰鬥範例。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旅長,參與指揮平型關戰役。在師長林彪於1938年3月2日受傷後,出任第115師代師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
1950年,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由於陳光未經上級批准私自招募並建立湖南家鄉子弟學校,被中共廣東分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葉劍英批評,他拒不接受並頂撞葉,葉將他的錯誤定性為“私建武裝”上報中共中南局四野、及總政治部,總政羅榮桓主任批示撤銷陳光職務,予以關押。陳光被解職並押解到武漢關押,被關押後,由於陳光對自己的錯誤認識不足,甚至對抗,導致他被長期關押,後精神失常。
1954年6月7日,陳光在武漢自焚身亡。
1988年4月,中央為陳光恢復了名譽,撤銷原定他的“反黨”的結論,正式恢復了他的黨籍。

人生履歷

1915年,10歲入讀私塾叄年,因貧困,14歲棄學務農。
1926年,參加革命,任栗源堡農協會會員。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任栗源區赤衛隊長。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十師二十九團叄連連長,後任永新北鄉游 擊隊隊長,九月調任中國工農紅軍紅四軍叄十一團任排長,連長。
1929年,10月起任中國工農紅軍一縱隊一支隊副大隊長,大隊長,副支隊長,支隊長。
1930年,10月起任中國工農紅軍紅一軍團四軍十師叄十團團長、師參謀長。
1931年,12月任任中國工農紅軍紅四軍十二師師長。
1932年,3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紅四軍十一師師長
1933年,5月任少共國際師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師師長,紅一軍團二師長。
1933年,8月1日榮獲中革軍委授予的二等紅星獎章。
1934年,2月1日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其間參與了自1930年11月起中央蘇區的五次反“圍剿”,並十次負傷。
1934年,10月任紅一軍團二師師長,率部擔任前衛,參加長征。其間,連破敵人四道封鎖線,血戰湘江、指揮強渡烏江、攻占遵義,參加四渡赤水、奪取瀘定橋,攻占臘子口等著名戰鬥。
1935年,10月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副軍團長、四師師長。 率部 參加直羅鎮和東征等著名戰役。 1936年,6月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任高級幹部科科長(政委羅榮桓)、紅一軍團副軍團長。結業後,1936年12月任紅一軍團代軍團長。
1937年,7月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叄四叄旅旅長,參與指揮平型關大捷的戰鬥及廣陽戰鬥。
1938年,3月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代師長。1938年12月,與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率部挺進山東,開闢山東抗日根據地,次年到達魯西。
1941年,8月8日中央軍委決定;山東縱隊歸一一五師首長指揮,成立山東軍政委員會,任委員。
1942年,8月任山東軍區司令員。1938年至1942年間指揮攻克樊壩、陸房突圍、梁山戰鬥及1941年11月對日寇鐵壁合圍“大掃蕩”的鬥爭。
