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概況,土壤類型,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方特產,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西周武王克紂後,封功臣偃姓子爵於此,立為舒國,後分立舒庸、舒鳩、舒蓼、舒龍、舒鮑、舒龔,史稱“群舒”。舒城縣是群舒地域之一部分。
春秋戰國時期,周祚勢衰,諸侯爭霸,“群舒”勢弱,周定王六年(前601年)
楚莊王滅舒蓼。
周簡王十二年(前574年),楚共王滅舒庸,周靈王二十四年(前548年),楚康王命令尹屈建率師滅舒鳩。至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年),前後百餘年間,群舒先後為楚所滅。
漢代,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舒縣。翌年,別置
龍舒縣。漢明帝永平五年(62年)封楚王英舅子許昌為龍舒侯,領舒縣、龍舒縣,改稱“龍舒侯國”。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置舒城縣,屬淮南道
廬州。
元時,初屬江淮行省,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屬河南江北行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直隸中書省
廬州府,永樂十八年(1420年),屬南直隸廬州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廬州府,順治十八年(1661年),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屬安徽省廬州府。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屬安徽省安慶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安徽省開始分設行政區,後又改為行政督察區,舒城縣屬第三區(專署駐六安縣年)。
1949年1月22日,全縣解放,縣、區、鄉、村分別成立民主政府,是年5月1日,改為人民政府,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1952年—1985年底,屬安徽省六安專(地)區。2000年至今,屬安徽省
六安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舒城縣下轄15個鎮,6個鄉,1個開發區。舒城縣政府駐城關鎮。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341523100000 | 城關鎮 |
341523101000 | 曉天鎮 |
341523102000 | 桃溪鎮 |
341523103000 | 萬佛湖鎮 |
341523104000 | 千人橋鎮 |
341523105000 | 百神廟鎮 |
341523106000 | 杭埠鎮 |
341523107000 | 舒茶鎮 |
341523108000 | 南港鎮 |
341523109000 | 乾汊河鎮 |
341523110000 | 張母橋鎮 |
341523111000 | 五顯鎮 |
341523112000 | 山七鎮 |
341523113000 | 河棚鎮 |
341523114000 | 湯池鎮 |
341523200000 | 春秋鄉 |
341523201000 | 柏林鄉 |
341523202000 | 棠樹鄉 |
341523203000 | 闕店鄉 |
341523204000 | 高峰鄉 |
341523205000 | 廬鎮鄉 |
341523400000 | 舒城縣經濟開發區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舒城縣位於安徽省中部,
大別山東北麓、江淮之間,東鄰
廬江,西連
岳西、
霍山,南界
桐城、
潛山,北毗
金安、
肥西。介於東經116°26'—117°15'、北緯31°01'—31°34'之間,東西長86千米、南北寬49.5千米,總面積210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舒城縣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東西長86千米、南北寬49.5千米,總面積2100平方千米,最高點萬佛山海拔1539米,最低處杭埠鎮勝合村民組海拔6.8米。地貌大體分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和水域五種。西南山區峰巒秀麗,林木蔥蘢。中部丘陵起伏,盛產茶葉桑麻栗果。東北為沖積平原,沃野平疇,溝渠縱橫。
氣候特徵
舒城縣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季風顯著。
光能
舒城縣太陽光能總輻射量平均112.6千卡厘米,4~9月輻射為70.12千卡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62%。
日照
舒城縣多年平均為1969小時,大於10℃日照時數為1359小時,占全年69%。
熱量
舒城縣多年平均溫度在12.9~15.6℃,極端最高溫度為40.5℃,極端最低溫度為零下17℃;最熱為7月,最冷為1月;無霜期多年平均224天,初霜日多年平均出現在11月10日,終霜日多年平均出現在3月30日;無雪期多年平均270天,初雪日12月下旬,終雪日3月上旬;地面溫度多年平均17.8℃。土壤凍結深度一般在5~6厘米,最大深度10厘米;氣溫穩定在10℃以上,初為3月31日,終日為11月14日,持續日數229天,活動積溫4972度。
降水
舒城縣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033.5~1596毫米之間,山區最多,約占全縣38%;春夏降雨最多占全年67.2%;冬季最少,占全年11.5%。多年平均蒸發量在1397.8毫米以上,一般最高為8月,約170毫米左右。風向風速,舒城縣常年風向1、10、11、12月多西北風,風速平均2.1米/秒,最大9.7米/秒;2~3月多東風,風速平均2.3米/秒,最大10米/秒;4~9月多東南風,風速平均2.1米/秒,最大10.3米/秒以上。此外,每年4~8月,還出現颱風、龍捲風、冰雹。
水文概況
