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騫

張孝騫

張孝騫(1897-1987),男,內科專家、醫學教育家、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畢生致力於臨床醫學、醫學科學研究和醫學教育工作。對人體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潰瘍、腹腔結核、阿米巴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等有較深入的研究。在醫學教育方面有他獨到的見解,培養了骨幹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孝騫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市
  • 出生日期:1897年12月
  • 逝世日期:1987年8月8日
  • 職業:內科專家、醫學教育家
  • 畢業院校:長沙湘雅醫學院(現中南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國消化病學的奠基人
  • 代表作品:《腹膜內鹽水輸注》
  • 性別:男
個人履歷,生平概況,消化病學,精湛醫術,結合哲學,主要論著,

個人履歷

1897年12月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的一個教師家庭。
年輕時的張孝騫年輕時的張孝騫
1913年,6歲入學,先後在私塾,長沙明德學校,益陽信義中學讀書,畢業於長沙長郡中學。
1914年9月,考入長沙湘雅醫學專門學校(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1921年7月,在湘雅醫學院專門學校取得學業成績和畢業論文兩個第一名,被美國康州政府授予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擔任內科學助教,兼任湘雅醫院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
1923年首篇研究論文《腹膜內鹽水輸注》刊發在英文版《中國醫學雜誌》第37卷3-4期上。12月離開湘雅,到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進修。以後擔任協和醫院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
1926年9月,被選送赴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醫學院進修一年,從事血容量的研究工作,所撰兩篇論文在美國臨床研究會上宣讀,受到醫學界的重視。
1927年年初,自美國回國,本想回湘雅工作,終因大革命失敗湘雅停辦,只得在協和任講師。 1932年晉升為副教授。
1933年兩次去美國,與史丹福大學著名消化系統專家布龍菲爾德教授共同進行胃分泌研究。
1937年6月,湘雅校董院董聯席會議議決,因院長王子玕受命為江西國立中正醫學院院長,公舉張孝騫教務主任代理湘雅醫學院院長。
1938年5月,以代理院長身份撰寫《私立湘雅醫學院概況》。 7月,湘雅校董院董聯席會議議決遷校。隨後,赴廣西、昆明、貴陽等地考察,選擇遷校地點。 8月,遷校委員會議決遷校於貴陽,但五、六級學生,護校及醫院全體留湘。 8月18-19日,各部儀器、標本及圖書及辦公要件陸續遷運貴陽。 10月11日,員生及圖書、儀器、標本及辦公要件均安全抵達貴陽。 10月24日,在貴陽東山舉行民國第25學年度開學典禮。時有教職員工及1-4年級學生共260多人。 是月,湘雅與由南京內遷貴陽的外科學家沈克非為院長的中央醫院商談合作,使湘雅醫學院獲得一良好的臨床教學基地。 11月,增設湘雅醫學院沅陵醫院,由皮膚病學家劉澤民教授任院長。
張孝騫張孝騫
1939年4月,增設湘雅醫學院貴陽療養部。 5月,湘雅醫學院沅陵醫院附設傳染病醫院一所。是月下旬,增設湘雅醫學院耒陽醫院。 8月16日,湘雅校董會公選代理院長張孝騫教授繼任院長。 12月9日,赴重慶向教育部接洽湘雅醫學院國立事項等公要。陳立夫部長原則上接受湘雅的國立請求。之後,張院長在重慶奔走10餘日,籲請前校長顏福慶、前校董鬍子靖及其在渝的其他湘藉名人協助湘雅醫學院的國立運動。 1940年6月11日,民國政府行政院第469次會議通過湘雅醫學院的國立案。 8月13日,民國政府教育部頒發(高字第26404)訓令,湘雅醫學院由私立改為國立。但湘雅醫院與護校仍維持私立體制。隨後,院長為國立湘雅醫學院擇定了“公勇勤慎,誠愛謙廉”的院訓。
1941年3月22日,簽發《敬告湘雅畢業同學書(密)》。此書旨在讓賢院長之職。 4月7日,呈教育部批准,起程返湘,為學院由私立改國立後,所有在湘的有關事業如長沙的湘雅醫院,湘雅醫學院的沅陵醫院,以及湘雅高級護士職業學校等均須繼續進行,並謀擴大。同時,學院6年級的學生也派往各地實習。院長此行旨在考察上述事業的近況。院長出行期間,學院院長暫由教務主任白施恩代理。至次年1月20日,院長公畢返築。 6月1日,國立湘雅醫學院院歌及院歌歌詞說明同時出版。 1942年3月,簽發《因赴美考察醫學教育致本院師生員工書》。 4月27-28日,出席民國政府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在重慶召開的專門會議,兩天會議由陳立夫親自主持。同年,簽發《致本院留院畢業同學書》。
1943年10月中旬,離貴陽赴湖南耒陽,並便道視察長沙的湘雅醫院。勘查湘北第三次會戰後受敵破壞的長沙校、院之地,看到瓦礫遍地而謀劃本院戰後復興的計畫事業。後因事急飛昆明,於11月27日返築。
1944年冬,日寇進逼貴陽邊境,校舍為國民黨軍隊占用,形勢異常緊張。12月,號召師生師生將學校遷往重慶,自己留守在貴陽。
1945年2月上旬,押運學院最後一批物資由貴陽遷往重慶。3月上旬,無償借得兵工署重慶楊公橋三棟倉庫作臨時辦學點,高年級的臨床教學在高灘岩的重慶中央醫院進行。9月30日,在重慶出席教育善後會議。10月中旬,向教育部部長朱家驊面呈《國立湘雅醫學院請求將臨床醫學生提前遷湘緣由的報告》並獲準。
1946年2月,請求教育部長朱家驊解決湘雅遷校經費。5月中旬到6月底,在重慶的湘雅師生先後遷回長沙。 1946年抗日勝利,湘雅遷回長沙。7月,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考察。
1948年4月,辭去湘雅醫學院院長職務。9月,應聘為協和醫學院教授,主持協和醫院內科診務。 11月,北平解放,長期主編《中華內科雜誌》,參加中華醫學會的學術活動,任該會常務理事和第一任內科主任委員。並為協和醫學院的發展從四方招聘人才,充實師資隊伍。
1951年春,人民政府接管協和醫學院,仍在該院繼續任職,具體負責內科方面的教學、醫療和科研工作。
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院士)之一。
1962年此後長期任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即原協和醫學院)副校長。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被戴上“反動學術權威”和“特務”帽子,打入“牛棚”。 1972年經周恩來總理親自過問,搬進紅霞公寓。
1974年經鄧小平同志過問,衛生部為之解決用車問題。
1978年從是年起,一直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並補推選為全國政協黨委。
1980年夏,再次去美國、加拿大考察訪問。
1982年9月23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為之舉行從事醫學教育工作60年慶祝會。鄧穎超陳慕華康克清王首道等各界人士200餘人出席,陳雲等同志寫信祝賀。
1985年12月8日,被吸收為中國共產黨員。
1987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生平概況

