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客家文化

台灣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廣義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會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爭發展奮鬥過程中,長期創造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被客家人認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總和。

客家話、客家風俗、生活習慣、客家人的性格、氣質、心態、思想、觀念、意識及它們的載體;客家人物特別是眾多的客家精英、客家建築、裝飾、客家婦女的服飾、藝術品、客家文藝,各類客家文獻資料等等,都是客家文化的具體體現。

語腔簡介,客家族群的語腔,海陸腔尋鄉應到惠州市,大埔腔與饒平腔,詔安腔客家人,依腔調之使用分,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詔安腔,饒平腔,歷史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建築文化,民俗信仰文化,文化創新,結論,大陸、台灣客家異同,台灣客家文化,歷史發展,

語腔簡介

台灣的客家人由於來源不同,客語本身的腔調也因地區而異。目前在台灣使用的客家語腔調,依據分布狀況,大致可分為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詔安腔等四種主要腔調,另外還有饒平腔永定腔、豐順腔在部分地區使用。
客家族群的原鄉代表府州,是潮州、梅州(古稱嘉應)、惠州閩南族群的原鄉代表府州,是泉州、漳州兩州。

客家族群的語腔

事實上台灣的四縣腔主要源於祖國大陸蕉嶺縣,不是梅州市梅縣區。但是由於梅州市區(含梅江區梅縣區梅城口音的梅州腔是嘉應客的代表,所以有人誤會了台灣的四縣腔是梅州口音。

海陸腔尋鄉應到惠州市

台灣海陸腔客語使用者,在人口數上可以排到第二位,海陸客家在台影響力可謂巨大!但是海陸腔原鄉,大陸汕尾海陸豐地區,竟然是以閩南語為主流的地區。
所以台灣海陸腔使用者,來汕尾海陸豐地區追尋原鄉客家文化,心理不免產生落差(還有陸河縣揭西縣是純講海陸腔的客家人聚集地)。但是還有一個惠州市,至今仍為客家話為主流的地區。

大埔腔與饒平腔

有些學者認為,“台灣客家語腔之前四大應改為四縣腔、海陸腔、饒平腔、詔安腔”。事實上是不客觀的,得出這種說法的原因是跟大陸原鄉行政區劃的調整有關,為了強調客家的潮州籍,於是有些學者認為應該用目前仍屬潮州市管轄的饒平來涵蓋大埔腔。然而事實上,祖籍大埔縣客家人,是比祖籍饒平縣的更多的。
人文社會學要結合現實,更要尊重歷史,大埔腔既是潮州籍,也是梅州籍,但不是嘉應籍。作為舊名,“潮州”籍客家不應該被捨棄,提“大埔”也並不會使“潮州”名字褪色,因為嘉應四縣之地,歷史上也是屬於潮州的,也可以用“潮梅”一詞,承貫史今。研究泛潮州籍客家時,可以只以四縣、大埔、饒平三個小地名來通稱,沒有必要總是提及嘉應、潮州。

詔安腔客家人

詔安腔是福建省籍的客家族群中唯一影響力比較大的一支,既突出本語腔,同時,理所當然地用詔安腔來代表汀漳兩府(福建省)籍的客家,是沒有什麼不對的。
因為福建省籍遷台的,以福佬人居多,詔安縣所在的漳州也是以福佬為主流的,而汀州府裔的台灣客家,人數又不多,所以一般不會特彆強調福建省籍客家。
再者,汀州府籍客家話(永定腔/汀州腔)與廣東省嘉應(今梅州)、惠州等來台客家,是可以交流的,差別不大,常常也以“粵人”自居。由於以四縣腔、海陸腔為主,取兩大語腔首字,台灣的客家話也別稱四海話。有人認為四海話,可能也是代表一種單獨的客家語腔,即惠陽腔,參見四海話詞條。

