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狀,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春秋前是六屬國,楚滅六後設灊邑(故城在下埠口,今
下符橋鎮),後遷至南岡(城東200步處)。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屬衡山國,五年改屬淮南國,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復屬衡山國,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衡山國為衡山郡,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灊縣(故治所在今
城關鎮上元街,一說在今縣城西的古城畈),屬
廬江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劃出部分設
開化縣(治所在今
六安縣青山鎮),屬廬江郡;
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分設
霍州、岳安(治所在今城關鎮),並別置北沛郡
新蔡縣(治所在今下符橋),太清二年(548年)入東魏,廢
岳安縣,置安城縣,又別置義興縣。北齊廢霍州,復名岳安縣。
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復為霍州;宣帝太建二年(570年)入北周。
隋初屬廬州,後屬廬江郡。文帝開皇初年(581年),改北沛郡新蔡縣為淠水縣(治所在今下符橋鎮),廢
岳安郡,改岳安縣為霍山縣(治所在今城關鎮)。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以霍山、
應城、潛城3縣置霍州,並改淠水縣為
開化縣。太宗
貞觀元年(627年),廢霍州,應城、潛城、開化、灊縣統入霍山,霍山兼有5縣之地,屬淮南道
壽州。武后神功元年(697年),改名
武昌縣。中宗神龍元年(705年),仍名霍山縣。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改名盛唐縣。
天寶元年(742年),廢盛唐別置霍山縣,屬淮南道
壽春郡(治所均在今縣城西郊古城畈)。
五代十國,初屬忠正軍壽州,
南唐改忠正軍為清淮軍。後周復為忠正軍,縣名霍山,盛唐(治所分別在今城西郊古城畈和
六安市)。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併入六安縣,屬淮南道壽州。徽宗
政和五年(1115年),屬淮西路壽春府。
元初,降為六安縣故埠鎮,屬廬州路。泰定帝泰定二年(1325年),屬淮西江北道。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屬淮南江北行省。
明太祖
洪武初年,設故埠鎮巡檢司。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以六安縣一部及故埠鎮巡檢司的開化、興賢二鄉設霍山縣,屬廬州府,掛銜六安州,治所在故埠鎮(今城關鎮)。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安徽省。民國四年至民國六年(1915年6月至1917年7月)屬
安慶道。民國十年(1921年)10月,屬安徽省第三
行政督察區。民國十八年(1929年)8月,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9月3日,縣城被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次日成立霍山縣民主政府,受中共皖西工作委員會領導。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屬
皖北行署六安專區。
1952年4月,屬安徽省六安專區(1971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縣政府駐城關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85年間,霍山縣行政區劃變化較大。其中1949年全縣有5個區,29個鄉、2個鄉級鎮,143個村;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全縣有13個公社,91個生產大隊;1983年又改公社為鄉鎮、生產大隊為村,全縣有7個區、1個區級鎮,42個鄉和1個鄉級鎮,下轄286個村和居民社區;1985年全縣有7個區、1個區級鎮,35個鄉9個鄉級鎮,下轄282個行政村5個居民社區。
1986年,全縣共有7個區、1個區級鎮,35個鄉、9個鄉級鎮,下轄283個村。
1992年撤區並鄉,原7個區被撤銷,區級鎮城關鎮同鄰鄉鎮合併後,改為鄉級鎮,連同原44個鄉鎮,合併為24個鄉鎮,273個村,14個街道。
1999年,但家廟鄉、黑石渡鄉先後改為建制鎮。
2000年,上土市鄉、大沙埂鄉先後改為建制鎮,三板橋鄉更名為東城鎮。
2001年,磨子潭鎮的水輪河、宋家河、汪神廟3個村合併為宋家河村,金家沖、磨子潭2個村合併為磨子潭村。
2002年,東城鎮的打鼓山、旱龍頭2個村合併為打鼓山村,長嶺崗、紅石嘴2個村合併為紅石嘴村。同年,城關鎮撤銷東大街、中大街、西大街3個街道建制,成立9個社區。
2003年,霍山縣鄉鎮區划進行了較大調整(部分村也相應作了調整),原24個鄉鎮合併為16個鄉鎮,城關鎮更名為衡山鎮。
2004年,全縣村級區劃全面調整,將原273個村20個社區撤併為130個村14個社區(其中社區除撤銷的外,另新增設了3個)。
