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瑩

謝冰瑩

謝冰瑩(1906年9月5日-2000年1月5日),原名謝鳴崗,字鳳寶,出生於湖南省新化縣鐸山鎮(今屬冷水江市),1921年開始發表作品。在謝婉瑩蘇雪林馮沅君等“五四”時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創作道路是最壯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國的命運連得最緊密的一位。她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女兵,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兵作家。

謝冰瑩一生經歷了三段感情,可謂情路崎嶇。儘管如此,她依然創作了數量可觀的文學作品。據不完全統計,謝冰瑩一生出版的小說、散文、遊記、書信等著作達80餘種、近400部、2000多萬字。代表作有《女兵自傳》等,相繼被譯成英、日等10多種語言。其中《小橋流水人家》被選入2013年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第八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冰瑩
  • 別名:謝鳴崗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省新化縣
  • 出生日期:1906.9.5
  • 逝世日期:2000.1.5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女兵自傳
從小生活,童年故事,學習經歷,投身革命,個人生活,初次婚姻,初次真愛,終身伴侶,安度晚年,個人故居,個人著作,人物評價,

從小生活

童年故事

在家鄉冷水江市鐸山度過了她的金色童年,謝冰瑩最早就讀於龍潭塾館。在就讀之前,已有40多位男生在此讀書,且都是謝姓。其父姓蘇,因外祖父姓謝,是先生的堂兄,住在塾館旁邊,且資財富足,塾館先生礙於外祖的面子,就收下家父這位異族弟子。塾館不收女生,由於小冰瑩的執著,塾館先生不得不破例。自此,這兩名特殊學生開始了他們一年的同學生涯。
謝冰瑩10歲時候開始上學,長得俊俏,穿著整潔,是大家閨秀模樣。小冰瑩和男生分開而坐,當時塾館授課,和現代完全不同,是先生點名“某某生”,學生即捧著書站到先生桌前,先生指著課本斷句、解釋,然後,學生回座位高聲朗讀課文,讀熟了,又捧書站到先生桌前背書。她很少高聲朗讀,默讀兩遍即能背了。小冰瑩沒事做的時候,就靜靜地聽先生點書,聽同學背書,居然將同學們的功課也都記下了。
先生高度近視,鼻子貼著書本,說話聲音很大,情急時還有點打結,口裡不時濺著唾沫星子,穿著也不講究,但對小冰瑩很好,平時呼“鳳寶”、“鳴鳳”(是冰瑩兒時的名字)。男生犯規了,他狠狠地罵和抽打手心。但對小冰瑩僅打過一次,而且是輕輕地。那一天,上課鈴響了,愛吵鬧的小冰瑩倚靠著門,高高抬起一隻腿,跨在門檻上,要男同學鑽過去,膽小的鑽了,多數不肯鑽,先生看見了,真的發火了,“無理,無理,小女子無理”。到了教室里,先生怒容滿面,厲聲斥問小冰瑩:“你認錯么?你悔改么?”小冰瑩一動不動地站著,不回答。“你認錯么?……”先生一次比一次聲音高,簡直在吼叫。小冰瑩倏地走向先生,伸出小手說:“先生,您打吧?”先生長長地“唉”了一聲,輕輕拍了一板,後來,到底沒拍第二板了。這次算是先生對冰瑩最嚴厲的處罰。

學習經歷

小時隨父讀四書五經,後就讀於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師範),未畢業即投筆從戎。
1926年冬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經過短期訓練,便開往北伐前線與敵人惡戰。
謝冰瑩的《從軍日記》就是在戰地寫成的,發表於《中央日報》副刊
1927年軍政學校女生隊解散,先後入上海藝大、北平女師大學習。從北京女師大畢業後,謝冰瑩用幾部書的稿酬作學資,赴日本留學(1931年)。
因堅拒出迎偽“滿洲國”皇帝溥儀訪日,而被日本特務逮捕。在獄中謝冰瑩大義凜然,英勇不屈,當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行,受到極為殘酷的腦刑、指刑、電刑的嚴重摧殘。被遣送回國後,謝冰瑩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學(1935年),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院。

