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區

梅縣區

梅縣區是廣東省梅州市的市轄區,中央蘇區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環接梅江區,東鄰大埔縣,西界興寧,南連豐順縣,北接蕉嶺縣。

始建於秦朝,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改敬州為梅州;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州府制,梅州改稱梅縣。

2013年10月,國務院同意批准梅縣撤縣設區,與梅江區同屬梅州市轄區並稱梅城

2015年底,梅縣區下轄新城辦事、扶大高新區管理委員2個鎮級建制單位和17個鎮,355個村、33個居委會,總面積2755.36平方公里,總人口611638人。2016年,梅縣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7.18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46.64億元,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57.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2.82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24.9:36.2:38.9。

梅州市梅縣區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 和“足球之鄉”之譽。先後被授予“全國文化先進縣(區/市)”、“中國旅遊強縣(區/市)”、“中國民間藝術(山歌藝術)之鄉”等。

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2019年1月9日,梅縣區憑藉客家山歌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災害,水文,自然資源,礦藏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體育事業,民俗文化,民間歌謠,地方風俗,戲劇文化,本地方言,城市榮譽,風景名勝,交通,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梅縣區新城梅縣區新城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一前221年),梅縣地為南越地。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派兵攻取南越,統一嶺南,置桂林、象、南海3郡。梅縣地屬南海郡揭陽戍
秦末漢初,趙佗割據嶺南,建南越國,梅地屬南越國揭陽縣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越,重建南海郡,梅縣屬交州南海郡揭陽縣地。三國時,為吳國廣州南海郡所屬;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從南海郡劃出部分地域增設東官郡,將揭陽縣劃分為海陽、潮陽、綏安(今漳浦)、海寧(今惠來)4縣,梅縣屬廣州東官郡海陽縣地。晉義熙九年(413年),分東官郡置義安郡,領海陽、潮陽、綏安、海寧、義招5縣,梅縣地方仍屬海陽縣地。
南朝齊(公元479年~502年),從海陽縣分出部分地方置程鄉縣,轄境包括今梅縣區、梅江區、蕉嶺縣、平遠縣全部及豐順縣一部分,隸屬廣州義安郡,是為梅縣建置之始。
梁、陳時(502年一589年),程鄉縣先後隸屬義安郡東揚州(曾改名瀛州)、廣州義安郡(註:《輿地紀勝》雲:“齊立程鄉縣,屬義安郡;梁屬東揚州,又改屬瀛州。陳廢瀛州。隋平陳置潮州,而程鄉以縣屬焉。”《方輿紀要》曰:“齊置程鄉縣,梁陳因之。”而《光緒嘉應州志·沿革》則稱《隋書·地理志》雲:“南齊所置程鄉縣,梁陳兩代既廢。”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廢義安郡,撤銷程鄉縣。在義安郡廨置義安縣,原程鄉縣境為其所轄。開皇十一年,置潮州,復立程鄉縣,隸屬潮州。
唐代,程鄉縣先後為江南道、福建經略史、嶺南道領屬的潮州或潮陽郡所轄。
南漢劉晟乾和三年(即後晉開運二年,945年),於程鄉置敬州,僅領程鄉一縣,州、縣並置。此為潮梅分治之始。
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因避趙匡胤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梅州,因梅江為名,仍領程鄉縣,屬廣南路。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廢梅州,程鄉縣隸屬於潮州。宋元豐五年(1082年),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宋宣和二年(1120年),梅州賜名義安郡,屬廣南東路
南宋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廢梅州,僅置程鄉縣,隸屬潮州。
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復置梅州,仍僅領程鄉縣。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州為路。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隸屬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廣東道宣慰使司。至元二十三年,復降為州,領程鄉縣。元貞元年(1295年),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祐五年(1318年),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梅州,程鄉縣隸屬潮州府。
清康熙年間設惠潮道,程鄉隸屬廣東省惠潮道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程鄉縣升格為直隸嘉應州,領興寧長樂(今五華)、平遠、鎮平(今蕉嶺)及程鄉本屬,稱“嘉應五屬”,直隸廣東省。
嘉慶十二年(1807年),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復設程鄉縣,程鄉屬嘉應府管轄。
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撤銷程鄉縣,境地為嘉應州管轄。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嘉應又復名梅州。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州府制,梅州改稱梅縣。
民國3年,廣東省設定潮循道,梅縣為潮循道所轄。民國9年,潮循道廢,梅縣直屬廣東省轄。民國14年至25年,先後隸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區、東區綏靖區。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梅縣境地(原程鄉縣主要境域內)建立梅縣人民政府委員會。
民國25年,東區綏靖公署撤銷,梅縣屬廣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4月至5月,屬廣東省第九行政督察區管轄。
1949年5月17日,梅縣解放,仍稱梅縣,隸屬中共梅州地委領導。5月24日,成立梅縣人民民主政府(8月改為人民政府)。7月28日,潮梅人民行政委員會成立,梅縣為其轄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梅縣仍屬潮梅行政區領導。
1950年1月,成立廣東省興梅專員公署,梅縣隸屬興梅專區管轄。
1952年11月,興梅專區撤銷,梅縣隸屬粵東行政公署管轄。
1956年1月,粵東行政區撤銷,分設汕頭、惠陽兩專區,梅縣隸屬汕頭專區
1958年11月20日,中共廣東省委發文,撤銷蕉嶺縣建制,併入梅縣。12月,蕉嶺縣正式併入。
1961年3月,蕉嶺從梅縣分出。
1965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汕頭專區劃出原興梅區管轄的興梅7縣,成立梅縣地區專員公署,梅縣隸屬梅縣專區(1970年更名為梅縣地區)管轄。
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原梅縣所轄的梅州鎮從梅縣分出,設定縣級的梅州市,1979年3月正式掛牌辦公。梅縣和梅州市均隸屬梅縣地區。
1983年6月,梅縣與梅州市合併,定名梅州市。9月,改稱梅縣市(國務院1983年12月22日批准),仍屬梅縣地區管轄。
梅縣區
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設地級梅州市,梅縣市分為梅縣和梅江區,屬於梅州市管轄。
1999年9月28日,梅縣人民政府由江南正式搬遷至程江鎮新縣城辦公。
1999年11月15日,經梅州市政府同意,梅縣程江鎮、扶大鎮各割出一部分成立新城辦事處,但未獲省政府批准。
2004年7月,梅縣設立梅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梅縣(扶大)園區管理委員會,撤銷扶大鎮併入程江鎮。
2012年9月,廣東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梅縣西陽鎮劃歸梅江區管轄。
2013年10月,國務院同意批准梅州市梅縣撤縣設區,成為梅州市轄區,與梅江區同屬梅州市區並稱梅城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梅縣區在其中。