2005年,安徽省政府將原霍山縣生態工業園區,確定為安徽霍山經濟開發區;原屬衡山鎮的城東社區,劃歸開發區管轄。全縣其他區劃未變,共有16個鄉鎮、130個村、14個社區。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霍山縣下轄13個鎮,3個鄉,2個功能區。霍山縣人民政府駐衡山鎮。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341525100000 | 衡山鎮 |
341525101000 | 佛子嶺鎮 |
341525102000 | 下符橋鎮 |
341525103000 | 但家廟鎮 |
341525104000 | 與兒街鎮 |
341525105000 | 黑石渡鎮 |
341525106000 | 諸佛庵鎮 |
341525107000 | 落兒嶺鎮 |
341525108000 | 磨子潭鎮 |
341525109000 | 大化坪鎮 |
341525110000 | 漫水河鎮 |
341525111000 | 上土市鎮 |
341525112000 | 單龍寺鎮 |
341525201000 | 東西溪鄉 |
341525202000 | 太平畈鄉 |
341525203000 | 太陽鄉 |
341525400000 | 經濟開發區 |
341525401000 | 高橋灣現代產業園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霍山縣位於安徽省西部偏南、
大別山北麓,東與
舒城縣比鄰,南與
岳西縣相望,西與
金寨縣和湖北省
英山縣交界,北與
六安市接壤。介於北緯31°03′-31°33′,東經115°52′-116°32′之間,總面積2043平方千米。距六安市45千米、合肥市120千米。
地形地貌
霍山縣總體為山地地貌,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依次可分為中山、低山和丘陵畈區,並間有一些小型的河谷盆地。中山區位於縣境西南部,大體範圍在磨子潭、大化坪、漫水河、上土市、太陽、太平畈幾個鄉鎮,面積896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44%。該區山勢雄峻,谷深坡陡,海拔高度大都在800米以上,平均1000米左右,最高處達1700多米,千米以上的高峰幾十座。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及其姊妹峰多雲尖,均坐落在這裡。氣候、植被、土壤呈明顯的垂直分布,是用材林、水源涵養林和藥材生長的主要區域。低山區位於縣境中部,大致包括諸佛庵、落兒嶺、黑石渡、佛子嶺、單龍寺、東西溪幾個鄉鎮,面積713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35%。該區海拔500-800米,山體破碎,坡度較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以林木、毛竹、糧食為主的多種經營區。丘陵畈區位於縣境東北部,基本範圍為衡山、下符橋、但家廟、與兒街4鎮,面積434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21%。該區海拔500米以下,最低處僅50米。河谷寬闊,丘崗平地相間,光照、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優越,是霍山縣主要糧油產區。小型河谷盆地中山區、低山區和丘陵畈區皆有,較為典型的有霍山城關及上土市、太平畈、大化坪、諸佛庵、東西溪等鄉鎮政府所在地。
氣候特徵
霍山縣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徵是:季風氣候明顯,雨量充沛,冷熱適中;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大;光、熱、水等氣候資源豐富。縣境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受季風影響較大。春季多為東、東南和南風,雨水較多,氣候溫和;夏季多為南和西南風,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環流籠罩下,雨水多且較集中,有時甚至有狂風暴雨,但總體光照仍然充足,氣溫較高;秋季以西風居多,深秋也有少量偏北風,風力、風速不是很大,雨水較少,天高氣爽;冬季受大陸冷高壓控制,雨雪少,北風多,有時也刮東北風或西北風,顯得乾冷。因而,霍山縣氣候是“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全縣年平均降水量為1366毫米,夏季是一年中雨量最集中的季節,其降水量占全年的44.1%,梅雨季節陰雨連綿,時伴有雷暴大風。雨量空間分布有著明顯的差異,山區比丘陵畈區多,兩者之比為6:4。全年年均氣溫在15.3℃,其中1月份平均氣溫為3℃,7月份平均氣溫為27.9℃,酷暑和嚴寒極少,冷熱較為適中。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霍山縣水資源比較豐富,是安徽暴雨中心區之一,年均降水量在1300多毫米。主要是境內降水,境外來水來自岳西縣黃尾、包家和金寨縣長嶺地區。地表水根據地貌、徑流、供用水情況等因素,劃分為兩個水資源計算區:一區為佛子嶺水庫以下(含西淠河流域的石家河片),總面積為796平方千米;二區為佛子嶺水庫以上(含真龍地長江流域片),總面積為1244平方千米。地下水種類有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潛水、岩溶地下水和地下熱水,但給量小,開發利用難度大,一般利用僅限於沁水田、沁水塘和人畜飲用或沐浴。根據年降雨徑流計算,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65億立方米。在保證率為50%、75%、95%的情況下,全縣水資源總量分別為16.02、12.55、8.6億立方米。
