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縣(肥西)

肥西縣

肥西一般指本詞條

肥西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1948年建縣,因位於合肥之西而得名。有“淮軍故里、改革首縣、花木之鄉、巢湖明珠”之美譽。

肥西縣東連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西與六安市接壤,南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縣境西寬東窄,南北長55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1961平方公里。至2007年,總人口91萬人。

肥西縣是合肥主城區西南副中心城市。處於合肥經濟圈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核心地帶,與合肥濱湖新城、高新區、經開區、科學城和政務文化新區對接,是合肥現代化新興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九、寧西、合武鐵路,合寧、合蕪、合界高速和206、312國道穿境而過。

肥西縣榮獲過全國文明縣城、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縣、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範區等稱號。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投資潛力100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肥西縣
  • 外文名稱:Feixi County
  • 別名:合肥縣西鄉、南鄉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安徽省合肥市
  • 下轄地區:上派鎮、紫蓬鎮、桃花鎮、花崗鎮等
  • 政府駐地上派鎮
  • 電話區號:0551(+86)
  • 郵政區碼:231200
  • 地理位置:合肥市西南部
  • 面積:1961平方公里
  • 人口:77.1萬人(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合肥小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三河古鎮、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劉銘傳故居、肥西老母雞家園等
  • 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約39公里)
  • 火車站肥西站
  • 車牌代碼:皖A
  • 行政代碼:340123
  • 省級工業園區:安徽肥西桃花工業園區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衛生,科技,文化,交通,風景名勝,名優特產,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建制沿革

商周時期,肥西為“淮夷”之地。西周時,縣境北邊有“虎方”,南面有“群舒”部落,西邊有“六”國。春秋時期,肥西為吳、楚交爭。戰國時屬楚國
秦代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肥西屬九江郡。
肥西縣位置圖(西部黃色處)肥西縣位置圖(西部黃色處)
漢初,肥西先後屬英布的九江王國,劉長、劉安的淮南王國。公元前122年(武帝元狩元年),分天下為十三州 ,淮河以南屬揚州;淮南王國廢,設九江郡;郡下設縣,肥西東南部屬合肥縣、西北部屬成德縣。東漢,肥西分屬合肥侯國和成德縣。
三國時,合肥、成德二縣屬魏國淮南郡,曹魏揚州刺史駐合肥。
西晉,合肥、成德縣皆屬揚州淮南郡
東晉,成德縣廢,其地分入壽縣、合肥縣,肥西全屬合肥縣。
南北朝時,江淮間為南北政權反覆爭占,歸屬屢變,但肥西主要屬南朝
宋:合肥僑置南汝陰郡及汝陰縣,隸於南豫州。齊:合肥仍宋制。梁:初,合肥為北魏所占。公元506年(梁天監五年)合肥歸梁,先後置豫州、南豫州,郡縣仍宋、齊制。547年(梁太清元年),南豫州遷壽陽,改合肥為合州,轄合肥至江北之地。太清三年,合州為東魏所占。陳:573年(宣帝太建五年),合州入陳。郡縣仍舊。後廢汝陰郡,汝陰縣屬合州北陳郡。579年,合州為北周所占。
隋代,改合州為廬州,“廬州“之名,是由漢、晉時“廬江郡”而來。北陳郡及汝陰縣皆廢,恢複合肥縣,屬廬州。大業三年,改廬州為廬江郡。
唐初,改廬江郡為廬州;627年(貞觀元年),全國分十道,廬州屬淮南道;742年(天寶元年),又改廬州為廬江郡;758年(乾元初年),復改郡為州。合肥縣屬之。
五代十國時期,合肥先後屬吳、南唐、後周。
宋代,廬州隸淮南道,後改為淮南路。1072年(熙寧五年),淮南路分東、西兩路,廬州屬淮南西路,隸於保信軍節度使。肥西有段寨、山南、新倉三鎮。南宋時,淮西制置使駐廬州,合肥縣屬之。
元代,初置淮西總管府於合肥,不久改為廬州路,隸屬於淮西江北道。後創行省,廬州路屬河南江北行省,肥西有長城鎮巡檢司,至明代裁撤。
明代,梁縣併入合肥縣。合肥初置江淮行省,後撤,領於南直隸。
清初,廬州府合肥縣隸於江南省,1667年(康熙六年),分置安徽省。合肥縣隸之。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肥西設官亭巡檢司轄西鄉,青陽巡檢司轄南鄉。
1912年(民國元年),撤廬州府,合肥縣直屬安徽省。1915年設道,合肥屬安慶道,1929年撤道。1933年設行政專員督察區,合肥縣屬三專區。1938年6月,合肥縣城被日軍侵占,縣政府遷至肥西潛山鄉鴿子籠圩子。1945年抗戰勝利後,縣政府遷回合肥城內。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縣政府在楊新圩成立,肥西建縣,屬中共皖西三地委領導。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駐合肥市。肥西民主縣政府改稱肥西縣民主政府,直屬皖北行署。6月,縣民主政府移駐上派河鎮。另外,三河鎮自1949年1月解放後設市,屬巢湖專區
1949年10月,肥西縣民主政府改稱肥西縣人民政府。1950年,肥西縣隸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4月,三河撤市設區,併入肥西縣。1952年2月,肥西縣改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併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縣隸屬安徽省六安專區。1958年9月,肥西縣劃屬合肥市。1961年4月,肥西縣又劃歸六安專區。1983年7月,肥西縣復屬合肥市轄。