投身革命

七七事變,謝冰瑩為救祖國危亡憤而返國,組織“戰地婦女服務團”,自任團長開往前線。在火線上救助了大批傷員,並做了大量的宣傳鼓動工作。抗戰爆發後組織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赴前線參加戰地工作,寫下《抗戰日記》。
謝冰瑩照片謝冰瑩照片
抗戰後期還在重慶主編刊物。曾任北平女師大、華北文學院教授。
1948年,赴台灣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後改為師大)教授。
1971年,因右腿跌斷退休。曾居美國舊金山

個人生活

初次婚姻

1926年,北伐軍進駐武昌,創辦一所軍事政治學校,在長沙湖南一女師附近設立了一個招生處,男女兼收。在軍校招收女生,這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女生們望而生畏,不敢前往。謝冰瑩卻義無反顧,毅然報名。在校長徐特立和二哥謝煥文的大力支持下,謝冰瑩來到武昌,第一次正式使用“謝冰瑩”這個名字,進入雨湖書院的中央軍校女生部,毅然脫去心愛的紅裝,穿上灰色戎裝,開始陌生而緊張的軍事生涯。
北伐戰爭失敗後,軍校解散,女生隊也隨之解散。謝冰瑩的未婚夫蕭明也常常來母親處打聽未婚妻的訊息。終於見到自己的女兒安然無恙地回到自己身邊,母親悲喜交加,摸著同樣淚流滿面的女兒說:“孩兒呀,為了你的平安,我和你的婆家日夜在為你祈禱呀!終於菩薩顯靈,保佑你平安無事,回到了娘的身邊。從此,你可再也不要出去啦!過幾天,你就和蕭明成婚吧!你有個家心有個歸宿,自然就不會往外奔波了。
母親不知道謝冰瑩心裡已經有其他人了,於是母女兩人發生了爭執,但最後謝冰瑩還是沒有抵制過母親,選擇了成親。洞房外鬧哄哄的,謝冰瑩本想趁著外面的哄亂,掀起蓋頭,換去紅裝,在混亂中逃出去。但為了怕母親過於傷心,也為了給蕭家一點面子,強忍著沒有掀掉蓋頭,坐在床沿上等著新郎的到來。門被輕輕推開,新郎低著頭走進洞房,卻呆呆地不敢伸手去揭身前艷紅的蓋頭。這時,謝冰瑩自己忽地揭開蓋頭,誠摯地一字一字地對呆立在自己身前的新郎說:“蕭明,已經不是滿清王朝,是新建立的民國了,我們都是這一新時代的青年,決不能再當包辦婚姻的奴隸。你我很少交往,互相沒有感情,這樣勉強結合起來,是決不會有幸福的。強扭的瓜不甜,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你我可以做朋友,而且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但決不能做夫妻。”
謝冰瑩謝冰瑩
就這樣,謝冰瑩和蕭明娓娓地講了三天三夜。蕭明默默地聽著,一言不發。聽久了,他實在困得不得了,只得獨自睡去。謝冰瑩既要對付來自各個方面無形的壓力,又要想盡各種辦法來說服“未婚夫”蕭明,更加困得不得了,但謝冰瑩不敢睡,和著衣服,坐在桌旁咬著牙硬挺著,實在太困了,就掏出鋼筆,在火爐邊寫著日記。兩人就這樣面對面地硬“挺”著。
蕭明在謝冰瑩輕言細語的勸導下,終於明白,謝冰瑩已經鐵了心,不願做自己的妻子。他也清楚地感到:自己實在不配做面前這樣一位才女的丈夫。於是,便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道:“鳴崗,你走吧!”

