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顯微特徵,主要價值,營養學價值,藥用學價值,其他作用,用藥禁忌,適用病症,膽石症,腫皰,腺病質,麻疹,慢性腸炎,風濕症,痛風,胃下垂胃弛緩,孕婦胃脹氣,醫學價值,中醫價值,抑制腫瘤,開胃健脾,防暑降溫提神,殺菌解毒,防暈車,偏頭痛,消除酒醉,減輕面部暗瘡,防治頭皮屑,緩解腰肩疼痛,消除腳臭,食用指南,食用方法,適宜人群,食用禁忌,栽培技術,栽培技術要點,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文化內涵,識別毒姜,文獻記載,炮製方法,
形態特徵
多年生
宿根草本。
根莖肉質、肥厚、扁平,有芳香和
辛辣味。葉子列,披釷形至條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約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平滑無毛,有抱莖的葉鞘,無柄。
花莖直立,被以覆瓦狀疏離的鱗片,
穗狀花序卵形至橢圓形,長約5厘米,寬約2.5厘米,苞片卵形,淡綠色;花稠密,長約2.5厘米,先端銳尖,萼短筒狀,
花冠3裂,裂片披針形,黃色,
唇瓣較短,長圓狀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黃白色斑點,下部兩面三刀側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絲狀,淡紫色,柱頭放射狀。蒴果長圓形脹約2.5厘米,花期6-8月。
分布範圍
山東省昌邑、安丘等市廣為栽培,亞洲熱帶地區亦常見栽培。
生長環境
姜原產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 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
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廣西主產區大部分縣的年平均溫度為18-19℃,7月平均氣溫為25.3℃,極端高溫為39℃;一月份平均氣溫為10.2℃,極端低溫為-4℃;全年無霜期330天以上。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為80%左右。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怕潮濕,怕強光直射。忌連作。宜選擇坡地和稍陰的地塊栽培。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為宜。
顯微特徵
性狀鑑別,
根莖呈不規則塊狀,略扁,具指狀分枝,長4-18cm,厚1-3cm。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有環節,分枝頂端有莖痕或芽。質脆,易折斷,斷面淺黃色,內皮層環紋明顯,
維管束散在。氣香,特異味辛辣。
顯微鑑別根莖橫切面:木柱層為多列扁平木柱細胞。皮層散列多數葉跡維管束;內皮層明顯,可見凱氏帶。中柱占根莖的大部分,散列多數外韌型維管束,近中往鞘處維管束形小,排列較緊密,木質部內側或周圍有非木化的
纖維束。該品
薄壁組織中散有油細胞。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主要價值
營養學價值
生薑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為一種芳香性揮髮油脂中的"
姜油酮"。其中主要為姜油萜、
水茴香、
樟腦萜、
姜酚、桉葉油精、澱粉、
粘液等。
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質1.3g、脂肪0.6g,膳食纖維2.7g,碳水化合物7.6g、
胡蘿蔔素170μg、
視黃醇當量28μg,
硫胺素0.02mg、
核黃素0.03mg、
尼克酸0.8mg;維生素C 4mg;鉀295mg、鈉14.9mg,鈣27mg,鎂44mg、鐵1.4mg,錳320mg、鋅0.34mg、,鉬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進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藥用學價值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生薑是治療鹽酸-乙醇性潰瘍的有效藥物,其有效成分為姜烯,具有保護胃黏膜細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藥中,特別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類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藥的有效成分之一.生薑煎劑對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與興奮的雙向作用, 最初數小時內抑制,以後則繼以較長時間的興奮。生薑煎劑(10%)1.2mg/只給大鼠灌胃, 可顯著抑制鹽酸性和應激性胃黏膜損傷,用消炎痛阻斷PG合成後, 生薑的保護作用消失,說明其保護機制可能與促進胃黏膜合成和減少釋放內源性PG有關。
