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漢族民系)

客家(漢族民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客家(英文:Hakka,客家語白話字:Hak-kâ或Khak-kâ,客家語拼音:Hag1-ga2或Kag1-ga2)。

客家民系是中國廣東福建江西台灣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南遷漢族移民群體中的一類,是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漢族民系之一。

客家一詞,源於清初廣東粵西人對惠、潮、嘉移民(當時已是粵東本地人)的稱呼

古代客家先民的歷史開始於秦征嶺南百越時期,歷經西晉永嘉之亂、東晉五胡亂華,唐末黃巢之亂,宋室南渡,中原漢族大舉南遷,陸續遷入南方各省,經過千年演化,最遲在南宋已逐漸形成一支具有獨特方言、風俗習慣及文化形態的漢族民系。

客家人以惠州梅州深圳河源贛州汀州韶關為基地,大量外遷到華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湖南香港澳門海南浙江台灣台胞約500萬)等省區的180多個縣(市/區),尤其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客家語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世界有客家人約8000萬人。其中國內5000萬人,國外有3000萬人左右。

客家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客家語言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客家學是當今世界的一門顯學。

“客家”既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更是文化層面的概念。至2017年,設有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3個。

基本介紹

歷史,名稱由來,根在九州,遷移過程,民系形成,客家五州,政治,概況,太平天國,中法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經濟,社會,古村落,盛會,團體,文化,語言文字,客家文學,教育,習俗,客家服飾,客家飲食,民間節俗,婚嫁生育,宗族社會,科學,客家土紙,社會科學,藝術,傳統戲劇,音樂曲藝,客語影視,民間舞蹈,工藝美術,傳統民居,分布,全球,廣東,江西,廣西,福建,台灣,港澳,川渝,湖南,浙江,海南,人物,江西,福建,嶺南,四川,台灣,湖南,海外,

歷史

名稱由來

參見:客家源流
“客家”說法起源於廣東四邑地區,是當時(清朝)四邑族群對粵東地區(亦稱惠潮來民)遷來的族群的一個稱謂。舊時,南方客家地區的長者一輩都自稱福廣人、嶺東人或者循州人、嘉應人、汀州人、韶州人、虔州人,或者直接以當地縣名為名。“客家”一詞後來由於羅香林的客家學說而廣為人知,並逐漸成為族群名稱,不少人開始欣然受之,自稱客家人,但至今仍有不少地區不清楚這個稱謂。客家一詞,源於清初廣東粵西人對惠、潮、嘉移民(當時已是粵東本地人)的稱呼。
最早研究記載客家問題的是清朝惠州和平徐旭曾,他的《豐湖札記》撰於清嘉慶乙亥二十年(1815),實為系統論述客家問題第一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徐旭曾在《豐湖雜記》中對客家的界定和論述。徐旭曾主張客家南遷自宋元時期一說;力陳客家與中原漢族的源流關係,對客家的忠義勤儉、詩書傳家、耕讀尚武等都作了奠基性的描述,要言不繁,卻極具綱領性。

根在九州

客家族群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區已有兩千多年居住歷史的重要群體,是廣東福建江西等省份本地主要族群。以廣東為例,客家民系形成的時間相對於廣東其他漢族民系要晚(這裡的晚說的是客家民系這一稱謂形成的時間較晚),事實上客家民系是存在於廣東有上千年歷史的本地族群。同時客家人並不比其他漢族民系晚來於廣東,在廣東的梅州河源惠州等地最早的居民就是同化了部分原當地土著客家先民嶺南幾大民系對嶺南土著的融合早已有之,而較大規模的融合則始於秦征嶺南,經過兩、唐末三次移民高潮(來自中原地區,還包括楚、吳越、閩等嶺北地區),最終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漢族各民系。
客家人之根源,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在河洛。“根在河洛”的依據有三:①家譜記載,很多客家族譜都記載先祖居住於河洛。②泰山石敢當的傳說。③客家文言;是一種官話,很像中州的河南話。根在河洛指的是客家的方言底層源出河洛,而不一定是指大部分客家人來自河洛;事實上客家人姓氏繁多,各姓氏有其具體來源的所在。
客家(漢族民系)

遷移過程

客家人的遷移包括客家先民的南遷和客家人的中國國內遷移與國際遷移。
有史可考的記載顯示,客家人的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里),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客家(漢族民系)
第二次大規模南遷是在西晉末期“永嘉之亂”、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一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其遷移遠者自今日山西長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靈寶、國都洛陽等地,沿潁、汝、淮諸水流域,向南行動,到達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北岸,閩粵先民(包括潮閩、廣粵)大部分就在此時的遷徙。
客家(漢族民系)
第三次大規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遷。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南下遷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汴梁,繼遷福建寧化石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回響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南遷者遠者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壽縣阜陽等地渡江入贛,更徙至閩南;近者則從贛北或贛中遷至贛南或閩西,或粵北、粵東邊界,而此時客家語開始萌芽。客家語的發音,繼承了較多五代兩宋時的中原語腔調,也說明了這些。
客家(漢族民系)
第四次大規模南遷是宋室南渡及宋末時期。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東京,今河南開封)。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客家人參加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失敗,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從蒲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海南島。元末明初的戰亂,又觸動了客家人的遷移。遷出地多為福建,遷入地則集中在嶺東循衡各地。這一期的遷徙路線是:主要由閩粵嶺山地域,分遷至廣東中部及沿海地區,及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和台灣等地,還有小部分回遷至江西贛南及贛中贛北西部羅霄山脈兩側,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第五次南遷是在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另一方面是關外滿族滿人入侵中原的影響。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如明嘉靖年間從程鄉、長樂遷海豐歸善新安等沿海地區,從汀州遷至福州等地。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清初康熙年間從嘉應、韶州各屬遷至以廣州為核心的增城、花縣、新安、東莞、鶴山等地。“復界”遷至今天的寶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廣填四川”遷往四川、廣西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舉兵勤王失敗後,為避株連,多隱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隨鄭成功遷到台灣。
客家(漢族民系)
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由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而引起的部分客家人的遷徙。廣東西路事件後當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資助下向南遷入高、雷、欽、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聞最多,遠者渡海至海南島崖縣及定安等地。當時為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統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參加起義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屠殺,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換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門汕頭、廈門和海口一帶,象契約華工一樣,被迫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南北美洲等地從事苦役勞動。這一時期主要由廣東中部、東部遷至西部、南部及海南與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客家(漢族民系)
除以上6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