舒城縣主要河流皆發源於境內西南山區,向東北蜿蜒而下,注入巢湖,歸屬長江水系。唯查灣鄉桃李河流向西北,入淠河,屬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
杭埠河
原稱龍舒水,又稱前河、南溪河。發源於岳西縣石關鄉同安寨西側南界嶺頭,向東流至柳樹灣、合平田水(發源於小澗沖)、經曉天鎮,至毛竹園合巴王河(現已不在),在龍河口匯烏沙河,過九井寺合龍潭河,經七門山、周瑜城、白馬壋、將軍壋、迎水庵至肥西縣新河口,注入巢湖。舒城縣境內長99.17千米,流域面積1587.5平方千米。
豐樂河
原稱後河,發源於六安縣烤爐寨,經東河口、南官亭,入舒城縣長沖鄉沙院村,至龍嘴合後河(源自思古潭河、張家店河),經三河鎮至肥西新河口,匯杭埠河水,注入巢湖。全長117.45千米。是舒城與六安、肥西縣的天然邊界線。流域面積2080平方千米。
曉天河
發源於岳西縣南界嶺頭。自1958年龍河口水庫建成以後,即與杭埠河割斷。該河從紅石嘴進入舒城縣大河鄉南嶽村,經曉天鎮合朱河(發源於小澗沖),至大河沿合天蒼水。經小河口鄉至山七河鎮雙桂村碎石灘,注入龍河口水庫。舒城縣境內全程20千米。整個流域面積588.9平方千米。
河棚河
原名烏沙河,是杭埠河上游另一個主要支流,發源於舒城縣西南山區黃土關和花岩山西北麓。經安菜、小街,至和平村合馮河,東行至雙河口匯余河,到朱黃店合嵐沖水,經河棚老街北折至新開嶺,注入龍河口水庫。全長32.5千米,流域面積200平方千米。
龍潭河
發源於城沖鄉花岩山大徽尖,東經龍眠沖,至王河合楓林沖水,過三道彎至姚家河鄉胡畈合湯池河,經觀音庵、闕店鄉、杜店鄉葉畈村入杭埠河,全長31.8千米,流域面積320.9平方千米。
南港河
俗稱孔家河,發源於東衖、西衖,二水於沙埂匯合,經南港北折於白馬壋入杭埠河,全長30千米,流域面積150平方千米。
清水河
發源於傅沖、洪沖,二水合于山埠,北折經舒茶(溝二口)鎮、龍王廟鄉、百神廟鎮至周公渡入杭埠河。全長34千米,流域面積45平方千米。
五顯河
原名巴洋(王)河,1958年興建龍河口水庫後,地易地湮,遂以五顯命名。該河發源於霍山縣真龍地,經六安毛坦廠,入舒城縣五顯鎮,至羅山村入龍河口水庫,在舒城縣境內全長約10千米。
土壤類型
舒城縣土壤類別,傳統說法有沙壤土、夜潮土、小黃土、黃泥土、清漿土、白土、馬肝土等等,多不規範。1981年10月,舒城縣開展土壤普查工作,查清舒城縣土壤共有7個土類、12個亞類、38個土屬、82個土種。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舒城縣計有耕地66.9476萬畝,其中水田57.0002萬畝,旱地99474畝,山場153萬畝,水面18.387萬畝。常年平均降水總量26億立方米;地面徑流總量11.5億立方米,徑流深400—800毫米;水能發電蘊藏量約6萬千瓦,可供利用約1.78萬千瓦,已開發2779千瓦;農作物用水2.33億立方米,溝塘堰庫總蓄水量8.8093億立方米,可供使用的2.24億立方米。
植物資源
舒城縣林木以
松、
杉、
竹、
茶、栗、桐、油茶、柳、楊、桃、榆等為主,計有79科、372個品種。
中藥材以桔梗、半夏、
貝母為主,計有203科、657個品種。
動物資源
家養畜禽以牛、豬、雞、鵝、鴨為主,野生獸禽以虎、
靈貓、雉、雀等為主,計有50餘種類;水產以
鰱、
鱅、青、草“四大家魚”為主,計有6目8科、40多種;還有蜜蜂、虎紋蛙、蝮蛇等其它小動物。
礦產資源
人口
截至2017年末,舒城縣戶籍總人口998181人。其中,男性人口519267人,占52.0%;女性人口478914人,占48.0%。全縣常住人口76.8萬人,比上年增長0.1萬人,增長0.1%。0-17周歲人口163583人,比上年增長2.2%;18-34周歲人口中235920人,比上年下降1.8%;35-59周歲人口中397970人,比上年下降0.9%;60周歲以上人口200708人,比上年增長0.8%。
經濟
綜述
201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2890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9954萬元,比上年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891252萬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工業增加值744058萬元,比上年增長11.9%;第三產業增加值737701萬元,比上年增長9.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5.6:46.2:38.2,與上年相比,第二產業比重上升1.6個百分點,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上升0.1個百分點。按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達到19297元,比上年增加1999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25132元,比上年增加2626元。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76146萬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項目投資1601447萬元,比上年增長21.1%;房地產開發投資274699萬元,比上年增長8.2%。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0950萬元,比上年下降9.1%;第二產業投資652073萬元,比上年增長11.7%;第三產業投資1203123萬元,比上年增長24.2%。在建項目236個,比上年下降8.2%。其中,新開工建設項目161個,比上年下降21.5%。59個億元以上項目共完成投資1186280萬元,比上年增長44.1%。工業投資完成652073萬元,比上年增長11.7%。其中,製造業完成投資520901萬元,比上年下降5.1%;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完成投資113250萬元,比上年增長300.8%;採礦業完成投資17922萬元,比上年下降158.4%。
財政稅收
