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嗩吶公婆吹

於都嗩吶公婆吹

於都嗩吶公婆吹,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對於研究中原文化和贛南文化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是全國聞名的嗩吶之鄉,於都客家嗩吶有與其他嗩吶完全不同的演奏形式,即“公婆吹”,吹奏時,採用兩種型號各異的嗩吶,“公”嗩吶音色低沉渾厚,“婆”嗩吶高亢嘹亮,交替進行吹奏,相互輝映,妙趣橫生。

1992年,於都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嗩吶藝術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都嗩吶公婆吹
  • 地區:江西省贛州市
遺產簡介,藝術特徵,

遺產簡介

于都縣是中國聞名的嗩吶之鄉,於都客家嗩吶有與其他嗩吶完全不同的演奏形式,即“公婆吹”,吹奏時,採用兩種型號各異的嗩吶,“公”嗩吶音色低沉渾厚,“婆”嗩吶高亢嘹亮,交替進行吹奏,相互輝映,妙趣橫生。
據于都縣志載:明太祖二十六年(1364年)頒大成樂器於天下,其中的龍笛便是嗩吶,又名木笛、海笛,或稱喇叭。實際上,嗩吶在民間的流傳,遠比朝延頒布“樂器於天下”先,約在西晉時期(265~420年)年便由波斯、阿拉伯傳入我國。西晉末年,“永嘉大亂”大批衣冠士族、王公官宦大舉南遷,形成贛南客家族,帶來了中原文化,也將嗩吶帶入了贛南。嗩吶手將當地的採茶調、採蓮曲、民歌等融進了嗩吶曲中,在近300首嗩吶曲牌中,各具風彩。尤其是嗩吶的“婆吹”即中低調,為嗩吶演奏中所罕見。公婆吹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特點,幾百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

藝術特徵

一、公婆吹結構獨特,公吹長70厘米,七孔,比一般嗩吶長30厘米左右,在喇叭口上節加5寸長的銅管,發音響亮雄厚;婆吹長74厘米,六孔,比一般大嗩吶長34厘米,它的特點是在天心處加上一節兩寸左右長的黃竹簡,喇叭口處加5厘米左右的銅節,吹奏起來發音粗獷,低音渾厚,有男低音似的磁性效果。
二、公婆吹音域寬廣,定音合理。公婆為純五度定音(簡音)如公吹5、婆吹1,公吹6、婆吹2,高低音獨奏、輪奏、合奏,旋奏正、反、斜、合產生出來的旋律及和聲效果獨特。
三、公婆吹演奏風格講究“鼓板分明、粗細結合、高昂悠揚、音響協調”。歡調輕快歡樂,時而激昂嘹亮,響遏行雲,時而飽滿圓潤,和諧悅耳;悲調深沉哀怨,如泣如訴;齊奏時,八度音程相距演奏,非常厚實,對奏時,音程五度配置,一問一答,猶如山歌對唱;輪奏時,音域拉開二到三個八度,高低分明。
四、公婆吹的器樂配備,有吹有打,一般配有二吹或一鼓、一小鑼、一小鈸、一大鈸、一大鑼,根據場面的需要,製造出多種複雜的效果和氣氛。
五、公婆吹的演奏形式,可坐,可立,可行。一般是室內坐,室外站,行路吹打,邊吹邊走,有時迎親行程幾十里,翻山越嶺,過橋度河,輪吹不停,一路曲聲,一路歡樂。
六、公婆吹曲牌眾多,共有280多首,最常用的有寬田班的[乾調][中調][高調][反合調][滿升調];靖石班的[四季調] [反合調][尺子調][五尺調];禾豐班的[趙山坡][鷓鴣梅][大龍隊][七五三二一]等。
七、公婆吹民眾基礎深厚,套用廣泛。百姓嫁娶、喪葬、慶壽、廟會、喬遷、接送貴賓等都喜歡請上一對公婆吹熱鬧助興,吹打手們有個順口溜:“婚喪嫁娶沒有我,無聲無息蠻難過。”
八、公婆吹的演奏技巧豐富。靖石班的劉福長師傅,可用鼻子吹奏,並能同時演奏兩支嗩吶;禾豐班的曾繁祿師傅,顫音、倚音、滑音、單音、單吐、雙吐、花舌各種技巧運用自如,模仿各種鳥叫聲來豐富樂曲的演奏;禾豐班的鼓手師傅邱奇標表現力極強,在一個鼓上他能用手打腳踩不同方位奏出輪奏高低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