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

從廣義角度說,胃潰瘍是指發生在胃角、胃竇、賁門和裂孔疝等部位的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發生於食管、胃或十二指腸,也可發生於胃-空腸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內,因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最常見,故一般所謂的消化性潰瘍是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它之所以稱之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於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潰瘍。由於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和臨床症狀有許多相似之處,有時難以區分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因此往往診斷為消化性潰瘍,或胃、十二指腸潰瘍。如果能明確潰瘍在胃或十二指腸,那就可直接診斷為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stomach ulcer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多發群體:中老年人、長期加班者、飲食無度者
  • 常見病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飲食、遺傳因素等影響
  • 常見症狀:上腹部疼痛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飲食建議,

病因

1.幽門螺桿菌感染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養出幽門螺桿菌,並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潰瘍發病中起作用而獲得2005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大量研究充分證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
2.藥物及飲食因素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質類固醇等藥物易致此病發生,此外長期吸菸,長期飲酒和飲用濃茶、咖啡似亦有一定關係。
易致胃潰瘍的藥品:
(1)各種阿司匹林製劑: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可引起胃痛及不適,嚴重者可有嘔血、黑便等,胃鏡檢查可發現胃黏膜炎症、糜爛及潰瘍形成。
(2)激素替代藥:消炎痛和保泰松這類藥物屬激素替代藥,對胃黏膜有直接的損害作用,可導致急性胃潰瘍。
(3)解熱鎮痛藥:如A.P.C、撲熱息痛、去痛片以及感冒通等感冒藥。
(4)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如藻酸雙酯鈉(P.S.S)、潘生丁、利血平,也可導致胃潰瘍,甚至胃出血。
(5)消炎藥:紅黴素、乙醯螺旋黴素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容易造成胃的不適。
(6)抗癌藥及其他:各類化療藥物往往造成胃腸刺激。
3.胃酸和胃蛋白酶
消化性潰瘍的最終形成是由於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酸是潰瘍發生的決定性因素。
4.應激精神因素
急性應激可引起應激性潰瘍。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的人易患胃潰瘍。
5.遺傳因素
在一些罕見的遺傳綜合徵中,如多發性內分泌腺腺瘤I型、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等,胃潰瘍為其臨床表現的一部分。
6.胃運動異常
部分胃潰瘍患者存在胃運動障礙,如胃排空延緩所致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腸-胃反流所致膽汁、胰液和溶血卵磷脂對胃黏膜的損傷。
7.其他因素
如I型單純皰疹病毒局部感染可能有關。腎移植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巨細胞病毒感染亦可能參與。

臨床表現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多位於上腹部,也可出現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劍突後。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內出現,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復現上述節律。部分患者可無症狀,或以出血、穿孔等併發症作為首發症狀。

檢查

1.內鏡檢查
內鏡下潰瘍可分為三個病期:①活動期:潰瘍基底部蒙有白色或黃白色厚苔,周圍黏膜充血、水腫(A1),或周邊黏膜充血、水腫開始消退,四周出現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紅暈(A2)。②癒合期:潰瘍縮小變淺,苔變薄,四周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紅暈向潰瘍圍攏,黏膜皺襞向潰瘍集中(H1),或潰瘍面幾乎為再生上皮所覆蓋,黏膜皺襞更加向潰瘍集中(H2)。③瘢痕期:潰瘍基底部白苔消失,呈現紅色瘢痕(S1),最後轉變為白色瘢痕(S2)。
2.X線鋇餐檢查
可見龕影及黏膜皺襞集中等直接徵象。單純痙攣、激惹現象等間接徵象。影像學檢查特徵:
(1)龕影為消化性潰瘍的直接徵象。切線位,龕影凸出於胃內壁輪廓之處,呈乳頭狀或半圓形;正位,龕影為圓形或橢圓形,其邊緣光滑整齊。
(2)龕影周圍黏膜紋切線位,龕影與胃交界處顯示1~2mm的透明細線影,見於龕影的上緣或下緣,或龕影的整個邊緣。
(3)“狹頸征”切線位,龕影口部與胃腔交界處有0.5~1cm一段狹於龕影的口徑,稱為“狹頸征”。
(4)“項圈征”在龕影口部有一邊緣光滑細線狀密度減低區,如頸部戴的項圈。
(5)龕影周圍的“日暈征”正位,龕影周圍有寬窄不一致的透亮帶,邊緣光滑。
(6)以龕影為中心的黏膜皺襞糾集呈放射狀分布,其外圍逐漸變細消失,為慢性潰瘍的另一徵象。
(7)胃潰瘍的其他X線徵象①胃大彎側指狀切跡;②胃小彎側縮短;③胃角切跡增寬;④幽門管狹窄性梗阻,胃內滯留液。

診斷

胃潰瘍的診斷主要依靠典型的周期性上腹疼痛和X線鋇餐檢查、內鏡檢查。

鑑別診斷

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鑑別:消化性潰瘍中十二指腸潰瘍多見;胃潰瘍疼痛多在飯後疼,十二指腸潰瘍多在飯前疼痛且夜間疼痛也較多見。

併發症

1.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併發症,有20%~30%的潰瘍患者曾有出血病史。據統計,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種病因中,潰瘍約占50%,居首位。消化性潰瘍並出血多數可以自行停止。胃出血易發生於潰瘍出現後的1~2年內。
2.潰瘍穿孔
消化性潰瘍穿孔臨床上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胃潰瘍穿孔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居多。
3.幽門梗阻
近年來由於各種有效抗潰瘍藥物的廣泛套用,此種併發症明顯減少。幽門梗阻有器質性和功能性兩種。前者是因慢性潰瘍引起黏膜下纖維化,導致瘢痕性狹窄,內科治療無效,常需外科手術治療;後者由於潰瘍周圍組織炎症引起充血水腫和幽門反射性痙攣所致,內科治療有效。
4.癌變
慢性胃潰瘍是否會癌變,目前尚有爭議。多數學者認為胃潰瘍癌變是存在的,其癌變率估計在1%~7%,胃潰瘍癌變常發生於潰瘍邊緣。

治療

1.一般按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原則用藥
首先套用減少損害因素的藥物:如制酸劑、抗膽鹼能藥物、H2受體拮抗藥、丙谷胺、前列腺素E2的合成劑及奧美拉唑等,同時給予胃黏膜保護的藥物:如硫糖鋁、鉍劑、甘珀酸(生胃酮)等。徹底根除Hp,因為目前認為Hp感染與本病有關係,所以要積極治療。
2.胃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可表現為嘔血或便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止血措施主要有:①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PPI),提高並維持胃內pH值;②內鏡下止血;③手術治療;④介入治療。

飲食建議

胃潰瘍的患者飲食上需要注意:
  1. 食用無機械性和化學性刺激、含膳食纖維較低、易於消化的食物。
  2. 避免食用未加工的土豆類、含粗纖維多的蔬菜和水果、易刺激胃酸分泌的肉汁湯液、難消化的糯米和堅果、強烈的調味品以及濃茶、咖啡、酒等。
  3. 少食多餐,每日5~6餐。在烹調方法上,應切碎、制軟,或製成泥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