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稱由來,根在九州,遷移過程,民系形成,客家五州,政治,概況,太平天國,中法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經濟,社會,古村落,盛會,團體,文化,語言文字,客家文學,教育,習俗,客家服飾,客家飲食,民間節俗,婚嫁生育,宗族社會,科學,客家土紙,社會科學,藝術,傳統戲劇,音樂曲藝,客語影視,民間舞蹈,工藝美術,傳統民居,分布,全球,廣東,江西,廣西,福建,台灣,港澳,川渝,湖南,浙江,海南,人物,江西,福建,嶺南,四川,台灣,湖南,海外,
歷史
名稱由來
“客家”說法起源於廣東
四邑地區,是當時(清朝)四邑族群對
粵東地區(亦稱惠潮來民)遷來的族群的一個稱謂。舊時,南方客家地區的長者一輩都自稱福廣人、嶺東人或者循州人、嘉應人、
汀州人、韶州人、
虔州人,或者直接以當地縣名為名。“客家”一詞
後來由於
羅香林的客家學說而廣為人知,並逐漸成為族群名稱,不少人開始欣然受之,自稱客家人,但至今仍有不少地區不清楚這個稱謂。客家一詞,源於清初廣東粵西人對惠、潮、嘉移民(當時已是粵東本地人)的稱呼。
最早研究記載客家問題的是清朝
惠州府
和平人
徐旭曾,他的《豐湖札記》撰於清
嘉慶乙亥二十年(1815),實為系統論述客家問題第一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徐旭曾在《豐湖雜記》中對客家的界定和論述。徐旭曾主張客家南遷自宋元時期一說;力陳客家與中原漢族的源流關係,對客家的忠義勤儉、詩書傳家、耕讀尚武等都作了奠基性的描述,要言不繁,卻極具綱領性。
根在九州
客家族群是自
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區已有兩千多年居住歷史的重要群體,是
廣東、
福建和
江西等省份本地主要族群。以廣東為例,客家民系形成的時間相對於廣東其他漢族民系要晚(這裡的晚說的是客家民系這一稱謂形成的時間較晚),事實上客家民系是存在於廣東有上千年歷史的本地族群。同時客家人並不比其他漢族民系晚來於廣東,在廣東的
梅州、
河源、
惠州等地最早的居民就是同化了部分原當地
土著的
客家先民。
嶺南幾大民系對嶺南土著的融合早已有之,而較大規模的融合則始於秦征嶺南,經過兩
晉、唐
宋、
明末三次移民高潮(來自中原地區,還包括楚、吳越、閩等嶺北地區),最終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漢族各民系。
客家人之根源,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在
河洛。“根在河洛”的依據有三:①家譜記載,很多客家族譜都記載先祖居住於河洛。②泰山石敢當的傳說。③客家文言;是一種官話,很像中州的河南話。根在河洛指的是客家的方言底層源出河洛,而不一定是指大部分客家人來自河洛;事實上客家人姓氏繁多,各姓氏有其具體來源的所在。
遷移過程
有史可考的記載顯示,客家人的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里),直抵
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大規模南遷是在
西晉末期“
永嘉之亂”、東晉“
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
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
贛南,一部分經
寧都、
石城進入閩粵地區。其遷移遠者自今日山西
長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
靈寶、國都
洛陽等地,沿潁、汝、淮諸水流域,向南行動,到達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北岸,閩粵先民(包括潮閩、廣粵)大部分就在此時的遷徙。
第三次大規模南遷是在唐末
黃巢起義時期。先是
唐朝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遷。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南下遷入閩粵贛區。如宗室
李孟,由
長安遷
汴梁,繼遷
福建寧化石壁鄉。固始人
王緒、
王潮回響
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
江西,致使閩贛邊一帶人口激增。南遷者遠者多由今河南
光山、
固始,安徽
壽縣、
阜陽等地渡江入贛,更徙至
閩南;近者則從贛北或贛中遷至
贛南或閩西,或粵北、粵東邊界,而此時客家語開始萌芽。
客家語的發音,繼承了較多五代兩宋時的中原語腔調,也說明了這些。
第四次大規模南遷是宋室南渡及
宋末時期。
金人入侵中原,攻破
汴京(
東京,今河南
開封)。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
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
南雄、
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