行政區劃

2015年底,梅縣區設新城街道辦事處、扶大高新區管理委員會2個鎮級建制單位和程江、南口、畲江、水車、梅南、梅西、石坑、大坪、城東、石扇、白渡、丙村、雁洋、鬆口、隆文、桃堯、松源17個鎮,下轄355個村委會、33個居委會,政府駐地新城街道憲梓南路13號。
序號
名稱
面積
序號
名稱
面積
1
3.88平方公里
11
19.5平方公里
2
149.5平方公里
12
170.4平方公里
·3
113.4平方公里
13
92.7平方公里
·4
118平方公里
14
76.7平方公里
·5
328.6平方公里
15
87.2平方公里
6
187.6平方公里
16
262.2平方公里
7
183平方公里
17
61.9平方公里
8
91.4平方公里
18
146.5平方公里
9
79.3平方公里
19
122.9平方公里
10
175平方公里
2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梅縣區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上游,梅州市中部。介於北緯23°55′—24°48′、東經115°47′—116°33′之間,東西寬78公里,南北長98公里;東鄰大埔縣,西界興寧,南連豐順縣,北接蕉嶺縣,東北與福建省上杭縣、永定縣毗連,西北與平遠縣接壤,中部環接梅州市梅江區。2012年底,總面積2482.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梅縣區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盆地、丘陵、山地分別占總面積22.5%、55.4%和22.1%。境內千米以上山峰9座,最高陰那山五指峰1297米,其次為王壽山1147米。