植物資源
在中國植被分區上,霍山縣屬於落葉、闊葉一常綠闊葉混交林帶。有木本和草本植物3000多種,其中用材林有200多個樹種,以松、杉和竹類為主,次之有櫟、楊、柳、槐、楓、檀、榆、椿、樺、泡桐等樹種;經濟林有100多個樹種,以板栗、油茶、油桐、烏桕為大宗。藥用植物有1600多種,其中珍稀名貴和大宗地道藥用植物有霍山石斛、安徽貝母、
杜仲、
厚朴、
人參、
桔梗、
棗皮、
斷血流、
藥百合、
野菊花、
何首烏等,
霍山石斛為名貴特產。觀賞植物有1100多種,其中觀賞價值高或分布較廣的有雪松、鵝掌楸、天女花、杜鵑花、廣玉蘭、白蘭、含笑、夜來香、
望春花、
臘梅、
菊花、桂花、蘭花等。牧草有幾十種,以芭茅、野蒿和巴根草居多。
以上各類植物中,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銀杏、香果樹;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大別山五針松、刺楸、鵝掌楸、櫸樹、連香樹、杜仲、厚朴;國家Ⅲ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天女花等。省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
三尖杉、
金錢松、
領春木、
天目木姜子、
青檀、
粗榧、銀雀樹、
青錢柳、小勾兒茶、醉翁榆、琅琊榆、天竺桂、天目木蘭、巨紫荊等。其他珍稀瀕危樹種及花草有蝴蝶樹、樟樹、紫楠、大別柳、紅豆杉、黃山杜鵑、都支杜鵑、雲錦杜鵑等。
動物資源
霍山縣境內有野生動物500餘種,其中陸生300多種,水生近200種,水陸兩柄17種。在這些動物中,藥用動物有115種,珍稀名貴的有麝獐、
小靈貓、
烏梢蛇、
菜花蛇等。屬國家I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
金錢豹;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麝獐、小靈貓、穿山甲、大鯢、水獺、
白冠長尾雉、
白鷳、
錦雞。省I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
花面狸、
豹貓、
金頭閉殼龜、灰喜鵲、家燕等;省Ⅱ、Ⅲ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
狗獾、
黃鹿、
黃鼠、
王錦蛇、烏梢蛇、畫眉等。此外,甲板龜、猴面鷹、八哥、山和尚、綠翠也較珍貴。
動物資源過去由於獵捕較多,並受生態環境影響,種類和數量均有減少,像野生金錢豹、麝獐、
大鯢等珍稀名貴動物更為少見。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禁獵,野豬、野兔、老鷹、鐵膀鷂、麻雀、魚類等野生動物數量漸有增多。
礦產資源
金屬礦產
霍山縣金屬礦種類少,主要有金、銀、鐵,儲量小,分布零散。唯有鐵砂藏量較豐富,雨水沖刷流貯百里淠河。鐵砂含量為0.5%,硫、磷雜質不多,是煉鐵的優質原料。保全堂、掃帚河有金銀礦,但目前儲量漸少,品位漸低。此外,還有鉻鐵、釩鈦磁鐵礦,但藏量小,開採價值不高。
非金屬礦產
霍山縣非金屬礦產種類較多,儲量較大,分布較廣。以橄欖石、明礬石和砂石為多。橄欖石礦位於鐃鈸寨,儲量為1338萬噸,平均品位分別為:氧化鎂46.6%,二氧化矽41.3%、氧化鎳0.32%,尚未開發。明礬礦位於五家行,儲量為316萬噸,平均品位37.8%,20世紀50年代末進行過開採。淠河砂石儲量6萬億立方米,品質優良,是較好的建築材料。此外,21世紀初,霍山縣還發現了寶石和玉石,後者儲量較大。
能源礦產
霍山縣能源礦產僅有上土市鎮陡沙河地下熱水,日自流量177噸,pH值8.2-8.5,硬度3.4-5.2,為中低溫地下水,尚未開發。
人口
截至2018年末,霍山縣戶籍人口36.2595萬人,當年出生人口3636人,當年死亡人口3150人。0—17歲人口54168人,60歲以上人口70709人。
政治
經濟
綜述
2018年,霍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6.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73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95.77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增加值65.19億元,增長4.9%。三次產業結構為8.9:54.2:36.9。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48695元。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霍山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2%,其中:工業項目投資增長20.2%,工業技改項目投資增長15.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6.5%。
財稅收支
2018年,霍山縣實現財政收入20.36億元,增長8.7%,其中:地方級收入10.29億元,增長13.7%;中央級收入9.73億元,增長5%。全年財政支出28.84億元,增長4.9%,其中:教育支出增長10.5%;醫療衛生與計生支出增長2.3%;科學技術支出增長1.1%;節能環保支出下降21.7%;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23.6%;城鄉社區支出增長4.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7%。