依腔調之使用分

四縣腔

(1)桃園縣:中壢、龍潭、平鎮、楊梅。
(2)新竹縣:關西(部分)。
(3)苗栗縣苗栗市、公館、頭份、大湖、銅鑼、三義、西湖、南莊、頭屋、卓蘭(大部分)。
(4)屏東縣:竹田、萬巒、內埔、長治、麟洛、新埤、佳冬、高樹
(5)高雄縣:美濃、杉林、六龜。
(6)台東縣:池上、關山鹿野、成功、太麻、碑南。

海陸腔

(1)桃園縣:觀音、新屋、楊梅。
(2)新竹縣:新豐、新埔、湖口、芎林、橫山、關西(部分)、北埔、寶山、峨嵋、竹東。
(3)花蓮縣吉安、壽豐、光復、玉里、瑞穗、鳳林、復金。

大埔腔

(1)苗栗縣:卓蘭(中街、內灣、水尾)。
(2)台中縣:東勢、石岡、新社、和平。

詔安腔

(1)雲林縣:侖背、二侖、西螺

饒平腔

(1)苗栗縣:卓蘭(老莊)。
F. 其他還有永定(永靖)腔、豐順腔等散居各地。

歷史文化

“唐山過台灣”的艱辛過程,不但塑造了台灣客家人的內聚力,也開啟了台灣客家的新視野:面對台灣多樣化的自然山川與多元、險惡的族群處境,必須更加落實因地制宜的“移民本色”,因而得以全然不同於中國原鄉的方式,打造了風貌殊異的客家新故鄉。
台灣客家先民因地制宜之生存智慧,漸漸發展出來台先祖未曾想像的客家新風貌。來自廣東、福建等以地域與宗族當成自我認同的“原鄉客家”,來台灣之後終於重新組織、發展與戰鬥,形成了以土地為舞台、以族群相凝聚的“移民客家”。
新的客家社會整合了原鄉的地域差異,不但擴大了客家族群的寬廣度,也回頭肯定了原鄉的文化價值。例如,新竹縣的關西客家文化,就是融合了四縣、海陸、饒平等地區的客家先移民與道卡斯族原住民、泉州福佬等多元文化而成。中台灣大甲溪流域的客家文化,融合了大埔、饒平、泰雅族原住民與福佬風味。台東縣客家文化,則是從西台灣東遷的客家二次移民,融合了北台桃竹苗、南台六堆客家、平埔原住民文化,並與在地的阿美族、卑南族之間密切互動的成果。
想要品味台灣客家文化的風貌,就得肯定台灣客家族群的獨特歷史過程。以下分別從飲食、服飾、建築、民俗信仰,以及文化創造等面向,體會台灣客家的獨特性。

飲食文化

客家美食可說是台灣客家文化的代表項目,客家文化重建運動的過程中,也把客家美食當成客家文化的中心價值之一,每一個客家運動的場合,都會有幾項特定的“客家美食”,早期有“粑”,近期則是擂茶,這兩個兼具美味與現場表演雙重效益的飲食文化,或多或少鼓舞了更多人參與了客家文化。
美味可口的客家菜美味可口的客家菜
一般而言,客家飲食多以傳統的“鹹、香、肥”三個原則,描述客家人的飲食特色,然而,這樣的特色,或許是非客家人在客家莊作客時,體會到的慶典式飲食場面,至於傳統客家人的家常飲食,反而是非客家人較少碰觸的簡單與素樸風貌,甚至,還有勉強僅可裹腹的程度。
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習慣的改變,客家飲食也與時俱變,客家傳統的家常風味重新受到肯定,一躍而成為周休二日的旅遊寵兒,約略可歸納出幾個特色:保持食物原料的原味、特別擅用香料與沾醬、具有獨特的醬漬食品,最重要的是,每個鄉鎮,甚至村里,都可以找到特屬地方與主廚風味(或稱之為“有媽媽的味道”)的客家美食,值得大家一村又一村、一鄉過一鄉,追尋各地客家美食。
除了從傳統出發的現代客家飲食之外,台灣客家人在戰後還吸收了來自大江南北的飲食文化,發展出許多風靡飲食市場的城市美食,例如,從桃竹苗地區移居大台北地區的客家人,改良了源自中國北方的麵食風味,創造美味可口的“永和豆漿”,近年來甚至成為風靡海內外的都市美食。
客家人在飲食文化的表現,一方面追溯傳統,吸取養分,開創生機;另一方面則敞開胸懷,廣納各地飲食風味,緊緊地掌握了現代人的口味,秉持樸實的風格,共同參與了台灣美食創造的行列。