氣候

梅縣區地理位置靠近北回歸線,且東近太平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乾冷同期,但易旱易澇,偶有奇熱和嚴寒,四季宜耕宜牧。梅縣區年平均氣溫21.3℃,極端最高氣溫39.5℃(1971年7月25日),最低氣溫零下7.3℃(1955年1月12日);年平均日照時數1874.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528.5毫米;年均相對濕度77%;年均無霜期306天。

自然災害

梅縣區主要災害天氣有:春季鏈低溫陰雨,倒春寒;5至6月的龍舟水和夏秋間的颱風雨;秋季寒露風和冬季霜凍等。

水文

梅縣區境內主要河流有韓江,全長470公里(梅州境內長343平方公里),流域30112平方公里(梅州境內14673平方公里);梅江,全長307公里(梅州境內長271公里),流域面積13329平方公里(梅州境內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長323公里(梅州境內55公里),流域面積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內1333平方公里);同時還有琴江、五華河、寧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豐良河等。此外,東江亦沿市境西北的興寧市邊境流過,在梅州境內河段長24.8公里,流域面積260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據梅縣區年鑑2014統計:梅縣區礦產資源以大理石、煤、鐵、錳、鎢、鋅、銅、石灰石等為大宗,其中大理石儲量40多億噸、煤近4億噸、鐵1318萬噸、錳700萬噸。

水資源

據梅縣區年鑑2014統計:梅縣區主要河流有梅江河石窟河、程江河和松源河,梅江為主幹流(母親河),流經該區境內約75公里,年平均徑流總量90多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30萬千瓦,占全區水能理論蘊藏量40.13萬千瓦的75%。梅州市梅縣區隆文鎮岩前村“綠窟源”是中國國內首個頂級待開發的水下全淹洞。

植物資源

據梅縣區年鑑2014統計:梅縣區境內有2000多種高等植物,經考察採集和記載的就有1084種,隸屬於182個科、598屬。其中蕨類植物19科、29屬、41種;果子植物7科、11屬、14種;雙子葉植物134科、471屬、908種;單子葉植物22科、87屬、121種。按樹種分類有:材用植物,藥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纖維植物,澱粉植物,果類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還有屬於花卉、觀賞和庭園綠化類的野生植物。

動物資源

據梅縣區年鑑2014統計:野生動物資源獸類主要有野豬、黃猄、大靈貓(五段子)、狐、狸、野兔、黃鼠狼、豪豬、松鼠等10多種,禽類有竹雞、雉雞等,鳥類有斑鳩、鷓鴣、貓頭鷹、喜鵲等10多種,魚類有河鯰、斑魚、黃鱔、泥鰍等近10種,兩棲爬行類有田螺、鱉魚、龜、青蛙、穿山甲、金環蛇、銀環蛇等10多種。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梅縣區人口出生率為12.47‰,死亡率為5.35‰,自然增長率為7.12‰。年末,全區戶籍人口611638人;其中,城鎮人口289560人,農村人口322078人。

民族

梅州市梅縣區居民絕大部分是操客家語的漢族,占總人口的99.93%以上,此外,還居住有、滿、回、蒙古、苗、畲等14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均因工作或婚姻關係來梅縣區定居的。固定的民族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多個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梅州市梅縣區人民廣場梅州市梅縣區人民廣場

經濟

綜述

2018年,梅縣區全區地區生產總值(GDP)完成190.98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排名全市各縣(市、區)第5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67.66億元,增長1.2%;第二產業中的工業增加值55.57億元,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77.92億元,下降0.1%。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3.8:35.4:40.8。

第一產業

2018年,梅縣區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產值72.62億元,比增4.9%;其中,農業產值56.07億元,比增5.4%;林業產值0.94億元,比增3.9%;牧業產值11.6億元,比增2.2%;漁業產值3億元,比增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1億元,比增12.2%。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5.84億元,比增5%。