民系形成

1、形成時間
關於客家形成時間,主要觀點有:五代宋初;宋明時期。
一般認為在南宋時客家群體分化成為漢族的一個支系,初具規模。到明代中期,已經人數眾多,成為一大社會勢力,及至清代,客家人的自我意識更為增強,在社會舞台上表現很是積極、主動。客家在南宋時期形成的主要依據:
(1)客家語的形成。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標誌。據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語最遲在南宋時已形成。南遷的移民保留了部分中原故鄉的鄉音,而留在中原的百姓則保留了另一部分古中原音,並不見得現代北方語言已經完全不存在古漢語因素。閩語諸支系,存在一部分較為明顯的江南古腔調(古吳語)和三國兩晉中原語表達法;粵語方言,存在一部分較為明顯的秦漢交廣古腔調和宋元中原語表達法;客家語的發音,繼承了較多隋唐兩宋時的中原語腔調。粵語對南北語都有繼承,因此與閩語、客家都有相近之處。
(2)相當的人口規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載體,沒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就無所謂民族、民系。對客家人口的歷史估量,難以用統計數字表示,但可從客家集中區的縣治數量作分析。
(3)共同的地理環境: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區。a、小盆地農耕經濟,為客家民系形成奠定了經濟基礎。b、小盆地造成的風俗習慣。這些移民生活在小盆地山村之中,借封閉性的地理條件獲得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原有的方言、習俗在與原住居民融合後得以保持下來。
客家(漢族民系)
(4)共同性的社會行動:客家人成為一個獨立民系的重要依據。贛閩粵客家居住區聯成一片,經濟來源方面如南宋時期贛南汀州人佃耕梅州農田等。政治鬥爭方面如南宋時范汝為陳三槍領導的農民起義往復進出於三省之地,文天祥在汀梅贛諸州領導的抗元鬥爭等。
2、形成地域
主要分布:粵東、粵北、珠三角東南部、贛南、閩西等。
(1)客家腹地、大本營:贛閩粵邊區(贛州汀州八縣,梅州河源惠州深圳一帶);
(2)客家僑都惠州
(3)世界客都梅州
(4)客家古邑龍川河源興寧五華);
(5)客家首府汀州(明末清初以前);
客家(漢族民系)
(6)客家吾州:韶關(客家第五州)。
(7)客家通衢:石城
(8)客家驛亭:石壁
(9)客家錨地:贛州(客家搖籃);

客家五州

綜述
早在清末,學者徐旭曾所撰著的《豐湖雜記》里已經提到:“今之福建汀州各屬,江西之南安、贛州寧都各屬,廣東之南雄韶州連州惠州嘉應(今梅州)各屬,及潮州大埔豐順廣州龍門各屬是也”。而“客家四州”則為惠州梅州贛州汀州福建寧化石壁傳說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被稱為“客家祖地”。梅州則因其為海外客家籍華僑的最主要祖籍地而被稱為“世界客都”;贛州則與客家民系形成有著密切關係,被稱為“客家搖籃”;韶關是名揚海內的“客家第五州”的主要繼承者。
客家(漢族民系)
惠州
惠州府(今屬惠州、河源、汕尾、韶關等)是最大的客家僑鄉。惠州是客家學的最初萌生地,從客家學研究客家文化發育機制的意義上看,惠州是客家文化的試金石、表演場之一。惠州文化是客家文化體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惠州客家圍屋風格體育館惠州客家圍屋風格體育館
梅州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曾舉辦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世界客商大會、央視中秋晚會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賽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會等,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約700萬,遍布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澳台同胞200多萬,而台灣約500萬客家人中約180萬祖籍梅州。
贛州
贛州(原名虔州)在客家人遷入之前,除有少量當地土著居住外,大部分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蠻荒之地。但在經歷了中原漢民向南方的五次大遷徙以後,贛州成了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全市18個縣(市、區),除章貢區部分和信豐縣的嘉定鎮以及其他幾個居民點外,其餘均屬客家語地區,客家人占全市總人口的95%以上。這裡既有唐宋以來世居的“老客家”,也有明清時期從粵東和閩西回遷到贛州的“新客家”。贛州府方言包括本地話(老客話,屬客語於桂片)、廣佬話(新客話,屬客家語寧龍片)、府城話(又稱贛州話,屬西南官話)。贛州府地區被譽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塊熱土、客家文化的搖籃。
客家(漢族民系)
汀州
汀州府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寧化縣為先祖曾居處。汀州府籍華僑尤以籍貫永定縣最多。可惜“汀州”已經成為歷史名詞,原來的汀州府各縣,分別由三明市和龍巖市代管,故而以“汀州”與惠州、梅州、贛州並稱“客家四州”,有時空錯亂之感。雖然古汀州的寧化縣被譽為客家祖地,然而在當代來看,汀州在客家四州中的地位只能在惠州、梅州之下。
韶州
韶州粵北地區,今主要為韶關市繼承,但不限於韶關市。)是名揚海內的“客家第五州”,地處北江流域,北江(韶關、清遠)的人口,80%左右應該是客家,包括英德南雄,基本上都是客家屬地。北江文化這種族群文化的歸屬,基本屬於客家文化。韶關地區是以客家人為主的地級市,是客家民系的聚居地之一,區內以客家同類方言為母語的人口超過九成,雖然現韶關市區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使用廣州話,但非常明確的是,相對於講客家同類方言的居民而言,講廣州話的才是客,因為他們並非韶關較早的居民,他們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因為躲避戰亂,方由廣州附近北遷而來。
客家(漢族民系)
隋開皇九年(589)改東衡州始設韶州,治所在曲江縣(今武江西岸),韶州範圍最廣時包括今韶關地區(僅新豐縣原屬循州)、清遠地區(僅清遠市區原屬番州)。韶州對於客家民系而言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客家原鄉之一,客家大本營即由包括韶州在內的五大州府構成。古韶州地域北連贛州,東接惠州,西挾廣西賀州,南扼廣州,韶州所連線的贛州、惠州都是重要的客家文化盛行地區,所以韶州在客家大本營中起到重要的御接作用。朱德在《回憶我的母親》中提到:“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關,客籍人”。
客家(漢族民系)
在清代古韶州分屬韶州府、南雄府、連州府,南韶連三府州都源出古韶州,都是客家大本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均是《豐湖雜記》所記客家原鄉。古韶州客家淵源歷史悠久,上可溯秦統一嶺南之後的橫浦、湟溪、陽山三關;中可探盛唐名相張九齡開鑿梅嶺梅關,引中原移民入籍嶺南;下可憶明末清初移民浪潮所奠定的基礎,西蜀今以韶關為原鄉者仍眾。