生薑能使胃蛋白酶作用減弱,
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強.生薑可嚴重破壞胰酶中的
澱粉酶,使胰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顯著下降。還可抑制澱粉酶中的
β-澱粉酶,阻礙澱粉糖化。
生薑可作用於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系統, 有抑制胃機能及直接興奮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腸還流法對磺胺脒的吸收促進作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 生薑的水提取物有顯著的吸收促進作用, 增強其生物利用度,充分發揮療效。
生薑浸膏能抑制硫酸銅引起的狗的嘔吐。從生薑中分離出來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嘔效果, 最小有效量為 3mg,對中樞性催吐藥阿朴嗎啡引起的狗嘔吐及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均無效, 故認為生薑有末梢性鎮吐作用。
家兔經消化道給予姜油酮可使腸管鬆弛,蠕動減退.生薑是驅風劑的一種, 對消化道有輕度刺激作用,可使腸張力、節律及蠕動增加, 有時繼之以降低,可用於因脹氣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絞痛。
實驗表明:
生薑油對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損傷有治療作用, 能使血清SGPT降低;對小鼠
四氯化碳性肝損傷有預防作用,並能降低BSP瀦留量。生薑
蜂蜜封存液5ml/kg給大鼠灌胃, 對四氯化碳性肝損傷亦有治療作用,與對照組相比, 血清SGPT和SGOT明顯降低,
肝小葉破壞、肝細胞
脂肪變性和壞死亦較輕;對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損傷同樣有效。
對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作用
生薑醇提取物對麻醉貓血管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 對心臟也有直接興奮作用。正常人口嚼生薑1g(不咽下),可使收縮壓平均升高1.489 kPa(11.2mmHg), 舒張壓上升1.862kPa(14mmHg)。對脈率則無明顯影響。
生薑的水提取物能顯著減少人血小板標記花生四烯酸(AA)生成 TXB2及 PGS 的量,降低 PG 內的過氧化物的形成, 並有強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生薑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生薑油能明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 對抗戊四氮驚厥,鎮痛, 並能降低酵母致熱大鼠體溫。對中樞神經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機制可能與抑制興奮突觸的易化過程有某種聯繫。
生薑油0.4ml/kg給大鼠灌胃, 對蛋清性足腫有顯著抑制作用,作用維持5小時, 強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給大鼠灌胃,可顯著抑制棉球肉芽腫, 並使胸腺萎縮,
腎上腺重量增加, 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與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關。生薑油0.25~0.4ml/kg灌胃,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腫脹、組胺或
醋酸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有顯著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鮮姜注射液 5g/kg 或 10g/kg,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生薑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宋內