1943年,3月離開山東赴延安,由羅榮桓精心安排,在以史瑞楚為書記的11人臨時黨支部護送小隊護送下,於10月中旬抵達延安,入中共中黨校學習。
1944年,5月所在中共中央黨校通過了《陳光同志的歷史總結》。稱“是我黨有數的軍事人材之一”。其間著述《我的歷史自傳》是當今考證我黨我軍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珍貴的史料文獻。
1945年,4月23日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任七大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其間,毛澤東致信陳光稱:“你在山東執行的路線是對的,“七大”要開成一個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相信你能致力於開好這次大會”。
1945年,8月25日離開延安,與其他二十幾位中共高級將領一道乘美軍飛機奔赴前線各戰區。幾經周折轉道與林彪肖勁光鄧華等於10月29日抵達瀋陽。11月,初戰山海關時在黑山一帶組織第二道防線。任東滿軍區副司令員。
1946年,2月任吉遼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參與指揮攻打長春、拉法、新站等戰鬥。10月任第六縱隊司令員,率部參加叄下江南戰役。 參戰指揮焦家嶺、城子嶼 、德惠等戰鬥。
1947年,5月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司令員。參與圍困長春、入關參加平津戰役及北平入城式。
1949年,5月任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其間,四野在北平朝陽門內“九爺府”高級幹部南下動員會上,未征羅榮桓首肯,林彪公開點名批評陳光“居功自傲”。後隨軍南下進駐武漢。
1949年,11月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
1950年,7月23日遭軟禁。10月轉到武漢繼續被關押
1951年,3月被開除黨籍。繼續被長期非法關押。其間,有梁必業劉興元奉命面勸其承認錯誤,但遭拒絕。
1954年,6月7日於武漢關押處一幢二層樓里,陳光自焚身亡,一代名將隕落。時年四十九歲。
1988年,4月,中共中央為陳光將軍正式恢復黨籍、名譽。

個人事跡

紅一軍團軍團長
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影響,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1934年10月14日夜,陳光率領紅二師渡過於都河,踏上長征路。長征之初,陳光帶領紅二師擔任突前前衛的任務,掩護軍委縱隊和後續部隊。經過浴血拚殺,終於來到了貴州。“黎平會議”後,紅軍改向遵義進發,紅二師四團被選作前衛。陳光被軍委首長親自點將,帶領耿飈任團長、楊成武任政委的四團搶渡烏江天險。隨後,他折回師部,指揮六團、四團,分別攻取遵義,搶占婁山關,占領松壩,然後再度集結部隊沿西北方向警戒,與兄弟部隊一道警衛著遵義會議的召開。
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被重新確立了領導地位。隨後,陳光帶領紅二師參加了四渡赤水,順利進軍川西。行至大渡河安順場渡口,中央紅軍面對幾十萬蜂擁而至的敵軍,面臨進退維谷的境地。當時正值5月雨季,安順場渡口水流湍急,河床寬廣,工兵部隊無法架起浮橋,全軍上下費盡心機搞來的4隻小船隻是杯水車薪。唯有搶占瀘定橋,才能保證部隊搶渡完大渡河,避免當年石達開在此全軍覆滅的命運。重任又一次落在了陳光肩上。他帶領紅二師四團以一天狂奔120公里的速度,創造了軍史上至今仍津津樂道的奇蹟——飛奪瀘定橋,打開了紅軍的北上之路。
