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光

賴文光

賴文光(1827年—1868年),廣西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捻軍統帥,太平天國將領,封遵王。

賴文光早年參加拜上帝會的“團營”和金田起義,後隨太平軍轉戰桂平永安(今蒙山)等地,繼而由廣西進入湖南、湖北。1852年(鹹豐二年),他開始擔任文官職務,任居朝班。天京內訌後,棄文從武。受天王重用,出征江西,奉詔督師江北,輔助陳玉成西征。次年,太平軍攻克江蘇南京,在此建都,改稱天京,他留京供職。改文從武立戰功。

1864年天京失陷後,賴文光把本部太平軍與捻軍合併,成為捻軍首領之一,後來捻軍一分為二,賴文光成為東捻軍首領,兵敗被清軍俘殺。奉陳玉成命與陳德才遠征西北,廣招兵馬,以復安慶。遂越秦嶺,抵中原,出潼關,攻無不克。天京陷落後,在江北與捻軍張宗禹任化邦等聯合,被推為首領,沿用太平天國旗號。

1865年,在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大敗清軍,擊斃蒙古親王僧格林沁。復聯合陝甘回民起義軍與捻軍,流動作戰於華北一帶,給北京造成嚴重威脅。曾南趨湖北,邊斃張樹珊等數名清將,軍威大振。1867年12月被清軍用築牆封河的辦法圍困在山東壽光縣彌河全軍覆滅。1868年1月突圍奔至揚州瓦窯鋪被擒就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賴文光
  • 別名:遵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西
  • 出生日期:1827
  • 逝世日期:1868
  • 職業:太平天國遵王、東捻軍首領
  • 主要成就:率領捻軍堅持作戰,延續了太平天國的歷史
經歷,1851年,1852年,1856年秋,1856年9月,1862年,1864年2月10日,1864年11月下旬,1864年12月12日,1865年5月,1866年1月18日,1866年10月29日,1867年1月11日,1867年6月10日,1867年11月12日,就義,

經歷

1851年

賴文光在1851年參加太平天國金田起義,1852年任文官,1856年改任軍職。1860年賴文光參與二破江南大營之役,次年隨英王陳玉成西征湖北黃州,封遵王。
賴文光

1852年

職司文案,任居朝班。天京內訌後,棄文從武。受天王重用,出征江西,奉詔督師江北,輔助陳玉成西征,後封遵王。奉陳玉成命與陳德才遠征西北,廣招兵馬,以復安慶。遂越秦嶺,抵中原,出潼關,攻無不克。天京陷落後,在江北與捻軍張宗禹任化邦等聯合,被推為首領,沿用太平天國旗號。

1856年秋

太平天國發生天京內訌,大批將士死難,元氣大傷。在這緊要時刻,賴文光改文從武,奉命到江西招兵,擴大太平軍實力。次年,他奉詔回朝,保衛天京。1858年春,洪秀全又派他前往江北,在陳玉成部下為將,轉戰於安徽、湖北。1860年春,隨英王陳玉成參加二破江南大營戰役,因功晉封為傑天義。
同年秋,太平軍開始第二次西征,賴文光隨軍攻入安徽,浙北。1861年3月10日,在安徽霍山黑石渡鎮大敗清副將余際昌所部,奪占霍山。18日,陳玉成大軍攻克湖北黃州(今黃岡)並交由他鎮守。6月15日,西征軍南路李秀成部抵達黃州對岸武昌縣(今鄂州市),他聞訊立即呈送公文,向李秀成報告“江北軍情大略”,溝通南北兩軍聯繫。

