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連平縣誌》記載,自明崇禎七年連平建州以來,連平元善鎮就已經有舞香火龍的傳統藝術,香火龍成為連平縣元善鎮長盛不衰的民間娛樂活動。舞香火龍分為“拜四門”、“游龍”、“翻架”、“搶球”、“團龍”等5個情節,表演技藝難度較大。舞香火龍除伴以鑼鼓、音樂外,還有人領唱“龍歌”。“龍歌”是一些新年的祝福語。舞香火龍時,民眾會往舞動的香火龍里扔鞭炮,“龍”低下頭,用香火去點燃鞭炮,氣氛十分熱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香火龍舞
- 地理標誌:廣西
- 批准時間:2010年5月30日
- 非遺級別:自治區/省
簡要介紹,歷史淵源,藝術特色,特徵,道具,音樂,曲譜,服飾,跳法,主要價值,
簡要介紹
香火龍舞流傳於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鄉,這裡是一個壯、漢兩族雜居的地區,因居民善於製作陶器而得名“缸瓦村”。約在清朝乾隆年間,此地居民就用竹篾、樹丫叉編紮成龍的骨架,纏上仙人掌、老虎檬(一種野生植物),全條龍分為龍頭、龍節(9節或11節)、龍尾三個部分,舞龍時分別在龍頭、龍身、龍尾上遍插點燃的信香,節與節之間用一條草繩連線,龍的總長度約十七米,舞龍者需用十三至十五人(其中二人替補舞龍頭、龍尾)。另外,還有掌龍珠一人,掌龍牌燈五人,打擊樂四至五人,掌魚燈、蝦燈、蟹燈、猴燈、兔子燈等若干人。
每逢農曆八月中秋之際,十四、十五、十六日晚都在四鄰鄉間穿圩過巷表演,稱之為“火龍游鎮”。傳說邕寧縣良慶地方,居民世代在此燒造陶瓷,有一年瘟疫流行,死了不少人。後來“三聖公”顯靈(三聖公指文帝、玄帝、關帝),命一火龍把瘟疫驅走,拯救了當地百姓,因此,人們便立了一座“三聖公”廟。終年香火不斷,並於中秋前後,扎制火龍祭祀 ,屆時,農民自願捐款造龍,插上排香舉火龍游舞。游經每家每戶時,戶主就出門放煙花鞭炮喜迎之,並爭著拿出優質香給香火龍換上,然後在龍頭處取下三支“龍頭香”,認為是吉祥之物拿回家中祭祀祖先。隨香火龍同行的還有幾名挑夫擔著幾桶“火龍茶”,龍茶過出,不論男女老少都爭先搶喝一口,認為喝了龍茶一年不會生病,並且長生不老。另外,走在香火龍前面的還有一面上書“火龍游鎮、燒造光輝”八個大字的大排燈和四個書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字樣的小排燈。此時,一片煙花爆竹,火光耀目,如龍騰雲中,非常壯觀。
游龍活動結束後,舞龍的藝人便把香火龍拋進邕江,以示龍歸大海。在將“火龍”拋入江水之前,民眾紛紛搶著割下一段“龍筋”(連線龍身的草繩),認為家中收藏“龍筋”可保一年人畜興旺。
歷史淵源
香火龍舞最早產生於廣東佛山市的石灣鎮(制陶瓷的古鎮)。當時,石灣鎮一孔一孔燒陶的窯在夜間一同點火燒制陶器,火光燭天,十分壯觀,猶如一條火龍。由於當時陶瓷產品暢銷,點火燒窯是最令人振奮和值得慶賀的事情,於是人們就按照那一長列的“火龍窯”的形狀製作香火龍,歡天喜地的狂舞。清乾隆年間,廣東石灣鎮制瓷師傅梁啟聖和董七坐船沿邕江溯流而上,推銷水缸產品。當船泊於邕江邊上的那王窯附近時,兩名師傅看到那王窯的土質很適宜製造陶器,又在邕江邊上,交通便利,遂在此建窯製造陶器,從廣東帶來一群技術嫻熟的工作,並於兩廣招收制陶工作進行培訓,此地也就陸續有了定居的的居民。此村成為多民族雜居村。
某年,瘟疫流行,死了不少人。後來 “三聖公”顯聖(三聖公指文帝、玄帝、關帝),命一火龍把瘟疫驅走,拯救了當地百姓,因此人們便立了一座“三聖公”廟,終年香火不斷,並於中秋前後,扎制火龍祭祀。屆時,農民自願捐款造龍,插上排香舉火龍游舞。游經每家每戶時,戶主就出門放煙花鞭飽喜迎之,並爭著拿出優質香給香火龍插上,然後在龍頭處取下三支“龍頭香”,認為是吉祥之物拿回家祭祀祖先。與香火龍同行的還有幾名挑夫擔著幾桶“火龍茶”,龍茶過處,不論男女老少都爭先搶喝一口,認為喝了龍茶一年不會生病,並且長生不老。