行政區劃

1948年,析合肥縣地置肥西縣。肥西縣轄:上派鎮、三河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桃花鎮、農興鎮、新倉鎮、肥光鄉、長崗鄉、高店鄉、聚星鄉、煙墩鄉、北張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金橋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劉河鄉、柿樹崗鄉、江夏店鄉南分路鄉、防虎鄉、南崗鄉、雷麻鄉、城西橋鄉、河東鄉、青山鄉、洪店鄉。
1998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27個居委會、560個村委會:(其餘缺)北張鄉、柿樹崗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金橋鄉、劉河鄉。面積218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33人/平方千米。
肥西縣地圖肥西縣地圖
2000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
2002年,肥西縣轄12個鎮、19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南崗鎮、農興鎮、新倉鎮、長崗鄉、高店鄉、江夏店鄉、南分路鄉、聚星鄉、煙墩鄉、北張鄉、柿樹崗鄉、袁店鄉、孫集鄉、嚴店鄉、清平鄉、大柏鄉、金牛鄉、洪橋鄉、四合鄉、董崗鄉、金橋鄉、劉河鄉。
2004年,肥西縣鄉鎮由31個調整為29個:清平鄉併入三河鎮,北張鄉併入上派鎮。調整後,上派鎮常住人口12.9萬人,加上流動人口等達15萬多人。2004年底,肥西縣轄12個鎮、17個鄉。
2013年,肥西縣轄9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合經區託管)、官亭鎮、山南鎮(金牛鄉與洪橋鄉併入)、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有1個開發區、2個合作園區。全縣共有14個鄉鎮、2個管委會,共轄村295個,居委會29個,社區10個,總計334個基層自治組織。
2014年3月高劉鎮正式劃給蜀山區管轄,並委託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調整後肥西縣轄8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官亭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肥西縣在合肥市西南部,東經為116°40′52″-117°21′39″、北緯為31°30′22″-32°00′21″。東連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隔巢湖與巢湖市相望;西與六安市接壤;南沿豐樂河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
肥西縣

地形地貌

肥西縣廣為第四系土壤堆積物覆蓋,僅在中西部部分有較多基岩出露,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為中新生代陸相地層。縣境西北高,東南低。中北部屬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嶺自西向東北橫穿而過,中西部有一系列低山,低山綿延25千米,大潛山海拔289米,為肥西縣最高點。地形起伏多變,崗沖相間,落差較大。東南為巢湖盆地,湖河沿岸有狹長的沖積平原。

氣候特徵

肥西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平均降水量1000毫升,平均濕度70%。

自然資源

肥西縣林業資源豐富,縣境植被以農作物為主。農隙地、山地、湖河灘地及淺水廣布野生草本、灌木等植物。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區,以大潛山、圓通山、紫蓬山、英山等國營林場作業區和部分鄉村林場較集中。此外,小蜀山、孤山、部分高崗以及集鎮、村莊、道路、渠道等處有成片或成行樹木分布。
1982年林業資源調查:森林覆被率5.69%。有樹種100多種,主要有:用材林馬尾松、黑松、火炬松、濕地松、麻櫟、栓柏、栓皮櫟、小葉櫟等。
肥西以落葉闊葉林為主,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在山區較多;其次為混生少量常綠闊葉樹種。木本植物有61科231種(含變種)。

