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抗日根據地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後,根據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八路軍總部作出了分兵發動民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創建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部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北抗日根據地
  • 所屬地區:華北
建立,鞏固,反攻,勝利,

建立

 八路軍第115師以一部在聶榮臻率領下,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師部率主力南下創建以呂梁山為依託的晉西南抗日根據地;令第129師由正太路南下開闢以太行、太岳山脈為依託的晉冀豫邊抗日根據地;令第120師繼續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晉察冀邊區是以山西五台山區為中心,包括平漢鐵路以西、平綏鐵路以南、同蒲鐵路以東、正太鐵路以北的廣大地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1937年9月下旬,遵照毛澤東關於五台山脈地區應使之成為重要的游擊戰爭區域之一,現在就宜於加緊準備的指示,羅榮桓即率第115師工作團開赴冀西阜平、曲陽地區,著手進行創建抗日根據地的工作。10月下旬,第115師主力奉命南下後,留獨立團、騎兵營、師教導隊、總部特務團和一部分隨營學校學員,約3000人,在聶榮臻率領下,繼續發展晉察冀邊區抗日武裝和創建抗日根據地。為進一步打開局面,聶榮臻立即率留下的部隊分別向察南、冀西、五台和定襄、平山和盂縣等四個地區展開,並組成工作團配合中共地方組織宣傳抗日,發動民眾,成立戰地動員委員會、抗日救國會以及農、青、婦等抗日民眾組織,建立政權,擴充部隊和組織游擊隊、自衛隊、義勇軍,不僅使游擊隊獲得發展,而且使主力部隊擴大到7600餘人。
11月7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成立了晉察冀軍區,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4個軍分區,各軍分區均建立了支隊,每個支隊下轄3個大隊,每個大隊由1500至2000人編成。晉察冀軍區的成立,使該地區的部隊迅速壯大,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爭也蓬勃發展起來,對侵占平漢、平綏、同蒲、正太鐵路和北平、天津、張家口、太原、石家莊等大中城市的日軍構成了嚴重威脅。11月中旬,日軍即調集2萬餘人分八路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實施圍攻,經過近一個月的作戰,粉碎了敵人的“八路圍攻”。至12月下旬,邊區發展到30餘縣,部隊發展到2萬餘人。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在河北阜平召開了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共產黨員、國民黨員、各抗日軍隊和民眾團體的代表,有工人、農民、開明紳士、資本家和宗教人士的代表,有蒙、回、藏等少數民族的代表等,共140餘人。會議經過民主選舉,成立了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這是敵後由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日民主政權,它的成立,標誌著八路軍首創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基本形成。此後,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在敵後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在強敵圍攻中不斷發展壯大。
至1938年10月,八路軍共作戰1500餘次,殲敵5萬餘人,收復大片國土,從山區到平原,建立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晉綏抗日根據地、晉冀豫抗日根據地、晉西南抗日根據地和山東抗日根據地等大塊抗日根據地,開闢了廣大的敵後戰場,部隊發展到15萬餘人,成為華北抗戰的主力軍。