張孝騫,字慎齋,1897年12月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一個清寒的教育家庭。1905年在私塾學習《四書》 、 《五經》 ,熟悉了古漢文。1911~1914年,他先後在長沙明德中學、益陽信義中學、長沙長郡中學讀書。在校期間,他特別重視數理化和外語的學習,希望以後能考上工業學校,實現工業救國的理想。由於受辛亥革命民主思想和親職教育的影響,他從小養成待人誠懇、實事求是、嚴以律己、勤儉節約的作風。畢業時成績名列第一。長郡中學校長是長沙湘雅醫學院的校董,勸張孝騫報考湘雅醫學院。這時他認識到中國雖“窮”,需要發展工業改變貧困面貌,但“病”同樣危害至深,因此,決心行醫治病。1914年12月,張孝騫以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進入湘雅醫學院第一班學習。1921年畢業時,取得學業成績和畢業論文兩個第一名,獲得金牌及美國康乃狄克州政府授予的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工作,張孝騫選擇了範圍最廣的內科專業。1924年1月,到北京協和醫學院(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深造。一年以後,他正式留協和醫學院工作,任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
張孝騫張孝騫
1926年9月,張孝騫被選送到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跟隨導師哈羅普襄教授做血容量測定的研究。他的學術論文《測定循環血容量的一氧化碳方法》和《糖尿病酸中毒時的血容量》 ,1927年在美國臨床研究學會年會上宣讀以後,受到了醫學界的重視。1928年兩文在美國的《臨床研究》雜誌上發表,並為教科書所採用。30歲的張孝騫開始在醫學界嶄露頭角。
1927年7月,張孝騫回國後,進一步研究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低下病人的血容量變化以及腎臟病人(主要是腎病綜合徵病人)的血容量變化,並於美國的《臨床研究》發表論文<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的血容量)。
1930年,張孝騫在協和醫學院組建消化專業組。他一方面從事臨床工作,另一方面從事胃液分泌的研究,1933年於美國的《臨床研究》上發表論文《發熱和傳染病時胃液的分泌》 。1932年晉升為副教授。
1933年12月,張孝騫再次去美國,與史丹福大學著名消化系專家布侖菲爾德教授共同進行胃分泌研究,並再次考察了美國的醫學界。1934年7月回協和後,擔任內科消化專業組的領導,一方面從事繁重的門診和教學工作,另一方面仍然進行胃腸疾病的研究工作,為進一步搞好臨床醫學和醫學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他毅然放棄在協和醫學院優厚舒適的條件,停止了進行多年的、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全家輕裝南下。回到長沙不久,接任了湘雅醫學院院長職務。
1938年夏,戰火逼近長沙,張孝賽為了保存這所已具規模、歷史悠久的醫學院,不顧美國雅禮會的反對,力排眾議,率領全院師生,攜帶必要的儀器設備、圖書,長途跋涉,遷到貴陽繼續辦學。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他以身作則,帶頭減薪一半,同大家同甘共苦,在山溝里支撐著這所流亡大學。
1941年,張孝騫拒絕教育部長陳立夫要他擔任澳緬鐵路衛生處副處長的任命,說:“現在湘雅就是我的命根子,現在把我調走,等於葬送湘雅醫學院。”1944年日本侵略軍深入黔桂線,湘雅醫學院又被迫遷到重慶。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1946年8月,醫學院回遷湖南的工作剛剛就緒,張孝騫應美國國務院的邀請,再次去美國考察醫學教育和講學,並為湘雅醫學院聘請教師和收集學校所缺失的醫學書刊。1948年4月,他辭去院長職務並於當年9月,繞道上海、天津,回到了北京協和醫學院,任內科學教授和內科主任,積極投入復校與開診工作。他從美國請回張學德等內科專家,並把內科分成消化、心腎、傳染、血液、呼吸等專業組,促成了內科學分支學科的專業化,開始了全面的科研工作。
1955年張孝騫被推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1962年9月,他被任命為協和醫學院副校長。1978年以後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他還長期主編《中華內科雜誌》 。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特務”,他的家被抄3次,他本人也備受侮辱和折磨。運動開始一年多的時間內,他被罰到門診看病,以後被罰去打掃廁所、修馬路。造反派經常審問他,詢問有關高級幹部保健的內容。他總是回答說:醫生有義務將醫療資料保密,患者也有權要求醫務人員不將這些材料泄露給第三者。這惹怒了造反派,1968年他被關進“牛棚”達9個月。他從未在一份“安案”材料上籤字。在逆境中他仍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直至耄耋之年,尤其當他知道自己患了肺癌之後,仍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12月18日張孝騫被接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張孝騫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有關消化、代謝、血液等方面的醫學論文,影響較大的有50多篇。
1987年8月8日,張孝騫因肺癌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終年90歲。
北京協和醫院的輓聯,概括了張孝騫的一生。
“協和”泰斗,“湘雅”軒轅,鞠躬盡瘁,作絲為繭,待患似母,兢兢解疑難。“戒慎恐懼”座右銘,嚴謹誠愛為奉獻,公德堪無量,豐碑柱人間。
戰亂西遷,浩劫逢難,含辛茹苦,吐哺猶鵑,視學如子,諄諄無厭倦。慘澹實踐出真知,血汗經驗勝宏篇。桃李滿天下,千秋有風範。