人口民族

肥西居江淮之間,元末明初,遷入大量外籍人口,移民多來自江西、江南等地。肥西縣人口增減幅度較大,除正常出生、死亡、遷移等因素外,區劃變動頻繁,對人口變動有較大影響。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1982年6月,全縣總人口808663人,男426913人,女381750人,性別比為111:83,至2016年,肥西縣戶籍人口81.41萬人。

經濟

綜合

2016年,肥西縣生產總值(GDP)605.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1.49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393.65億元,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159.89億元,增長11.3%。按年末戶籍人口計算,人均GDP為74853元,增加5842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8.5:65.1:26.4。其中,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91.5%,提高0.6個百分點;三產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6.4%,提高1.3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6年,肥西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0.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5年增長2.3%。農作物播種面積11.10萬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7.22萬公頃,增長1.4%;油料種植面積1.49萬公頃,下降8.0%;棉花種植面積0.52萬公頃,下降3.8%;蔬菜種植面積1.37萬公頃,增長5.9%;瓜果種植面積 0.46萬公頃,下降6.4%。全年糧食產量46.52萬噸,下降2.5%。其中,稻穀產量39.69萬噸,下降2.8%;小麥產量5.67萬噸,下降0.3%。油料產量5.40萬噸,下降5.9%。蔬菜產量31.59萬噸,增長2.2%。瓜果產量8.84萬噸,下降11.5%。年末全縣生豬存欄23.15萬頭,增長0.5%;全年生豬出欄41.90萬頭,增長3.3%。主要肉類總產量12.81萬噸,增長3.4%,其中豬牛羊肉產量3.61萬噸,增長3.7%。禽蛋產量6.37萬噸,增長2.4%。水產品產量4.27萬噸,增長2.2%。

第二產業

2016年,肥西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0戶(其中,新增35戶)完成工業總產值1339.76億元,實現增加值255.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5年增長10.1%。全縣億元以上企業149戶,實現產值1209.05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經濟總量90.2%。其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70.54億元,增長4.5%,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84.99億元, 增長12.4%,輕、重工業增加值比例為27.6:72.4。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352.88億元,同比下降0.2%。
全縣資質等級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施工企業50戶,全年完成建築業產值103.21億元,增長3.6%;實現增加值37.10億元,增長6.1%。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22萬平方米,增長5.6%, 其中新開工面積319萬平方米,增長10.4%;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69萬平方。建築業從業人員3.45萬人。建築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率29.86萬元,增長0.2%。

第三產業

2016年,肥西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18億元,增長15.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4.63億元,增長15.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55億元,增長16.2%。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87.12億元,增長15.8%;餐飲收入9.06億元,增長15.3%。年末全縣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單位)85戶,增加16戶,全年實現零售額26.04億元。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增長17.8%,肉禽蛋類增長23.2%,服裝類增長16.6%,日用品類增長22.8%,中西藥品類增長12.5%,汽車類增長32.6%,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增長25.4%。全年進出口總額13.20億美元,下降21.5%。其中,出口6.93億美元,增長9.7%。全年引進省外資金312.80億元,增長10.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91億美元,增長14.5%。全年接待遊客總量400萬人次,增長11.1%;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7億元,增長3.8%。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09億元,增長5.1%。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100692輛,增長2.2%,其中私人汽車62387輛,增長20.9%。全年郵電業務總量73449.29萬元,增長5.7%,其中電信業務總量65746萬元,增長4.4%;郵政業務總量7703.29萬元,增長18.1%。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5.97萬戶,下降42.7%;行動電話用戶84.33萬戶,增長5.9%;寬頻用戶14.90萬戶,增長13.7%。全年財政收入75.51億元,增長18.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12億元,增長12.6%。財政支出64.31億元,增長4.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10億元,下降3.3%;教育支出11.09億元,增長8.1%;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6.49億元,增長5.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37億元,增長26.5%。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492.39億元,增長22.7%。其中,住戶存款240.26億元,增長14.6%。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87.49億元,增長16.9%。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肥西縣有中等職業學校6所,在校學生0.87萬人。普通中學35所,在校學生3.07萬人,其中高中8所,在校學生1.42萬人;國中27所,在校學生1.66萬人。國小63所,在校學生3.97萬人。幼稚園96所,在園幼兒2.27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82人。全縣專任教師6598人,其中,普通中學2554人、國小2665人、幼稚園947人、特殊教育學校18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衛生

2016年,肥西縣有醫療衛生機構247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3個,鄉鎮衛生院12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民營醫療機構56個、村衛生室172個、其他衛生機構1個。醫院、衛生院共有床位2674張。全縣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37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67人,註冊護士 643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711229人。