人民生活
2018年,霍山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28元,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1元,增長9.8%。
第一產業
種植業
2018年,霍山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824公頃,糧食產量11.63萬噸;油料產量3826噸;茶葉產量7108噸;蠶繭產量2089噸;藥材產量38299噸;蔬菜及食用菌產量53582噸。
林業
2018年,霍山縣人工造林面積333公頃。
畜牧業
2018年,霍山縣肉類總產量19301噸。
漁業
2018年,霍山縣水產品產量11810噸。
農業基礎
截至2018年末,霍山縣農業機械總動力35.7萬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純)4320噸。農村用電量8231萬千瓦時。實現農業總產值28.8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3%。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霍山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8%。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11.7%,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5.9%;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46.3%;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3.4%;木材加工和竹製品業下降6.4%。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0.2%。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9.3%,利稅總額增長22.2%,利潤總額增長28.4%。
建築業
2018年,霍山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2.96億元,增長12.6%。資質建築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68億元,增長15.4%;利潤總額0.86億元,增長10.3%。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霍山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84億元,增長11%,其中:限額以上商貿單位實現零售額13.36億元,增長13%。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9921萬美元,下降11.4%,其中:外貿出口7657萬美元,下降2.9%。利用外商直接投資7082萬美元,增長14.8%。
旅遊業
2018年,霍山縣實現旅遊總收入42億元,增長11%。大別山主峰旅遊區5A創建規劃編制完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省級初驗名列第二。“最美旅遊環線”閉環,龍井山居、白雲峽瀑布群、鹿吐石鋪大捷紀念園等重點項目建成,屋脊山攝影家村成為中國攝影報大別山專題攝影講習所,長院露營地獲評國家汽車自駕運動營地。佛子嶺景區成為中國健康養生休閒度假最佳目的地,陡沙河溫泉小鎮獲評中國十佳避暑康養小鎮,新增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個、省級優秀旅遊鄉鎮3個、鄉村旅遊示範村4個。獲評全省旅遊強縣、全省十大全域旅遊目的地。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霍山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95.27億元,增長4.8%,比年初增加8.98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31.58億元,增長11.3%,比年初增加13.39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13.31億元,增長18.3%,比年初增加17.53億元。
交通運輸
六安景鐵路、六潛高速公路、105國道、209和318省道均穿越霍山縣境內。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霍山縣新增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3家、國家重點研發計畫1項、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1家、博士後工作站1家。新增“三品一標”認證產品13個、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霍山縣共有基礎教育校(園)96所,其中:幼稚園35所,國小40所,國中15所,高中5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36060人,其中:學前教育7449人,國小14789人,國中8303人,高中5446人,特殊教育73人。專任教師3447人,其中:幼稚園422人,國小1382人,國中1029人,高中598人,特殊教育16人。
