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採集時間,炮製方法,植物特性,主要功效,
採集時間
春、夏、秋均可採收,除去根莖及鬚根,曬乾。
炮製方法
揀淨雜質,洗去泥沙,刷淨茸毛,切段曬乾。
①《別錄》:"用之須去黃毛。"
②《日華子本草》:"入藥去梗,須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乾用。"
植物特性
性味歸經
甘、苦,微寒。歸肺、膀胱經。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甘,無毒。"
③《藥性論》:"微寒。"
④《貴州草藥》:"味辛,性平。"
入肺、膀胱經。
①《滇南本草》:"入小腸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膀胱二經。"
主要功效
利水通淋,清肺泄熱。治淋痛,尿血,尿路結石,腎炎,崩漏,痢疾,肺熱咳嗽,慢性氣管炎,金瘡,癰疽。
①《本經》:"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別錄》:"止煩下氣,通膀胱滿,補五勞,安五藏,去惡風,益精氣。"
③《日華子本草》:"治淋瀝遺溺。"
④《本草圖經》:"炒末,冷酒調服,療發背。"
⑤《滇南本草》:"止玉莖痛。"
⑥《綱目》:"主崩漏,金瘡,清肺氣。"
⑦《植物名實圖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⑧《閩東本草》:"治痢疾。"
⑨《本草崇原》:石韋,主治勞熱邪氣者,勞熱在骨,邪氣在皮,肺腎之所主也。五癃者,五液癃閉,小便不利也。石韋助肺腎之精氣,上下相交,水精上濡,則上竅外竅皆通,肺氣下化,則水道行而小便利矣。
⑩《本經逢原》:石韋,其性寒利,故《本經》治勞熱邪氣,指勞力傷津,癃閉不通之熱邪而言,非虛勞之謂。治妊娠轉胞,同車前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