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明顯抑制作用, 其作用與濃度呈依賴關係。尤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強。生薑根提取物與 HBsAg 作用1~3小時可使HBsAg的P/N值顯著下降,但超過3小時後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薑水浸劑在體外對傷寒桿菌及霍亂弧菌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在試管內對毛癬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莖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殺滅軟體動物和殺滅血吸蟲的作用, 可用於治療血吸蟲病。
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 生薑具有抗氧化作用。在肥豬肉中加入5%~10%薑片煮沸1~4小時,可防止豬肉腐敗;用此法煮4小時的肥肉, 其過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與鮮肥豬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薑煮沸4小時的肥豬肉,在30℃的溫度下放置90日, 其POV和TBA幾乎沒有變化.姜的水、乙醇和
醚提取物對
亞油酸鉀酯的氧化作用也有顯著抑制作用.尚有報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劑或姜提取物, 能抑制脂質過氧化引起的DNA損傷;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產生和亞油酸的氧化。
其他作用
生薑泥和生薑浸出液對創傷癒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生薑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細胞生長.在一些抗腫瘤藥物中加入
生薑提取物能減輕腫瘤
藥物的副作用.生薑在模擬胃液條件下對亞硝化反應有明顯阻斷作用,其抑制亞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對熱穩定, 在沸水中加熱相當長時間後,仍保持相當強活性.生薑提取物具有抗過敏的藥效, 能防止過敏性休克,預防某些魚類蛋白質引起的蕁麻疹。
選方
用藥禁忌
陰虛內熱及實熱症禁服。
適用病症
膽石症
取大鹹
梅一個加上少量的薑汁沖熱茶服用,輕者每日二至三回,重者再取五兩的老薑和2公升的水熬成湯,用來擦拭患部後貼上由(由姜、麵粉、馬鈴薯製成的)姜膏更具效果。
把毛巾放在臉盆內和生薑、醋一齊煮,待醋燒開後取毛巾揉胸部及背部,必要時用紗布將毛巾捆在胸部敷著,但不能綁得太緊。(注意:姜和醋的比例為一比六)。
腫皰
膿瘡時,取磨碎的馬鈴薯和少許薑汁混合成泥狀貼在患部即可消腫,但三歲以下的嬰兒皮膚較敏感不可使用此藥。
腺病質
患者青白色腺病質的兒童只要用熱薑湯擦拭身體即可改善膚色,此法大人也可以使用。
麻疹
取一湯匙量的蘿蔔汁、薑汁一、二滴,少許的鹽和砂糖加五倍的溫開水攪拌服用。上述數量是一日份可分三次服用,可以幫助發疹。上述藥方是一歲乳兒的份量,若是五歲份量可以加倍,十歲者可加至四倍,視年齡斟酌之。
慢性腸炎
將老薑片置於袋內煎熬成湯,然後用薑湯坐浴(只限下半身),每次十分鐘,如此可以暖和全身,促進血液循環的暢通,不但可治慢性腸炎對於肚子常出毛病的人也是一大福音,再者,以蘿葡的乾葉煎熬而成的汁液加上薑汁來坐浴效果更佳。
風濕症
用薑汁敷上患部後,貼上(由姜、麵粉、馬鈴薯)製成的姜膏,然後用姜油擦拭患部效果更佳。
痛風
病風時,取煎熬蘿蔔葉的汁和薑汁混合,然後用來擦拭患部如此可以減輕痛苦。
胃下垂胃弛緩
胃下垂及胃弛緩
胃弛緩即胃壁肌肉鬆弛、消化系統不良、食欲不振,經常會有打呃(嗝)、嘔心症狀、假使得了此症可取二兩的姜,加三錢的蒼朮加以煎熬服用,上述份量是一日份。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大夫開藥方。”“常吃生薑,不怕風霜。”生活中的姜除用作調味劑、小食品外,在美容、保健方面也顯示出它獨特的風味和魅力。
孕婦胃脹氣
孕婦胃脹氣打嗝
原材料:蜂蜜、姜
方法:用涼水把姜洗淨後放在蒜臼里搗碎,將生薑的汁水篦出。然後,取家裡的購買的棗花蜂蜜兩湯匙,將生薑汁和蜂蜜攪拌均勻後,一次性緩緩喝下。大約半個小時後,打嗝症狀就逐漸減輕,一個小時左右,打嗝就停止了。
生薑最好選用新鮮的、汁水多的,使用的蜂蜜是洋槐花蜜,這個方法簡單有效,而且味道還不錯。對於孕婦胃脹氣打嗝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醫學價值
中醫價值
生薑皮性辛涼,治皮膚
浮腫,行皮水;生薑汁辛溫,辛散胃寒力量強,多用於嘔吐;乾薑辛溫,溫中煽動寒,
回陽通脈,
