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鄂贛抗日根據地
- 歷史時期:抗日戰爭時期
南北130公里、東西18O公里的湘鄂抗日根據地形成。鑒於歐洲戰場發生的巨大變化,德國法西斯投降,日本法西斯也行將崩潰的形勢,1945年6月,中共中央致電湘鄂贛邊區黨委和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指示他們南下至湘粵邊界,與廣東部隊連線,創立五嶺...
1943年1月,根據地遭國民黨軍隊圍攻。1945年1月,八路軍南下支隊在新四軍第5師一部配合下挺進鄂南,擊退了日、頑(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攻,建立了湘鄂贛抗日根據地。5月,成立湘鄂贛邊區黨委、行署和軍區,王首道任書記兼軍區政委,...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關於建設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指出:根據地“是游擊戰爭賴以執行自己的戰略任務,達到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之目的的戰略基地。沒有這種戰略基地,一切戰略任務的執行和戰爭目的的實現...
周維炯、徐百川等人領導建立的鄂豫皖根據地,方誌敏領導建立的閩浙贛根據地,賀龍、周逸群領導建立的湘鄂西根據地,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領導建立的湘鄂贛根據地,毛澤東、朱德領導建立的中央根據地,鄧小平、張雲逸領導建立的左右江根據地。
到抗日戰爭後期,黨領導廣大敵後軍民共建立了陝甘寧、晉察冀、晉綏、冀熱遼、晉冀豫、冀魯豫、山東、蘇北、蘇中、蘇南、淮北、淮南、皖中、廣東、瓊崖、湘鄂贛、鄂豫皖、河南、浙東19塊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達1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億...
1944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三五九旅主力改編為八路軍第一支隊(也叫南下支隊)分別由王震、王首道任司令員、政委,南下湘粵邊,打通與廣東東江縱隊的聯繫並開闢根據地,後該支隊開闢了湘鄂贛根據地,留駐陝甘寧的三五九旅一部由副旅長...
抗日戰爭進入艱難階段,是對每一位中國人意志的考驗。1938年底,中國軍隊退至九宮山區後,相繼成立起湘鄂贛邊區挺進軍,陽新的地方武裝被統編為第19、20支隊,分別由尹蘭軒和程金門擔任司令。這兩支武裝雖存在地域和利益上的分爭,但在...
雖然由於形勢發生根本變化,未能實現創建五嶺根據地的戰略意圖,但保存了基本力量,並開創了湘鄂贛邊抗日根據地,領導和推動了粵漢鐵路沿線人民的抗日鬥爭,擴大了我黨我軍的影響,增強了中原我軍的力量,對鞏固和發展中原解放區起了積極...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蘇中抗日根據地的軍事指揮機構。1944年10月,鄂豫皖湘贛軍區成立,由新四軍第五師師部兼軍區領導機關。李先念任司令員,鄭位三任政治委員(後李先念接任),任質斌任副政治委員,劉少卿任參謀長,張樹才任政治部...
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僅半年之內,參加紅軍的翻身農民達3萬多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黃安七里坪的一個招兵站,一天就招收800名農民入伍。背景 四一二事變後,位於南京的國民政府一方面鎮壓中國共產黨,另一方面繼續與奉系軍閥作戰,以期完成...
與兄張華誠一起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編入紅一軍團一師三團。經歷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曾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等職。1941年8月,隨一二〇師三五八旅七團南下,開闢湘鄂贛抗日根據地。同年9月,在湖南長沙作戰中壯烈犧牲。
6月,先後與國民黨吳奇偉部和湘鄂贛邊區挺進軍第三縱隊司令兼江西保全18團團長鐘石磐談判達成協定。7月,贛北紅軍游擊大隊改編為贛北抗日游擊大隊。下設三個中隊,一個傳令排,一個醫務所。共有四百餘人。又於9月4日在黃老門黑壠...
突出重點、國家統籌、區劃完整的原則,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史實為基礎,以革命文物為依據,以黨史文獻和中共黨史研究最新成果為參考,依託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和抗日戰爭時期的部分抗日根據地,經過深入研究和部門協商而確定。
23日從黃岡以東分批渡過長江,進入湘鄂贛三省交界地區。2月26日,在大冶南之大田畈擊退尾追日軍獨立混成第84旅,殲其100餘人。隨即向湘贛邊進軍,初步開闢了以鄂南為中心的湘鄂贛抗日游擊根據地。3月26日,南下支隊在平江改稱“國民...
周恩來關於中國解放區人民代表會議選舉事項的決議草案的說明》明確提及的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晉綏、晉察冀、冀熱遼、晉冀豫、冀魯豫、山東、蘇北、蘇中、蘇南、淮北、淮南、皖中、浙東、廣東、瓊崖、湘鄂贛、鄂豫皖、河南抗日根據地(解放...
後任湘鄂贛總指揮部宣傳科科長、中共湘鄂贛省委秘書長、湘鄂邊中心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治委員等職。主力紅軍長征後,曾任紅16師政治部主任、湘鄂贛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省蘇維埃政府教育部部長,參加了極其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 ...
山東軍區第一副政委等職,參加平江農民撲城暴動,參加配合紅軍攻打長沙的戰鬥,參與領導湘鄂贛蘇區反“圍剿”,參與領導同國民黨當局談判,參與創建蘇南抗日根據地,參加皖南秋季反“掃蕩”,組織動員大量人力、物力支援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