藝術特色
特徵
香火龍舞自清乾隆時代傳入良慶那王窯以後,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伴隨民俗活動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徵;
(2)在長期參加民間其它禮俗活動中,根據活動進行的不同階段的內容演出之後,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成套樂曲、舞蹈套路,因而形成了參與禮俗活動的程式性特徵;
(3)香火龍舞的鼓點、調式和板式不像某些樂曲那樣繁複、華麗,而顯出一種特有的簡約美和質樸美,從而構成調式、板式的簡樸性特徵;
(4)更可貴的是,“香火龍舞”具有全國各地所沒有(此舞雖源自石灣鎮,但如今已經湮滅),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單一性和獨特性特徵。
道具
1、龍頭,先用竹篾片竹桿(長約1.6米)紮成龍頭骨架,再以當地長年生長的植物老虎芋的葉柄綑紮在各個竹圈上,然後點燃香火,三支一組按品字形插在老虎芋的葉柄上。在表示龍眼、龍嘴的竹棍頂端各插一撮香。把手用彩色紙條纏繞裝飾。
2、龍身。共九至11節。用竹篾片扎一半月形架,捆上把手,再以老虎檬沿半月形弧圈紮上,再插滿點燃的香火。
3、龍尾。先找一似鹿角形的樹枝椏,紮上老虎檬的葉柄,然後插滿香火。
4、龍珠。將竹桿的一端插進一隻柚子或椰菜包,在柚子或椰菜包上插滿點燃的香火。
5、龍燈。一盞大排燈,四盞小排燈,共五盞。
音樂
香火龍舞的音樂是用打擊樂伴奏,樂器有大鼓、高邊鑼、蘇鑼、大鈸、小鈸、小鑼等。鑼鼓點分為“擺龍鼓點”及“滾龍鼓點”兩種。滾龍鼓點以碎鼓構成“密鑼緊鼓”,之勢,以增加氣氛。
曲譜
香火龍舞的曲譜有:1、滾龍鼓點;2、擺龍鼓點。
服飾
香火龍舞的服飾是黑底鑲黃邊唐裝背褂,過膝的唐裝短褲,系大紅布腰帶,赤腳。
跳法
“香火龍舞”多在夜晚表演。走街串巷表演時,以大排燈為前導,四盞小排燈依次相隨,後面是舞珠者引一條香火龍(舞龍頭者一人,舞龍節者一節一人,如是9節, 即9人,如是11節,即11人,舞龍尾者1人,另有2人分別替換舞龍頭、龍尾)成一行,打擊樂隊跟在龍尾後面演奏。其舞法有:
1、游龍。舞珠者高舉龍珠引香火龍成一行便步或小跑步行進。走街穿巷行至寬闊廣場時,逆時針方向繞場成大圈(排燈和樂佇列於圈外),走或跑數圈(舞完曲止)。
2、滾珠。按逆時針方向走數圈(舞完即止)。
3、擺龍。舞珠者引香火龍交替做“龍擺尾”,按逆時針方向走數圈(舞完即止)。在廣場表演時以上三種舞法可依次也可任意交替反覆表演。表演完畢,走街穿巷表演“游龍”。最後走至邕江邊,眾村民紛紛割下一段“龍筋”(即連結龍節的麻繩)拿回家收藏,然後將火龍拋入江中,表演即告結束。
主要價值
香火龍舞在整個廣西壯族地區的民族民間舞蹈中獨占一席,是廣西壯族地區的優秀民間舞蹈文化,是古老壯族地區壯族舞蹈的遣存。
發掘、搶救、保護良慶香火龍舞,其價值主要有兩點:
(一)學術價值。在中國舞蹈史中,廣西南寧市良慶區的香火龍舞不見經傳,卻廣受民眾喜愛。融入歡慶和豐收,平安與吉祥的香火龍舞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將帶動和促進整個廣西壯民族舞蹈的弘揚。它的豐富內容、獨特風格及其傳承歷史,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民間舞蹈史,乃至對世界舞蹈史的豐富和完善,都將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實用價值。發掘、搶救、保護香火龍舞,對廣西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精神生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