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客家人參加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失敗,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
江西宋民,從
蒲田逃亡
廣東沿海
潮汕至
海南島。元末明初的戰亂,又觸動了客家人的遷移。遷出地多為福建,遷入地則集中在嶺東循衡各地。這一期的遷徙路線是:主要由閩粵嶺山地域,分遷至廣東中部及沿海地區,及
四川、
廣西、
貴州、
雲南和台灣等地,還有小部分回遷至
江西贛南及贛中贛北西部
羅霄山脈兩側,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第五次南遷是在
明末
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
贛南、
粵東、
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另一方面是關外滿族滿人入侵中原的影響。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
粵西一帶遷徙。如明嘉靖年間從程鄉、長樂遷
海豐、
歸善、
新安等沿海地區,從汀州遷至福州等地。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
西進運動”。
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
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
湖廣填四川”。清初康熙年間從嘉應、韶州各屬遷至以廣州為核心的增城、花縣、新安、
東莞、鶴山等地。“復界”遷至今天的
寶安、
深圳、
香港、
中山、台山等地,“湖廣填四川”遷往四川、廣西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舉兵勤王失敗後,為避株連,多隱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隨
鄭成功遷到台灣。
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
太平天國時期。由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而引起的部分客家人的遷徙。廣東西路事件後當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資助下向南遷入高、雷、欽、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聞最多,遠者渡海至海南島崖縣及定安等地。當時為避戰亂,有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
南亞,有的被誘為
契約勞工,被押往
馬來西亞、
美國、
巴拿馬、
巴西等地。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統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參加起義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屠殺,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換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
香港、
澳門、
汕頭、廈門和海口一帶,象契約華工一樣,被迫到
新加坡、馬來西亞、
澳大利亞、南北美洲等地從事苦役勞動。這一時期主要由廣東中部、東部遷至西部、南部及海南與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除以上6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
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
民系形成
1、形成時間
關於客家形成時間,主要觀點有:五代宋初;宋明時期。
一般認為在南宋時客家群體分化成為漢族的一個支系,初具規模。到明代中期,已經人數眾多,成為一大社會勢力,及至清代,客家人的自我意識更為增強,在社會舞台上表現很是積極、主動。客家在南宋時期形成的主要依據:
(1)
客家語的形成。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標誌。據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語最遲在南宋時已形成。南遷的移民保留了部分中原故鄉的鄉音,而留在中原的百姓則保留了另一部分古中原音,並不見得現代北方語言已經完全不存在古漢語因素。閩語諸支系,存在一部分較為明顯的江南古腔調(古吳語)和三國兩晉中原語表達法;粵語方言,存在一部分較為明顯的秦漢交廣古腔調和宋元中原語表達法;客家語的發音,繼承了較多隋唐兩宋時的中原語腔調。粵語對南北語都有繼承,因此與閩語、客家都有相近之處。