初次真愛

北伐戰爭中,謝冰瑩所在的軍校學生屬葉挺領導的獨立團,謝冰瑩在宣傳隊,符號被編入特務連。兩人經常在孫伏園編的《中央日報》副刊和茅盾編的《民國日報》副刊發表詩歌、小說,這樣兩人成了親密無間的“文友”。
行軍戰鬥中,他們也常常在一起。符號常常替疲憊不堪的謝冰瑩背背包,扛槍枝,漸漸地,他們成了難分難捨的戀人。謝冰瑩將自己最心愛的鋼筆送給了符號,符號將自己用生命換來的軍功章深情地掛在謝冰瑩的胸前。謝冰瑩從家裡逃婚出來,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著自己日夜思念的“白馬王子”――符號。他們在武昌幸福地結合了。謝冰瑩的第一個孩子要出世了,可此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年青的父親東挪西借,勉強付清醫院昂貴的住院費。新生的女兒給年青的夫婦帶來無限的喜悅,他們給女兒取了個帶有軍隊色彩的名字――“小號兵”。可“小號兵”的命運卻十分艱辛,母親由於缺乏營養瘦如柴,哪還有奶餵女兒,奶粉又買不起,於是“小號兵”成了真的“小號兵”――整天餓得哇哇地哭。聽著女兒飢餓的“號聲”,年青的父親實在難以忍受,便從北平跑到天津北方書店,想去找份工作,以養家餬口。豈料一入書店,便被逮捕。原來北方書店是中共在天津建立的一個地下機關,已被敵人查獲。符號被關入天津第三監獄。
“屋漏又遭連夜雨”,謝冰瑩母女生活陷入了更大的困境。謝冰瑩抱著骨瘦如柴、啼哭不已的女兒到天津探監,見到滿臉鬍子瘦弱不堪的丈夫,謝冰瑩放聲痛哭。符號深知自己案情重大,短期很難出獄,甚至有殺頭的危險,於是,難過地對謝冰瑩說:“彬,我們是革命伴侶,結婚是沒有條件的。我們不能生活在一起,你願意採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有你的自由。包括如何安頓、撫育‘小號兵’的問題在內,我對你的安排都無條件地表示支持和贊同。”謝冰瑩隔著鐵窗,含著淚對符號說:“號,我帶‘小號兵’回武漢,撫育孩子,奉養老母,我等你一輩子。”符號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握著謝冰瑩的手說:“彬,但願我們都能等到這一天。”謝冰瑩怕母親強迫她另嫁他人,或者再次被鎖在屋裡,沒敢回湖南老家,只得悄悄地去上海。十里洋場,舉目無親,謝冰瑩在上海開始像一片落葉一樣漂泊的生活,“小號兵”的身影,時時浮現在眼前,符號滿身傷痕瘦弱的身軀,時時出現在謝冰瑩的夢中……謝冰瑩魂牽夢繞的符號,在天津監獄被折磨了五年之後,好不容易回到武漢,與母親和“小號兵”重逢。符號沒有見到日夜思念的謝冰瑩,心情異常沉重,他只有一個信念:等,等謝冰瑩的歸來。可等了一秋又一秋,一年又一年,謝冰瑩一直沒有訊息。他一直苦苦等了八年,“小號兵”已經13歲了,仍然沒有謝冰瑩的訊息。後來聽說謝冰瑩因誤傳他已被害,已經另嫁,他才默默地與另外一位女子結婚。謝冰瑩含著淚再三要求“小號兵”跟謝冰瑩一起走,“小號兵”只是搖搖頭。最後,謝冰瑩只得提出和“小號兵”照相合影,以做紀念。接著痛苦地無可奈何地離開了日夜思念的“小號兵”。
“小號兵”既漂亮又聰明過人,像母親一樣,寫得一手好文章。謝冰瑩走後,小號兵遵照她的囑託,常去柳亞子先生家,把作品給柳爺爺看。柳亞子先生非常喜歡“小號兵”,把小號兵當成自己的小孫女,還特贈小號兵七律一首,七律開頭兩句是:“可憐妖小十三齡,雛鳳清於老鳳聲。”小號兵的父親符號,將它拿去發表在桂林《大千雜誌》上,謝冰瑩看到後,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解放後,“小號兵”在北京中央戲劇學院教書,跟母親謝冰瑩一樣,堅持天天寫日記。1966年,“文化大革命”風暴席捲華夏大地,“小號兵”因生母謝冰瑩在海外而被造反派活活打死,“小號兵”160多萬字的珍貴日記也被付之一炬。謝冰瑩在美國得知這一訊息,肝膽欲裂,謝冰瑩用抖顫的雙手,捧著與“小號兵”在桂林的合影,淚流不止,飲食不進。
謝冰瑩誠摯地說:“往事如煙,我與符號溫馨的一切,都已過去,我們當時相親相愛,是歷史和命運將我們分開。