科技

2016年,肥西縣受理專利申請5347件,其中發明專利2494件,增長35.7%;授權專利2781件,其中發明專利566件,增長160.8%。全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20家,實現產值962億元,增長18.8%。

文化

央視激情廣場愛國歌曲大家唱走進肥西,舉辦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動128場。至2013年已建成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45個農家書屋和161個村級廣播網。廣播電視外宣工作全市第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銘傳舊居
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古埂崗遺址、三河大捷遺蹟及古民居、三河鎮三縣橋、唐五房圩轉心樓
肥西縣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毛墩頭遺址、陳墩遺址、王古城遺址、白庵廟墩遺址、西涼城遺址、瞿家城遺址、大墩遺址、大面積遺址、張馬墩遺址、鄭大墩遺址、霸王墩遺址、方橋大墩遺址、黃花墩遺址、 高店城墩遺址、貞祥寺大墩遺址、北張 城墩遺址、棗樹棵城墩遺址、袁小墩遺址
古墓葬舒王墩漢墓、宋墩東漢墓、亂墩子古墓群、馬鞍墩古墓葬、亂墩古 墓群、曹操河遺 跡及漢墓群
古建築:董氏宗祠、城西橋、龍潭寺碑刻、西廬寺大王殿、清真寺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周老圩舊房、張老圩舊房、童祠堂門廳、三縣橋、馬子中烈士墓、 張璋烈士墓、周味韶墓、解正新墓

交通

合肥市轄四縣之一,滬蓉、合寧和合六高速公路以及206國道、312國道、合銅公路、 合界高速 、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寧西鐵路、合九鐵路、合武鐵路貫穿全境。派河、豐樂河經巢湖通達長江,鐵路、公路、水路、機場構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路。
2010年新建橋樑6座,城市道路47條,總里程220多公里,城區骨幹路網體系形成。先後實施李灣片、金寨南路、老中街等改造。

風景名勝

三河古鎮: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鵲渚、鵲尾(渚)、鵲岸等,後因泥沙淤積,漸成陸地。歷史上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戰爭史之中著名的三河大捷發生於此。獲得全國文明城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5A旅遊景區等榮譽。
肥西縣(肥西一般指本詞條)
合肥紫蓬山創4A景區圓滿成功,紫蓬鎮榮獲全省最佳旅行鄉鎮,山南鎮、銘傳鄉榮獲全省優異旅行鄉鎮,A級景區、星級農家樂總量持續堅持全市第一。紫蓬山腹地公路全線貫穿,西廬寺復建、三河美食城等一批旅行項目推進。
紫蓬山層巒疊嶂,連綿不絕,山環水繞,森林茂密,具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尤以怪石、奇樹、碧水、珍禽為四大特色,構成了廬陽一幅得天獨厚的立體風景畫卷。
肥西老母雞家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占地2200畝,位於肥西縣境內三崗區域,距合肥市區僅40分鐘的車程。園區山清水秀,林木茂密,是一座自然的生態植物園。
肥西小井莊:1978年,山南小井莊人率先實行了包產到戶,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如今的小井莊按照“改革發祥地,生態農業區,旅遊觀光點,小康文明村”的發展思路進行規劃和建設,努力建設成紅色旅遊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探訪小井,方知小井水深;探訪源頭,方知源頭壯觀。2008年11月27日,小井莊成功申報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中國中部花木城:中國中部花木城規劃總面積為1174畝,是一個集苗木花卉交易、展示、科研、技術培訓、信息交流、娛樂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苗木花卉專業市場,綜合配套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完善。
小團山香草農莊:小團山香草農莊,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合肥市五星級農家樂,位於合肥市肥西縣銘傳鄉,緊鄰紫蓬山風景區,風光秀麗,距離合肥市40公里,距劉銘傳故居800米。 小團山香草農莊集生態農業、休閒旅遊、國際會議接待等為一體,開展深度生態旅遊、休閒渡假村、 有機綠色農業體驗、有機環保生態營、有機農產品展銷 、花果茶點、台灣特色小吃、自產自采現做即食野菜山產、采就跑,新鮮帶回家土產、垂釣、觀星。
喜洋洋生態農莊:喜洋洋生態農莊是於1999年由回鄉創業的吳正倉先生投資建設的,2005年,農莊被《合肥市鄉村旅遊規劃》列為合肥市10個重點鄉村旅遊項目之一。2007年12月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農莊占地200多畝,是一個集農家餐飲、蔬菜瓜果採摘、農業科普知識、垂釣休閒、棋牌娛樂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示範景區。
金三合農業科技示範園:金三合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位於肥西縣山南鎮蓮花山森林公園旁,把農業生產與旅遊觀光結合起來,講求“原汁原味”,避免“視覺污染”,追求實施與農業系統、生態系統、人文景觀系統的和諧統一,圍繞農莊活動場所,依託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事活動、農村聚落及農村傳統的生活習俗資源,形成一個集旅遊觀光、高效農業、最佳化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功能為一體的原生態農業旅遊、休閒、娛樂新型農莊。
堰灣山莊:堰灣休閒山莊坐落於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大堰灣水庫旁。山莊依山環水而建,環境幽雅寧靜,空氣清新怡人,將人性化的悠然空間與大自然完美結合,融為一體。
劉銘傳故居:劉銘傳故居——劉老圩,作為肥西圩堡群的代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1868年劉銘傳回鄉時所興建,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圩內四周是深壕和石圍牆,大潛山匯流的金河水繞圩而過。
三崗梨園春鄉村旅遊區:三崗位於肥西縣城西南,與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相連,三崗近幾年的發展比較迅速,先後是被國家授予“全國農村旅遊示範點”、“國家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中國中部花木城”的稱號,它還是“全國綠色小康村”、“全國巾幗示範村”。此外,三崗村因優美的田園風光被評為安徽省十大旅遊度假基地之一,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點。
古埂崗古文化遺址:在肥西縣上派鎮東1.5公里處,遺址呈台形,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2007年,在古埂遺址附近,建設了肥西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公園----古埂公園。