走出草地後,紅二師率先進入甘南境內。又一道著名天險——臘子口擋住了紅軍的去路。這道關隘被夾在連綿的群山中,在兩道山峰間如同一條狹窄的口子,刀砍斧削。兩面儘是絕壁懸崖,下面則為一條奔騰的河流,其間僅有一座木橋,是出入臘子口的唯一孔道。
林彪、聶榮臻等軍團首長和陳光一道仔細觀察了地形,決定由陳光和四團政委楊成武指揮。經過一夜激戰,臘子口終於被攻克。1944年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時,黨小組曾對陳光的這一功績作了如下評述:“在長征中臘子口攻堅,陳光對中央紅軍北上,渡出險境,貢獻極巨。”
1935年11月19日,紅軍進入陝北吳起後,陳光改任紅四師師長,彭雪楓為政委。在”直羅鎮戰役“中,他帶領四師,在友鄰部隊配合下,擔任主攻任務,最後一舉攻克直羅鎮,全殲敵一〇九師,生俘師長牛元峰以下5000餘人。“西安事變”後,陳光接替已調任紅軍大學校長的林彪,成為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直至半年後,紅一軍團被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
飛奪滬定橋
在向遵義進軍途中,中央紅軍首長親自點將,令陳光師長帶領耿飈任團長、楊成武任政委的紅四團突破烏江天險。接著他又指揮紅四團與紅六團攻打遵義、搶奪婁山關、占領松壩,然後與兄弟部隊一道,嚴防死守10多個晝夜,忠實地完成了遵義會議的警衛任務。在這次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重新確定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在毛澤東的指揮下,陳光帶領紅二師四渡赤水,進軍川西。
飛奪滬定橋飛奪滬定橋
1935年5月,天公不作美,連天降暴雨。陳光率紅二師來到大渡河安順場渡口。此時,大渡河水流湍急,濁流滔滔,河面變得更寬,舉目一片汪洋。工兵部隊無法架設浮橋,先頭部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僅僅找到4條小船,紅軍大部隊一時無法全部渡江。身後是殺氣騰騰的數個師的追兵,對岸是上十萬蜂擁而至的頑敵,他們狂妄地叫囂:要讓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在這裡全軍覆滅!面對敵人重兵前後夾擊,紅軍只有避開鋒芒,繞道幾百里飛奪瀘定橋,搶渡大渡河,跳出敵人的包圍圈,紅軍才有生路。又是生死關頭,又是臨危受命,陳光帶領紅二師四團邁開兩條腿在坎坷泥濘的羊腸小道上同敵人賽跑,一天狂奔240里,終於奪下了瀘定橋,打開了紅軍的北上之路。
出任115師代師長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分任正副總指揮,下轄三個師,即115、120、129,而以115師實力最強,有1萬5千餘人,由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合編而成。115師成立之初,師長為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實際上是政委角色),政訓處主任羅榮桓。下轄343、344兩個旅。徐海東任344旅旅長,陳光則擔任343旅旅長。
9月,115師出師即勝,創造了中國抗戰史上的一個奇蹟。林彪集中該師兵力,在山西平型關設伏,殲敵板垣師團二十一旅團1000餘人,打下了全國抗戰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一個月後,陳光和老搭檔肖華一道率343旅於廣陽再次設伏,斃傷日軍千餘人,取得了廣陽大捷。改變歷史序曲的往往有很多偶然因素。次年3月,林彪在清晨的一次策馬晨練中,為晉軍誤傷,生命垂危,旋即被接回延安,轉送蘇聯救治。經中央軍委提議,八路軍總部任命陳光為115師代師長。