第二產業

2018年,梅縣區全區101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43.73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40.24億元,同比增長1.6%。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增長0.7%。其中,項目投資下降12.7%,在項目投資中,工業投資下降18%,工業技改下降64.8%;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9%。

第三產業

2018年,梅縣區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完成75.7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8 %,商品房銷售額完成52.24億元,同比下降36.9%;商品房施工面積536.9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8.9%;竣工面積11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8.2%。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8.8億元,同比增長4.4%。按城鄉分,城鎮完成122.06億元,比增3.7%;農村完成36.74億元,比增6.9%。按行業類型分,批發和零售業完成137.95億元,比增4.5%;住宿和餐飲業完成20.85億元,比增4.2 %。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306.01億元,同比增長19.57%;貸款餘額155.18億元,同比增長31.89%;銀行業存貸比為50.7%。全區完成進出口總額3.4億美元,同比增長12%;其中,進口總額0.74億美元,下降16%,出口總額2.66億美元,增長24%。實際利用外資完成1243萬美元,同比增長17 %。
梅州市梅縣區文體中心梅州市梅縣區文體中心

社會事業

科學事業

2016年,梅縣區共獲取2016年度科學技術獎12項。其中,市級6項,縣級6項。全區專利申請量450件(發明專利60件,實用新型專利227件,外觀設計專利163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27.66%;專利授權量340件(發明專利28件,實用新型專利210件,外觀設計專利10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100%。年末全區擁有科學技術人員9191人,同比增長1.7%。其中,高級職稱1149人,同比增長7.5%;中級職稱4859人,同比增長0.2%;初級職稱3183人,同比增長1.9%。
杯花聲聲杯花聲聲

教育事業

2016年,梅縣區普通高中實際招生人數2821人,在校學生9305人,畢業生3867人;普通國中招生4737人,在校學生12684人,畢業生4244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930人,在校學生3411人,畢業生1863人;普通國小招生7952人,在校學生38968人,畢業生4910人;幼稚園在園幼兒20060人;特殊教育在校學生23人。國小人口入學率100%,國中人口入學率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6.2%,高中畢業生升學率77.44%,大學錄取率77.43%。
梅州市梅縣區中國小運動會梅州市梅縣區中國小運動會

文化事業

2016年,梅縣區共有電影放映單位5個(其中個體放映單位4個),藝術表演團體2個。大型山歌劇《合家福》作為廣東省唯一入選劇目參加全國基層戲曲會演;山歌表演唱《月下戀歌》榮獲客家山歌(東莞·鳳崗)邀請賽金獎。全區共有文化館1個,博物館6個,公共圖書館2個,年末圖書館藏書達20.49萬冊。全區電視衛星接收站8座,有線電視廣播站19個,數位電視用戶10.42萬戶。全區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衛生事業

2016年,梅縣區117個醫療衛生事業機構擁有床位2697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445人,其中醫生982人,護士998人,藥劑人員263人。其中鎮衛生院共18間,擁有病床位642張,全年未出現重大“疫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

體育事業

2016年,梅縣區全區運動員在參加市級以上比賽中,共獲獎牌6塊,其中:金牌3塊,銀牌3塊。今年獲得廣東省青少年女子足球乙組聯賽(01-02年齡段)亞軍;廣東省青少年男子足球乙組聯賽(04-05年齡段)第四名;廣東省青少年男子足球甲組聯賽(01-02年齡段)第四名;梅州市少年男子足球選拔賽(02-03年齡段)冠軍;梅州市少年女子足球錦標賽甲組冠軍;梅州市少年男子足球錦標賽乙組冠軍;梅州市少年男子足球錦標賽甲組冠軍;梅州市少年女子足球錦標賽乙組亞軍。