鞏固

根據中共中央“鞏固華北”戰略部署,華北各根據地軍民積極開展游擊戰爭,加強根據地建設,鞏固和擴大抗日民主陣地。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山西黎城召開太行、太岳、冀南地區的高級幹部會議(即黎城會議)。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領導人楊尚昆彭德懷李大章,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政委、太行軍政委員會書記鄧小平等參加會議。北方局書記楊尚昆主持會議並作政治報告。鄧小平就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聯合辦事處和財政問題、建軍問題發表講話。會議根據中央的指示,結合華北的實際,總結抗戰兩年多以來的工作,討論形勢、任務和策略等問題,提出了鞏固與擴大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黨、建軍、建政”三大任務。會議要求各地做好反“掃蕩”的準備工作,為發展和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而努力奮鬥。
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日本侵略者實施“治安肅正計畫”,於1938年11月和12月連續兩次圍攻冀中區,占領大部分縣城,並深入根據地尋找人民抗日武裝主力決戰。為了進一步發展冀中平原的游擊戰爭,鞏固抗日民主政權,賀龍、關向應奉中央軍委命令,率領八路軍第一二○師主力,於1938年12月下旬由晉西北開赴冀中,執行鞏固冀中、幫助八路軍第三縱隊和擴大自己的三大任務。1939年2月,第一二○師和冀中區領導機關共同組成以賀龍為書記的軍政委員會,統一領導冀中區的各項工作。同時,建立以賀龍、呂正操為正副總指揮,關向應為政治委員的冀中總指揮部。為了破壞日軍機械化部隊的活動條件,冀中軍民拆城牆,毀公路,在寬闊平原上挖了大量道溝。在連續粉碎敵人第三、第四、第五次圍攻之後,冀中總指揮部於4月下旬集中七個多團的兵力,在河間縣齊會村一帶,殲滅日軍700餘人,取得平原地區殲滅戰的重大勝利。在鬥爭中,第一二○師由初到冀中時的6300多人發展到2.1萬人,勝利地完成在冀中的任務。9月下旬,由冀中返回晉西北途中的第一二○師主力,在晉察冀部隊的配合下,利用山區有利地形和民眾條件,在靈壽縣陳莊地區以伏擊戰殲滅日、偽軍1000餘人。
10月25日至12月8日,日軍糾集2萬餘兵力,向晉察冀的北嶽區進行冬季大“掃蕩”。11月初,晉察冀部隊在第一二○師部隊的配合下,在河北省淶源縣雁宿崖、黃土嶺成功地進行伏擊圍殲戰,兩戰共殲敵1500餘人,打死日本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這是中國抗戰史上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的指揮官。11月中旬,日軍採取分路合擊戰術直插抗日根據地腹地。八路軍沉著應敵,經過43天大小108次戰鬥,斃傷敵軍3600餘人,勝利地粉碎了敵軍的“掃蕩”。
在這次反“掃蕩”作戰中,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員諾爾曼·白求恩醫生,在搶救八路軍傷員時感染中毒,不幸於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病逝,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率一支醫療隊於1938年初來中國,3月底到達延安,不久赴晉察冀邊區。他以精湛的醫術,搶救了無數生命垂危的傷員,培養了大批醫療衛生骨幹。他逝世後,中共中央發出唁電,毛澤東寫了《紀念白求恩》的文章,高度頌揚他的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
1939年2月,以八路軍第四縱隊為基礎,在平西抗日根據地組成冀熱察挺進軍,蕭克任司令員,統一指揮平西、平北、冀東地區的抗日游擊戰爭。到1940年底,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已發展到同蒲鐵路以東,正太、石德鐵路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成為擁有1500餘萬人口的華北最大的抗日根據地。
晉冀豫抗日根據地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機關所在地。1938年12月下旬,劉伯承、鄧小平率第一二九師師部、第三八六旅和先遣支隊進到平漢路以東冀南平原地區。1939年1月,日、偽軍3萬餘人分十一路對冀南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八路軍依靠廣大民眾,破壞鐵路、公路交通,利用道溝,在廣闊的平原上展開游擊戰爭。部隊分散到各處襲擾敵人,摸清日軍行動規律,再集中優勢兵力,出敵不意地伏擊圍殲來敵。1月至3月,八路軍共進行較大的戰鬥100餘次,斃傷日、偽軍3000餘人。7月初,日軍駐太原第一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指揮5萬餘人,從同蒲、正太、平漢、道清各鐵路線先後出動,向晉冀豫根據地進行“掃蕩”。這時第一二九師主力已從冀南返回太行山區。在八路軍總部統一指揮下,各部進行反“掃蕩”作戰。到8月底,共進行大小戰鬥70餘次,殲滅日、偽軍2000餘人。1939年年底,第一二九師又主動發起邯(鄲)長(治)戰役,斃傷日、偽軍700餘人,收復黎城、涉縣兩縣城,攻占一部分敵據點,打破敵人的分割企圖,使太南、太北兩區又連成一片。1940年4月黎城會議後,第一二九師再次進行整編。從6月開始調整軍區、軍分區。8月,成立由楊秀峰任主任的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聯合辦事處,發布施政綱領,開展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工作。至此,晉冀豫根據地發展到北接晉察冀邊區,東北至津浦路,西至同蒲路,南至黃河的廣大地區。
冀魯豫抗日根據地,1939年2月,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代旅長楊得志等率部分兵力,從晉東南進到濮陽、內黃、滑縣一帶,隨即和地方武裝合編為冀魯豫支隊,開展游擊戰爭。到年底,部隊擴大到7000餘人。1940年4月,黃克誠率八路軍第二縱隊主力由太行山區東進到冀魯豫邊區,同冀魯豫支隊會師合編,成立冀魯豫軍區,黃克誠兼任司令員,崔田民任政治委員。同時,成立魯西軍區,蕭華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楊勇任副司令員。到1940年底,冀魯豫根據地向南發展到隴海路,西面、北面接連晉冀豫根據地,東面與山東根據地相鄰。1941年1月,冀魯豫邊區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晁哲甫為主任,崔田民、賈心齋為副主任。
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對於陝甘寧邊區,既是屏障,又是通往華北各根據地的交通要道。八路軍第一二○師幹部戰士同廣大漢、蒙、回等各族人民團結戰鬥,多次粉碎日、偽軍的“掃蕩”。1940年2月,第一二○師主力從北嶽區返回晉西北,成立以賀龍為書記的晉西北軍政委員會。同時,成立續範亭為主任的晉西北行政公署和以林楓為書記的晉西區黨委,全面加強對這個地區的領導,開展根據地建設和對敵鬥爭。大青山游擊支隊團結蒙、漢各族人民,在戰勝日、偽、頑軍的夾擊中鞏固和發展起來。8月,晉綏游擊區行政公署駐綏辦事處成立,下設三個專員公署和綏東遊擊區。這一年,晉西北軍民三次粉碎日、偽軍發動的萬人以上的大“掃蕩”,勝利地保衛了根據地。11月7日,晉西北軍區成立,賀龍兼任司令員,關向應兼任政治委員,統一領導大青山以南,汾離公路以北,東至同蒲路,西至黃河邊的廣大地區的抗日游擊戰爭。
山東抗日根據地是聯結華北和華中的紐帶,為加強山東的工作,1939年3月,陳光、羅榮桓奉命率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師部及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團,由晉西到達魯西地區。首戰樊壩,全殲偽軍一個團800餘人。5月,在泰(安)肥(城)地區的陸房戰鬥中,第一一五師領導機關勝利突圍,粉碎了日軍的合圍“掃蕩”。1940年春,第六八六團等部攻占魯南山區的費縣白彥鎮,消滅反動民團1000餘人。並粉碎日、偽軍的三次進攻,斃傷敵800餘人。此後,他們同山東縱隊協同作戰,多次粉碎日、偽軍的“掃蕩”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到1940年底,第一一五師、山東縱隊和地方武裝擴大到13萬餘人,建立和發展了冀魯邊、湖西、魯西、魯中、膠東、清河等抗日根據地,並使山東根據地同華中抗日根據地連線起來。