服飾文化

過去,客家人的確有屬於自身的服飾文化,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現代台灣已很難從穿著習慣,確認客家的族群屬性。而且,最後的傳統客家藍衫使用者在美濃東門樓前消失之後,藍衫就從生活服飾轉變成形象服飾,藍衫成為客家運動場合的“制服”,或者是客家歌舞表演者的象徵性穿著。
身著客家藍衫的馬英九身著客家藍衫的馬英九
不過,近年來各界漸漸體認到這個困境,開始將客家服飾從象徵性的標籤,轉回生活化的新時代客家服飾。
南台灣從藍染與藍衫出發,舉辦了相當有創意的藍衫服裝秀,積極發展生活藍衫。北台灣客莊,則從“客家花布”出發,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生活用品上,值得期待,新竹九贊頭社區經過了十多年的社區醞釀,近年推出了以花布製作的九娃娃,相當受人歡迎。
台灣地方政府部門也在客家創新服飾文化上表現相當積極,嘗試引發領頭作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桃園縣政府等各級政府與年輕設計師推動的客家花布衣飾創造;苗栗縣政府與苗栗市公所,分頭推動符合新時代需要的“客家衫”,都是值得收藏與欣賞的對象。

建築文化

台灣客家建築與中國原鄉絲絲相連。台灣的客家建築從中國原鄉帶來了家神祖先信仰,確立了“宗祠”、“家廟”、“公廳”等客家特殊建築類型。在空間的表現上,具體呈現在“公廳”與“禾埕”,這兩個一虛一實兩個空間所貫串起來的組合,“日字廳、曰字井”,形成了“家族昌盛”的象徵意義。在材料的運用上幾乎都是因地制宜(從精神的層次,也可說是延續原鄉之傳統),用泥土、用火磚、用木、用竹,率都以建築物的在地資源優先考量。
在色彩美學上,創造了與原鄉“白牆烏瓦”截然兩異的審美價值觀,逐漸吸收了閩南“紅磚紅瓦”的新風味。在空間格局的設計上,一方面堅持著公廳的家族性公共空間的規矩,另一方面也因地制宜形成南北分殊、西東各異的在地化客家建築風格。著名的新竹縣北埔天水堂姜屋、屏東縣佳冬蕭屋、六堆伙房與美濃煙樓等等優秀的客家傳統建築,都可以看到台灣客家建築落地生根的具體軌跡。
在客觀的空間文化的欣賞上,也可以結合不同地區與家族的產業型態,了解每個在地性客家建築的價值所在。例如,北台灣因為清末、日治時代初期樟腦產業之故,建築從農業型態的居家規模轉變為與其他族群更緊密互動的多元產業生活空間,紅磚的運用結合原鄉宗族空間的建設文化,型塑出極為優異的客家莊建築美感。
典型的客家民房典型的客家民房
南台灣最具特色的空間形式,應可說是創造了正身與橫屋之間的“廊間”(或稱“廊仔”),廊間相當程度反映了原鄉中國所未有的熱帶性氣候的生活空間需要,相當開放的空間(三個經常不關闔的門、兩個室內間門、兩個透空式窗戶),經常當成家庭內客廳、灶下或餐廳等最主要生活核心。深具在地風味,值得拜訪。