溫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溫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溫,偏於溫血分之寒;煨姜苦溫,偏於溫腸胃之寒。生薑辛而散溫,益脾胃,善溫中降逆止嘔,除濕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嘔為長。
抑制腫瘤
做為必不可少的調味品,生薑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吃薑還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薑可除“老人斑”。以下是生薑的其他美容功效。
生薑紅茶減肥: 適合於經常手腳冰涼或者處於減肥階段的人士飲用。主要材料有紅茶,生薑和適量的蜂蜜。此茶能增強排泄功能,減肥效果非常明顯的。
生薑紅糖水可祛老年斑: 取適量鮮薑片放入水杯中,用200~300毫升開水浸泡5~10分鐘後,加入少許蜂蜜攪勻當水飲。
生薑紅糖水可抗衰老: 生薑30克,洗淨切成絲,加調料同炒。需要注意的是,生薑不可一次食入過多,痛腫瘡癤、目赤內熱、便秘或患痔瘡者不宜食用。腐爛生薑中含有黃樟素,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肝癌、
食管癌等,因而也不宜食用。
開胃健脾
促進食慾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慾,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飯不香,吃生薑”的道理。
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氣溫下吃一些生薑能起到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於有一般暑熱表現,如頭昏、心悸、胸悶、噁心等情況的病人,適當喝點薑湯是大有裨益的。中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
人丹就含有生薑成分,其作用就是
健胃、提神、醒腦。
殺菌解毒
消腫止痛
科學研究發現,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氣溫下,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薑可起到防治作用。生薑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
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薑水含漱治療口臭和
牙周炎。
防暈車
止噁心嘔吐
吃生薑具有防止噁心、止嘔吐的作用,如果有由於某些運動而引起的“運動適應不良症”,吃點生薑就可以使其驪到緩解。有研究證明,生薑乾粉對因運動引起的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的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聖藥”之譽。
偏頭痛
可用熱姜水浸泡雙手,大約浸泡15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甚至消失。神經衰弱、晚空腹各飲用熱姜水1至2杯,可收到補氣、提神之效。持續下來,對神經衰弱、頭暈、煩躁等症具有良好療效。
消除酒醉
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體內酒精。還可在熱姜水裡加適量蜜糖,讓身體直接吸收,以緩解或消除酒醉。
減輕面部暗瘡
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約60天左右,暗瘡就會減輕或消失。此法對雀斑及乾燥性皮膚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防治頭皮屑
用熱姜水清洗頭髮,可有效防治頭皮屑掉落。此外,經常用熱姜水洗頭,對禿頭亦有一定治療效果。生薑經常塗頭皮,可以生髮。
緩解腰肩疼痛
將毛巾浸入熱姜水裡然後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可大大
緩解疼痛。
消除腳臭
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15分鐘左右,抹乾,加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具體用法
【製法】生薑:除去雜質,洗淨,用時切厚片。
【備註】
1.生薑用於解表,主要為發散
風寒,多用治
感冒輕症,煎湯,加
紅糖趁熱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預防感冒藥物。生薑發汗作用較弱,常配合
麻黃、桂枝等同用,作為發汗解表輔助的藥品,能增強發汗力量。
2.