反攻

1943年在華北一些地區開始對日偽軍發起攻勢作戰,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發展。1944年2月,太行區軍民發起春季攻勢作戰。1944年6月至8月,太岳軍區第二、第四分區部隊在河南濟源和山西垣曲地區發起豫北戰役。
1944年5月18日,中央指示冀魯豫分局和軍區向水東地區增派兵力和幹部,極力擴大水東抗日根據地,開闢水西抗日根據地,打通了與新四軍五師北上部隊的聯繫。
1944年9月,太行區黨委和太行軍區按照中央指示,抽調軍區第三團、第三十五團組成豫西抗日先遣支隊,由皮定均任司令員、徐子榮任政委,挺進豫西。初步打開了豫西抗日局面,隨後,太岳軍區派八路軍豫西抗日第二支隊進入豫西,解放了新安、澠池等縣大部地區,打開了洛(陽)西抗日局面,開闢了豫西抗日根據地

勝利

1945年8月,中國八路軍各部隊執行命令,晉察冀軍區擔負著收復平綏路東段、平漢和津浦路北段、北寧路南段及其周圍廣大地區的任務,並向北平、天津、 保定、張家口、石家莊等大城市進攻。晉察冀部隊解放了察哈爾省和熱河省全境及其他一些大中小城市。
晉冀魯豫軍區向平漢、同蒲路沿線進攻,收復縣城30多座,逼近開封新鄉等地,對拒絕投降的日偽軍發起進攻,解放黃河沿岸地區 。
晉綏軍區分南北兩線反攻,北線占領歸綏周圍的敵偽據點,南線以太原為進攻中心,在同蒲路兩側展開進攻,解放了綏遠山西廣大地區。山東軍區部隊組成五路大軍反攻,殲滅日偽軍6萬多人,解放了山東108縣中的100個縣,山東各解放區連成了一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