民俗信仰文化

台灣的客家信仰,與其他族群也有若干異同之處,不同的節氣、不同的地區,都能感受得到深深影響客家人的信仰與慶典。
台灣客家的信仰與早期社會的形成有密切關係,幾乎每一個客家村落都有佑護村名的土地伯公,每一個客家聚落都有屬於自己的守護神,除了從中國原鄉帶來的觀音、三山國王、三官大帝、關聖帝君、馬祖等神明之外,還有在台灣形成的本土神明義民爺、萬善爺、以及每個來台家族都真誠崇拜的“來台祖”信仰。不管是當地發展出來的宗教信仰,還是從中國原鄉引入的神明,經過兩三百年的落地生根,都已經過化存神,成為台灣本土精神的支柱。
客家宗祠祖廟客家宗祠祖廟
農曆過年,不但是漢人普遍的傳統,也是客家人的重要節日,而且至今仍是台灣客家最重要的團聚、祭祖之日。農曆元月二十日,是客家人的“天穿日”,傳說那一天是“天穿地漏”的壞日子,也有人認為是為了紀念女媧補天,農業時代的客家人認為,經過一整年的辛勤,這一天是必須休息的日子。竹東地區每年舉辦盛大的客家山歌盛會農曆過了正月半,一直到清明,,都是客家人掛紙“掃墓”的日子,也是逐漸都市化的客家族群一年一度家族聚首,規模最大的時節,有許多家族的“祖塔”供奉來台祖以來的所有祖先,祭拜時,常可見到數百人甚至上千人齊聚山頭的壯觀場面。
新埔客家村齊慶“天穿日”新埔客家村齊慶“天穿日”
五月節,客家人所稱的端午節,民間傳說乃是為了紀念昔日“走黃巢”之故,這一天必須懸掛菖蒲和艾草等辟邪植物,另一方面也連結到屈原投江的歷史傳說。
義民節煙火義民節煙火
中元節“農曆七月半”,是客家人自然崇拜的年中重要祭典,也是官赦罪之日,以釋、道兩法普度眾生“十方孤魂野鬼”。北台灣以新埔義民廟為中心,在農曆七月二十日還發展出一個獨特的“義民節”,紀念歷來為了保鄉衛士而犧牲的地方先烈,成為客家地區相當隆重的地方節慶。此外,八月半中秋節、十月的平安戲(或收冬戲)都是客家地區重要的民俗節令。

文化創新

除了延續原鄉傳統之外,台灣客家最令人矚目的可說是文化創新的勇敢表現。舉凡文學、音樂、戲劇、大眾傳媒、建築設計與近年來的社區營造,都可以看到台灣客家文化的獨特表現。在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客家“還我母語”運動之後,客家意識覺醒,客家文化逐漸受到國人普遍重視,長期累積起來的能量,終於有了表現的舞台,台灣地方各地幾乎都能看到客家相關的藝文與產業活動,近年,台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相繼舉辦“客家桐花祭”、“台灣客家文化藝術節”,並創設“客家電視頻道”,更加強化了客家成為台灣多元文化價值的重要性。

結論

從最基層的在地觀點來看,台灣客家文化具有獨特特色。因為文化形成的特殊性,使得台灣客家尤其具有極為特殊的風貌。不管客家文化的起源地是中國的廣東、福建、江西,還是幾乎快成為定論的“中原”,兩百多年來,台灣客家的獨特歷史脈絡已經創造了客家文化的獨特典型。在客家的定義上,除了對悠久傳統的血緣式探究之外,還從文化創新、文化運動的角度從事自我認同的定位。因此,不斷開陳出新、創造客家文化的論述課題,已經成為台灣客家學的新取向。