1856年9月

安慶失陷,軍事形勢急刷惡化,他放棄黃州東退,與陳玉成的主力部隊會合。當時,他建議說:“務宜北連張苗以因京左,次出奇兵進取荊(荊州,今湖北江陵)襄(襄陽,今湖北襄陽市)之地,不出半年,兵多將廣,可圖恢復皖省(指安慶),俾得京門鞏固,此為上策。”(《賴文光自述》,《太平天國》資料叢刊第2冊,第863頁。)這個聯合淮北張樂行捻軍苗沛霖團練並奪取鄂中的正確主張,可惜沒有被陳玉成採納。後隨陳玉成退守安徽廬州(今合肥)。此時,他被晉封為遵王,並受陳玉成派遣,與扶王陳得才,啟王梁成富,枯王藍成春等一起遠征河南、陝西,以“廣招兵馬,早復皖省”。(《賴文光自述》,《太平天國》資料叢刊第2冊,第863頁。)

1862年

賴文光與扶王陳得才西征河南陝西,次年攻占漢中。1864年賴文光隨陳得才回救天京,抵達湖北安徽交界一帶,因天京缺乏糧食而停留不進,等待秋收後才進兵。1864年7月天京失陷,扶王陳得才在11月時在安徽霍山兵敗自殺,大軍瓦解,只有賴文光部大致完整。賴文光與捻軍領袖、梁王張宗禹合作,把太平軍和捻軍合編,並被推為捻軍新首領,與張宗禹、任化邦等堅持對清鬥爭。
(同治元年)2月初,賴文光率部由廬州渡過淮河,圍攻潁州(治今阜陽)不下,2月12日,遂入河南攻新蔡,繼而繞過重鎮南陽,往鎮平、內鄉、淅川,入陝南,圍攻商南、商州,占領鎮安、孝義廳(今柞水),出大峪口,至尹家衛(今引駕回),進逼西安。這時,他得悉廬州危急,便立即東撤回援。出陝西,入河南,在舞陽會合主將馬融和部,獲悉廬州失守與陳玉成遇難,於是折而南下湖北,並決定再次遠征陝西,擴大力量,以援救天京。1863年2月7日,攻取陝西興安(今安康),旋占沔縣(今勉縣),“一路滔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賴文光自述》,《太平天國》資料叢刊第2冊,第863頁。)10月初,賴文光與陳得才等共同作戰,大破清兵,擊斃總兵賀蘭桂,蕭慶泗、何玉林陳天柱及知縣周蕃壽等,攻下陝南重鎮漢中,並在這一帶建立臨時基地,發展力量。
太平天國遵王、捻軍統帥賴文光的戰刀太平天國遵王、捻軍統帥賴文光的戰刀

1864年2月10日

賴文光等接到洪秀全援救天京的命令,決定分三路東下,“圖解京師重困”。賴文光與陳得才、藍成春等為北路,由寧陝出鎮安,山陽、商州,約定在河南南陽、湖北襄陽一帶與中路、南路會齊後,繼續前進。他們到達河南淅川、內鄉等地之後,因為捻軍等起義隊伍接連前來匯合,人數激增,便重新整編隊伍,分四路大軍行進,賴文光所部太平軍與張宗禹率領的捻軍為第二路大軍,輾轉進至湖北。5月26日,於德安壽山大敗清兵,擊斃護軍統領舒保、營總德隆阿等,旋抵黃陂,黃州、麻城羅田等地,準備繼續東進。
太平軍太平軍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局勢陡變,人心渙散,士氣大挫。賴文光等儘管先後在河南羅山、光山和湖北蘄水等地屢敗清軍,但這些局部勝利改變不了被清軍圍追堵截的不利局面。11月上旬,陳得才竺部薴平軍在皖北霍山戰敗,馬融和等屈膝投敵,藍成春被俘遇害,陳得才服毒自殺,形勢更形險惡。為了甩掉敵人,賴文光率部由雲夢向鄂北轉移,並陸續會集了從霍山突圍出來的一些隊伍。12月上旬,在襄陽擊敗僧格林沁軍,遂聯合張宗禹等部捻軍進向豫南
險惡的形勢,促使賴文光所部太平軍與張宗禹,任化邦等部捻軍將士迅速聯合起來,共同抗拒強敵。