消化病學

在1920年代末,張孝騫首次證明血漿蛋白低時,血容量也下降,即低蛋白血症不是血液稀釋、血容量增加,反而是由於血液膠體滲透壓降低,血容量減少,這糾正了過去錯誤的認識。這是他在研究糖尿病酸中毒患者的血容量降低、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腎病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病人的血容量變化以後作出的新發現。 在30年代初,他為中國創建了第一個消化專業組,並對胃的分泌功能進行多方面的研究,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文。他第一個在臨床上使用組胺法化驗胃液分泌,並提出發熱對胃分泌功能有抑制作用的新論點,從病理生理上闡述了發熱病人不願進食的機制之一。這些論文,有的至今仍被國際上引用。
他對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核性腹膜炎消化性潰瘍等作了大量研究。其中以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系統觀察和腹腔淋巴結核的診斷尤為突出。他還研究了胃潰瘍與胃癌的關係,發現良性胃潰瘍惡變者屬少數,在5%以下。
張孝騫張孝騫
50年代中,張孝騫進行胃運動功能的研究。這是當時國際上很少有人涉足研究的領域。
60年代初,張孝騫主持制定了胃腸炎病的國家重點科研規劃。
60年代中,張孝騫根據國際國內醫學發展的需要,在協和內科籌建遺傳專業組。70年代末,親自參加並主持了中國消化學會的成立並任名譽主任委員。