政治

概況

客家是漢民族中頗具血性的族群。從南宋末期開始,客家登上歷史舞台(如蔡蒙吉),從宋末群王抗元,明末抗清,收復台灣,再到清末抗日抗法,無不帶有客家人忠義、義無反顧的身影。近現代客家六次崛起,大批人傑促進了中國歷史進程。這“六次崛起”,指的是:第一次,被視為“客家人的革命”的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是客家人作為中堅之一的“戊戌變法”運動;第三次,是客家人作為主體的“辛亥革命”;第四次,是發生在客屬地的土地革命;第五次,是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部戰場——中國的抗日戰爭;第六次,則是人民共和國的創立,開國元戎中有一大批客家領袖與戰將。
客家作為漢民族中的一個民系,在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占有著重要地位,並在太平天國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中逐步崛起,連戊戌變法這種一般人認為與客家關係不大的維新運動都有客家人在主事,不僅菜市口喋血的六君子中,有章京行走的劉光第是客家人,而當日唯一呼應變法的省份,即湖南新政,則完全是客家人在主事,其主帥為陳寶箴黃遵憲,為湖南日後出了一大批革命家打下了堅實基礎。而黃遵憲與戊戌變法的主帥梁啓超,更有不同一般關係。陳寶箴被賜死,黃遵憲也差點被殺。而在戊戌變法之前的洋務運動先驅即有客家人洋務派代表丁日昌。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十大戰區司令長官有六位是客家人(張發奎薛岳等),共產黨兩大軍隊(八路軍與新四軍)均是客家人在主事,八路軍總指揮為朱德,參謀長為葉劍英,香港辦事處主任為廖承志新四軍軍長為葉挺,重建後的新四軍參謀長賴傳珠

太平天國

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客家人組織發動,首領洪秀全以及六位最高決策的核心人物(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洪仁玕)均是客家人,後期主將陳玉成李秀成也是客家人。洪秀全、馮雲山等在宣傳、發動和組織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始終以廣西東南地區的客家人為基礎。而客家人大批加入太平軍是太平天國運動初期勢力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平天國將領基本上是客家人,金田起義的基本民眾大多數也是客家人。參加金田起義的有二萬多人,其中大多數是客家人。金田起義之初,福王的九大據點(貴縣賜谷、北山里、龍山;桂平縣紫荊山、金田;平南縣鵬化山區;陸川縣陸苗;博白縣平山;信宜縣塘坳)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
客家人與太平天國運動的緊密聯繫,必然影響到太平天國的方方面面,使太平天國的政策、制度及其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客家傳統文化的烙印。

中法戰爭

1885年3月23日,晚清一代名將民族英雄馮子材率軍在中越邊境的鎮南關前隘一戰殲滅入侵國境的法軍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鎮南關大捷。還有清末民族英雄、黑旗軍首領劉永福

戊戌變法

客家人在近代三大革命運動中有出色的表現,這些在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文史資料中記述頗豐,可他們在戊戌變法中的業績卻鮮有提起。其實,在京的“百日維新”以及在地方上惟一的呼應即湖南“新政”等重大事件中,客家人均不曾缺席,有的甚至擔當起領導與骨幹角色,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變革創新精神,歷史應當為他們添補上濃重的一筆。如劉光第陳寶箴黃遵憲及其《日本國志》、陳熾在戊戌變法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主要領導人孫中山及重要成員廖仲愷胡漢民鄧仲元何貫中鄒魯溫靖侯溫仲和之子)、謝良牧等都是客家人,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的中國同盟會,首先得到廣大客籍留日學生的大力支持,當時在同盟會的領導核心成員中,客家籍留日學生占46%,絕大部分是嘉應州大埔惠州等地的留學生。
此外,海外革命經費的籌措也主要是在客家籍華人華僑中進行;武昌起義前,革命黨人在南方各地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主要集中在客家人的地區或以客家人為主。在1911年廣州起義壯烈犧牲的72烈士中,有林修明陳文褒饒輔廷周增張學齡陳文友等24名客家籍人士,他們有的既是海外回國的客家籍華僑青年,同時又是留日學生。可以說,客家人對辛亥革命的組織領導、武裝鬥爭、宣傳發動、籌措經費等各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事例不勝枚舉。如鄭士良領導惠州起義何子淵丘逢甲領導黃岡起義鄧子瑜陳純領導七女湖起義,胡漢民、姚雨平胡毅生鄒魯領導黃花崗起義
北伐戰爭時期,鄧演達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黃紹竑任第7軍黨代表。在戰鬥中,葉挺獨立團戰功卓著,所在的張發奎第四軍被譽為“鐵軍”,葉挺黃琪翔更是被譽為北伐名將。1927年4月17日,在南京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胡漢民、蔣介石、柏文蔚等及部分監察委員宣布在南京組成國民政府,以客家人胡漢民為主席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中,客家表現突出,朱德葉挺葉劍英盧德銘朱雲卿袁文才王佐等皆為客家人。

抗日戰爭

客家人在中國抗日戰爭(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的表現
事件客家籍代表人物
張發奎廖磊薛岳羅卓英;陣亡的客家籍高級將領:黃梅興姚子青謝晉元宮惠民李友梅
朱德
朱德
朱德(八路軍總指揮)、黃紹竑(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
黃紹竑(總指揮)
羅卓英(副司令);陣亡的客家籍高級將領:羅策群姚中英劉國用謝承瑞黃紀福陳節朱赤
陣亡的客家籍高級將領:王銘章
薛岳(總指揮)
薛岳、羅卓英、參謀長羅為雄
總指揮:薛岳
總指揮:張發奎
中央集團軍(第11集團軍)總司令:黃琪翔
總指揮:朱德
總指揮:羅卓英
正副總指揮:薛岳、羅卓英
總指揮:薛岳
中國遠征軍副司令長官黃琪翔、副參謀長溫鳴劍
張發奎
第一戰區第19集團軍總司令陳大慶
薛岳、張發奎
總指揮:張發奎
總指揮:薛岳
備註:客家人鄧演達堅持中間線路觀點