(2)相當的人口規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載體,沒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就無所謂民族、民系。對客家人口的歷史估量,難以用統計數字表示,但可從客家集中區的縣治數量作分析。
(3)共同的地理環境: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區。a、小盆地農耕經濟,為客家民系形成奠定了經濟基礎。b、小盆地造成的風俗習慣。這些移民生活在小盆地山村之中,借封閉性的地理條件獲得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原有的方言、習俗在與原住居民融合後得以保持下來。
(4)共同性的社會行動:客家人成為一個獨立民系的重要依據。贛閩粵客家居住區聯成一片,經濟來源方面如南宋時期
贛南和
汀州人佃耕
梅州農田等。政治鬥爭方面如南宋時
范汝為、
陳三槍領導的農民起義往復進出於三省之地,
文天祥在汀梅贛諸州領導的抗元鬥爭等。
2、形成地域
主要分布:粵東、粵北、珠三角東南部、贛南、閩西等。
客家五州
綜述
惠州
惠州府(今屬惠州、河源、汕尾、韶關等)是最大的客家僑鄉。惠州是客家學的最初萌生地,從客家學研究客家文化發育機制的意義上看,惠州是客家文化的試金石、表演場之一。惠州文化是客家文化體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梅州
贛州
贛州(原名
虔州)在客家人遷入之前,除有少量當地土著居住外,大部分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蠻荒之地。但在經歷了中原漢民向南方的五次大遷徙以後,贛州成了
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全市18個縣(市、區),除章貢區部分和信豐縣的嘉定鎮以及其他幾個居民點外,其餘均屬客家語地區,客家人占全市總人口的95%以上。這裡既有唐宋以來世居的“老客家”,也有明清時期從粵東和閩西回遷到贛州的“新客家”。贛州府方言包括本地話(老客話,屬
客語於桂片)、
廣佬話(新客話,屬客家語寧龍片)、府城話(又稱
贛州話,屬西南官話)。贛州府地區被譽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塊熱土、客家文化的搖籃。
汀州
汀州府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
寧化縣為先祖曾居處。
汀州府籍華僑尤以籍貫
永定縣最多。可惜“汀州”已經成為歷史名詞,原來的汀州府各縣,分別由
三明市和
龍巖市代管,故而以“汀州”與惠州、梅州、贛州並稱“客家四州”,有
時空錯亂之感。雖然古汀州的寧化縣被譽為客家祖地,然而在當代來看,汀州在客家四州中的地位只能在惠州、梅州之下。
韶州
古
韶州(
粵北地區,今主要為韶關市繼承,但不限於韶關市。)是名揚海內的“客家第五州”,地處北江流域,北江(韶關、
清遠)的人口,80%左右應該是客家,包括
英德、
南雄,基本上都是客家屬地。北江文化這種族群文化的歸屬,基本屬於
客家文化。韶關地區是以客家人為主的地級市,是客家民系的聚居地之一,區內以客家同類方言為母語的人口超過九成,雖然現韶關市區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使用廣州話,但非常明確的是,相對於講客家同類方言的居民而言,講廣州話的才是客,因為他們並非韶關較早的居民,他們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因為躲避戰亂,方由廣州附近北遷而來。
隋開皇九年(589)改東衡州始設韶州,治所在
曲江縣(今武江西岸),韶州範圍最廣時包括今韶關地區(僅新豐縣原屬
循州)、清遠地區(僅清遠市區原屬番州)。韶州對於客家民系而言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客家原鄉之一,客家大本營即由包括韶州在內的五大州府構成。古韶州地域北連
贛州,東接惠州,西挾廣西
賀州,南扼
廣州,韶州所連線的贛州、惠州都是重要的客家文化盛行地區,所以韶州在客家大本營中起到重要的御接作用。朱德在《
回憶我的母親》中提到:“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關,
客籍人”。
在清代古韶州分屬韶州府、南雄府、連州府,南韶連三府州都源出古韶州,都是客家大本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均是《豐湖雜記》所記客家原鄉。古韶州客家淵源歷史悠久,上可溯秦統一嶺南之後的橫浦、湟溪、陽山三關;中可探盛唐名相
張九齡開鑿梅嶺梅關,引中原移民入籍嶺南;下可憶明末清初移民浪潮所奠定的基礎,西蜀今以韶關為原鄉者仍眾。
政治
概況
客家是漢民族中頗具血性的族群。從南宋末期開始,客家登上歷史舞台(如
蔡蒙吉),從宋末群王抗元,明末抗清,收復
台灣,再到清末抗日抗法,無不帶有客家人忠義、義無反顧的身影。近現代客家六次崛起,大批人傑促進了中國歷史進程。這“六次崛起”,指的是:第一次,被視為“客家人的革命”的