生薑汁:將生薑洗淨後打爛,絞取其汁入藥。性味辛微溫。有化痰、止嘔的功效,主要用於噁心嘔吐及咳嗽
痰多等症。一般用量為三滴至十滴,沖服。
3.
生薑皮:即生薑的外皮。性味辛涼。有利尿消腫之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
水腫等症,可配合冬瓜皮、
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另外,生薑皮有清除或抑制“青春痘”的作用。方法:睡前淨面後,用筷子的棱面刮下洗淨的生薑姜皮,貼在
痘痘上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姜皮一定要薄不帶姜肉,貼時姜皮的新面向內。
4.
煨姜:將原只鮮生薑洗淨,用草紙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濕,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紙焦黑,姜熟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溫,具有和中止嘔的功用。適用於脾胃不和、噁心嘔吐等症。一般用量為二、三片,煎服。
5.生薑和薑片用於烹飪,可以去
腥膻,增加食品的鮮味。
宜忌 陰虛內熱者及熱盛之症忌用。
6.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方法:鮮生薑50g,洗淨切碎,加水300ml,煎30分鐘。3次/日,2日服完。結果:據數十例的觀察,對改善症狀有較好效果。服藥後能使疼痛減輕或消失,隨之反酸、飢餓感也見好轉,便秘及黑糞轉為正常,食慾增加。但多不能根治,常易復發;對一部分患者遺留較長的胃部堵塞感。(《中藥大辭典》)
7.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鮮生薑1.5兩,紅糖1兩,共搗為糊狀,每日3次分服,7天為1療程。據50例觀察,治癒率為70%,好轉率為30%。用藥後腹痛、里急後重之平均消失時間分別為5.16天和5.14天,大便外觀及次數恢復正常分別為4.8天和5.2天,大便鏡檢及培養平均轉陰日數分別為4.58天和3.6天。治療中未見明顯副作用。(《中藥大辭典》)
8.治療瘧疾。方法:鮮生薑洗淨拭乾,切碎搗爛,攤於紗布塊上,再包疊成小方塊,敷貼於穴位上,用膠布固定或繃帶包紮。選用穴位分3組:第1組為雙側膝眼,生薑用2兩分敷兩穴;第2組為大椎加間使(雙側),生薑用1兩分敷3穴;第3組選大椎1穴,生薑用5錢。一般於發作前4~6小時敷貼。經8~12小時即可取下。敷藥兩次即可。觀察40例,除第1.第3兩組各有2例無效外,其餘均控制發作,血檢瘧原蟲陰性。(《
中藥大辭典》)
食用指南
食用方法
生薑可為甜味或鹹味食物比如湯類、肉類、家禽、海鮮、蔬菜、米飯、麵食、豆腐、滷汁、調味汁、水果、蛋糕和飲品等調味。生薑還可用來製成果醬和糖果。生薑精油是一些啤酒和軟飲料(薑汁汽水)的成分之一。生薑特別適合與蘋果和香蕉搭配食用。新鮮生薑的味道比干生薑和生薑粉要強烈,乾生薑和生薑粉只是作為替代品使用。生薑粉在西方國家食用廣泛,常用來為蛋糕、薑餅和蜜餞等提味,有些咖喱裡面也放有生薑粉。
嫩一點的姜可以製成鹹菜,在日本,醃生薑是壽司和生魚片的傳統搭配輔料。稍老一點的姜可以用來制薑汁,薑汁紅茶不僅可以去冷散寒,還有解毒殺菌的作用。薑湯補暖,具有防止感冒的功效,還可以使人們輕鬆遠離“空調病”。
新鮮生薑可切片、磨碎、剁碎或切成薑絲使用。和大蒜一樣,生薑的味道濃淡取決於其加入菜餚中的時間。在烹製快結束的時候放入生薑其味道最為濃烈,如果喜歡比較溫和的味道,可在剛開始烹製的時候放入。
適宜人群
“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這是我國民間常流傳的話,生薑的功效很多,是治療噁心、嘔吐的良藥,有“嘔家聖藥”的美譽,特別是夏天,適當吃些生薑,可以抑治腸胃細菌的滋生,生薑還有殺滅口腔致病菌和腸道致病菌的作用。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生薑治百病”的說法,是我國中醫主要的藥用食材。中醫講究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在炎熱時節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等作用,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症狀,生薑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但姜並不適合所有的人群,比如陰虛體質的人是不能吃薑的。
宜食:姜適宜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全身酸痛、咳嗽、吐白色黏痰以及胃寒疼痛、寒性嘔吐、腹痛吐瀉;也適宜誤食生半夏、生野芋、