1864年11月下旬

賴文光等部太平軍與張宗禹等捻軍在豫鄂邊境進行了合併和整編,組成了一支集中統一的新捻軍。張宗禹等堅決表示“誓同生死,萬苦下辭”(《賴文光自述》,《太平天國》資科叢刊第2冊,第863頁。),並共推賴文光為領袖,決心和敵人血戰到底。賴文光見此情景,也毅然負起領導重任,“以期復國於指日”(《賴文光自述》,《太平天國》資科叢刊第2冊,第863頁。)。他們沿用太平天國的年號和封號,根據捻軍騎兵較多和北方地勢乎壩的特點,決定“易步為騎”,增加騎兵,減少步隊,以增強部隊的機動能力。從此,賴文光統率新捻軍,同強大的敵人進行了長期的戰鬥。
捻軍活動分布圖捻軍活動分布圖

1864年12月12日

他們在河南鄧州唐坡把前來進攻的僧格林沁軍打得大敗。1865年1月下旬,又在魯山大敗僧軍,陣斬護軍統領恆齡、副都統舒倫保等多人。魯山獲勝之後,捻軍又發揮其流動戰術的特長,東逼葉縣,北往襄城,冒著漫天風雪,進向新鄭尉氏;在鄢陵附近痛殲敵馬隊後,又南下西平、汝陽(今汝南)、正陽、信陽等地。待敵軍抵達信陽時,又揮戈北上,經許州、睢州,由考城入山東。
捻軍進入山東後,在魯南曹州(菏澤)、濟寧州(濟寧)、兗州沂州(臨沂)和江蘇海州境盤旋打圈,疲憊清軍。1865年5月10日,由山東汶上渡過運河,西往范縣(今屬河南)、濮州(山東鄄城)、鄆城,到達曹州菏澤縣北的葭密寨、郝胡同、高樓寨(高莊集),設伏待敵。1865年5月18日,當僧格林沁軍尾追而來時,賴文光等指揮部隊將敵人誘至伏擊地域予以圍殲,陣斃僧格林沁及內閣學士全順、總兵何建鰲、額爾經厄等將官,消滅其所部7000多人(一說約萬餘人),取得了重大勝利。
被賴文光擊斃的僧格林沁被賴文光擊斃的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死後,清廷任命曾國藩統率湘淮軍剿辦捻軍。曾國藩針對捻軍善於流動作戰的特點,實行“以靜制動”的戰略方針,企圖通過在豫、皖、蘇、魯四省捻軍經常活動的地區實行重點設防圍堵,消滅捻軍。賴文光則率部經河南赴皖北,同張宗禹等一起圍攻雉河集,因久攻不下,乃於1865年7月25日撤圍,與張宗禹分作兩路在皖、豫,魯、蘇邊區活動。

1865年5月

捻軍在山東曹州高樓寨殲滅清軍精銳的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部。賴文光在次年10月在河南與梁王張宗禹分領東、西捻軍作戰。1867年東捻軍在湖北殲滅淮軍郭松林部及張樹珊部,再殲滅湘軍彭毓橘部,同年經河南入山東,陷入清軍包圍圈,被圍於大運河、黃河、六塘河之間。12月東捻軍全軍覆沒,賴文光率殘部千餘人向南突圍。1868年1月賴文光在揚州瓦窯鋪被俘,不久在揚州被處決。