2017年,全縣財政收入完成210231萬元,比上年增長19.0%,高於GDP增速10個百分點。其中,國稅收入101883萬元,比上年增長56.1%;地稅收入70130萬元,比上年下降5.5;財政部門完成收入38195萬元,比上年增長46.4%。國家財力集中程度(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10.9%,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2017年,全年實現財政支出454462萬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43992萬元,同比增長12.6%;國防支出225萬元,與上年持平;公共安全21910萬元,同比增長19.6%;教育106530萬元,同比增長2.7%;科學技術10722萬元,同比增長2.2倍;文化體育與傳媒8069萬元,同比增長70.5%;社會保障和就業60721萬元,同比增長26.9%;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36529萬元,同比下降35.2%;節能環保9606萬元,同比2.0倍;城鄉社區支出25079萬元,同比增長1.2倍;農林水支出85414萬元,同比增長8%;交通運輸13729萬元,同比下降33.7%;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1918萬元,同比下降68.1%;商業服務業事務1425萬元,同比下降42.7%;金融支出95萬元,同比下降12.8%;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6326萬元,同比增長99.3%;住房保障支出17114萬元,同比下降30.3%;糧油物資儲備事務503萬元,同比下降30.6%;國債還本付息支出4555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3萬元。全年實現政府性基金收入391348萬元,社保基金收入43251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37878萬元,社保基金支出43251萬元。全縣21個鄉鎮共實現財政收入70627萬元,比上年增長51.6%。其中國稅51111萬元,地稅19516萬元。收入超1000萬元的鄉鎮11個,與上年持平,其中城關鎮和杭埠鎮收入過億元;收入在500-1000萬元的鄉鎮6個,收入不足500萬元的鄉鎮4個。
人民生活
2017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8元,比上年增長8.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58元,比上年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16元,比上年增長9.0%。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422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699元,比上年增長7.8%;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538元,比上年增長8.0%。
第一產業
2017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581370萬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農業產值203673萬元,比上年增長3.1%;林業產值107553萬元,比上年增長3.6%;牧業產值169128萬元,比上年增長2.8%;漁業產值70538萬元,比上年增長3.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0478萬元,比上年增長7.8%。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17755萬元,比上年增長3.4%。全縣新增農民專業合作118戶,新登記家庭農場46戶。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81家(其中省級21家、市級80家)。
種植業
2017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4363公頃,比上年下降0.5%;總產406304噸,比上年增長1.1%;其中,穀物播種面積61874公頃,比上年下降0.5%;總產392478噸,比上年增長0.9%。豆類播種面積1676公頃,比上年增長9.4%;總產5325噸,比上年增長4.9%。薯類播種面積813公頃,比上年增長8.3%;總產8501噸,比上年增長7.4%。油料播種面積13676公頃,比上年下降13.9%;總產29375噸,比上年下降12.7%。蔬菜種植面積11707公頃,比上年增長2.1%;總產284098噸,比上年增長2.3%。茶葉產量2606噸,比上年增長4.8%。設施農業中蔬菜1687公頃,比上年下降2.4%;瓜果類24公頃,比上年增長26.3%;花卉苗木類16公頃,比上年下降11.1%;食用菌類79公頃,比上年下降4.8%;其他作物2公頃,同上年持平。
林業
2017年,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造林1301公頃,全縣森林覆蓋率48.4%,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畜牧業
2017年,全年肉類總產量51205噸,比上年下降3.1%。禽蛋產量20935噸,比上年下降4.2%。豬存欄145415頭,比上年下降1.2%;豬出欄229286頭,比上年下降1.3%;家禽出欄2085萬隻,比上年下降4.5%;家禽存欄594萬隻,比上年下降1.8%。牛存欄8238頭,比上年下降2.0%;牛出欄2839頭,比上年下降5.5%。
漁業
2017年,水產品養殖面積8500公頃,同上年持平。水產品產量38000噸,比上年下降0.2%,其中養殖產量35000噸,捕撈產量3000噸。
農業基礎