魔芋、生南星等發生中毒,口舌發麻之人食用;還適宜婦女產後、女性經期受寒、寒性痛經、暈車、暈船之人食用。注意: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
忌食:忌吃爛生薑;陰虛內熱、內火偏盛之人忌食;患有目疾、癰瘡、痔瘡、肝炎、糖尿病及乾燥綜合症者不宜食用;孕婦忌食;忌食用過多,否則易生熱損陰,可致口乾、喉痛、便秘等症。此外,鮮薑汁可治療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食用禁忌
姜素以藥食俱佳見稱,經常食用能保健強身,養生益壽,但陰虛體質的人群是絕對不能吃。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再吃辛辣的生薑,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所以秋季不宜吃薑。此時吃薑也不宜過多,以免吸收姜辣素,在經腎臟排泄過程中會刺激腎臟,並產生口乾、咽痛、便秘等症狀。
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尤其是陰虛體質的人,絕對不能吃薑。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乾、皮膚乾、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薑會加重陰虛的症狀。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薑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揮姜的整體功效。鮮姜洗淨後即可切絲分片。
2.從治病的角度看,
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於
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於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3.不要吃腐爛的生薑。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
肝癌、食道癌等。腐爛生薑產生毒素可致癌,有的人認為“爛姜不爛味”,這種想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也很危險,因為腐爛的生薑會產生毒素,嚴重時會導致肝癌和食道癌的發生。 雖然夏吃薑對人體有益,但也應適度,因為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乾、煩渴、
咽痛、汗多,而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的原則,不宜多吃,只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薑即可。
4.吃生薑並非
多多益善。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乾、煩渴、咽痛、汗多,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
5.肝病患者不能多吃。因為生薑也屬於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姜辣素可以使肝病患者的肝臟細胞變性、壞死及造成肝炎性細胞浸染,肝病患者吃生薑不僅不利於康復,反而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6.生薑含有黃樟素,大量食用,有致癌(肝癌)的風險。建議只將生薑用作調味料。
採收
10-12月莖葉枯黃時採收。挖起根莖,去掉莖葉、鬚根。
儲藏
在儲藏前,應將挑選的姜塊薄薄地攤開,晾曬1-2天,蒸發掉生薑表面的水分,以利於儲藏。
地窖儲藏法: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質結實的地方挖窖。姜窖與
紅薯窖完全一樣。窖的大小以能儲藏800-1000公斤生薑為宜。每窖不能裝得過滿,以地窖容量的60-70%為宜。生薑入窖後,要經常調節好窖內溫、濕度。生薑入窖初期要打開窖門通風換氣,嚴冬季節要緊閉窖門,但窖門上方要留一個視窗以便於通風。
廂框儲藏法:在室內用磚塊砌成廂框,高1.5米左右。砌好後,將嚴格挑選的生薑小心放入其中,上面用草簾或麻袋覆蓋。一般溫度要控制在18-20℃之間。當氣溫下降時,可增加覆蓋物保溫;如果氣溫過高,可減少覆蓋物散熱降溫。
無論採用哪種儲藏方法,掌握好儲藏環境的溫、濕度都最為關鍵。生薑適宜的儲藏溫度為10-15℃,低於10℃姜塊易受凍,受凍的姜塊在升溫後又易腐爛;如果溫度過高,姜腐病等病害蔓延,腐爛會更為嚴重。儲藏適宜的相對濕度為90-95%,如果濕度過大,有利於病菌繁殖而導致腐敗;如果濕度過小,則會造成姜塊失水、乾縮,降低鮮用品質。同時,要經常檢查生薑是否有腐爛現象,如果發現有爛姜,必須迅速將爛姜清除,並撒上生石灰進行消毒。
栽培技術
栽培技術要點