文化事業
2018年,霍山縣月亮灣作家村成為中國作協文學創作基地,中國文聯主席鐵凝率採風團走進霍山,霍山民俗和地域文化登錄央視“豐收中國”欄目,霍山縣兒童文學作家謝鑫作品被省委宣傳部專題研討,霍山農民根書藝術進京展出。舉辦“健康安徽”環江淮萬人騎行大賽、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佛子嶺水庫大壩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堆谷山村志》入選第二批“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銅鑼寨村獲評安徽省千年古村落。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霍山縣建成縣域醫共體2家,各級各類衛生機構187個,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5個,中心衛生院5個,鄉鎮衛生院12個,村衛生室130個,醫療點10個,門診部、衛生所5個,醫務室2個,社區服務站5個,社會辦醫及個體診所12個。各級各類衛生計生機構開放病床1480張,其中:縣級床位890張,鄉級床位590張。縣鄉(鎮)兩級衛生計生人員在編918人,其中:醫護人員649人。全縣鄉村醫生289人。執業(助理)醫師524人(在編402人)、註冊護士721人(在編267人)。
社會保障
2018年,霍山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2.13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7851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2.62萬人,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45萬人,工傷保險參保總人數4.11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總人數31.16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39萬人。
環境保護
2018年,霍山縣實施佛子嶺水庫群生態保護項目和大別山區水生態補償項目,生態優勢進一步放大,獲評“中國好水”水源地、全省農村環境“三大革命”考核先進縣。
安全生產
2018年,霍山縣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1起,死亡10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9起,死亡8人;工礦商貿事故2起,死亡2人。
歷史文化
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每家清晨開門,必放爆竹,象徵“開門大吉”。早餐後,出門拜年,有的選擇吉神方位,以圖吉利。當日忌潑水、掃地。
二、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城鄉普遍興吃元宵,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部分地方民眾自發組織玩燈、舞龍、舞獅,或唱地方戲鬧元宵。農村一些人家,還在傍晚上祖墳送燈。但到21世紀初,由於青年人大都外出,春節不歸,人手缺乏,玩燈難以組織,春節期間只有城關附近幾個鄉鎮玩燈。
三、花朝節
農曆二月初二,據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一般不專門舉行慶祝或祭祀活動。
四、清明節
在清明日,機關單位或學校都要舉行祭掃烈士墓活動。民間要為本家先人墳包培土、清溝、燒紙、擺祭品、插紙標。祭祀活動多以各戶進行,白20世紀90年代後,有的地方逐步發展成為宗族集體活動,全族男士結隊而行,打著鑼鼓,浩浩蕩蕩到祖墳前行祭祖大禮。
五、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城鄉都習慣吃粽子,親戚之間互送綠豆糕,家家門頭插艾。
六、七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日(也稱女兒節)。民間沒有專項紀念活動。
七、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白天親戚之間互贈月餅、配以菸酒、糖果等。有的在外務工、工作的親人,也趕回家中,晚上共同吃餅賞月,故又稱“團圓節”。
八、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也是敬老節。機關單位一般要舉行敬老活動,民間有吃糍粑、登高習俗。
九、臘八節
農曆臘月初八,城鄉都習慣用秈米、糯米、豆類、芝麻、肉丁、蓮子、冰糖等混合煮粥,叫做吃“臘八粥”。此粥營養豐富,能強身健體。
十、小年
農曆臘月二十四(有的是二十三)過小年,當日白天打掃煙塵,晚上以豐盛飯菜過小年,過去還要祭祖、送灶神,現已淡化。
十一、大年(除夕)
農曆臘月最後一天過大年。民間在上午或傍晚要到祖先墳前焚香燒紙,謂之“辭墳”,城關多在住家附近燒香、紙。下午貼春聯、鬥神,也有人家在上午貼。晚上在祭祖還年之後,燃放爆竹,全家老少齊聚一堂,關上大門,吃全年最豐盛的“年夜飯”。城關有的在飯店訂餐,老人要給孩子包“壓歲錢”,晚輩還要向長輩辭年。爾後有的觀看電視春節聯歡節目,有的打牌守歲,或串親訪友。在子夜零時,各家開大門放煙花爆竹,迎接新春到來。
風景名勝