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是客家人作為中堅之一的“
戊戌變法”運動;第三次,是客家人作為主體的“
辛亥革命”;第四次,是發生在客屬地的
土地革命;第五次,是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部戰場——中國的
抗日戰爭;第六次,則是人民共和國的創立,開國元戎中有一大批客家領袖與戰將。
客家作為漢民族中的一個民系,在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占有著重要地位,並在
太平天國、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土地革命及
抗日戰爭中逐步崛起,連戊戌變法這種一般人認為與客家關係不大的維新運動都有客家人在主事,不僅菜市口喋血的六君子中,有章京行走的
劉光第是客家人,而當日唯一呼應變法的省份,即湖南新政,則完全是客家人在主事,其主帥為
陳寶箴、
黃遵憲,為湖南日後出了一大批革命家打下了堅實基礎。而黃遵憲與戊戌變法的主帥梁啓超,更有不同一般關係。陳寶箴被賜死,黃遵憲也差點被殺。而在戊戌變法之前的
洋務運動先驅即有客家人
洋務派代表
丁日昌。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十大戰區司令長官有六位是客家人(
張發奎、
薛岳等),共產黨兩大軍隊(八路軍與新四軍)均是客家人在主事,
八路軍總指揮為
朱德,參謀長為
葉劍英,香港辦事處主任為
廖承志,
新四軍軍長為
葉挺,重建後的新四軍參謀長
賴傳珠。
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將領基本上是客家人,金田起義的基本民眾大多數也是客家人。參加
金田起義的有二萬多人,其中大多數是客家人。金田起義之初,福王的九大據點(
貴縣賜谷、北山里、龍山;
桂平縣紫荊山、金田;
平南縣鵬化山區;
陸川縣陸苗;
博白縣平山;
信宜縣塘坳)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
客家人與太平天國運動的緊密聯繫,必然影響到太平天國的方方面面,使太平天國的政策、制度及其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客家傳統文化的烙印。
中法戰爭
戊戌變法
客家人在近代三大革命運動中有出色的表現,這些在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文史資料中記述頗豐,可他們在
戊戌變法中的業績卻鮮有提起。其實,在京的“
百日維新”以及在地方上惟一的呼應即湖南“新政”等重大事件中,客家人均不曾缺席,有的甚至擔當起領導與骨幹角色,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變革創新精神,歷史應當為他們添補上濃重的一筆。如
劉光第、
陳寶箴、
黃遵憲及其《
日本國志》、
陳熾在戊戌變法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辛亥革命
土地革命
抗日戰爭
事件 | 客家籍代表人物 |
---|
| |
| |
| 朱德 |
| 朱德 |
| |
| 黃紹竑(總指揮) |
| |
| |
| 薛岳(總指揮) |
| |
| 總指揮:薛岳 |
| 總指揮:張發奎 |
| |
| 總指揮:朱德 |
| 總指揮:羅卓英 |
| 正副總指揮:薛岳、羅卓英 |
| 總指揮:薛岳 |
| |
| |
| |
| 張發奎 |
| |
| 薛岳、張發奎 |
| 總指揮:張發奎 |
| 總指揮:薛岳 |
經濟
種植業
農業以種植糧、油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次之,稻米生產以水稻為主,兼有旱稻。還積極引種番薯、玉米、小麥等優良作物。
贛南種茶業始於唐代,明清兩代更盛。
礦冶業
閩西是客家地區礦冶業主產地,宋朝時已開採,明清漸盛。
馬坑鐵礦是
華東第一大鐵礦;
紫金山銅礦是中國第二大銅礦;東宮下高嶺土礦是中國四大優質高嶺土礦之一。江西
贛州素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之稱。
手工業
閩西
汀州在明代中葉已成為中國著名的產紙區,
四堡地區所出產的玉扣紙是中國最富盛名的書畫印刷紙,四堡與北京、
漢口、
滸灣並稱中國古籍雕版四大基地。
商業
贛州、汀州在明代,粵東的
興寧城在清初,先後成為客家地區最大的商埠。客家人從中國遠渡重洋外出謀生,遍布港台及東南亞,產生了一大批創富成功的客家商人。張裕集團的
張弼士,萬金油大王
胡文虎,就是早期客商的代表人物;“化工大王”
田家炳,“領帶大王”
曾憲梓,“東南亞鋼鐵大王”
何僑生,“毛衫大王”
吳惠權,“國貨大王”
余國春等則是當代客商翹楚。
社會
古村落
深圳市龍華新區
觀瀾街道的版畫村是深圳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村落建築群,建築年代從清朝中晚期至民國初期。至2012年05月,存有古建築200餘間,包括兩座碉樓及附屬民房、祠堂等,由不同姓氏形成不同的自然村。在屋內,客家文化的細節也保存完好。