2017年,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4067噸,比上年下降0.2%。農村用電量19035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5%。農藥使用量2102噸,比上年下降0.5%。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4家,比上年淨增4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共有7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5%。其中,輕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5%,重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7.0%。全縣23個行業大類中的有16個行業產值實現增長。其中,家具製造業增長15.8%,造紙和紙製品業增長37.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19.1%,橡膠和塑膠製品業增長23.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74.9%,金屬製品業增長21.4%,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03.7%,汽車製造業增長32.7%,電氣機構和器材製造業增長603.4%,計算機通信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38.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9.8%;工業銷售產值比上年增長17.4%;實現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21.8%,實現利稅總額比上年增長22.5%;虧損企業虧損總額(逆指標)增長466.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24658人,比上年下降8.1%;工業產品產銷率達97.0%,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48.8%,比上年提高17.4個百分點。全縣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16.6%,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8.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57.2%。
建築業
2017年末納入“一套表”範圍統計的建築資質等級企業45家,累計實現建築業產值506464萬元,比上年增長21.1%。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55.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3%,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72.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3%。資質內建築業企業從業人員18343人,比上年下降15.7%。
第三產業
國內經濟
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7804萬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住宿餐飲收入77378萬元,比上年增長8.0%;零售業商品零售額736194萬元,比上年增長12.6%;批發業銷售額64232萬元,比上年增長7.9%。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91.2%。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17909萬元,比上年增長14.9%,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59895萬元,比上年增長1.7%,占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0%。全縣限額以下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745081萬元,比上年增長11.1%,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4.9%;限額以上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32723萬元,比上年增長14.6%,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1%。從限額以上企業零售業態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1.2%,飲料類增長21.6%,菸酒類增長62.8%,化妝品類增長55.1%,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比上年增長25.9%,通訊器材類比上年增長10.6%。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新業態快速成長,限額以上企業中通過公共網路實現的商品銷售額增長24.2%。
對外貿易
2017年,進出口總額129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出口8210萬美元,比上年下降20.1%。全年利用境外資金115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5%。
房地產業
2017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74699萬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住宅完成投資238497萬元,比上年增長14.7%。房屋施工面積2273621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21.7%;房屋竣工面積77404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3.2%;商品房銷售面積574821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2.5%。其中,商品房住宅銷售面積504899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5.9%;商品房銷售額341293萬元,比上年增長46.4%。
郵電通信