| 六安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白馬尖距安徽霍山縣城90千米,位於太陽、磨子潭、大化坪三個鄉鎮交界處。成山於燕山運動晚期,為花崗石山體。山峰形似白馬,一峰獨秀,且常年白雲繚繞,故稱白馬尖,海拔1777米,為大別山第一高峰。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太陽鄉金竹坪村和安慶市岳西縣的交界處,為國家地質公園和全國十大紅色旅遊基地之一。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園區——白馬尖園區。 |
| 佛子嶺水庫佛子嶺景區是安徽省首批風景名勝區,也是安徽省最早的外事參觀點。距霍山縣城15千米。其主要景點有佛子嶺大壩、佛子嶺人工湖、臥大佛、睡美人、度假村、跑馬場、東淠河漂流等。佛子嶺水庫為新中國第一壩,氣勢宏偉,位於淮河支流東淠河上游,始建於1952年元月,竣工於1954年9月,是中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840平方千米,設計洪水位129.44米,相應庫容4.82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3.1萬千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1.24億千瓦時。灌溉耕地面積300萬畝。 |
| 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 霍山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皖西革命根據地的核心,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霍山地處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千里躍進,將軍故里”(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慶)的中心位置,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霍山縣在原縣革命烈士陵園的基礎上,重點建設了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紀念園。紀念園占地17.1公頃,廣場占地2公頃,分山上、山下兩個部分,主要包括紅源廣場、安徽省紅色區域中心紀念館、傳賢亭、淠西亭、六霍起義紀念亭等設施。該園是六安市紅色旅遊重點工程,是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 銅鑼寨銅鑼寨景區是國家級AAA級旅遊區,位於安徽西南邊陲,是皖西南、鄂東北、豫東南的中心之地;東臨大別山第一高峰白馬尖,西望國家森林公園天堂寨,南接湖北旅遊勝地桃花沖和四大發明家之一畢昇的故里,北依新中國第一座大壩佛子嶺水庫和漢武帝敕封過的小南嶽;省道318線和209線交貫其境,風景區總面積九十二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96米。銅鑼寨是因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巡視衡山國(今霍山縣)夢見一輪明月化作銅鑼落於此山而得名。 |
| 南嶽山原有霍山、天柱山、衡山等名,元代始稱為“小南嶽”。山的主峰距縣城約4千米,海拔408米。《漢書·武帝紀》記有武帝於元封五年(前106)冬南巡,至 江陵而東,登潛之天柱山,始設潛縣的記載。岳頂古剎西門首,尚嵌有“漢帝敕封”碑刻一方。古剎正門首,嵌有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大師 于右任書題“小南嶽”的石刻,為勝跡增色殊多。小南嶽已於1981年11月,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政府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1987年,經省政府批准,列為全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
| 大壠台村落遺址大壠台村落遺址於1986年11月,經縣政府批准,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位於下符橋鎮羅小嶺村,距城東北約10千米,濱淠河支流熊家河南岸。址基沿河岸平行順延,系一座長135米、寬4米、高4-5米,呈長方體的高土台。對河山上還遺存有古蹟仙人腳址。遺址的臨河面,因長年累月被水沖刷,已形成陡壁,文化層清晰可見。斷層處展現有紅燒土與灰漬,呈暗褐色。採集有陶罐殘片,陶鬲8件和一些其他類型的陶殘片屑。觀察這些標本,面印有繩紋,製作粗糙,火候不準,保有商周時代器物的特徵。經省內專家鑑定這處遺址屬商周時代的古村落遺址。 |
| 楊三寨楊三寨風景區位於安徽省霍山縣東西溪鄉的楊三寨村境內,地處舒城、岳西、霍山、金安區三縣一區交界處,西與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磨子潭水庫相連,東南與萬佛山、萬佛湖相連,北與東石筍相通,距G35濟廣高速大別山東出口20千米,風光優美,交通便捷。 景區面積約35平方千米,屬秦嶺褶皺系地質構造,海拔在500-800米間,為大別山余脈。楊三寨山峰奇特多樣,主峰據說有72個洞,適合專業探洞人士探險。 |
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13日,霍山縣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