陳光(解放軍著名將領)
不久,115師大分家。聶榮臻帶部分人馬去了五台山,建立晉察冀根據地。陳光和政委羅榮桓一道帶著主力部隊東進山東。進入齊魯大地不久,他們便指揮楊勇打下了樊壩,樹立了八路軍的聲威。接著,一鼓作氣,直插泰山以西,建立起各級抗日政權,有力地威懾著津浦鐵路中段的日軍。5月初,日偽軍數千人馬,兵分九路,殺氣騰騰地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向泰西地區掃蕩,伺機尋找115師主力決戰。
這時,陳光率領的師直、686團、津浦支隊以及魯西區黨委共3000餘人,頓時陷入敵人的四面包圍之中。實際上,早在日軍有所動作之初,陳光就有一種預感,日軍會對115師進行大規模掃蕩。但羅榮桓去東汶支隊檢查工作不在家,他雖有些意識,但沒料到日軍會有如此大規模的九路圍攻。當發覺情況的嚴重性時,陳光決定緊急突圍。
1938年5月11日拂曉,日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全線發起攻擊,並出動飛機轟炸掃射。115師總部所在的陸房村房傾牆摧,地動山搖。這是陳光在戰鬥年月遇到的最被動最危險的局面,他命令各部隊:不惜一切,堅守陣地,夜間突圍1各線守軍也英勇頑強地抗擊敵人,打退敵人一次衝擊。
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斃傷敵聯隊長植樹田大佐以下1300餘人。黃昏時,敵人停止了攻擊,企圖次日清晨再攻。夜幕降臨後,陳光立即召集師部機關的參謀處長王秉璋等,研究並確定了當晚突圍的路線、時機和具體安排。夜10時後,利用敵人不敢夜戰的弱點,在進行動員、緊急埋藏笨重物資之後,從敵人陣地的空隙,分兩路向東南及西南方向隱蔽地突出重圍。12日拂曉,安全到達東平以東的無鹽村一帶。1938年5月12日拂曉,115師渡過汶河,跳出陸房村,在東平以東的無鹽村與政委羅榮桓會合。這便是抗戰軍史上有名的“陸房突圍”,也是陳光日後蒙冤的一大伏筆。
此役115師傷亡300餘人,丟掉部分騾馬和輜重,暴露了部隊的一些問題。對此,一些幹部頗有怨尤,有的甚至指責陳光“指揮失誤,受到些損失,不好向中央交待”。陳光聽到這些議論,心情可想而知,後在羅榮桓的鼓勵下,情緒得以穩定下來。兩個月後,陳光又用手裡僅有的三四百人,將日軍長田大隊包圍,打了一個大勝仗。戰後第二天,八路軍總部傳令嘉獎,稱是一場漂亮的“殲滅戰”。陳光的威名,遂在山東流傳開來。他和政委羅榮桓緊密配合,精誠團結,以致山東軍民一提到115師,便呼為一個人“陳羅”。
隨後數年,陳光和羅榮桓一道在山東抗日根據地,粉碎了日軍的掃蕩,取得了甲子山、梁山、郯城等著名戰役的勝利,當初不到一旅人眾而入山東,到抗戰結束時,已發展到10餘萬人。陳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以致在日軍本部,有關部門專門撰寫了《陳光部作戰研究》的小冊子供他們指導作戰之用。
1945年,陳光在延安出席黨的“七大”,並成為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生性率直的他在出席七大代表的人選問題上,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於情於理,皆不為過。不料,此舉引來軒然大波,有人以“陳光欲抵制黨代會”為由,直接上書毛澤東,指斥其有“反黨行為”。這也成為後來陳光蒙冤的又一罪狀。