經濟

種植業
農業以種植糧、油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次之,稻米生產以水稻為主,兼有旱稻。還積極引種番薯、玉米、小麥等優良作物。贛南種茶業始於唐代,明清兩代更盛。
礦冶業
閩西是客家地區礦冶業主產地,宋朝時已開採,明清漸盛。馬坑鐵礦華東第一大鐵礦;紫金山銅礦是中國第二大銅礦;東宮下高嶺土礦是中國四大優質高嶺土礦之一。江西贛州素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之稱。
手工業
閩西汀州在明代中葉已成為中國著名的產紙區,四堡地區所出產的玉扣紙是中國最富盛名的書畫印刷紙,四堡與北京、漢口滸灣並稱中國古籍雕版四大基地。
商業
贛州、汀州在明代,粵東的興寧城在清初,先後成為客家地區最大的商埠。客家人從中國遠渡重洋外出謀生,遍布港台及東南亞,產生了一大批創富成功的客家商人。張裕集團的張弼士,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就是早期客商的代表人物;“化工大王”田家炳,“領帶大王”曾憲梓,“東南亞鋼鐵大王”何僑生,“毛衫大王”吳惠權,“國貨大王”余國春等則是當代客商翹楚。

社會

古村落

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的版畫村是深圳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村落建築群,建築年代從清朝中晚期至民國初期。至2012年05月,存有古建築200餘間,包括兩座碉樓及附屬民房、祠堂等,由不同姓氏形成不同的自然村。在屋內,客家文化的細節也保存完好。

盛會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是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華人盛會。
世界客商大會
2009年,梅州市委市政府聯合74個全球最知名的客屬團體商會和84名最具影響力的客商,共同發起首屆世界客商大會,此後大會每兩年在梅州舉辦一次。
客家妹大賽
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賽,每兩年在梅州舉辦一屆,是傳承和發展客家文化的一項大型活動。
客家文博會
2013年12月,舉辦了首屆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會,此後每年在梅州舉辦一屆。
客家文化節
客家文化節大多是客屬地政府或客屬社團推動,以客家文化為主題,以弘揚客家文化,發展、創新客家文化為目的的節日盛會。知名度較高的有深圳客家文化節、香港客家文化節、澳門客家文化節、台北市客家文化節、河源“中國客家文化節”、中國·鳳崗客僑文化節、廣西“博白客家文化節”、 中國(贛州)客家文化節、台灣“桃園客家文化節”、馬來西亞“客家文化節”、梅州“世界客家文化藝術節”。

團體

馬來西亞:增龍會館、赤溪公館、馬六甲惠州會館

文化

主詞條:客家文化

語言文字

主詞條:客家語
客家語又叫客家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在粵中有部分地區叫水源音(一般歸入客家語粵中片),在粵東部分地區叫福廣話、嶺東語廣東話(遷四川後裔之語言又被稱為土廣東話),閩、贛遷川的,同樣以“廣東人”自稱。在江西部分地區叫贛南話贛南客家語)、懷遠話。在粵桂交區叫涯話、麻介話、新民話麼個話等。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福建省汀州府)。通稱客家語,這是自稱和他稱的合一。
客家話是漢語方言中除北方方言以外分布省區最多的方言,廣泛地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和台灣共8個省區的200多個縣(市)。其中以廣東東部和北部地區、福建西部地區、江西南部地區最為集中。估計全國說客家話的人口約500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4%以上。此外,在海外華僑和華裔中也有很多人說客家話。

客家文學

主詞條:客家文學
客家文學”是隨著客家研究浮出水面並成為顯學而提出的概念。但作為學術概念是否成立、如何界定其內涵與外延,始終未達成共識。20世紀90年代末,有論者認為其內涵應包括如下幾方面:
  1. 所有以客家語為載體的文學作品,如客家歌謠、客家民間故事、客家山歌(文本)、客家山歌劇(文本)、採茶戲(文本),文人創作中的方言小說、方言詩等;
  2. 客家籍作家不論採用何種方法,只要在作品中描繪了客家人的生活環境,反映了客家人的社會生活,表現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都屬客家文學;
  3. 非客家籍作家若能深入客家地區,創作出反映客家人生活的文學作品,也可歸入“客家文學”。
代表作家有:

教育

歷代客家英才輩出,與客家人非常重視教育直接相關。在明代和清代,客家地區已形成了相當的教育規模,在現代則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究其原因,與傳統的社會學風有關,也與“詩禮傳家”的家庭學風有關。與生活環境困苦,以讀書作為謀生之路有關,也與當時府、州、縣的一些官員重視教育,持“興學德政垂後世”的觀點有關。

習俗

客家民俗,或稱客家習俗、客家風俗等,流派眾多,如贛南客家民俗客家水上民俗文化等,它包括衣食住行、婚嫁生育、喪葬習俗、民間節俗、生產習俗、民間信仰、傳統會社、客家交際、地理風水、民間禁忌、宗教文化、尚武習俗、成年儀禮等方面。

客家服飾

客家人作為中原衣冠士族南遷而來的一個民系,其服飾與中原服飾從總體來說沒有太大的差異。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服飾上圖案樸實精美而又寓意深刻,這也是南遷客家人與原住少數民族交流融合的結果。
在客家飾物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客家涼帽,在客家地區客家女孩(客家婦女)都戴著一種獨特而又別致的涼帽,它是用薄薄的蔑片和麥稈編成的。而客家藍衫則有別於客家女服飾,為男士服飾。

客家飲食

客家菜東江菜為代表。
客家人的飲和食,與漢族其他地區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由於該民系發展有其獨特的地理條件、歷史背景,等等,其飲食文化也別具特色,口感偏重“肥、鹹、熟”,傳統的客家招牌菜有: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豬肚雞客家娘酒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文化客家小吃客家美食客家黃酒客家盆菜客家湯圓等均是客家飲食的表現。