用根莖(種姜)繁殖,穴栽或條栽。秋季採挖生薑時,選擇肥厚、色淺黃。有光澤、無病蟲傷疤的根莖作種姜,下窖貯藏或在室內與細沙分層堆放貯藏備用。南方於1-4月,北方於5月,取出種姜保溫催芽,然後把種姜切成小塊,每塊保留1-2個壯芽。穴栽按行株距40cm×30cm開穴,深13-17cm,先澆糞水於穴中,待滲透土後,每穴平放種姜1塊,最後覆蓋細堆肥與土。條栽按行距40cm開溝,施入基肥後,按株距27cm下種,上覆土與地面平。四川產區很注意播種的深淺度,播種深(挖穴30cm左右),並不斷培土而成某姜,為生薑來源;播種淺(挖穴5-10cm)而成藥姜,為乾薑來源。
田間管理
出苗後發現缺株,及時補栽。全年中耕除草3-4次,追肥4次,肥料以有機肥和複合肥為主。生長期間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不能缺水,出現廠導要及時澆水保濕,收穫前10d停止澆水。
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1、姜瘟病:為細菌性病害,是生產上普遍發生的一種毀滅性病害。
防治方法:(1)土壤消毒。按每畝用
氯化苦25-35千克熏蒸土壤。具體使用方法為:播種前30天左右,以專用施藥器具按30厘米左右的間距,將藥液施入整好的地15-25厘米深的土層,每點注入2-3毫升,然後,用塑膠薄膜覆蓋3-5天,撤除薄膜15-20天后整地備播。氯化苦毒性極高,施藥時必須由專業人員操作。此外,還可以使用石灰氮進行土壤處理。(2)農業防治。嚴格選用無病姜種,輪作換茬,施淨肥,澆淨水,結合精細管理,對控制姜瘟病的發生有顯著效果。(3)發現病株及時剷除。當田間發現病株後,除應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外,還將其周圍0.5米以內的健株一併去掉,並挖去帶菌土壤,在病穴內撒石灰,然後用乾淨的無菌土掩埋。
2、根結線蟲病:又稱
癩皮病、疥皮病,該病的病原為南方根結線蟲,是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生薑根結線蟲病病原在土壤中分布範圍廣,發病周期長,防治較為困難。可用氯化苦熏蒸土壤,也可使用殺線蟲
異丙醚3千克(可熏蒸土壤)。生長過程中若發現線蟲危害,可用1.8%
阿維菌素2000倍液灌根,每穴灌藥100-150克,灌後可澆一次水。
防治方法:防治策略及措施與姜瘟病相同,都要強調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抓好選留健種、種姜消毒,實行輪作和改進栽培技術等環節。由於本病由腐霉屬真菌所致,要選用針對性殺菌劑,可用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倍液或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瑞毒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可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60%瑞毒鋁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
(二)蟲害防治
1、姜螟:
防治方法:(1)清理田園。生薑收穫後,將生薑的斷株、枯葉及蟲害苗、雜草清除乾淨,集中燒毀。(2)人工捕捉。發現幼苗被害時,找出蟲口,剝開莖稈即可捉到幼蟲。(3)藥劑防治。用50%
殺螟松乳油500-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對田間植株噴霧,亦可用上述藥劑注入蟲口。
2、異形眼蕈蚊:是生薑貯藏期間的主要害蟲,其幼蟲俗稱姜蛆,也為害田間種姜。
防治方法:(1)姜窖內防治。生薑入窖前徹底清掃姜窖,然後
用80%敵敵畏1000倍液噴窖,或放姜時,在姜堆內放入盛有
敵敵畏原液的開口小瓶數個,或在放姜後點燃部分柴草對敵敵
畏原液加熱,對姜容積進行熏蒸,均有良好防治效果。亦可
同時採用幾種方法進行防治。(2)田間防治。精選姜種,發現
被害種姜立即淘汰,或用80%敵敵畏1000倍液浸泡種姜5-10分鐘,
以杜絕害蟲從姜窖內傳至田間。
文化內涵
生薑史
李時珍說,俗話說:“上床蘿蔔,下床姜”,說的就是姜能開胃,蘿蔔能消食。姜味辣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吃熟吃,或同醋、醬、糟、鹽、蜜煎後調和,無所不宜。既可作蔬菜、調料,又可入藥作果脯,用途極為廣泛。只要是早上外出或者走山路,都宜含一塊生薑。
治產後肉線:有一個婦女產後用了力,導致肉線裂出三四尺,一觸疼痛連心,不堪忍受。有一個道士叫人買來老薑三斤,連皮搗爛,倒入二斤麻油攔勻炒乾。先將消過毒的絹五尺,折成方後叫人輕輕盛起肉線,使肉線曲成三團放入產戶。再用絹袋盛姜,就近熏,姜袋冷了就換。熏了一天一夜,肉線就收縮了大半,兩天便痊癒了。據說這是魏夫人秘傳的怪病方但不能讓肉線斷了,否則,就成了不治之症。
脈溢怪症,一人毛竅節次血出不止,此脹如鼓,不久目、鼻、口被氣脹用生薑,薑汁和水各半盞服用。即愈,出自夏子益的《奇疾書》。