精湛醫術

張孝騫作為一個傑出的臨床醫學家,從1921年7月開始看病,到1986年7月看最後一個病人為止,在整整65年的臨床工作中,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在臨床診斷中顯示出極為高超的技術,拯救了無數的重危病人。他特別善於正確診斷疑難病人,糾正誤診,使很多病人“起死回生”。有的病例在世界上只發現過幾例。 他自己對待病員的態度,歷來是親切和藹,工作極端耐心和仔細。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高級幹部;無論是熟悉的同事,還是素不相識的人,他都一視同仁。他認為只有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的醫德,才是醫務人員精研醫術的強大動力。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所以,他才能做到他一貫主張的“勤於實踐,反覆驗證”。
張孝騫張孝騫
他重視書本知識,把很多業餘時間都用於在圖書館看書刊,跟蹤醫學的發展前沿,同時他更強調臨床實踐。他告誡他的學生,臨床的基點要放在觀察每一個具體的病人上。書本只是間接經驗,其中不少仍需實踐檢驗,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是臨床工作的重要原則。
他的座右銘是“戒、慎、恐、懼”。他一再教導他的學生要謙虛謹慎,實事求是,不主觀,也不氣餒,隨時發現錯誤,承認錯誤,修正錯誤,變錯誤為正確,變認識的片面為接近全面。也正因如此,他能從病人的實際出發,全面、歷史地了解病人的症狀和體徵,從而發現過去遺漏的某些重要的症狀和體徵,得出正確的診斷。
“每一個病例都是一個研究課題”,這是張孝騫的一句名言。他嚴細成風,善於用科學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病例,精琢細磨,反覆推敲,博覽群書,精深鑽研,然後才提出診斷意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下面僅介紹3例。
60年代中期,一位女病人來協和醫院就診。她有一個奇怪的症狀:得了感冒就發生休克,在這之前,她曾到別的醫院求診,經麝香草酚濁度試驗,結果是高度不正常,因而被診斷為肝炎。張孝騫檢查後,懷疑不是肝炎,但一時下不了結論。後來了解到她30年前臨產大出血,正是張孝騫為她輸血救的命。張孝騫把30年前的這段歷史與這次的症狀聯繫起來,馬上就診斷為希恩氏綜合徵。30年前臨產大出血,引起腦垂體壞死導致腦垂體功能減退,造成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不足和反應激應的缺陷,故病人受到緊急感染時就會發生休克。她的麝香草酚濁度試驗所表現的不正常,正是甲狀腺功能減退、血脂質增加的結果,於是,張孝騫給了她替代治療——服用甲狀腺片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病情很快好轉。
1977年10月,張孝騫確診了一例間葉瘤合併抗維生素D的低血磷軟骨病。這種病在世界上極為罕見,這一例報導是第8例,這是個男性患者,多次發生病理性骨折,站立困難,被診斷為腰肌勞損、風濕性關節炎,服用大量維生素D和鈣劑均無效,長期醫治不愈。張孝騫仔細研究臨床記錄,又檢查發現病人右側腹股溝有一個小腫物,立即想到這腫物可能分泌某種激素物質導致鈣磷代謝異常。手術切除後病理診斷為間葉瘤,瘤細胞在電子顯微鏡下顯示分泌顆粒。術後患者鈣磷代謝恢復正常,症狀很快消失,一年後隨診無復發。
一病人因痰中帶血下肢水腫入院,化驗結果發現是尿中有紅細胞,主管醫生診斷為肺-腎出血綜合徵。張孝騫參加會診,初步檢查後也同意這個診斷,並且擬訂了治療方案。事後他反覆思考,決定做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腿部靜脈有點異常,根據線索追蹤發現病人患的是遊走性(移行性)血栓靜脈炎。靜脈炎造成肺、腎等多種臟器損害,給人以假象。後來按新的診斷進行治療,病情很快好轉。

