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位於素有“客家大本營”之稱的閩粵贛邊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准設立的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主要有三個,分別是:2010年設立的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2013年設立的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2017年設立的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 保護範圍梅州贛南閩西
  • 保護對象:3個
  • 意義:是傳承和創新客家文化的重要舉措
  • 授權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 設立時間:2010年,2013年,2017年
梅州保護區,贛南保護區,閩西保護區,

梅州保護區

2010年12月18日國家文化部正式授予廣東省梅州市“國家級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稱號,梅州成為繼閩南徽州熱貢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之後的第五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世界客都”梅州作為全世界客家人精神家園的地位進一步被肯定和認同。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市現有6處國家級、21處省級、37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個國家級、13個省級、35個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6個國家級、7個省級民間藝術之鄉,181處文物保護單位和51個自然保護區,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與自然生態環境、文物古蹟、村落城鎮相互依存,形成了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嶺南客家文化,成為客家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和客家文化向外傳播的核心區。

贛南保護區

2013年1月6日,文化部正式發文,同意在江西贛州市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此前,“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也分別通過了評審。至此,文化部已設立了15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其中包括在廣東梅州設立的國家級“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
贛南是客家誕生地和大本營之一,是客家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和傳承地,同時又是全國最大的客家聚居地,生活在這裡的客家人總數超過800萬。贛南的客家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獨特,目前,贛州已有贛南採茶戲興國山歌於都嗩吶公婆吹石城燈會、古陂“席獅”“犁獅”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32項,在客家文化領域影響極大。在贛州設立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對於增強贛南客家文化的影響力、輻射力、傳承力,推動地域文化傳承繁榮,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近年來,贛州市在加快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進程中,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為實施文化強市戰略的重要內容擺到了重要位置,納入了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客家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擴大了客家文化(贛南)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全市廣大人民民眾對贛南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願望非常強烈,具備比較成熟的建設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的人文社會條件。

閩西保護區

2017年1月23日,文化部向福建回復《關於同意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復函》,同意設立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該實驗區範圍包括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上杭縣武平縣連城縣永定區和三明市寧化縣清流縣明溪縣。此前,文化部分別於2010年和2013年設立了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和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此次是繼廣東和江西後設立的第三個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根據批覆意見,文化部要求福建省文化廳與龍巖市、三明市按照指導意見的有關要求,加強領導和協調,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制定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落實各項保護措施,推進閩西地區客家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當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閩西客家文化是閩西客家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獨具特點的民系文化和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福建省為進一步做好閩西地區客家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於2016年編制《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初稿)》,圍繞客家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條件、保護範圍、保護對象等9個方面進行了具體規劃,規劃期為2016年至203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