1866年1月18日

賴文光率部入湖北,占麻城,進克黃陂,“武漢戒嚴”。2月18日,又在黃岡大破敵軍,擊斃總兵梁洪勝。繼而又前往豫東,走皖北,進山東。4月26日,在山東鄆城與張宗禹部會合。5月中旬,兩部在巨野、菏澤連續為提督劉銘傳部淮軍所敗,遂重新分手,分赴蘇北、皖北和豫東一帶活動。兩部時分時合,往返游擊,打破了曾國藩“以靜制動”的重點設防戰略。
這時,曾國藩又提出西面以沙河和賈魯;河,南面以淮河為防線,北面從朱仙鎮至開封與黃河南岸挖壕設防,妄想在鄂、豫、皖交界地區圍困捻軍,聚而撲滅。9月中旬,賴文光率部與張宗禹部在禹州許州一帶集合,察覺敵人的河防詭計,而朱仙鎮以北至開封附近的堤牆尚未築成,隨即出動,經尉氏、中牟北趨,進行突然襲擊。9月24日夜,猛衝開封南面蘆花岡堤牆,擊垮河南巡撫李鶴年所部豫軍,破牆東越,過陳留,趨山東。曾國藩的河防計畫又告破產。
兩年來,捻軍縱橫馳騁於皖豫蘇魯諸省間,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長期流動作戰,沒有一個可資立足的根據地,也得不到友軍的支援與配合。賴文光深深感到“獨立難持,孤立難久”,抉定派張宗禹等率領所部前往陝西、甘肅,聯合回民起義軍,“以為犄角之勢”(《賴文光自述》,《太平天國》資料叢刊第2冊第863頁。),是為西捻軍;自率所部留在中原活動,是為東捻軍。但是,分軍之後,兩部即為清兵所隔斷,各自孤軍作戲,並沒有起到互相配合的作用。

1866年10月29日

賴文光、任化邦、范汝增等率東捻軍越過黃河故道,進入山東西南部,擬攻運河堤牆,在運河以東地區擴充隊伍,籌集軍糧。然而在北起鄆城,南至江蘇豐縣與沛縣等地,往返返搶渡了一個多月,沒有成功,便於12月初返回河南,22日到達湖北東北部。
當時賴文光的戰略計畫,是以大軍挺進四川,留軍一支駐紮湖北,另一支攻河南、陝西交界的荊子關,聯絡西捻軍,重建基地,並同西北與雲南的回民、貴州的苗民等起義力量結合起來。這個適應形勢變化的計畫,得到東捻軍將士的擁護。與此同時,繼任欽差大臣李鴻章針對曾國藩的河防計畫地段太長,兵力分散的缺點,提出了將捻軍“蹙之于山深水復之處,棄地以誘其入,然後各省之軍合力三四面圍困”的“扼地兜剿”方略,(奏稿)第10卷,第57頁。)這就使捻軍的活動增加了困難。

1867年1月11日

捻軍在湖北鍾祥羅家集擊傷提督郭松林,殲敵4000人;1月26日,又於德安楊家河痛殲總兵張樹珊所部淮軍數百人。隨後,他們趨京山、安陸、襄陽、棗陽,旋又重返安陸,聚於京山尹隆河(永隆河)附近。2月19日,先破劉銘傳部,擊斃總兵唐殿魁、記名總兵田履安、副將吳維章等600多人,擊傷幾百人。不料,湘系提督鮑超從背後猛撲過來,賴文光立即揮戈拒敵,並激勵將士們說:“今日斬劉捉鮑,長驅西上”,“眾皆大喜”(張仲忻等:《湖北通志》,《捻軍》第3冊,第186—187。),分路迎戰。然而由於兇惡的敵人以劈山炮輪番轟擊,東捻軍馬匹多為所踣,相持至黃昏,捻軍大敗,陣亡萬餘人,被俘8000多人,損失慘重。
尹隆河之戰後,賴文光率軍奮勇衝出重圍,北走河南,沿鄂豫邊境東趨信陽府境,於3月上旬再入湖北,由黃安走麻城、蘄水,廣濟、黃梅。3月23日,在蘄水六神港,斬記名布政使彭毓橘及提督羅朝雲、總兵彭光友等將官30餘名,消滅湘軍8000多人。之後,率部西向返回鍾祥臼口、京山尹隆河一帶。因清軍水陸阻擊,西渡漢水入川的目的又未能實現,只得重上棗陽,入河南境。因遭受淮軍的截擊,5月上旬,再進湖北,又至漢水東岸,由於劉銘傳等部追來,無法搶渡,遂經京山、鍾祥、棗陽北上。下旬,復入河南,最終放棄了由湖北挺進川、陝的計畫,遭敵圍困英勇就義。