民間節俗

客家是漢族的一支,故其傳統節日與漢族相同,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節社日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在諸節日中,以春節最隆重,有客家春節客家年之稱。客家山歌節客家還花炮等都是客家節日活動。

婚嫁生育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係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客家人的婚嫁習俗基本上保留著中原古代的婚俗,“提親”、“問名”、“送定”、“報日子”、“送嫁妝”、“接親”與中原古代婚俗“六禮”大同小異,程式複雜,禮節講究。而別有風趣的當屬接親,有客家哭嫁遮傘習俗等。

宗族社會

客家傳統社會主要表現在客家祠堂方面。

科學

客家土紙

據《中國書法工具手冊》記載,將樂是中國南方最早出產毛邊紙的地方。一千多年前的唐憲宗元和年間,將樂的龍棲山已開始生產毛邊紙。至北宋時,將樂、寧化等地造紙術更臻完備,將樂的西山紙、寧化的玉扣紙等名聞中外。明清時代,三明各縣的造紙業已相當繁榮且久負盛名。

社會科學

主詞條:客家學

藝術

傳統戲劇

主要有閩西漢劇閩西山歌戲廣東漢劇、閩西採茶戲、粵北採茶戲桂南採茶戲花朝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此外,還有客家山歌劇、提線木偶戲、手摯木偶戲等。

音樂曲藝

  • 民間音樂
客家諺語,是客家熟語的一種,通俗易懂,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而且一般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客家人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總結與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語言生動,內容豐富,韻味雋永,耐人尋味。客家諺語大致可以分為生產諺語、社會諺語、生活諺語三類。廣義上,還包括客家歇後語、客家童謠。
客家是一個善於歌唱的民系,童謠甚多。客家童謠與客家民謠客家民歌)一樣語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韻字,所以琅琅上口,小時念熟到老不忘。與客家民謠不同之處就是客家童謠只朗誦而不唱。客家語的聲調有六或七個,頗富音樂韻味。
民間音樂興國山歌梅州客家山歌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廣東漢樂(如客家箏)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還有竹板歌粵西客家情歌等。
  • 流行音樂

客語影視

主詞條:客家電視台
  • 電影
  1. 全球首部客家語電影《一八九五》。
  • 電視
  1. 台灣第一部純客語發音的八點檔連續劇《老嫩大細》(2003年)。
  2. 首部客家青春偶像劇《花樹下的約定》。

民間舞蹈

僅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就有:豐順浦寨的火燒龍舞、南雄的香火龍舞、大埔與饒平的花環龍舞,梅州市槐店的文獅子舞、大埔清溪的仔獅燈舞、東源的金龍獅舞,饒平的布馬舞、五華的竹馬舞、紫金的紙馬燈,平遠的船燈舞、紫金的花船舞,興寧的杯花舞,韶關的舞春牛,大埔的鯉魚燈舞,以及席趣舞、蓮池舞、織女穿花舞、落地金錢舞等。

工藝美術

傳統手工技藝客家土樓營造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制畫工藝:制畫工藝在客家民間流傳甚廣,名家輩出。如長汀上官周,寧化黃慎,上杭華岩,武平李燦均馳譽中外。尤以上官周的《晚笑堂畫傳》頗有影響。制畫主要有版畫,壁畫,字畫,蛋畫,鐵畫,畫像等。代表有:英德英石假山盆景傳統工藝
剪紙工藝:汀州剪紙工藝源於清代帝後生日擺萬壽,民間張貼紅簽(剪紙圖案)以表慶賀。後來逢春節或新婚喜慶,多巾紅紙剪成的各種藝術圖案或文字,寓慶賀祝福之意。傳統圖案有“鸞鳳和鳴”、“松鶴延年”、“梅蘭菊竹”、“壽星”等,文字有“福,祿,壽,喜”等,多出自巧婦之手。民間剪紙不限於婦女,有專門剪紙刻紙的藝人。各種圖案應手而成,巧奪天工。
手扎工藝:客家手扎工藝品種繁多,依物施藝,各具特色。主要有彩扎,燈扎,紙紮和花扎四種。代表有:連平忠信花燈客家龍燈
雕刻工藝:五華石雕。

傳統民居

客家民居分為贛南客家民居、閩西客家民居、粵東客家民居、粵北客家民居等幾大流派。
客家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據歷史學家考察,這種民宅建築與中原貴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這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漢人,因戰亂、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贛、粵、閩交界山區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遷定居嶺南後,不但傳播了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建築民宅保持了原有的傳統風格。
客家圍屋大致可分為:閩西的方形、圓形土樓贛南的口字、國字型土圍子,粵北的四角樓碉樓(如翁源的湖心壩高圍牆)、粵北大圍樓(以始興隘子鎮的滿堂客家大圍樓和翁源江尾鎮思茅嶺的張姓八卦圍最具代表性),粵東梅州的圍龍屋(如棣華居仁厚溫公祠榮祿第何子淵故居光裕廬原膴隆基、張弼士故居光祿第等)、帶有碉樓的圍龍屋(如興寧躲世圍)、圓圍、半月樓(新月樓)、八角樓(如大埔道韻樓)、多角圍屋和方、圓土樓(如大埔花萼樓),粵中惠陽深圳的城堡式圍樓(如鶴湖新居龍田世居)和圍村,香港圍村(如新界曾氏大屋)等10餘種類型。
贛州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稱“客家搖籃”。仍存有600餘幢神奇的客家圍屋,被稱為“東方的古羅馬”,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龍南關西新圍燕翼圍和安遠的東升圍,走進圍屋就走進古老的城堡。這裡有規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後人尋根祭祖的聖地;還有那塵封已久的客家古村落——白鷺村
永定客家土樓被譽為“世界建築史上奇葩”,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分布