盛會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世界客商大會
2009年,梅州市委市政府聯合74個全球最知名的客屬團體商會和84名最具影響力的客商,共同發起首屆
世界客商大會,此後大會每兩年在梅州舉辦一次。
客家妹大賽
客家文博會
客家文化節
客家文化節大多是客屬地政府或客屬社團推動,以
客家文化為主題,以弘揚客家文化,發展、創新客家文化為目的的節日盛會。知名度較高的有
深圳客家文化節、香港客家文化節、澳門客家文化節、台北市客家文化節、河源“中國客家文化節”、中國·
鳳崗客僑文化節、廣西“
博白客家文化節”、 中國(
贛州)客家文化節、台灣“
桃園客家文化節”、
馬來西亞“客家文化節”、
梅州“世界客家文化藝術節”。
團體
文化
語言文字
主詞條:
客家語客家語又叫客家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在粵中有部分地區叫
水源音(一般歸入客家語粵中片),在粵東部分地區叫福廣話、
嶺東語、
廣東話(遷四川後裔之語言又被稱為
土廣東話),閩、贛遷川的,同樣以“廣東人”自稱。在江西部分地區叫
贛南話(
贛南客家語)、
懷遠話。在粵桂交區叫
涯話、麻介話、
新民話、
麼個話等。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福建省汀州府)。通稱客家語,這是自稱和他稱的合一。
客家話是漢語方言中除北方方言以外分布省區最多的方言,廣泛地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和台灣共8個省區的200多個縣(市)。其中以廣東東部和北部地區、福建西部地區、江西南部地區最為集中。估計全國說客家話的人口約500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4%以上。此外,在海外華僑和華裔中也有很多人說客家話。
客家文學
“
客家文學”是隨著客家研究浮出水面並成為顯學而提出的概念。但作為學術概念是否成立、如何界定其內涵與外延,始終未達成共識。20世紀90年代末,有論者認為其內涵應包括如下幾方面:
所有以
客家語為載體的文學作品,如客家歌謠、客家民間故事、
客家山歌(文本)、客家山歌劇(文本)、
採茶戲(文本),文人創作中的方言小說、方言詩等;
客家籍作家不論採用何種方法,只要在作品中描繪了
客家人的生活環境,反映了客家人的社會生活,表現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都屬客家文學;
非客家籍作家若能深入
客家地區,創作出反映客家人生活的文學作品,也可歸入“客家文學”。
代表作家有:
海外的黃孟文、潘雨桐、吳繼岳(泰華文壇老將)、李少儒(泰華文壇“怪傑”) 、饒公橋、胡惠南、阿五、嚴唯真(印尼華文文壇的“常青樹”)、黃裕榮(海外華文作家中的保爾·柯察金)、立鋒、
明芳、
袁霓、廖蘊山、雲幻、
劉放、
張奧列等。
教育
歷代客家英才輩出,與
客家人非常重視教育直接相關。在明代和清代,
客家地區已形成了相當的教育規模,在現代則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究其原因,與傳統的社會學風有關,也與“詩禮傳家”的家庭學風有關。與生活環境困苦,以讀書作為謀生之路有關,也與當時府、州、縣的一些官員重視教育,持“興學德政垂後世”的觀點有關。
習俗
客家民俗,或稱客家習俗、
客家風俗等,流派眾多,如
贛南客家民俗、
客家水上民俗文化等,它包括衣食住行、婚嫁生育、喪葬習俗、民間節俗、生產習俗、民間信仰、傳統會社、客家交際、地理風水、民間禁忌、宗教文化、尚武習俗、成年儀禮等方面。
客家服飾
客家人作為中原衣冠士族南遷而來的一個民系,其服飾與中原服飾從總體來說沒有太大的差異。
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服飾上圖案樸實精美而又寓意深刻,這也是南遷客家人與原住少數民族交流融合的結果。
客家飲食
民間節俗
婚嫁生育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係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客家人的婚嫁習俗基本上保留著中原古代的婚俗,“提親”、“問名”、“送定”、“報日子”、“送嫁妝”、“接親”與中原古代婚俗“六禮”大同小異,程式複雜,禮節講究。而別有風趣的當屬接親,有
客家哭嫁、
遮傘習俗等。
宗族社會
科學
客家土紙
據《中國書法工具手冊》記載,將樂是中國南方最早出產毛邊紙的地方。一千多年前的
唐憲宗元和年間,將樂的龍棲山已開始生產毛邊紙。至北宋時,將樂、寧化等地造紙術更臻完備,將樂的西山紙、寧化的
玉扣紙等名聞中外。明清時代,三明各縣的造紙業已相當繁榮且久負盛名。
社會科學
藝術
傳統戲劇
音樂曲藝
客家
諺語,是客家熟語的一種,通俗易懂,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而且一般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是