1867年6月10日

賴文光率部進入山東曹州府境。6月3日,在梁山人民的引導和配合下,從戴家廟渡口過運河,衝破長牆,進屯東平,隨即東攻泰安,進逼濟南,直入山東半島,於6月30日逼近煙臺。這時,道員潘霨勾結英、法軍隊布防,天津洋槍隊渡海來援,山東巡撫丁寶楨也帶兵趕來鎮壓。東捻軍被迫後撤,活動於福山、寧海(牟平)一帶。
東捻軍進入膠東,李鴻章仍堅持“扼地兜圍的方針,決定以運河為外圈、膠萊河為內圈進行布防,在膠萊河沿線部署重兵,劃段防守,同時,又以黃河為北面防線、蘇北六塘河為南面防線,圍困東捻軍。賴文光聞敵在膠萊河設防,急速轉向萊陽、即墨,向膠萊河南部的麻灣口突擊未成,轉而北上向新河突擊,也未成功,後來偵知膠萊河北部入海處有沙灘不能築牆,濰河北段自下營至海口一段,敵人“營壘初成,河牆未築刀(周世澄:《淮軍平捻記》,《捻軍》資料叢刊第1冊,第161頁。),便於8月19日集中全力,從海神廟外海灘地方,突破清軍的防線,渡過濰河,西進濰縣、昌樂,使李鴻章苦心制定的“扼守膠萊之策,竟成畫餅”(王定安:《求闕齋弟子記》,《捻軍》資料叢刊第1冊,第63頁。)。
捻軍突破膠萊防線後,仍處於膠萊河與運河之間,還沒有衝出敵人的包圍圈。賴文光乃經安丘、臨朐南下莒州、日照,進至山東與江蘇交界的贛榆、郯城、邳州、宿遷、沭陽等地,企圖突破運河防線,結果未達目的,便又折回山東臨沂、兗州府境,企圖西渡運河,北越黃河,均為清兵所阻。這時,秋雨連綿,河水盛漲,作戰區域狹小,糧食缺乏,“軍心自亂”,境況更加艱危。

1867年11月12日

捻軍在濰縣松樹山遭到淮軍劉銘傳部的襲擊,一天三敗,精銳損失幾盡,於是南走江蘇。11月19日,又敗於贛榆。東捻軍的重要首領任化邦被叛徒槍殺。此後,賴文光率軍再上山東。12月5日,於濰縣,壽光間,復為劉銘傳軍部所敗。24日,在壽光南、北洋河與彌河之間,東捻軍同敵人進行最後決戰,結果萬餘人被俘,近2萬人戰死,首王范汝增也壯烈犧牲。之後,賴文光帶領餘部四,五千人南下,繼續苦戰。1868年1月1日夜,由沭陽縣南興河頭、張家灣突過六塘河防線,沿運河南走淮安、寶應和仙女廟(今江都)。一路上又遭截擊,將士越來越少。1月5日,賴文光率千餘人直趨揚州東北的瓦窯鋪,為道員吳毓蘭所部淮軍擊敗,賴文光受傷被俘。至此,東捻軍敗亡。

就義

賴文光被俘後,堅決拒絕敵人的勸降,在監牢里奮筆疾書,敘述了太平軍和捻軍的光輝業績,表達了自己對太平天國事業的赤膽忠心,最後斬釘截鐵地說:“惟一死以報國家,以全臣節”(《賴文光自述》,《太平天國》資料叢刊第2冊,第863頁。)。1月10日,在揚州城外老虎山從容就義。
賴文光是太平軍的重要將領,爾後成了新捻軍的統帥。在長期的戰鬥生涯中,建立了不少戰功。特別是在天京陷落和霍山潰敗的危難關頭,挺身而出,肩負重任,整編捻軍,堅持了將近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他的英名與業績,將永載近代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史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