主詞條:客家地區

全球

2011年據有關客屬機構非正式保守統計中國國外客屬人口約1200萬人左右,港澳台客家約600萬人(其中,香港(約125萬)與澳門(約10萬)的客家雜居各處,並且占了當地居民相當的比例),合計客家華人華僑及港澳台同胞1800餘萬。分布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屬社團多達數百個。陝西、江蘇(約2萬)、安徽(約2萬)、湖北、貴州、新疆(0.5萬)等也有客家分布。
全球客家分布一覽
所屬洲國家或地區客家人口省份客家人口所屬洲國家或地區客家人口
馬來西亞
150萬
美洲
美國
30萬
印度尼西亞
800萬
加拿大
10萬
泰國
100萬餘
秘魯
20萬
新加坡
40萬
蓋亞那
0.7萬
菲律賓
0.68萬
古巴
0.81萬
越南
30萬
巴西
0.24萬
緬甸
5.5萬
瓜地馬拉
0.01萬
高棉
1萬
多米尼加
0.12萬
印度
2.5萬
玻利維亞
0.01萬
寮國
0.5萬
智利
0.12萬
沙烏地阿拉伯
0.22萬
阿根廷
0.5萬
日本
1.5萬
厄瓜多爾
0.2萬
汶萊
0.9萬
蘇利南
0.41萬
巴基斯坦
0.2萬
委內瑞拉
0.2萬
尼泊爾
0.24萬
墨西哥
0.1萬
斯里蘭卡
0.017萬
牙買加
8萬
科威特
0.017萬
歐洲
英國
18萬
朝鮮
0.1萬
法國
5萬
韓國
2萬
德國
1.2萬
土耳其
0.05萬
荷蘭
8萬
孟加拉國
0.05萬
俄羅斯
0.1萬
非洲
模里西斯
3.5萬
丹麥
0.12萬
南非
2.5萬
挪威
0.03萬
留尼旺
1.8萬
義大利
0.1萬
馬達加斯加
0.02萬
瑞士
0.1萬
莫三比克
0.03萬
比利時
0.2萬
奈及利亞
0.02萬
葡萄牙
0.5萬
塞拉昂
0.006萬
瑞典
0.24萬
尚比亞
0.006萬
前南斯拉夫地區
0.24萬
加納
0.02萬
捷克
0.01萬
肯亞
0.01萬
奧地利
0.05萬
民主剛果
0.02萬
冰島
0.01萬
安哥拉
0.02萬
西班牙
0.2萬
塞席爾
0.05萬
盧森堡
0.2萬
大洋洲
澳大利亞
約8萬
備註:海外客家人分布數據來源:1994年梅州市為在梅州舉行“第12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通過多渠道,包括國內外函調、採訪、採摘報刊材料等方面匯總統計,保守估計客家人在國內外分布人數共4562.429萬人,其中國內(包括港澳台)4107.8萬人,國外456.29萬人。
客家人在中國的分布圖客家人在中國的分布圖
旅居大洋洲的客家約12萬人,分布在1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澳大利亞約8萬人,主要居住在墨爾本、悉尼、新威爾斯、維多利亞以及南澳洲,培斯及大尼亞洲;另外在大溪地(又譯作塔希堤屬於法國海外省約有2.5萬客屬)、斐濟、紐西蘭、所羅門、馬紹爾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瑞魯、西薩摩亞也有客家人聚居。

廣東

關於廣東客家,農村沒有客家聚居村落的只有汕尾市區、南澳縣、澄海區、順德區、吳川、江城區,其他均有不同比例的客家村落分布。其中,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關以及揭西縣陸河縣英德廉江等以客家為主。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
廣東以客家人為主的縣(縣級市、市轄區)
廣東省境內以下地區也有客家人分布
地級市下轄區劃
龍門縣
南山區、福田區、寶安區
湞江區武江區、南雄市
莞城、東城、南城、厚街、虎門、大嶺山、塘廈、黃江、謝崗等
連南陽山佛岡(1/3)、清城區、清新區、連州 22%
7區:增城區花都區1/3、從化區、白雲區7%、天河區越秀區番禺區
普寧揭東區(1/10)
陸豐海豐20%弱
陽春 1/3強、陽西塘口鎮為代表)、陽東
廉江、市轄區(8.96%)、遂溪(2.3%)、徐聞、雷州
肇慶 10%
端州區 9%、鼎湖區 8%、大旺四會 40%、高要廣寧 9.45%、封開德慶懷集
南海區三水區、高明區

江西

江西客家人數僅次於廣東,贛州全市總人口974.25萬人(2017年),客家人占贛州總人數的95%以上,位居全球地級市首位,囊括江西16個純客家縣(市、區),世稱“客家搖籃”。
江西以客家人為主的縣(縣級市、市轄區)
地級市下轄區劃
遂川縣
銅鼓縣
江西省境內以下地區也有客家人分布
地級市下轄區劃
吉安
井岡山40%(含原寧岡縣)、萬安40%、泰和吉水20%、吉安縣永豐永新青原區新乾134
宜春
萬載奉新靖安(1/3)、宜豐134
九江
修水、武寧石門鄉134
撫州
廣昌縣驛前鄉134

廣西

廣西客家祖籍在粵、閩、贛客家地區,以客家語方言為母語並認同於客家歷史、文化的,最遲在宋朝已有客家落戶廣西。境內除桂林市的全州縣、興安縣、資源縣和河池市的鳳山縣沒有客家居住外,其餘均有客家分布,人數約600萬(2013年)。
廣西客家達10萬以上的縣市區
地級市轄區地級市轄區
南寧
市區、賓陽
市區、桂平平南
市區、柳城
市區、浦北靈山
遍布全市
市區、陸川博白北流