2017年,全年實現郵政業務收入3200萬元。移動、電信、聯通業務收入11.5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8.1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60.2萬戶。年末國際網際網路用戶9.8萬戶。
旅遊業
2017年末全縣擁有星級賓館(飯店)6家,星級飯店客房總數679間;旅行社11家,星家農家樂38家,名勝風景區和文物保護區個數7個。2A級以上風景區7個。全縣接待遊客50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4%,旅遊總收入26億元。比上年增長13.0%。
金融業
2017年,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795488萬元,較年初增加378720萬元,比上年增長11.1%。廣義政府存款餘額為651793萬元,較年初減少26585萬元,比上年下降3.9%。住戶儲蓄存款餘額2530770萬元,占全部存款餘額的66.7%,較年初增加267986萬元,比上年增長11.8%。全縣各項貸款餘額2224890萬元,較年初增加486808萬元,比上年增長28.0%。住戶貸款餘額1054598萬元,較年初增加297318萬元,比上年增長39.3%。其中短期貸款307951萬元,較年初39836萬元,比上年增長14.9%;中長期貸款餘額746648萬元,較年初增加257482萬元,比上年增長52.6%。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貸款1170292萬元,較年初增加189490萬元,比上年增長19.3%。其中短期貸款574068萬元,較年初增加12428萬元,比上年增長2.2%;中長期貸款餘額495897萬元,較年初增加211495萬元,比上年增長74.4%。票據融資總額為100027萬元,較年初減少34433萬元,比上年下降25.6%。
交通運輸
交通
2017年,全縣年末公路通車裡程達到5096公里。其中,等級公路2973公里,高速公路6.8公里,境內鐵路6.5公里。
公路
鐵路
水路
舒城縣水路運輸通巢湖長江。
運輸
2017年,全縣擁有公車路線45條,公車運營車輛327輛,實有計程車519輛。貨運周轉量216100萬噸公里,旅客周轉量19200萬人公里。發生交通事故件數5785件,死亡人數124人,受傷人數1627人,平均每起事故損失895元。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全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5家,專利申請989件,比上年增長9.3%;專利授權210件,比上年下降49.4%。
教育事業
2017年,全縣現有各類學校142所,在校生總數73334人。其中,中等師範學校1所,在校生2759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11138人;職業高中2所,在校生2956人;國中40所,在校生16866人;國小62所(103個教學點),在校生34805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300人。全縣公辦幼稚園28所(附設幼兒班36處),在園幼兒4510人。全縣現有民辦學校83所(不含幼兒看護點15所),其中高中2所,九年一貫制3所,持證民辦幼稚園74所,民辦培訓機構3所,民辦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22642人,教職工1223人,專業教師1273人,其中本科學歷以上894人。民辦幼稚園在園幼兒13614人,教職工1184人,專任教師656人,持有教師資格證595人,占專任教師的90.7%。
文化事業
2017年,全縣有劇場、影劇院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館)21。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525千冊,比上年增長1.0%。
體育事業
2017年,現有體育場館659個。2017年重大比賽獲金牌數8個,銀牌數10個,開展體育健身活動305次,參加活動人數34.9萬人。舉辦第十一屆省直機關環湖健身走活動。
衛生事業
2017年,全縣現有各類衛生機構365個,醫院床位2819張。年末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877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867人,註冊護士992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8‰,嬰兒死亡率3.4‰,產婦住院分娩比例100%。
勞動就業
2017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崗位7141個。
社會保障
2017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為571690人;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數42498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4567人;參加生育保險23756人。
社會福利
2017年,全縣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數41個,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5986張。全縣城鎮低保對象12212人,農村低保對象31004人,供養農村五保10163人,農村傳統救濟人數772人。
環境保護
2017年,全縣擁有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000公頃。全縣創建全省生態鄉鎮16個,安徽省生態村37個。全縣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100%。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72%以上。全年依法關停輪窯企業14家,責令13家非法攪拌站和8家非煤礦山企業停產整治。7家混凝土攪拌站、8家非煤礦山企業落實了防塵抑塵措施。全年淘汰黃標車2356輛,農作物秸桿綜合利用率90%。
安全生產