民俗文化

民間歌謠

梅縣區民間歌謠是經過民間長久流傳精練爽口、形式活潑、用詞和諧、韻律響亮,具有一定音樂美的一種口頭文學形式,它的句式自由,結構奇特,常用比喻手法,聲調活潑、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語言平白、口語化、順口成章。梅縣區民間歌謠來源於民眾日常生活,生產勞動以休閒娛樂中所看所思所悟,吸取詩歌精華用平白上口的口語表達。梅縣區民間歌謠題材廣泛、涉及內容豐富多彩,有鮮明的客家地方特色,生活氣息強,樸實自然,輕鬆活潑,生動形象,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對兒童情趣,身心健康影響深遠。如勸人讀書的“蟾蜍螺咯咯咯,唔讀書,么老婆”,嘲諷人的“伯勞子,喙哇哇,有喙話別人,么喙話自家”;還有像《月光光》、《排排坐》、《轉妹家》等等都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代代相傳,影響深遠,經常被學校、文藝團體搬上舞台。梅縣區民間歌謠有比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對民眾情趣陶冶,身心健康影響深遠,對了解我區風土人情有一定的幫助。目前出版有關書刊有《梅水風光》、《梅縣區客家方言志》、《客家文學史》、《客家方言》、《梅縣區風采集》。

地方風俗

新屋進火
房子砌好後,主人就要搬進新房裡去住,俗稱搬新屋。按照客家人傳統習俗,喬遷新居最講究的是進火。進火之日,是要擇定吉日良辰的。客家人進火的時候十分講究兆頭,所以,進火的時辰也很有講究,一般都選擇在晚上,時辰太早,路上來往的人多,怕碰到不吉利的事情,怕別人說不吉利的話。進火前,除了鍋碗飄盆,其它的東西都可以提早搬過去。進火的時候,做飯的鍋里要放米,炒菜的鍋里要放上肉和魚,還要從原來的家中生個火帶進新家,再要買一對燭,買三支香,還有一疊紙。主人要用木炭在火盆里燒一爐火,用紅線捆三把柴,到了進火的時辰,男主人要端起火先進去,女主人拿著柴和裝著米的鍋頭隨後,男主人把火放入新屋的火爐後,女主人立即將準備好的木柴(稱火財)放在炭火上,讓木柴燃起來,叫做進火添柴(財),接著就鳴放鞭炮,這些禮俗做完後,再搬其它物件進屋。
客家文化園客家文化園

戲劇文化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改稱漢劇。它流行於廣東的梅州、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後形成。 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與京劇、湘劇、祁劇、湖北漢劇等劇種大同小異,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它的武功屬南派,臉譜有百多種,以黑、紅、白三色為主,黑色象徵剛勇,紅色象徵忠賢,白色和青色象徵陰險、奸詐。廣東漢劇的音樂唱腔以皮黃為主,兼收崑曲、高腔、吹腔、小調等,並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樸實淳厚,高昂悲壯,是廣東漢劇音樂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其角色行當分公腳、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紅淨、烏淨、醜腳等九大行。它的伴奏樂器也頗有特色,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 廣東漢劇傳統劇目有八百多個。較著名的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現代劇目《一袋麥種》。

本地方言

梅縣話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我國七大方言(北方、吳、湘、贛、客家、閩、粵)之一。
客家先民原是居住在中原一帶的漢族。自西晉末年始,輾轉南徙,大部分定居於閩粵贛三角地帶。因地處偏僻山區,受地理條件限制,加上客家人具有強烈的客家文化意識,基本上保存了固有的語言和文化習俗,形成了客家民系和客家方言。
閩粵贛三角地帶的客家人,以居住在廣東境內的為多。廣東境內又以原嘉應州所屬各縣最為集中。而梅縣為嘉應州治所在地,歷來是嘉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梅縣話成為客家方言的代表。

城市榮譽

梅縣區先後榮獲中國金柚之鄉、全國水果百強縣、中國旅遊強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山歌藝術之鄉)、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文明縣城、全國衛生城市等稱號,並被確認為中央蘇區縣。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風景名勝