福建

福建客家分布於龍巖、三明、漳州和南平等市。
龍巖市是客家民系重要的形成地和聚集地,全市人口80%是客家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汀州城(長汀)被稱為“客家首府”,汀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有54個姓氏的居民遷往台灣,台灣500萬客家人中,祖籍龍巖的有70多萬人。在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累計超過120萬人。胡文虎吳伯雄等名人政要的祖籍地就在龍巖。
漳州市南靖平和雲霄詔安等縣客家人口約幾十萬,使用受漳州話影響的客家語
南平市有客家人20多萬,以順昌分布最多,約5.7萬人。在客家人的歷次遷徙中,閩西北一直是重要的中轉地和居住地。武夷山遺產地及周邊縣市如南平、順昌、邵武等地仍有不少客家人聚族而居,境內有大量的客家文化遺存。位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天上宮(原汀州會館)就是典型的一例。
福建客家縣(市區)域分布
地級市縣級鄉鎮客家人口代表口音代表人物
所有鄉鎮
54.5萬(2017年)
長汀話
所有鄉鎮
49.2萬人(2013年)
永定話
所有鄉鎮
37.4萬人(2010年)
上杭話
所有鄉鎮
39.9萬(2017年)
武平話
所有鄉鎮
33.3萬(2010年)
城關話等
南洋鎮
3000人以上
梅縣話
象湖鎮
100人以下
漳平畲家客
雙洋鎮
100人以下
漳平畲家客
註:漳平方言屬閩語系統,但受到客家方言的一些影響,具有閩南方言向客家方言過度的特點。
1.24萬人
萬安話
江山鎮
近1400人
雙車話
5000人
大池話
白沙鎮
2000人以上
營話、梅縣話
適中鎮
不詳
紅坊鎮
不詳
東肖街道
不詳
龍門街道
不詳
註:龍巖話具有閩南方言向客家方言過度的特點。
註:龍巖地區客家語使用人數為179.2萬人(1985年底),而閩南語使用人數為59萬。
所有鄉鎮
37.66萬(2014年)
所有鄉鎮
15.2萬
所有鄉鎮
12萬(2006年)
閩、客、贛方言過渡區
(將樂縣為主)
將樂話
永安
閩中方言區
小陶鎮上、下戶口
羅坊鄉吳坊、橋頭、左拔等
安砂鎮坑口等
大田縣
廣平鎮、桃源鎮等客家方言島
數千人
沙縣
閩中方言為主,客家方言島
泰寧縣
閩贛方言為主,客家方言島
梅列區
中村鄉客家方言島
三元區
陳大鎮客家方言島
西部
西部
北部
城關鎮等客家方言島
5.7萬人(2009)
註:西北部為閩、客、贛方言過渡區;東南部為閩北方言區。
延平區
茂盪鎮等4個客家方言島
註:大部分為閩北方言區,市區及西芹鎮為北方方言區。
邵武
閩贛方言區
武夷山
閩北方言區
光澤縣
閩贛方言區
浦城縣
忠信鎮客家方言島
寧德
福安
社口鎮客家方言島
福鼎
磻溪鎮、點頭鎮客家方言島

台灣

依“客家基本法”定義:“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2011年,台灣客家人占台灣總人口的18.1%,約419.7萬人,其中新竹縣71.6%、苗栗縣64.6%是客家人。其次桃園縣39.2%、花蓮縣31.7%、新竹市30.1%、屏東縣23.7%、台東縣19.9%、台中市16.4%、台北市16.4%(42.9萬)、南投縣16.0%、新北市14.1%(54.9萬)、高雄市11.6%、基隆市10.0%(3.1萬),其餘縣市比例不足10%(嘉義市8.7%,2.4萬;宜蘭縣8.5%,3.9萬;雲林縣8.1%,5.8萬;彰化縣5.7%,7.4萬;台南市5.4%,10.1萬;連江縣5.2%,0.1萬;澎湖縣2.5%,0.2萬;金門縣1.5%,0.1萬)。客家人口數最多的縣市依序為桃園縣(78.5萬人)、新北市(54.9萬人)及台中市(43.6萬人)。
紅色部分為台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紅色部分為台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台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區劃轄區
新屋鄉(77%)、楊梅市(68%)、平鎮市(59%)、龍潭鄉(59%)、中壢市(57%)、觀音鄉(48%)、大園鄉(26%)
北埔鄉(94%)、峨眉鄉(92%)、新埔鎮(92%)、關西鎮(89%)、橫山鄉(89%)、芎林鄉(84%)、竹東鎮(78%)、寶山鄉(76%)、湖口鄉(75%)、新豐鄉(66%)、竹北市(57%)
東區(37%)、香山區(27%)
公館鄉(91%)、頭屋鄉(89%)、三灣鄉(88%)、大湖鄉(88%)、銅鑼鄉(87%)、苗栗市(87%)、南莊鄉(82%)、三義鄉(81%)、獅潭鄉(79%)、卓蘭鎮(79%)、頭份鎮(78%)、造橋鄉(77%)、西湖鄉(76%)、泰安鄉(41%)、竹南鎮(38%)、通霄鎮(33%)、苑裡鎮(30%)、後龍鎮(29%)
東勢區(77%)、石岡區(46%)、新社區(45%)、和平區(34%)、豐原鎮(27%)
國姓鄉(58%)、水里鄉(27%)
侖背鄉(39%)
美濃區(87%)、杉林區(51%)、六龜區(44%)、甲仙區(28%)
竹田鄉(71%)、麟洛鄉(68%)、內埔鄉(64%)、新埤鄉(54%)、萬巒鄉(49%)、長治鄉(43%)、高樹鄉(42%)、佳冬鄉(41%)
池上鄉(43%)、關山鎮(41%)、鹿野鄉(33%)
鳳林鎮(66%)、富里鄉(50%)、瑞穗鄉(42%)、玉里鎮(39%)、壽豐鄉(34%)、吉安鄉(33%)、花蓮市(32%)、光復鄉(30%)
註:括弧內數據為當地客家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港澳

香港客家
客家香港新界原居民四大民系之一,香港客家地區包括南區荃灣區元朗區屯門區葵青區北區大埔區西貢區。但不少香港客家人也因到市區工作或上學,已經融入了廣府人的生活。香港客家地區已經收窄至新界村落。
澳門客家
據有關調研結果顯示,澳門有客家人已超過10萬人(2013年),約占澳門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川渝

四川客家
四川是中國五大客家人聚居省(區)之一,客家人數大約300萬,多數是清初廣東福建江西一帶老移民的後裔。四川客家人的祖源在閩粵贛,主根在中原,而成都龍泉驛區是四川境內客家人居住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語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地保留了客家語言和文化生活方式。四川省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語。
非純客家縣市:通江達縣巴中儀隴廣安瀘縣瀘州內江富順隆昌威遠資中安岳仁壽簡陽成都新津雙流新都溫江金堂廣漢、彭縣、什邡西昌會理等32個。