2017年,全縣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88起,死亡28人,受傷5人,直接經濟損失1647萬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3起(其中生產經營性事故2起),死亡12人,受傷2人,直接經濟損失4.4萬元;火災事故59起,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275萬元;工礦商貿事故16起,死亡16人,受傷3人,直接經濟損失1368萬元。
歷史文化
舒城是中國龍文化發源地之一,全國十三家梁祝文化發祥地之一。古代有西漢羹吉候劉信、教育家文翁,三國吳軍統帥周瑜,宋代大畫家李公麟,明代刑部尚書鄭時、吏部尚書秦民悅,近代有被周總理譽為共產黨初期情報戰線“三傑”之一胡底、國家政治經濟學界泰斗陶因等。時至今天,國際金融學界著名學者、教授滕茂桐,中科院院士劉有成、宋家樹,工程院院士劉、著名作家艾暄等,已成為祖國建設事業的棟樑之才。
舒城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組成部分,游擊戰爭時期,是紅二十八軍、皖西北獨立游擊師的主要根據地之一。1938年新四軍第四支隊進駐舒城縣西南山區東港沖和西港沖。東、西港成了新四軍第四支隊指揮機關的駐紮地,是皖中、皖東抗日游擊根據地指揮中心。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期間,舒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渡江戰役指揮部所在地。
舒城先後發掘過犧鼎、銅壺、龍虎四環青銅鼓座、亞字形錦地錢紋鏡、抄手端硯、錯銀造像鏡等國家一級文物,館藏珍貴文物現有三角雷紋鋪首銅壺、神人車馬畫像銅鏡、青白瓷柱子等,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件,二級34件、三級865件。舒城有花城遺址、漢代水利工程七門堰、新四軍四支隊舊址韋家大屋、清代古建築褚氏祠堂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列為省級9處,市級1處,縣級21處。2007年舒城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200處。按類型分:古遺址74處,古墓葬66處,石窟寺及石刻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處。按時代分:新石器時代12處,商周時期49處,漢代60處,宋代4處,明代6處,清代38處,中華民國10處,中華人民共和國21處。
風景名勝
| 萬佛湖景區萬佛湖位於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距省會合肥80千米,是中國首批、安徽省首家的“國家AAAAA級旅遊區”,中國首批“國家水利風景區”,曾獲“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的光榮稱號和安徽省“九五”旅遊接待貢獻獎。萬佛湖是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安徽旅遊十大度假基地之一。 |
| 萬佛山景區萬佛山位於舒城西南,距合肥140千米,距舒城萬佛湖景區60千米,總面積50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95%,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國家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峰老佛頂海拔1539米,為舒(城)、桐(城)、潛(山)眾山之祖,南與天柱山(1485米)遙相對峙。 |
| 龍頭塔 位於縣城內東隅高阜上的龍頭塔,外砌青青磚,內填泥土,高20.7米。塔身為六面七層,塔剎為生鐵鑄成,呈葫蘆狀。從第二層起,每面均有假拱券門。第四層嵌有石刻“龍頭”二字,最上一層懸有六隻鐵鈴。據石刻記載,此塔建於明代天啟元年(1621年),清乾隆二十九年秋重修。此塔屬文峰塔,建築牢固,氣勢雄偉,是舒城縣城標誌性建築。 |
| 鹿起山 位於南港鎮鹿起村,鹿起山在舒城縣城南15公里,今南港和舒茶交界處,鹿起山山下茶棵青青,山上松杉蒼翠。山上蒼松翠柏,鬱鬱蔥蔥。登山孔道分別自東、西坡蜿蜒而上,直至峰頂。原有南嶽行祠,巍峨壯觀,內有“走馬轉心樓”,朱欄玉砌,建築別致,為佛教聖地,毀於解放前夕。祠前有試心台、洗劍池諸名勝。據《輿地紀勝》中的“岳山圖跋”記載:聞古有一名僧來此,見梅花鹿從山中穿行,遂命名為鹿起山。因山中林木繁茂,每逢天朗氣清之時,水汽蒸騰上升,山嵐之氣氤氳繚繞,似輕煙籠罩山峰,南嶽行祠若隱若現,被稱為“鹿起晴嵐”。 |
| 梅仙島 梅仙島位於萬佛湖北岸,背靠大梅山,原稱小梅山。梅山得名源於梅福隱居之故。據《漢書·列傳》記載:西漢末年,南昌尉梅福因不滿王莽篡權亂政,憤然棄官,隱居梅山。小梅山舊有梅仙亭,是後人緬懷和崇敬梅福敢於憤世嫉俗的精神而建。龍河口水庫建成後,小梅山成為露出水面島嶼,被稱為梅仙島。島上現有梅福塑像,並建有風火台、狩獵,園和猴園等。 |
地方特產
舒城縣位於
大別山腹地,土質
肥沃,
氣候溫和,雨水
充沛,適合生產
茶葉,早在明清年間,舒城小蘭花就成為宮廷貢茶,每年蘭花飄香的季節,當地茶葉也吸附蘭花幽香,獨具韻味。
舒城縣茶葉產業成為
優勢產業之一,舒城小蘭花品牌價值也逐年攀升,由2010年2.2億元人民幣上升到2013年4.36億元。
2008年,
舒城小蘭花獲地理標誌證明
商標,開始依法規範使用舒城小蘭花證明商標,實現了從無質到有質的轉變,獲許使用舒城小
蘭花證明商標的茶葉,不僅提高了售價,還實現了防偽查詢,確保了茶葉的品質。
著名人物
周瑜(175年—210年),東漢末年名將。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今舒城)人,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東吳軍與
劉備軍聯合,在
赤壁擊敗
曹操。建安十五年(210年),在伐蜀路上逝世,年僅36歲。
李公麟(1049年—1106年),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漢族,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
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
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