毛澤東對這位井岡山會師時的連長畢竟是了解的。他經過調查,當即給陳光回了封信,稱:“你的意見我是了解的。有些意見是對的。你在山東執行的路線是對的。‘七大’要開成一個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相信你能致力於開好這次大會。故意見可以會後交換。”陳光接信,釋然於懷,並將書信一直珍藏在貼身衣袋裡。七大以後,毛澤東果然踐諾,特地邀請陳光和夫人史瑞楚一道來家中作客,同他們進行了親切交談。毛澤東對陳光參加革命以來所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以後的工作進行了很多指示和囑託。
當時的延安審查小組經過全面考核,在陳光的《歷史總結》中作了如下評述:“陳光是我軍有數的軍事人才之一,他一貫忠心耿耿,具有為黨為階級虛心學習,聯絡民眾的優良品質。”“抗日戰爭中,陳光率115師轉戰華北,1939年進入山東,創造了梁山殲滅戰、陸房突圍等有名的戰役,使我黨我軍威名遠揚,魯蘇局面大開,根據地建立。”
廣陽大捷逞英豪
平型關戰役後第五天,林彪率領第一一五師由雲霧嶺、金山鋪南下五台山,馳援從正面戰場敗退下來的國民黨軍隊。此時,侵晉日軍仍由繁峙方向向南推進。進攻太原的日軍第二十師團急於爭功,一頭扎進了廣陽。
軍情報到第三四三旅,陳光腦子閃過一個念頭,這又是一個伏擊日寇的絕好機會。因為他帶部隊走過那裡幾十華里路,他知道該地道路彎彎曲曲,兩邊是陡峭的山崖,與平型關相似。陳光趕到師部,向林彪談了自己的看法。林彪先是驚訝地說道:“這又是一口天然設伏的活棺材!”但當他對兵力作了一翻盤算後,就有些氣餒,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尚在百里之外,第三四三旅的獨立團也要明天下午才可趕到廣陽,投入的軍力只有第三四三旅的兩個團。
林彪想,叫陳光指揮或許能取勝,但仗如果打成膠著狀態,造成兩個團的重大損失,那就得不償失。第六八五、第六八六團是全師最硬的兩個拳頭,都是長征留下來的火種,平型關已死傷1000餘人。看到林彪猶豫的樣子,陳光信心十足地說:“我們一定打好這一仗,絕不讓鬼子倒咬一口。”他帶著參謀長和兩個團長趕到廣陽大川里,進行實地察看,之後回到師部對林彪說:“大川里將變成日軍的第二個墳場!”林彪決定廣陽戰鬥由陳光指揮,並下令第三四四旅派出第六八七團當晚向松塔前進60里,擋住日軍的增援。
10月3日清晨,第三四三旅開入大川里,陳光令第六八五團進到狼溝,扼住兩側山頭,第六八六團除兩個連占據小寨村以北的高地,其餘部隊作為出擊主力。當日下午3時,日軍第二十四師團開始進入大川里,陳光傳令放過日軍的兩個聯隊,引誘敵人的後續輜重隊伍。
大川里十幾里的山溝中,一條公路年久失修,路面被洪水沖得坑坑窪窪。10月4日上午9時,日軍輜重部隊2000餘人,趕著700多頭騾馬牲口,踏進了第三四三旅的伏擊圈。隨著陳光一聲令下,八路軍發起了猛烈攻擊,日軍被打得人仰馬翻、鬼哭狼嚎。經過惡戰,被圍住的日軍大部分被殲。
此次戰鬥,第三四三旅共殲滅日軍1000餘人,繳獲200多匹騾馬及大量物資,我軍傷亡不到300人,營以上幹部無一人傷亡。
陸房突圍鎮定自若
1937年11月,第一一五師政委聶榮臻受八路軍總部之命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938年2月,師長林彪因傷療養。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由陳光任代師長、羅榮桓任政委。陳光的卓越指揮才能和戰術素養,不但表現在打勝仗中,更能在敵強我弱、險惡被動的戰況下得到體現。陸房突圍,就是突出的一例。
1939年1月下旬,樊壩大捷後,楊勇率第六八六團1個營和師直2個連在運河西地區開闢根據地。3月6日,陳光、羅榮桓則率師部及第六八六團2個營東渡運河,到泰西地區。
第一一五師在泰西好似一把尖刀插入敵人心臟。5月初,山東日軍最高長官尾高龜藏調集濟南、象安等17城鎮日偽軍5000餘人,以汽車、坦克百餘輛、炮百餘門,分9路掃蕩我泰西根據地。1939年5月9日,敵軍從四面逐步向我實行包圍。第一一五師直屬隊、第六八六團、津浦支隊及魯西區黨政機關等3000餘人陷敵重圍。此刻,羅榮桓政委已去東(平)紋(上)寧(陽)支隊檢查工作,指揮的重任落在陳光一人身上。當發現被日寇四面緊圍後,陳光與熟悉泰西地形的山東縱隊第六支隊支隊長段君毅等人商議,決定以第六支隊為前導,向西南方向突圍,涉過汶河到東平、汶上一帶。