湖南

主要分布在該省東部和南部,具體情況如何,則語焉不詳。各種論及客家的著作,也鮮有涉及湖南客家者。海內外客家人的各種聚會,湖南客家人一般缺席。
湖南客家縣域分布(16縣市)
地級市轄區
岳陽
平江縣福壽山鎮、加義鎮、黃金洞鄉;臨湘市零星分布
長沙
瀏陽張坊鎮小河鄉大圍山鎮、官渡鎮、七寶山鎮、中和鎮、文家市鎮、高坪鎮、永和鎮等
醴陵、攸縣茶陵縣(10%)桃坑鄉
安仁縣東南部部分、資興、桂東縣東北部部分、汝城縣南部、宜章縣、桂陽縣;永興縣零星分布
永州
江華瑤族自治縣30%、新田縣、江永縣
註:資料來源
衡陽市代管的耒陽和常寧情況不詳。

浙江

非純客住縣有:雲和松陽青田麗水(蓮都)、宣平(現為蓮都、松陽武義所分轄)、龍泉遂昌景寧縉雲泰順蒼南湯溪金華)、江山衢州龍游常山開化建德淳安長興、於潛(臨安)、新城分水桐廬)、昌化(杭州)、玉環等縣市。總人口100萬人以上。

海南

至2008年,海南客家後裔已達40多萬人,還能講客家語的約有20多萬。
非純客家縣市有儋縣澄邁定安、臨高、瓊海文昌萬寧三亞等8個。

人物

主詞條:客家人物列表
客家歷史源遠流長,培育了大批對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出類拔萃的風流人物。由於“客家”這個稱謂出現得稍晚,所以界定某些客家名人還是有一定難處,還有客家各領域的名人特多,在此只選錄對社會與客家有貢獻的客家名人。

江西

江南第一位宰相鐘紹京、贛南客家辦學第一人溫革、陸游最敬重的老師曾幾、江西山水畫派的開派畫家羅牧、才高行獨的寧都“三魏”(魏禧魏際瑞魏禮)、一門四進士的西江“四戴”(戴第元戴均元、戴心享、戴衢亨)、義寧陳氏“四傑”(陳寶箴陳三立陳衡恪陳寅恪)、戊戌變法的重要理論家陳熾、血寫工雲春秋的英烈陳贊賢、《資本論》中文全譯本的第一個譯者郭大力
文藝界:羅晉
科教界:陳封懷黃路生賴遠明

福建

1955~1965年間,閩西客家有65人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占福建省籍將軍總數的78.3%,被譽為“紅軍之鄉”,“ 將軍之鄉”。
福建客家籍中國科學院院士有地層古生物學家盧衍豪;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原院長盧嘉錫;高分子化學家林尚安;分析化學家盧佩章;植物遺傳育種學家謝華安等。
企業經濟類:胡文虎陳景河李新炎
體育競技類:林丹何雯娜張湘祥石智勇
科學教育類:林寶樹丘復溫聯星

嶺南

註:
1.姓名帶*者選自《先導影響中國近現代化的嶺南著名人物》一書。
2.梅州名人不枚勝舉,孕育出545位將軍、30位兩院院士、340位大學校長。
3.文學人物詳見客家文學。
政治軍事界:
廣州:宰相崔與之(增城)、洪秀全*(花都)、洪仁玕*(花都)、陳耀邦
深圳:陳郁*、袁庚*(歐陽汝山)
河源:直隸總督顏檢、閩浙總督顏伯燾阮嘯仙*、肖揚
惠州:廖仲愷*、鄧演達*、北伐名將葉挺*、廖承志*、曾生*、廖暉
清遠:北伐名將陳可鈺
潮州:張璉
揭陽:彭光涵張紀南
汕尾:謝非
中山:孫中山*
北海:陳銘樞*、林翼中
貴港:貴港:楊秀清石達開韋昌輝(祖籍南海)、秦日綱賴文光徐啟祥盧殿林李紀恆
來賓:蕭朝貴(武宣)
欽州:劉永福馮子材(祖籍南海)、陳濟棠香翰屏
桂林:李天佑
柳州:沈鴻英(原籍恩平)、劉古香鄧無畏葉浩
河池:周鋼鳴
賀州:黃士韜黃一平
文昌:宋慶齡*
思想知識界:
梅州:黃遵憲*
潮州:張競生*
汕尾:中國民俗學之父鐘敬文*
科學技術界:
深圳:凌道揚*
惠州:黃秉維*
韶關:朱熹平
揭陽:楊遵儀*、黃旭華*、曾毅
茂名:謝申(電白)
文教藝術界:
廣州:謝寧
惠州:鐘楚紅陳小春鐘漢良
梅州:宋湘丘逢甲*、鄒魯*、“詩怪”“雕塑鼻祖”李金髮*、現代繪畫創始人林風眠*、張資平碧野杜埃蒲風陳槃古直羅香林客家十二釵
河源:徐傅霖
韶關:廖燕
潮州:嶺南詞宗詹安泰
東莞:雕塑家張松鶴鄧麗欣
湛江:吳天勝(廉江)
工商實業界:
深圳:劉志強
梅州:曾憲梓*、田家炳
河源:李河君郭東林
體育武術界:
梅州:一代球王李惠堂張雁全
東莞:“棋聖”楊官璘
茂名:吳水嬌
賀州:葉喬波

四川

四川籍傑出的客家人物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朱德,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變法維新志士劉光第,“收功彈丸”的大將軍彭家珍,抗日愛國將領王銘章,辛亥西昌首義志士張耀堂,當代文豪郭沫若,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梓州詩人謝緒岷,“厚黑教主”李宗吾,現代天文學家劉子華,土壤農化科學開拓者彭家元,紅燈女傑廖九妹,朱德母親鐘太夫人,中共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汝岱,原國民黨高級將領、九十五軍軍長黃隱,現代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唐君毅,等等。

台灣

台灣客家客家人物主要有:
軍政界:
文化界:

湖南

湖南客家人物:
瀏陽:胡耀邦、楊勇、李志民王首道李貞
平江:張震(本姓吳)

海外

經濟界:胡文虎張弼士邱威功彭雲鵬、東南亞“鋼鐵大王”何僑生、"大溪地珍珠之王"溫惠仁吳德芳葉觀盛韋鳴恩、巴拿馬原外交部長邱留賓,等等。
文化藝術界:黃孟文、流軍、淡瑩、潘雨桐、吳岸、袁霓張錯光良品冠巫啟賢戴佩妮曹格范文芳鐘正山鐘曉玉陳靚萱何耀珊,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