終身伴侶

在抗日的烽火中,謝冰瑩與賈伊箴結合。賈伊箴,北平燕京大學畢業,福建人,戴著一副深度眼鏡,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結合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由於經濟拮据,根本沒有舉行什麼婚禮,兩人鋪蓋一合,便結婚了。當時,社會上有人對謝冰瑩進行人身攻擊,說謝冰瑩“太浪漫”。謝冰瑩坦然地對賈伊箴說:“老賈,人家罵我知道不知道?”賈伊箴回答說:“我知道,隨人家罵去,你根本不是那種人!”
在艱難坎坷的人生歷程中,他們果真履行自己的誓言,親密無間地生活了51年。他們結婚以後,一般由賈伊箴做飯,因為他做得一手好菜。他對謝冰瑩親切地說:“你做你的清閒太太好了,我來下廚。”好友來家,都是他笑著爭著當大廚,讓謝冰瑩陪客。
謝冰瑩和賈伊箴性格相差實在太大了。謝冰瑩是典型的湖南“辣妹子”,活潑豪爽,快人快語,待人接物像一團火;賈伊箴呢,和謝冰瑩卻恰恰相反,說話慢條斯理,辦事細緻輕快,待人婆婆媽媽。他愛妻子謝冰瑩勝過愛自己,天冷了,忙給謝冰瑩送毛衣,怕謝冰瑩凍著;外出了,忙給謝冰瑩帶吃的,怕謝冰瑩餓著。潑辣的謝冰瑩卻接受不了賈伊箴這種“超常規”的愛,常常鬧些小矛盾。但鬧過以後,賈伊箴馬上“低頭認錯”,兩人便又和好如初。
謝冰瑩從台灣師範學院退休後,便和賈伊箴定居美國舊金山。謝冰瑩和賈伊箴共生兩男一女,都在美國工作,大兒子賈文輝成績優異,獲得經濟學博士;二兒子賈文湘勤於動手,成了著名的化學工程師;小女兒賈文蓉好唱好跳,成了音樂博士,在大學教書。
謝冰瑩作品謝冰瑩作品
在這個寓於聖田大廈公寓的溫馨的家庭里,謝冰瑩和賈伊箴相敬相愛,共度晚年,可他們偶爾也像小孩子一樣拌過嘴。賈伊箴去世後,謝冰瑩仍然將他的書,擺在他的書桌上,仍然將他的床擺在自己的床邊。好像賈伊箴仍然在那裡看書,在那裡休息,在那裡等待著賈伊箴的歸來。一直到謝冰瑩靜靜地離開這個世界,走到賈伊箴身邊,這兩張床,還緊緊地挨在一起。

安度晚年

謝冰瑩在美國舊金山度過晚年,謝冰瑩曾下決心回國省親,著名文人回大陸,不能不引起台灣當局的極大恐慌,冰瑩不得已放棄回國探親的打算。2000年1月5日,新千年的鐘聲剛剛敲響,蜚聲文壇的“女兵”謝冰瑩女士,在走過了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的路程後,在美國的舊金山溘然長逝,享年93歲。
謝冰瑩的逝世,是繼冰心、蕭乾蘇雪林等文壇老宿相繼辭世後,又一位老將的離去。冰瑩自1947年離開故土,就永遠沒有踏上回鄉的石板路。人們按照謝冰瑩“如果我不幸地死在美國,就要火化,然後把骨灰撒在金門大橋下,讓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飄回去”的遺囑,將謝冰瑩的骨灰撒入江海,圓了謝冰瑩的還鄉之夢。

個人故居

謝冰瑩故居位於湖南婁底冷水江市鐸山鎮龍潭村,分新“守園”和舊“花灼堂”兩部分。“守園”是謝冰瑩四次逃婚前的住所,“花灼堂”則為出生地,故居建築極具湘中民俗特色。經婁底市僑聯和冷水江市僑聯極力爭取,2008年,謝冰瑩故居被作為重點涉僑文化遺產上報。
謝冰瑩
婁底市涉僑文化遺產豐富,還有曾國藩故居、陳天華故居、楊小燕故居等。婁底市僑聯表示,將以此次授牌為契機,開展一次涉僑文物大調研,將依法依規申報和保護好涉僑文化遺產。
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美麗傳說健康產業公司董事長陳皓建議說,謝冰瑩被稱為“中國女性的精神之光”與“湖南人的精神代表”。她的作品在台灣、馬來西亞及美國影響深遠,具有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冷水江市的謝冰瑩故居現已進入國務院第七批“國保”單位候選名單。這是湖南省重要的涉僑與涉台文化旅遊資源,必須倍加珍惜這一資源,多渠道籌集資金,保護、建設好謝冰瑩故居,興建“謝冰瑩故居文化園”。