1939年5月10日晚,段君毅的第六支隊渡過了汶河,勝利突圍。陳光帶著師部機關和第六八六團走到半路,偵察員趕來報告訊息:汶河的南岸發現日軍,因為第六支隊渡過汶河後沒有及時向師部發報,不知情況如何。陳光考慮到西南一線是平原,如與大部日軍遭遇,會有很大危險,感到還是向北突圍,進入大峰山地區。
不料日軍早已在大峰山布置重兵進行堵截,第一一五師機關和第六八六團還沒有接近大峰山,就遭到日軍堵擊,不得不邊打邊退,被擠到了方圓10餘里的盆地區域——陸房。日軍已偵悉到八路軍主力在此,仍在增兵,情況萬分危急,任何一處陣地被突破,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關鍵時刻,陳光表現出臨危不亂的指揮才能和及時把握戰機的戰術素養。他命令放棄大部陣地,集中力量搶占兩岸肥柱山、牙山、東鳳凰山等關鍵陣地。
戰鬥打了整整一個白天,搶先幾分鐘占據肥柱山和牙山的第六八六團,接連打退了日軍的9次進攻。這時,西南一股敵人由騎兵配合沿公路向我軍衝擊,一度突破第六八六團和津浦支隊結合部,逼近陸房村邊,情況異常嚴重。陳光立即命令特務營1個連、師直騎兵連及津浦支隊等部分人員迅猛反擊,展開白刃格鬥,終於打退敵人,保住了陣地和師部機關安全。在鳳凰山,津浦支隊打得相當頑強,始終守住了陣地。由於八路軍幾個山頭互為犄角,日軍始終無法推進。
陳光同參謀處長王秉璋等研究,決定趁敵不敢夜戰,收攏部隊,整理裝備,埋藏笨重物資。夜10時,部隊從敵人陣地空隙分兩路向紅山、牙山方向隱蔽突出重圍,到達東平縣無鹽村一帶,與羅榮桓會合。
12日晨,敵人向陸房發動總攻,步兵在炮火掩護下,膽戰心驚地攻入村內卻未遭任何抵抗。敵軍才發現我軍早已轉移。此戰,我軍共斃傷敵聯隊長植田大佐以下1300餘人,自身僅傷亡360人,丟掉了一些物資。
梁山絕殺皇族精英
1939年6月,駐津浦路日軍第三十二師團決定對八路軍展開“掃蕩”行動。7月底,該師團抽調一個野戰步兵大隊進行“掃蕩”,並特地加強了部分騎兵和炮兵,組成一個步、炮、騎混成大隊。
指揮官叫長田敏江,是天皇的外甥,來華前,日本天皇還專門召見了他。長田敏江為了露臉,主動請纓率隊前往“掃蕩”。他曾率領一個大隊擊潰國民黨軍1個師的防禦,占領了幾個縣城。這次,他讓騎兵和偽軍在前,步兵居中,後面用數十匹騾馬拉著義大利野炮壓陣。
8月1日上午,陳光和羅榮桓正在駐地召開慶祝“八一”軍民聯歡會,突然,我騎兵偵察兵送來緊急情報:一個叫長田敏江的日軍少佐率領一個600餘名日軍加強大隊和偽軍由汶上縣城出發,正向我梁山根據地“進犯掃蕩”。據進一步偵察,這股日軍是孤立的,沒有後續部隊,也沒有其他敵人的策應。梁山附近沒有敵軍的據點,稍遠一點的東平、濟寧、鄆城、陽穀的敵軍也沒有出動增兵的跡象。第一一五師在梁山的兵力雖只有4個連,但青紗帳已起,便於隱蔽;楊勇的獨立旅就在梁山南面30里。陳光下決心吃掉這股敵人,羅榮桓表示同意。他們一起到梁山前坡的孟林勘察地形,朝東南看,只見茫茫一片高粱地和玉米地,近處是汶上過來的大路,順著大路往西南看,一里開外有一座小山嶺,周圍有些民房,叫獨山莊。
陳光立即進行戰鬥部署。他命令獨立旅第一團第三營趕到獨山莊以南高地,爭取殲滅這股敵人的全部或一部,該團其餘部隊加強對汶上方向的警戒。他還指定了直屬4個連隊的伏擊位置。
第二天中午,敵人開始進攻,偽軍打頭,日軍緊隨其後。陳光讓第二連埋伏青紗帳中。敵人卻走了另一條路,直闖前集。埋伏在莊裡莊外的第四連和第十連突然開火。第二連聽到槍聲立即趕到敵人後面攻擊,斃傷日偽軍30多人。長田敏江很快冷靜下來,集結隊伍,然後命令向梁山開炮。打了半小時,沒有動靜。長田敏江以為只是碰上了游擊隊,於是命令部隊繼續前進。不料到了梁山西南角,又遭到獨立旅第三營的襲擊。長田敏江被打得暈頭轉向,一面氣急敗壞地命令炮兵向梁山四周發炮攻擊,一面指揮日大隊占領前面的獨山莊和莊外的亂石崗。