結合哲學

張孝騫之所以能糾正誤診,除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知識以外,從認識論上來說,無一不是從病人的實際出發,全面、歷史地了解病人的症狀和體徵,從而發現了過去遺漏的某些重要的症狀和體徵,得出了正確的診斷。 在書本知識和臨床實踐的關係上,他十分重視書本知識,自己把很多業餘時間花在圖書館查看書刊,跟蹤醫學的發展;更強調臨床實踐,並經常與忽視臨床實踐的傾向作鬥爭。他認為臨床工作的基點要放在觀察每一個具體病人上。書本知識只是間接經驗,其中不少仍需要實踐檢驗;有的甚至不可靠。
張孝騫張孝騫
關於個性和共性的關係,張孝騫認為疾病和其他事物一樣,有著矛盾的共同性(一般規律)和矛盾的特殊性,共同性就寓於特殊性之中,疾病的特殊性也蘊藏著與共同性的聯繫。同一種傳染病,由於環境、機體的抵抗力、病原體的毒性、劑量等等,具體條件不同,不同病人的具體情況卻各有差異,從而形成矛盾的特殊性。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是診斷治療工作的重要原則。
無論是在醫療工作中還是教學工作中,張孝騫都強調醫療、教學和科研三者的密切聯繫。在三者之間,他主張醫療居首位,醫療是教學和科研的基礎;而且臨床工作還為醫學和各門生物學科的進步提供線索和深入研究的方向;臨床學家在這個基礎上,對疾病提出新的認識,推動整個醫學發展。許多疾病好像大自然設計的實驗模型,有待科學家的探索,臨床學家就是先行者。如仔細的臨床工作和微生物學研究,有助於軍團病病原體的發現。又如長期以來人們只認為偽膜性腸炎是葡萄球菌感染,臨床工作者通過深入研究,又認識到難辨梭狀芽孢菌的致病性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新治療方法。又如維生素B1的發現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是從20年代對惡性貧血的食肝治療開始的,經過好幾個階段的臨床結合基礎研究,終於獲得成功。因此,臨床工作者應以臨床醫師和科研工作者的雙重身份來做好工作,把每一個具體病例都當成一個研究課題,從個別病人疾病的特殊性出發,發現疾病的共同性、普遍性,從而推動醫學事業的發展。
關於診斷和治療的關係問題。他認為診斷以治療為目的,反過來,治療又可以檢驗診斷,推動診斷,但是正確的診斷不是一次完成的。每一個具體病例的診斷,都是由淺人深,由片面到全面,隨著疾病的發展與轉化和繼續不斷的觀察,診斷可以被證實、補充、否定或改變。這裡面有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
張孝騫把臨床醫生的正確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概括為:“勤於實踐,反覆驗證”。
關於現代化檢驗的方法和臨床實踐的關係,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臨床醫學中現代化檢驗方法日益增多,這反映了醫學迅速發展。
張孝騫認為,設備、儀器的增多,只是為醫生增加了對病人觀察的手段;現代化的設備,只有與醫生對病人的直接觀察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檢查手段的選擇必須建立在醫生對病人的直接了解的基礎上。
醫德的範圍,業務上涉及醫療、預防和公共衛生;服務面包括:病員的家屬、親友和社會集體,其中最直接的是病員本身。要求所有醫務工作者,包括醫生、護士和醫院一切成員,都以己飢己憂的胸懷,和藹可親、熱情周到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病員。他自己對待病員一視同仁。把“戒、慎、恐、懼”四個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認為:“在病人面前,我永遠是一個小學生”。醫生要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診斷,避免誤診和差錯。萬一發生疏漏失誤,應及時糾正,共圖善後,不容有任何門戶之見,無謂之爭,更不能加以掩蓋。
此外,他認為醫方有為病人保密的義務。有關患者的家庭、工作、經濟、思想、行為等資料,屬於個人的隱私,不能在任何場合,向任何人公開,醫院要為此訂立病歷管理制度,並忠實遵守。
在抗日戰爭時期極度困難的條件下,他在貴陽的山溝里辦流亡大學,艱難地支撐著湘雅醫學院,培養出一批人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更是滿懷激情地投入醫學教育工作,曾兩次(1959年,1979年)為恢復中國唯一的一所八年制的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奔走呼號。在教學工作中,他不但注意育才,而且注重育德。他對學生言傳身教,以其淵博的知識優良的學風,高尚的情操,博得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80年代中,他曾多次著文表述他的主張,如見於《改進醫學教育、加速人才培養》 (1980年8月20日《人民日報》), 《基礎、臨床、社會實踐》 (1987年第9期《醫學與哲學》 ), 《對於醫學教育改革的建議》 (1985年在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的書面發言), 《對母校的祝賀和期望》 (祝賀湖南醫學院建校70周年的書面發言),和《恢復醫學生教育》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史》 ,1987年)等文中。
在巨觀布局方面:他認為醫學教育應該有層次性,既要照顧到現實的多數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長遠的發展。
1957年他就提出了中國在發展普及醫學教育的同時,應選擇一些有條件的醫學院,辦成年限較長、學生人數較少、基礎課程較好、教學質量較高的醫學教育中心,為國家培養一部分質量較高的醫學生,作為醫學教育師資和醫學科研人才,根據當時的情況,他認為協和醫學院具備這方面的條件。主張儘快恢復協和醫學院,並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同時,他還認為,隨著中國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應有更多的醫學院會具備條件成為這樣的醫學教育中心,協和可以成為開路先鋒,摸索經驗。進入80年代以後,天津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等也開始試辦七年制的醫學系。
他認為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主要論著