個人著作

著作名稱
類別
年代
出版社
前路
短篇小說集
1930
光明出版社
中學生小說
長篇小說
1930
上海中學生書局
青年王國才
長篇小說
1933
中和印刷公司
青年書信
散文集
1930
北新
一個女兵的自傳
自傳體小說
1936
良友
血流
短篇小說集
1933
光華
偉大的女性
短篇小說集
1933
光華
戰爭的手
短篇小說集
1942
獨立出版社
姊妹
短篇小說集
1942
建國書店
寫給青年作家的信
書信
1942
西安大東書局
女兵十年
小說
1946
漢口自費書行
紅豆
長篇小說
1954
台灣虹橋出版社
聖潔的靈魂
短篇小說集
1954
亞洲出版社

短篇小說集
1955
台北大方出版社
碧瑤之戀
長篇小說
1959
台北力行書局
空谷幽蘭
短篇小說集
1961
台北廣文書局
林琳
兒童文學
1962
台北教育廳
秦良玉
通俗小說
1961
台北正中書局
梅子姑娘
短篇小說集
1967
西安新中國文化出版社
綠窗寄語
書信體散文
1955
台北力行書局
我的少年時代
散文集
1955
台北正中
冰瑩遊記
散文集
1956
台北上海書局
故鄉
散文集
1957
台北力行書局
馬拉西亞遊記
散文集
1961
台北力行書局
我怎樣寫作
散文集
1961
台北力行書局
我的學生生活
散文集
1933
光華
散文集
1946
北新
軍中隨筆
散文集
1946
廣州日報社
女叛徒
中篇小說
1937
國際書局
湖南的風
散文集
1937
北新
在火線上
散文
1938
生活
第五戰區巡禮
散文集
1938
廣西日報社
新從軍日記
散文集
1938
天馬
在日本獄中
日記體散文
1940
上海遠東圖書館
一個女性的奮鬥
散文集
1941
香港世界文化出版社
日記體散文
1928
上海春潮書局
挑戰文選集
散文集
1941
光明
麓山集
散文集
1942
西安建國書局
夢裡的微笑
散文集
1967
光啟
作家印象記
散文集
1967
三民
散文集
1967
三民
海天漫遊
散文集
1968
三民
在烽火中
短篇小說集
1968
中華文化復興出版社
愛晚亭
散文集
1969
三民
舊金山的霧
散文集
1974
三民
生命的光輝
散文集
1978
三民
謝冰瑩自選集
自選集
1980
黎明
謝冰瑩作品集
自選集
1985
湖南人民出版社
教材課文
2007
北京人民出版社