客家人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總結與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語言生動,內容豐富,韻味雋永,耐人尋味。客家諺語大致可以分為生產諺語、社會諺語、生活諺語三類。廣義上,還包括客家歇後語、客家童謠。
客家是一個善於歌唱的民系,
童謠甚多。
客家童謠與客家
民謠(
客家民歌)一樣語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韻字,所以琅琅上口,小時念熟到老不忘。與客家民謠不同之處就是客家童謠只朗誦而不唱。
客家語的聲調有六或七個,頗富音樂韻味。
客語影視
台灣第一部純
客語發音的八點檔連續劇《老嫩大細》(
2003年)。
民間舞蹈
僅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就有:豐順浦寨的火燒龍舞、南雄的
香火龍舞、大埔與饒平的花環龍舞,梅州市槐店的文獅子舞、大埔清溪的仔獅燈舞、東源的金龍獅舞,饒平的
布馬舞、五華的
竹馬舞、紫金的紙馬燈,平遠的船燈舞、紫金的花船舞,興寧的杯花舞,韶關的
舞春牛,大埔的鯉魚燈舞,以及席趣舞、蓮池舞、織女穿花舞、落地金錢舞等。
工藝美術
剪紙工藝:汀州剪紙工藝源於清代帝後生日擺萬壽,民間張貼紅簽(剪紙圖案)以表慶賀。後來逢春節或新婚喜慶,多巾紅紙剪成的各種藝術圖案或文字,寓慶賀祝福之意。傳統圖案有“鸞鳳和鳴”、“松鶴延年”、“梅蘭菊竹”、“壽星”等,文字有“福,祿,壽,喜”等,多出自巧婦之手。民間剪紙不限於婦女,有專門剪紙刻紙的藝人。各種圖案應手而成,巧奪天工。
手扎工藝:客家手扎工藝品種繁多,依物施藝,各具特色。主要有彩扎,燈扎,紙紮和花扎四種。代表有:連平
忠信花燈、
客家龍燈。
雕刻工藝:五華石雕。
傳統民居
客家民居分為
贛南客家民居、閩西客家民居、粵東客家民居、粵北客家民居等幾大流派。
客家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據歷史學家考察,這種民宅建築與中原貴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這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客家先民原系
中原漢人,因戰亂、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贛、粵、閩交界山區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遷定居
嶺南後,不但傳播了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建築民宅保持了原有的傳統風格。
贛州是
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是
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
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稱“客家搖籃”。仍存有600餘幢神奇的客家圍屋,被稱為“東方的古羅馬”,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龍南
關西新圍、
燕翼圍和安遠的
東升圍,走進圍屋就走進古老的城堡。這裡有規模宏大的
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後人尋根祭祖的聖地;還有那塵封已久的客家古村落——
白鷺村。
永定客家土樓被譽為“世界建築史上奇葩”,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分布
全球
2011年據有關客屬機構非正式保守統計中國國外客屬人口約1200萬人左右,港澳台客家約600萬人(其中,香港(約125萬)與澳門(約10萬)的客家雜居各處,並且占了當地居民相當的比例),合計客家華人華僑及港澳台同胞1800餘萬。分布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屬社團多達數百個。陝西、江蘇(約2萬)、安徽(約2萬)、湖北、貴州、新疆(0.5萬)等也有客家分布。
所屬洲 | 國家或地區 | 客家人口 | 省份 | 客家人口 | 所屬洲 | 國家或地區 | | 客家人口 |
---|
| 馬來西亞 | 150萬 | | | 美洲 | 美國 | | 30萬 |
印度尼西亞 | 800萬 | | | 加拿大 | | 10萬 |
泰國 | 100萬餘 | | | 秘魯 | | 20萬 |
新加坡 | 40萬 | | | 蓋亞那 | | 0.7萬 |
菲律賓 | 0.68萬 | | | 古巴 | | 0.81萬 |
越南 | 30萬 | | | 巴西 | | 0.24萬 |
緬甸 | 5.5萬 | | | 瓜地馬拉 | | 0.01萬 |
高棉 | 1萬 | | | 多米尼加 | | 0.12萬 |
印度 | 2.5萬 | | | 玻利維亞 | | 0.01萬 |
寮國 | 0.5萬 | | | 智利 | | 0.12萬 |
沙烏地阿拉伯 | 0.22萬 | | | 阿根廷 | | 0.5萬 |