1 張孝騫.一氧化碳中毒之病理作用及其治療.中華醫學雜誌,1931,17(3):232~246.
2 張孝騫.健康者與患病者血量.中華醫學雜誌,1952,38(2)∶97~106.
3 張孝騫.原發性高血壓病.中華醫學雜誌,1953,39:559~564.
4 張孝騫.糖尿病的症狀診斷和並發病.中華醫學雜誌,1953,39:727~731.
5 張孝騫.糖尿病座談總結.中華醫學雜誌,1953,39:761~762.
6 張孝騫,鄧家棟.內科學及護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3.
7 張孝騫.消化性潰瘍的診斷.中華醫學雜誌.1954,40:507~510.
8 張孝騫.潰瘍病座談會討論總結(上).中華醫學雜誌.1954,40:542~545.
9 張孝騫.學習中醫經典著作的幾點體會.見:西醫學習中醫論文集(第三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10 張孝騫.學習病機十九條的點滴體會.見:西醫學習中醫論文集(第三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11 張孝騫.舌苔和苔質的變化與營衛氣血.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60.
12 張孝騫.對濕瘟病的點滴體會.見:西醫學習中醫論文集.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60.
13 張孝騫.上胃腸道大量出血(編者的話).中華內科雜誌,1959,7(1):2.
14 張孝騫.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的防治.見:科學廣播.北京:科普出版社,1963.
15 張孝騫.消化系疾病學術會議總結.見:中華醫學會河北分會會訊,1964-11-15.
16 張孝騫.大力加強消化系統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述評).中華內科雜誌,1978,17(6):401~402.
《中華醫學雜誌》《中華醫學雜誌》
17 陳春波,張孝騫.Behξet氏病的一些特殊臨床表現——病例報告和文獻綜述.中華內科雜誌,1980,19(1):15~22.
18 張孝騫,朱預劉彤華等.間葉瘤合併抗維生素D的低血磷軟骨病一例報告.中華醫學雜誌,1980,60(3):150~152.
19 張孝騫.創刊詞——中國消化病研究的回顧和前瞻.中華消化雜誌,1981,1(1)∶1~4.
20 紀寶華,張孝騫.甲狀腺機能減低合併大量腹水和昏迷——1例報告和文獻複習.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1981,3(3):171~174.
21 蔣朱明,朱預,黃漢原,曾憲九陳敏章,戴希真,張孝騫.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病.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1981,3(1):14~17.
22 周志超,陸國鈞,陳敏章,陸星華,張孝騫.口服法胰腺外分泌功能試驗.中華消化雜誌,1981,1(4):238~241.
23 柯美雲,張孝騫,陳敏章.肝臟疾病中腹腔鏡診斷與影像診斷的比較.中華內科雜誌,1982,21(7):393~396.
24 張孝騫.見:《中華消化雜誌》編委會.如何閱讀消化病學的國外參考文獻.中華消化雜誌,1982,2(2)∶94~95.
25 金璦,周明果,張乃錚,張孝騫,王保樂,趙玉祥.白塞病的消化道表現(16例臨床分析).中華內科雜誌,1982,21(12):725~727.
26 周志超,張孝騫,陳敏章.PABA試驗的測定方法及其臨床套用.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1982,4(6):352~357.
27 虞重堅,張孝騫,陳敏章.測定血清胃泌素的臨床意義.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1982,4(6):358~362.
28 張孝騫.介紹一本治療學專著.見:查良鎰等,譯.美國貝萊斯編著.胃腸和肝病的現代治療.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