名優特產

畜牧產品
肥西老母雞(麻黃雞)、三河麻鴨、高劉白鵝、巢湖銀魚、白米蝦等名特產著稱省內外。
三河水豆腐
三河水豆腐,肉嫩,質膩,色白。在製作技藝上有一順口溜是:“選料要精,蟲、砂、癟殼要去淨;泡豆要勤翻洗,換水按時分;豆漿一條流;磨漿精細要適度;點漿識水性,甜、鹹、淡水要分清;壓板按規定,先輕後重豆腐成。”這樣做出來的豆腐,色鮮量足,味美可口,吃起來適口清爽,久食不膩,並具有豐簡隨意,調味從心,可葷可素之特點。其湯呈乳白色,人稱“奶湯”豆腐塊漂在湯上,又稱漂湯,湯味甚鮮,也稱鮮湯。冬季冰凍天氣,將豆腐置於室外,水份即出,能撕成條,用於炒肉絲,雞絲別有風味。三河水豆腐歷經兩千五百多年歷史,它的發明,發展,製作,食用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羽毛扇
羽毛扇製作十分講究,要經過分檢、配料、清洗、染色、刷整、剪修、扎把、串絲、包角、縫線、繪畫、裝潢等10多道工序。型號有仙桃型、人字型、微弧型、圓月型、金瓜型等多種。品種有平光月、圓元月、大元月、漢光月、大白月、小白元、中白元、小彩元、佛手、雞心扇等。

著名人物

段祺瑞(1865—1936),民國政治家,北洋三傑”之一,皖系軍閥首領。一生清正耿介,頗具人格魅力,號稱“六不理總理”,他是中國現代化軍隊的第一任陸軍總長和炮兵司令。
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淮軍將領,洋務派骨幹,台灣第一任巡撫。他不但打退了法國艦隊的進犯,而且練洋操,議鐵路、建台省,為台灣的現代化作出了突出貢獻,被稱為“台灣近代化之父”。
劉銘傳劉銘傳
袁宏謨(1828—1886),字蔭普,參加太平天國,被任命為杭州守將。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入山為僧,重修廟宇,求取真經,被尊為“中興始祖”。
張樹聲(1824—1884),字振軒,廩生出身,清末淮軍將領。歷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通商事務大臣等職,是地主階級開明派代表人物。
孫仲德(1902—1961),名家驥。先後任合肥市軍管會主任,皖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省民政廳廳長、上海第二醫學院院長、安徽省副省長等職。
董寅初(1915.9—2009.6.23),愛國僑領,社會活動家。中央名譽主席,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致公黨第九、十屆中央委員會主席,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安徽肥西人, 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植物分子遺傳學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朱從玖,1965年3月生,安徽肥西人,1988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經濟師,現任浙江副省長。

榮譽稱號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66)、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53)、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第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