人物評價

因為歷史原因,加在她諸多作品中,多有不隨潮流的言論,因而她的許多作品難以在大陸與廣大讀者見面,實在很遺憾。
謝冰瑩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多產作家,正像一位辛勤的農夫,謝冰瑩灑下的汗滴已在金色的秋天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到了晚年,雖然有視力衰退、兩耳重聽、記憶力不好、牙疼等老年病折磨謝冰瑩,但謝冰瑩還是孜孜不倦地學習和寫作,因此被人稱為“不老的女兵”。謝冰瑩說:“我只希望做一個平凡的渺小的人,只願用整個的心力貢獻給文學,讀者的眼淚便是我的收穫!讀者的同情,就是我的財產——我的無價之寶!”“文如其人”一說,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作家,但用它來形容謝冰瑩卻是合適的。謝冰瑩的文風,一如其人,熱情而奔放。
《女叛徒》《女叛徒》
謝冰瑩自己在《平凡的半生》里也說:“‘文如其人’這句話,我想大概是對的。我為人處世只有三個‘直’、‘真’、‘誠’,寫文章也是如此。”有人說:“謝冰瑩的散文沒有一處是矯揉造作咬文嚼字的,也沒有一處是吮筆儒墨刻意經營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就好像樹葉長在樹枝上一樣;一切都是那樣樸素,你很難找到特別絢爛的詞句;一切都是那么坦蕩,清澈可愛,一覽無遺!如果說冰心的散文以柔見長,那么冰瑩的則以柔中帶剛取勝,它清新流利、活潑動人,沒有一點兒女氣。”(《謝冰瑩選集·前言》)
謝冰瑩的小說,有點散文化,有人說這是“結構散漫”的毛病。謝冰瑩的小說取材,“大多數是在許多典型人物身上找到的真實故事”,寫作時,又“總是把書中人物當做自己,往往寫到不幸的遭遇,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下來”。高度的真實,強烈的感情色彩,細膩的刻劃,構成了謝冰瑩的小說的感人力量,也彌補了結構上“散漫”的毛病。
謝冰瑩曾說:“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作品,每一個時代的作品取材和思想,也必定和其他時代不同。儘管寫作要靠天分,後天的努力也是不可少的。我覺得年輕作家應該多讀點書,當然,無論那一位作家都是應該多看書的。我希望年輕人不要盲目的反抗傳統,藝術沒有新舊之分,只有好壞之別,它不像科學是日新月異的。文學的路子很多,最好不要有老作家、新作家之分。”這些話,對青年作家來說,是頗有裨益的。謝冰瑩故居命運的鞭子總是將謝冰瑩在人生的風雨中驅來趕去。但是謝冰瑩是生活的強者,在窮困面前,在戰爭的槍林彈雨中,在敵人面前,謝冰瑩都沒有倒下,沒有屈服。謝冰瑩走了多少路,便爬了多少格子,寫了多少文章。走到哪兒,寫到哪兒。謝冰瑩的作品就是謝冰瑩自己——謝冰瑩的血肉,謝冰瑩的人格,謝冰瑩的精神,謝冰瑩的光輝。苦難是智慧的磨刀石。是苦難使謝冰瑩成長起來,堅強起來,成了“女兵”。謝冰瑩回憶說,《從軍日記》出版後,“不知不覺地我走上了這條有快樂也有痛苦的寫作之路,我仿佛做了一個夢,我絕不承認我有什麼寫作天才,我是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也是個頭腦最簡單的人,生來潔身自好,不慕名利,與世無爭,能吃苦,如果問我有什麼特點,那就是能吃苦,不怕窮,不論做什麼事,但顧耕耘,不問收穫;不肯向現實低頭,有跌倒了爬起來,失敗了再乾的勇氣。我想這是先父母給我的好遺傳,也是軍校受訓給我的影響,假如不是參加北伐,找不會了解社會如此複雜,民間如此疾苦,革命如此重要,忠實的民眾和熱情的男女青年是這么可愛的。……這真是一個漫長的夢,從發表《從軍日記》以後……,我還在寫作的夢裡沒有醒來,我很想丟下筆,再也不乾填方格子的工作,但是朋友們不饒我,他們要逼著我寫,讀者也不讓我休息,那么,我只好繼續地寫吧。”謝冰瑩與故鄉的讀者斷了五十多年的音訊,但海峽的波濤知道,太平洋的風浪知道:作者的心和讀者的感情是相通的……作者身在海外,神在故國,謝冰瑩寫過不少感人的懷念家鄉的散文。謝冰瑩在《還鄉夢》的結尾時寫道:這究竟是夢還是現實呢?也許是一個真實的夢,不管它是夢還是現實,我都願意回去,永遠投在故鄉的懷抱,嗅著泥土的芬芳。可愛的故鄉呀,我永遠記著你四季如畫的風光!
謝冰瑩故居謝冰瑩故居
柳亞子曾為其題詩:“謝加弱女勝奇男,一記從軍膽氣寒。誰遣寰中棋局換,哀時庾信滿江南”、絕技擅紅妝,短筆長槍,文儒武俠一身當。青史人才都碌碌,伏蔡秦梁。舊夢斷湖湘,折翅難翔;中原依舊戰爭場!雌伏雄飛應有日,莫溫漫悲涼”。
魯迅曾寫道:“晴,上午廣平攜海嬰來。午後得冰瑩信。下午得小峰信並(美術史潮論)版稅三百十五元。侍桁來,同往市啜咖啡,又往內山書店雜誌部閱雜誌。夜柔石、三弟來。得詩荃信,三月二十七日發”。
冰心曾說過:“我和謝冰瑩不是親姐妹,而勝似親姐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