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陰不足型胃潰瘍

胃陰不足型胃潰瘍的主要症狀為胃痛隱隱,嘈雜灼痛,口燥咽乾,五心煩熱,消瘦乏力,口渴不欲飲,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法,方藥,方解,注意,

治法

滋陰益胃,和胃止痛。

方藥

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生地黃12g,北沙參15g,麥冬12g,白芍15g,太子參12g,延胡索10g,川楝子12g,當歸12g,海螵蛸15g,香櫞皮9g,蒲公英15g,黃連魄,陳皮12g,甘草魄。

方解

方中北沙參、太子參益氣養陰,滋胃不礙脾運;生地黃、麥冬養陰清熱生津;當歸、白芍、甘草酸甘化陰,養血補血,緩急止痛;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氣止痛;陳皮理氣健脾和胃;香櫞皮理氣和胃不傷陰:海螵蛸制酸止痛,促進潰瘍癒合;黃連、蒲公英清熱解毒,抑制幽門螺桿菌。全方用藥甘涼潤通,生髮胃陰,濡潤胃絡,滋陰益胃,和胃止痛,控制胃酸,促進潰瘍癒合,切中胃陰不足型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

注意

胃陰不足,胃絡失於陰津濡潤,可使絡脈枯澀,所以陰虛每與凝瘀並存。在甘涼滋胃的同時要兼化瘀通絡,可配桃仁、丹參、三七等活血化瘀之品。在藥物的選擇上,應忌剛用柔,少用香燥之品,做到理氣防傷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