日本 | 1.5萬 | | | 厄瓜多爾 | | 0.2萬 |
汶萊 | 0.9萬 | | | 蘇利南 | | 0.41萬 |
巴基斯坦 | 0.2萬 | | | 委內瑞拉 | | 0.2萬 |
尼泊爾 | 0.24萬 | | | 墨西哥 | | 0.1萬 |
斯里蘭卡 | 0.017萬 | | | 牙買加 | | 8萬 |
科威特 | 0.017萬 | | | 歐洲 | 英國 | | 18萬 |
朝鮮 | 0.1萬 | | | 法國 | | 5萬 |
韓國 | 2萬 | | | 德國 | | 1.2萬 |
土耳其 | 0.05萬 | | | 荷蘭 | | 8萬 |
孟加拉國 | 0.05萬 | | | 俄羅斯 | | 0.1萬 |
非洲 | 模里西斯 | 3.5萬 | | | 丹麥 | | 0.12萬 |
南非 | 2.5萬 | | | 挪威 | | 0.03萬 |
留尼旺 | 1.8萬 | | | 義大利 | | 0.1萬 |
馬達加斯加 | 0.02萬 | | | 瑞士 | | 0.1萬 |
莫三比克 | 0.03萬 | | | 比利時 | | 0.2萬 |
奈及利亞 | 0.02萬 | | | 葡萄牙 | | 0.5萬 |
塞拉昂 | 0.006萬 | | | 瑞典 | | 0.24萬 |
尚比亞 | 0.006萬 | | | 前南斯拉夫地區 | | 0.24萬 |
加納 | 0.02萬 | | | 捷克 | | 0.01萬 |
肯亞 | 0.01萬 | | | 奧地利 | | 0.05萬 |
民主剛果 | 0.02萬 | | | 冰島 | | 0.01萬 |
安哥拉 | 0.02萬 | | | 西班牙 | | 0.2萬 |
塞席爾 | 0.05萬 | | | 盧森堡 | | 0.2萬 |
大洋洲 | 澳大利亞 | 約8萬 | | | | | | |
備註:海外客家人分布數據來源:1994年梅州市為在梅州舉行“第12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通過多渠道,包括國內外函調、採訪、採摘報刊材料等方面匯總統計,保守估計客家人在國內外分布人數共4562.429萬人,其中國內(包括港澳台)4107.8萬人,國外456.29萬人。
旅居大洋洲的客家約12萬人,分布在1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
澳大利亞約8萬人,主要居住在墨爾本、悉尼、新威爾斯、維多利亞以及南澳洲,培斯及大尼亞洲;另外在
大溪地(又譯作塔希堤屬於法國海外省約有2.5萬客屬)、斐濟、
紐西蘭、所羅門、馬紹爾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瑞魯、西薩摩亞也有客家人聚居。
廣東
地級市 | 下轄區劃 |
---|
| 龍門縣 |
| |
| |
| 莞城、東城、南城、厚街、虎門、大嶺山、塘廈、黃江、謝崗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西
江西客家人數僅次於廣東,贛州全市總人口974.25萬人(2017年),客家人占
贛州總人數的95%以上,位居全球地級市首位,囊括江西16個純客家縣(市、區),世稱“
客家搖籃”。
廣西
廣西客家祖籍在粵、閩、贛客家地區,以
客家語方言為母語並認同於客家歷史、文化的,最遲在宋朝已有客家落戶廣西。境內除桂林市的全州縣、興安縣、資源縣和河池市的鳳山縣沒有客家居住外,其餘均有客家分布,人數約600萬(2013年)。
福建
龍巖市是客家民系重要的形成地和聚集地,全市人口80%是客家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汀州城(
長汀)被稱為“
客家首府”,
汀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有54個姓氏的居民遷往台灣,台灣500萬客家人中,祖籍龍巖的有70多萬人。在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累計超過120萬人。
胡文虎、
吳伯雄等名人政要的祖籍地就在龍巖。
南平市有客家人20多萬,以
順昌分布最多,約5.7萬人。在客家人的歷次遷徙中,閩西北一直是重要的中轉地和居住地。武夷山遺產地及周邊縣市如南平、順昌、邵武等地仍有不少客家人聚族而居,境內有大量的
客家文化遺存。位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天上宮(原
汀州會館)就是典型的一例。
地級市 | 縣級 | 鄉鎮 | 客家人口 | 代表口音 | 代表人物 |
---|
| | 所有鄉鎮 | 54.5萬(2017年) | 長汀話 | |
| 所有鄉鎮 | 49.2萬人(2013年) | 永定話 | |
| 所有鄉鎮 | 37.4萬人(2010年) | 上杭話 | |
| 所有鄉鎮 | 39.9萬(2017年) | 武平話 | |
| 所有鄉鎮 | 33.3萬(2010年) | 城關話等 | |
| 南洋鎮 | 3000人以上 | 梅縣話 | |
象湖鎮 | 100人以下 | 漳平畲家客 | |
雙洋鎮 | 100人以下 | 漳平畲家客 | |
註:漳平方言屬閩語系統,但受到客家方言的一些影響,具有閩南方言向客家方言過度的特點。 |
| | 1.24萬人 | 萬安話 | |