長田敏江不知八路軍虛實,命日偽軍撤至梁山西南的獨山莊。我軍特務營兩個連和騎兵連緊追不捨,將獨山莊包圍。長田敏江沒有料到包圍他的八路軍只有區區300餘人,以為遇到了八路的重兵,未敢突圍。當晚9時,獨立旅第一團第三營急行軍趕到,陳光指揮各部隊發動進攻,打進了獨山莊。戰鬥到深夜,日軍節節敗退到車馬店內,八路軍組織的火力組、作業組、爆破組協同配合,逐一攻下敵人陣地。第三營掃除了石灰窯中的殘敵。日軍堅持不住,打開院門,向一片豆子地里亂跑。騎兵連及時趕到,隨著八路軍戰士手中大刀在空中寒光閃閃,鬼子的人頭紛紛落地。
此戰共殲滅日偽軍300餘人,長田敏江剖腹自殺,13名日軍被俘虜,繳獲野戰炮2門、九二步兵炮1門、擲彈筒3具、輕重機槍12挺、步槍200支。
長田大隊的覆滅給日軍沉重打擊,日軍雖對此次戰鬥和長田敏江身份秘而不宣,卻多次召開作戰“檢討會”。
這次戰鬥,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創造了八路軍在劣勢裝備但兵力為日軍兩倍的情況下,全殲日軍一個成建制的混成加強大隊的出色戰例,被八路軍總部和國民政府譽為“模範殲滅戰”。
“扣壓電台”事件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東北成為國共雙方矚目的焦點。根據中共中央決定,林彪、陳雲彭真等率10萬餘幹部晝夜兼程趕往東北,羅榮桓與黃克誠分率山東八路軍、蘇皖新四軍齊頭並進。陳光原本回山東,由於形勢的變化,也和林彪一道趕赴東北。10月,陳光在與羅榮桓及老部隊會合後,中共東北局決定,在黑山、北鎮一帶設定第二道防線,交由陳光負責指揮。出於戰略需要,羅榮桓當即把從山東帶來的一部電台和機要人員交與陳光使用。
約兩月後,林彪帶領東北民主聯軍指揮所出關撤往阜新。此時,國民黨部隊已進占錦州、溝幫子一域,惡戰一觸即發,情急之中,林彪得知陳光處有部大功率電台,連忙致電陳光,要求調電台和機要人員火速趕往阜新。陳光考慮沒有電台無法進行聯絡、指揮,況且林彪部已有兩台大功率日制電台,當即回電希望不要調走電台。林彪則兩度來電繼續催調,並嚴辭責問陳光扣壓電台,妨礙其指揮作戰。見此情況,陳光忙抽調出電台及機要人員,準備送往林彪處。不料,錦州之敵大舉進犯陳光部,倉促撤退之際,陳光只得帶走電台及機要人員。電台就此無法上交。隨後,性格內斂、含而不露的林彪多次在公開場合指斥陳光“無理霸占電台,抗命不交”。
在東北數年,在林彪、羅榮桓節制下,陳光參與指揮攻打長春、拉法、新站等戰鬥。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司令員、松江軍區司令員等職,率部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參與指揮焦家嶺、城子予、德惠等戰鬥。1949年初,陳光擔任了第四野戰軍的副參謀長。3月進駐北平時,林彪在防止居功驕傲的會上,既未徵得東北局同意,更未得到羅榮桓首肯,再次點名批評了陳光。
廣州蒙冤
在當時的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葉劍英的領導下,負責剿匪肅特、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市場物價等多方面的工作。廣州緊鄰港澳及海外,是新中國的南方前哨,百廢待興。與許多槍林彈雨中廝殺過來的戰友一樣,陳光遇到了人生的新課題,缺少對城市管理建設的經驗。當時,中央明確規定,在港、澳、台做情報工作,有一套嚴格的程式和高度的紀律,結果陳光在掌握政策時,表現得主觀、簡單和不夠審慎,以致出現一些較大的錯誤。同時,他從局部利益出發,在老家宜章違反幹部政策和一些規定,將烈士子弟和知識青年招來廣州,辦起了訓練班。