中國傳統古村落
茶山村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茶山村(首秕中國傳統村落)位於梅縣區水車鎮西面,縣道荷水畲公路貫通全村。村內原有一顆古油茶樹,故而得名“茶山村”。該村落源於明代初期,逐漸興盛,清末達到鼎盛期,村中現存34座傳統民居,其中紹德堂為明代建築,有500多年歷史,村中有三百多年歷史建築三座(萼輝樓、創毅公祠、伯榮樓),二百年以上歷史建築五座(暢雲樓、德崇樓、司馬第、培元樓、承慶樓),其餘大部分歷史建築均在百年以上。
橋溪村始稱叩頭溪;該村四面環山;方圓約1平方公里;明朝萬曆年間,由陳朱兩姓人家先後在此卜築營居,世代聯姻,互結秦晉之好,繁衍生息。該村於2002年用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村內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有朱氏的繼善樓和反圍龍式的積善堂等,堪稱梅州“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和革命老區的一個縮影。該村對研究客家民系的遷徙史、客家華僑史、地方教育史、地方革命史和客家地區的人文習俗、宗教信仰、民居建築藝術等、提供了歷史、科學和藝術的寶貴資料。
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民間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代表性的有坐落在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白宮富良美村的聯芳樓(又稱華僑“圍屋”),還有,建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南華又廬”位於梅縣區南口鎮,是梅縣區最大的客家民居。其建築造型獨特;亭台樓閣俱全,雕龍畫風,具有典型的客家民居特色。
萬秋樓位於梅縣區新城辦事處富貴居委夏屋,建於民國19年(公元1930年),是世代旅居馬來西亞華僑夏先生所建,夏先生名以澄,字萬秋。當時,夏萬秋重生在馬來西亞聘請一名專家找到大貯量錫礦而發家後,為榮宗耀祖,在祖家建屋取名萬秋樓。該樓是由厚實的牆體和百餘根直徑1.2尺,長有丈余的花崗石圓柱作骨架,石柱的底座和頂端配有花卉或各種浮雕圖案,襯托著用石米批盪的牆體,使整座建築渾然一體,莊嚴典雅。樓內的大門,小門,光窗及主樓的騎樓,走廊都設鐵拉閘防護,天井上空更有“防盜網”的設施。萬秋樓因夏先生無後代在家,一直處於空置狀態。
梅州萬秋樓梅州萬秋樓
人境廬在梅州市區(梅城)東3公里的楊桃墩小溪邊。建於清德宗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是清代詩人黃遵憲的別墅。因他有詩集《人境廬詩草》而得名。建廬前三年,他任駐日參贊時結識的日本書法家成獺溫為他寫了“人境廬”三字門匾,字型蒼勁有力,深藍色,襯以赭紅底色,典雅莊重。
千佛塔在廣東梅州市區(梅城)東山嶺上。由生鐵鑄成,上有千佛浮雕,故名。南漢大寶八年(公元965年)鑄造。與廣州光孝寺內的東西鐵塔同為南漢時遺物。塔七層,高約7米,第一層鑄有建塔的紀年銘文,上有琉璃瓦亭覆蓋,塔旁有清末詩人黃遵憲的南漢修慧寺千佛塔詩等碑刻。山後有紅色岩系形成的大東岩、油岩等岩洞。
鱷骨潭
鱷骨潭在廣東梅州市區(梅城)東南約15公里的鄭均峽內。梅江東流至此,兩山矗立,河身變狹,水流湍急,中有深潭。相傳宋通判陳堯佐戳鱷魚後,曾棄骨於此,故名。在潭側石壁上有巨大的“鱷骨潭”三字石刻。北岸有觀瀾亭可俯瞰深淵。
鬆口元魁塔
鬆口元魁塔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1629年竣工,為九層高的樓閣式磚石塔,樓梯築於磚牆中間,僅容一人上下,每層都有對開的四個石窗,位於距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四公里處的梅江下游北岸,為明末翰林學士、東宮侍講李二何主持修建於明萬曆年間。此塔為樓閣式八角形塔,共7層,高40餘米。塔底正門有李二何親撰的對聯:“瀾向閣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萬年騰奎壁之光。”
陰那山風景名勝區
陰那山位於梅縣區雁洋鎮,其東南為大埔縣英雅鎮。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300餘里,蜿蜒起伏。由梅雁集團公司投資開發的陰那山旅遊區,於2000年10月開業,從雁洋南福村開始,一條長達9.9公里的水泥公路繞著層層山巒,峰迴路轉數十旋,一直延伸至陰那山。風景區範圍6.6平方公里。山頂五峰並列,海拔均超千米,故有"白雲深處望三州(梅州、潮州、汀州)之說。陰那山突起於梅江平原之上,山勢雄奇,峰巒疊翠,冬季山頂有積雪。具有“神山、群峰、奇石、翠瀑、浮雲”的特色。陰那山秀甲潮梅,名播閩粵,與羅浮、南華鼎峙齊名,並稱“粵東三勝”。
梅州市梅縣區美景梅州市梅縣區美景
靈光寺本名聖壽寺,位於梅縣區城東鎮南部陰那山半山海拔約500米處。相傳在唐鹹通年間高僧潘了拳來此開山建茅,他死後人們在此建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擴建後改今名。現存殿堂為明清及以後建築。靈光寺主殿以“鳳梨頂”建築為最大特點,其中最大的佛殿(又名波羅殿),重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七間,殿中央有螺旋形斗八藻井,俗稱波羅頂。這個最大的佛殿(又名“鳳梨殿”),重檐歇山頂,面闊三間。寺前有古柏兩株,一榮一枯,相傳為潘了拳手植,至今已逾千年。枯柏經300餘年而不朽,人稱“生死樹”。
王壽山位於梅縣區桃堯鎮黃沙村境內,離梅州市區70多公里,屹立於廣東省交界處,海拔1148米,是梅縣區第二高山。該山連綿20平方公里,由多座山峰連結而成,素有“九峰十八景”的美譽。主要的旅遊景點有螳螂掛壁、棋盤石、笠麻棟、和尚拜燭。
葉劍英紀念園位於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是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紀念園規劃占地面積482畝,分為紀念景區、人文秀區、生態林區和旅遊休閒服務區。紀念景區中,以“少懷壯志”、“泉井情深”、“力挽狂瀾”、“翰墨飄香”、“百戰歸來”五大主題組織序列;人文秀區以葉劍英故居、葉家宗祠為核心,展示葉劍英出生和成長的環境;生態林區中結合山道布置“葉道英亭”、“心繫赤子”石刻等,充滿詩情畫意;旅遊休閒服務區內設定模擬軍事訓練基地、農家樂園、植物園和客家風情街,供遊人休閒及購物。
葉劍英元帥像葉劍英元帥像