大陸、台灣客家異同

台灣的閩南人跟客家人,是約400年前明末清初鄭成功打敗荷蘭人後,陸陸續續過去的,因為鄭成功擊退荷蘭恢復中華領土,台灣人尊稱鄭成功為“國姓爺”,鄭成功死後,在他的孫子鄭克塽接掌台灣府時,才歸順清朝。
早期的台灣發生很多地盤上的械鬥,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都是對立的現象,打打殺殺的結果也因此死了很多人,尤其當時的原住民個性比較兇殘,所以當時很多屍體都是沒有頭的,台灣早期名稱為“抬冤”就是由此而來,最後因為閩南人的人數優勢,現今閩南人主要居住於平地、客家人為半山腰,而原住民則被迫放棄自己平地的家,搬到山頂上躲避“外來居民”。
基本上台灣的客家人來自廣東及福建好幾個地方,光是台灣的客家語言就有四種,口音及用詞都有相當大的差異,也因為族群關係,分據在台灣不同的城市,苗栗、桃園、新竹 是客家人的主要居住地。但是台灣種族融合的結果,許多客家話,其實已經跟內地的客家話差距相當大,我是台灣的台中人,我學過幾句客家話,遇到客家人問他們聽不聽得懂,但他們說可以猜得出意思,但是講話及重音輕音是有所不同的。
台灣在保護客家文化上,做得相當不錯並成立客委會,也不定期的舉辦客家傳統藝術節,或是鼓勵小孩學客語,如果常常看台灣的電視台,並不難發現台//灣在保存客家文化上的用心,買廣告、做節目。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上台灣客家委員會。
它是一個年編預算很高的單位。

台灣客家文化

客家人原本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客家源流始於秦征嶺南融百越時期 ,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由於戰亂等原因,他們逐步往江南、再往邊,最遲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 ,然後又往南方各省乃至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遷徙,並最終成為漢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異的重要民系族群。客家人到了中國南方後,和當地百越族發生文化上的交流,因客家人居住的地區多數都是山區,所以客家人形成刻苦、耐勞、敢於拼搏的客家精神,香港億萬富豪實業家、慈善家客家人曾憲梓曾經說過就是客家精神影響著他的人生並推動他有今日的成就。所以客家因對原鄉中原的懷念自稱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國南方廣東、福建、江西、台灣等等省份本地重要族群之一。請一些人不要總稱客家人是移民,客家人遷去南方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就已成為南方本地重要族群組成部分。南方的其她的族群也有遷移過,又不是只有客家人有遷移過。台灣的客家族群和閩南族群幾乎是同時遷往台灣的,據說客家人還比閩南人先去台灣的,只不過閩南人比客家人人數要多。台灣1945年以前從大陸遷去台灣的稱本省人,跟國民黨政府退去台灣的稱外省人,所以請有些人不要認為客家人不是台灣的本省人。如果客家人不是台灣的本省人也等於否定了閩南人也不是,因為都是從大陸遷過去的,而且台灣的閩南人也承認客家人是台灣的本省人。台灣現在是全球最注重保護客家文化的地區,設立全球第一部《客家基本法》。

歷史發展

在歷史上,客家人先後經歷五次大規模的遷徙運動,經過1600多年的發展,至今中國內外客家人總數已達6560多萬,分布在大陸17個省約有5512萬人、港澳台地區的有595萬人,散居在海外84個國家和地區的約454萬人,分布範圍相當廣,因此客家人也有“日不落”民族之稱。
客家人遷居台灣,主要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客家人在遷移台灣的過程中,由於遷入地人口及經濟發展的狀況不同,以及向台灣遷移路線的差異,導致客家人在台灣各地的分布及形成村落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由於客家人遷移來台的時間較泉、漳州族群慢,平原一帶肥沃的土地,已先被開發,因此客家族群在台開墾的地區大多集中在南台灣的六堆地區、中台灣的東勢地區以及北台灣的桃、竹、苗地區。大致而言,客家人在台灣的分布,經歷了一個以台南為中心,繼續向南開發,然後再向北發展的先南後北的過程。現在客家人是台灣重要的族群之一。了解客家族群的來源、遷徙的歷史,有利於我們進一步認識這個具有刻苦民族性的族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