鑒於陳光的錯誤和牴觸的態度,中南軍區報請中央後,給予他開除黨籍的處分。1950年7月23日,陳光受到更為嚴厲的處理。這天一大早,原115師作戰科長、陳光的老部下、時任廣東軍區參謀長的李作鵬,邀約他赴廣州荔枝湖遊玩。陳光很開心。兩人在湖中泛舟,還搞了野餐,頗為盡興。但是待到下午歸來時,陳光大吃一驚,只見其住所和道路兩旁已戒備森嚴,跟隨他多年的老炊事員含淚望著他,四周則站滿了他不認識的戰士。警衛全部撤走,查抄了住所,在二樓的房間裡,李作鵬尷尬地望了望他,然後朝保衛部部長呶了呶嘴。保衛部長便捧出上級的電令,宣布他已被撤銷廣東軍區副司令兼廣州警備司令的職務,旋即將他軟禁起來。
實際上,對陳光的處理意見已在1950年7月22日晚由中南軍區電告了廣東軍區,鑒於陳光性格剛烈,又是戰功卓著的老同志,電文強調儘量做到不擴散,具體實施由廣東軍區黨委安排,採取先撤換警衛,再行就地軟禁的辦法。但是怎樣實施呢?廣東軍區連夜召開黨委常委會(未通知陳光參加),由葉帥主持,擬了幾套方案,都未獲認同,最後李作鵬自告奮勇提出了邀陳光游湖、再派人查抄住所的辦法。客觀上講,李作鵬提出這個建議,一是基於多年的戰友情誼,希望在老戰友被打入“另冊”前,能夠開開心,敘敘舊;二也是執行上級儘量不擴散的指示。作為參謀長,這是他的分內之事,不能因為後來的蛻變而在這件事上指斥他。
陳光被軟禁後,據當時看守陳光的保衛幹事王大述回憶:“我帶一個警衛班負責對他進行監護。陳光在二樓聽到對自己的處理意見後,情緒很激動。因執行者都是他的老部下,不便作什麼解釋。開始幾天,他飯量很小,常常大發脾氣。我職務低,只負責看守,便對他說,首長,你的問題我們不了解,領導派我們來,有三條任務,一是保衛你安全,二是照顧你生活,三是限制你自由,不能下二樓。你有意見可以向組織反映,但不能老發脾氣,不吃飯,這樣會影響健康的。”
陳光連連搖頭,兩行清淚掛滿腮邊,盛怒中他掏出珍藏在貼身衣袋裡的毛澤東1945年寫給他的信,氣憤地說:“有人陷害我,毛主席了解我,信任我,我要見毛主席。”說完,把信遞給了王大述。王大述看完那封信,嘆口氣勸道:“首長,你不要著急,事情會搞清楚的,你可以向毛主席反映情況嘛。”陳光點點頭,情緒才稍稍穩定下來。
自焚身亡
這年10月,抗美援朝戰端開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陳光在王大述和其他警衛人員的護送下,被轉送武漢,軟禁在中南軍區的一座二層小樓里。期間,中南軍區不少舊部以各種方式探望過他,由昔日功臣淪為今日的楚囚,陳光百感交集,情何以堪?在以後長達3年半的時間裡,他一直被監禁於此,從來沒有離開過二樓。
對於他的錯誤,顯然是誇大了。儘管當時的中南局、中南軍區先後派蘇靜劉興元梁必業找他談話,勸他認識錯誤,但陳光認為,“當年的陸房突圍,七大代表的審定,無故扣壓電台,對港澳台情報工作以及私自招收宜章子弟開設訓練班”等主要錯誤,與事實有較大出入,處理得極不公正;他還認為,林彪出於歷史過節,刻意加害他,因而拒絕接受組織對他的處理。事情就這樣拖了下來。
1954年6月7日,陳光在那棟2層小樓里,含冤去世,終年49歲。此前,他已有精神病徵兆出現。6月7日,赫赫名將陳光在這座小樓里自焚身亡,此即軍史上駭人聽聞的“陳光事件”。陳光逝去一年後,其夫人史瑞楚帶上兩個兒子改隨母姓,悄然隱居於北京。如今,兩個兒子學有所成,多不願提及父親的悲劇。
終獲平反
30多年後,在紀念長征五十周年之際,熟知陳光的人,包括羅榮桓元帥的夫人林月琴在內的10餘老同志,聯名上書陳雲,希望重新公正處理陳光的問題。1987年,中紀委、中組部、軍紀委和總政組成聯合調查組,經過認真細緻的審查,實事求是地認定其解放初所犯錯誤純屬人民內部矛盾,受到了林彪的誣陷和打擊,以致長期非法監禁和錯誤處理。1988年4月,經中共中央批准,撤銷了強加於陳光頭上的“反黨”結論,恢復他的黨籍和名譽。此時,距陳光蒙冤去世已是整整34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