識別毒姜
識別毒生薑識別方法大體有四步驟:一聞,二嘗,三看,四放。
一聞:主要是檢查姜的表面有沒有異味或硫磺味,“毒生薑”有一股很濃的硫磺味,掰開品嘗會發現姜味不濃或味道改變。
二嘗:專門的味道,姜味不濃或味道改變的要慎買;
三看:正常生薑外表粗糙,較乾,顏色發暗;“毒生薑”外表光滑,像打了蠟一樣,非常水嫩,呈淺黃色。“毒生薑”的姜皮相對正常生薑更容易剝落,掰開後,內外顏色差別較大。
四放:一般的生薑保質期比較久,而“毒生薑”暴露在空氣中後,過幾天就會變質發霉。
文獻記載
【歷代本草著作對生薑的論述】
《
名醫別錄》:味辛,微溫。主治
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又,生薑,微溫,辛,歸五藏。去痰,下氣,止嘔吐,除風邪寒熱。久服
小志少智,傷心氣。
《
本草拾遺》:本功外,汁解毒藥,自余破血,調中,去冷,除痰,開胃。須熱即去皮,要冷即留皮。
《
藥性論》:使。主痰水氣滿,下氣。生與乾並治嗽,療時疾,止嘔逆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熱不能食,搗汁合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結氣,實心胸擁隔冷熱氣,神效。
《
開寶本草》:味辛,微溫。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
《
本草圖經》:以生薑切細,和好茶一、兩碗,任意呷之,治痢大妙!熱痢留姜皮,冷痢去皮。
《
本草衍義》:治暴逆氣。嚼三兩皂子大,下咽定,屢服屢定。初得寒熱,
痰嗽,燒一塊,含咬之終日間,嗽自愈。暴赤眼無瘡者,以古銅錢刮淨姜上取汁,於錢唇點目,熱淚出,今日點,來日愈。但小兒甚懼,不須疑,已試良驗。
《
藥性賦》: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棗有厚腸之說。溫經散表邪之風,益氣止胃翻之噦。
《
湯液本草》:氣溫,味辛。辛而甘,微溫,氣味俱輕,陽也,無毒。
《象》云: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治痰嗽。生與乾同治。與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剪細用。
《心》云:能制
半夏、
厚朴之毒,發散風寒,益元氣,大棗同用。辛溫,與芍藥同用,溫經散寒,嘔家之聖藥也。辛以散之,嘔為氣不散也。此藥能行陽而散氣。
孫真人云:為嘔家之聖藥。
或問東垣曰:生薑辛溫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為胃口者,非也。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胃之系,便為胃口。與肺同處,故入肺而開胃口也。又問曰:人云夜間勿食生薑,食則令人閉氣,何也?曰:生薑辛溫,主開發,夜則氣本收斂,反食之開發其氣,則違天道,是以不宜食。此以平人論之可也。若有病則不然。姜屑比之
乾薑不熱,比之生薑不潤,以乾生薑代乾薑者,以其不僭故也。
《
本草衍義補遺》:辛溫,俱輕,陽也。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之聖藥。治咳嗽痰涎多用者,此藥能行陽而散氣故也。又東垣曰:生薑辛溫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為胃口者,非也。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謂之系,便為胃口,與肺同處,故入肺而開胃口也。又問曰:人云夜間勿食生薑,食則令人閉氣,何也?曰:生薑辛溫主開發,夜則氣本收斂,反食之開發其氣,則違天道,是以不宜。若有病則不然,若破血、調中、去冷、除痰、開胃。須熱即去皮,若要冷即留皮用。
《
本草發揮》:成聊攝云:姜、棗味辛、甘。固能發散,而又不特專於發散之用。以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姜、棗之用,專行脾之津液,而和
榮衛者也。
潔古云:生薑,性溫,味辛、甘,氣味俱厚,浮而升,陽也。其用有四:制厚朴、半夏毒一,發散風邪二,溫中去濕三,益脾胃藥之佐四。東垣云:生薑為嘔家之聖藥。辛以散之,嘔為氣不散也,此物能行陽而散氣。又云:生薑消痰下氣,益脾胃,散風寒。主傷寒頭痛,鼻塞,通四肢關節,開五臟
六腑。又云:生薑與大棗同用,調和脾胃;辛溫與芍藥同用,溫經散寒。
早行山行,宜含一塊,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及山嵐瘴氣。食久,積熱患目。痔人,癰瘡皆不宜多食。
姜皮消浮腫腹脹痞滿,去翳。
炮製方法
2.鮮姜粉:取鮮生薑,洗淨,搗爛,壓榨取汁,靜置,分取沉澱的粉質,曬乾,或低溫乾燥。
3.
煨姜:取淨生薑,用紙六、七層包裹,水中浸透,置火灰中煨至紙色焦黃,去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