交通

高鐵:在梅縣區南口鎮設梅州西站,有梅汕高鐵、杭廣高鐵、廣梅高鐵梅惠高鐵
公路:G205國道、G206國道。S333省道、S223省道、S224省道等。
航運:梅江可常年通航。
航空:梅州客都機場(市政府擬將梅州市區的飛機場搬遷至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

著名人物

    葉劍英,字滄白。1897年4月28日生於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堡。 1917年入雲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追隨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1927年蔣介石發動-政變後,曾通電反蔣,隨即奔赴武漢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同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為發動南昌起義做了重要工作。隨後又與張太雷、葉挺等領導了廣州起義,任起義隊伍副總指揮。1928年赴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特別班學習。1931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歷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參謀部部長、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校長等職,參與指揮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圍剿”戰役。
    葉劍英葉劍英
    羅芳伯(1738年—1795年),原名芳柏,梅州人稱為羅大哥,今梅縣區石扇西南村人。清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出生於耕讀之家。少年時“負奇氣,性豪爽,尤喜結納”,“自幼學文習武為群兒冠”,“嘗於學書習劍之餘佐治耕牧,遇事勤奮,鄉里稱之”,“成年後,由於業儒不就,又不甘老死鄉曲。
    羅芳伯羅芳伯
    饒宗頤(1917-2018),祖籍梅縣,是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及藝術系偉倫講座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