江山鎮 | 近1400人 | 雙車話 | |
| 5000人 | 大池話 | |
白沙鎮 | 2000人以上 | 營話、梅縣話 | |
適中鎮 | 不詳 | | |
紅坊鎮 | 不詳 | | |
東肖街道 | 不詳 | | |
龍門街道 | 不詳 | | |
註:龍巖話具有閩南方言向客家方言過度的特點。 |
註:龍巖地區客家語使用人數為179.2萬人(1985年底),而閩南語使用人數為59萬。 |
| | 所有鄉鎮 | 37.66萬(2014年) | | |
| 所有鄉鎮 | 15.2萬 | |
| 所有鄉鎮 | 12萬(2006年) | |
| 閩、客、贛方言過渡區 (將樂縣為主) | | 將樂話 | |
| | |
| | | | |
羅坊鄉吳坊、橋頭、左拔等 | | | |
安砂鎮坑口等 | | | |
大田縣 | 廣平鎮、桃源鎮等客家方言島 | | 數千人 | |
沙縣 | 閩中方言為主,客家方言島 | | | |
泰寧縣 | 閩贛方言為主,客家方言島 | | | |
梅列區 | 中村鄉客家方言島 | | | |
三元區 | 陳大鎮客家方言島 | | | |
| | 西部 | | | |
| 西部 | | | |
| 北部 | | | |
| | | | |
| | 城關鎮等客家方言島 | 5.7萬人(2009) | | |
註:西北部為閩、客、贛方言過渡區;東南部為閩北方言區。 |
延平區 | 茂盪鎮等4個客家方言島 | | | |
註:大部分為閩北方言區,市區及西芹鎮為北方方言區。 |
邵武 | 閩贛方言區 | | | |
武夷山 | 閩北方言區 | | | |
光澤縣 | 閩贛方言區 | | | |
浦城縣 | 忠信鎮客家方言島 | | | |
寧德 | 福安 | 社口鎮客家方言島 | | | |
福鼎 | 磻溪鎮、點頭鎮客家方言島 | | | |
台灣
依“
客家基本法”定義:“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2011年,
台灣客家人占台灣總人口的18.1%,約419.7萬人,其中
新竹縣71.6%、
苗栗縣64.6%是客家人。其次
桃園縣39.2%、
花蓮縣31.7%、
新竹市30.1%、
屏東縣23.7%、
台東縣19.9%、
台中市16.4%、
台北市16.4%(42.9萬)、
南投縣16.0%、
新北市14.1%(54.9萬)、
高雄市11.6%、
基隆市10.0%(3.1萬),其餘縣市比例不足10%(
嘉義市8.7%,2.4萬;
宜蘭縣8.5%,3.9萬;
雲林縣8.1%,5.8萬;
彰化縣5.7%,7.4萬;台南市5.4%,10.1萬;連江縣5.2%,0.1萬;澎湖縣2.5%,0.2萬;金門縣1.5%,0.1萬)。客家人口數最多的縣市依序為桃園縣(78.5萬人)、新北市(54.9萬人)及台中市(43.6萬人)。
港澳
香港客家
澳門客家
據有關調研結果顯示,澳門有客家人已超過10萬人(2013年),約占澳門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川渝
四川客家
四川是中國五大客家人聚居省(區)之一,客家人數大約300萬,多數是清初
廣東、
福建、
江西一帶老移民的後裔。四川客家人的祖源在閩粵贛,主根在中原,而成都
龍泉驛區是四川境內客家人居住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自明末清初“
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
成都東山
客家語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地保留了客家語言和文化生活方式。四川省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語。
湖南
主要分布在該省東部和南部,具體情況如何,則語焉不詳。各種論及客家的著作,也鮮有涉及
湖南客家者。海內外客家人的各種聚會,湖南客家人一般缺席。
地級市 | 轄區 |
---|
岳陽 | |
長沙 | |
| |
|
| |
永州 | |
註:資料來源 衡陽市代管的耒陽和常寧情況不詳。 |
浙江
海南
至2008年,
海南客家後裔已達40多萬人,還能講
客家語的約有20多萬。
人物
客家歷史源遠流長,培育了大批對
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出類拔萃的風流人物。由於“客家”這個稱謂出現得稍晚,所以界定某些客家名人還是有一定難處,還有客家各領域的名人特多,在此只選錄對社會與客家有貢獻的客家名人。
江西
福建
1955~1965年間,
閩西客家有65人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占福建省籍將軍總數的78.3%,被譽為“紅軍之鄉”,“ 將軍之鄉”。
嶺南
註:
1.姓名帶*者選自《先導影響中國近現代化的嶺南著名人物》一書。
2.
梅州名人不枚勝舉,孕育出545位將軍、30位兩院院士、340位大學校長。
3.文學人物詳見客家文學。
政治軍事界:
思想知識界:
科學技術界:
文教藝術界:
工商實業界:
體育武術界:
四川
台灣
軍政界:
文化界:
湖南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