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記載
福建
閩南地區至遲在南宋已有
傀儡戲演出。《
漳州府志》卷三十八記載,
朱熹任漳州知事時,曾禁止傀儡戲演出。他發布的《諭俗文》稱:"約束城市、鄉村,不得以禳災祈福為名,裒斂財物,裝弄傀儡。"曼特剎《
中華大帝國史》記載,西班牙
奧斯定會土公使團,於明萬曆三年(1578),由
菲律賓來
泉州,在官府宴會上就看到
木偶戲的演出。明萬曆時,晉江人李九我,官至禮部尚書、
東閣大學士,民間尊稱"
李相國",有許多與傀儡戲有關的軼聞趣事,傀儡戲棚上的對聯"頃刻驅馳千里外,古今事業一宵中",據傳是他書贈木偶藝人的。泉州市文管會所收藏的宋南外宗正司皇族《天源趙氏族譜》抄本,記載明成化十二年(1476)趙怔(號古愚)所撰《家范》共53條,其中有:"家庭中不得夜飲妝戲、提傀儡娛賓……"的禁律。20世紀50年代發現
木偶戲"落籠簿"《
盧俊義》(《
水滸》前身)、《跳檀溪》(《三國》之一)等,註明是乾隆八年(1743)、四十一年(1776)或
嘉慶年間的演出腳本。清代晉江人蔡鴻儒在他撰寫的《晉水常談錄》中稱:"泉人最攻此技(
提線木偶)"。所有這些,足以證明至少自明及清數百年間,泉州傀儡藝術一直十分
繁盛。
歷史起源
提線木偶戲的起源,古代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漢高祖劉邦,率軍在平城,被匈奴王
冒頓的大軍四面圍困。冒頓之妻
閼氏帶領強兵扎在平城的一面,等待時機攻城。一個多月後,平城的
漢軍糧草已經吃盡了,餓死官兵無數,又無援軍解救,孤城危在旦夕,軍心浮動,
劉邦急得心如火焚。劉邦的謀士——
護軍中尉陳平查訪得知:冒頓原是個好色之徒,暗中尋花問柳,閼氏妒忌心重,經常醋海興波。陳平利用冒頓的弱點,摸透了閼氏的心理狀態,令工匠製作了好多木偶美女,每尊木偶人裝置幾根絲線,再令士兵每天提線引木偶美女在
城堞孔穴之處走動,手舞足蹈,木偶美女綽約多姿。閼氏誤以為城裡美女如雲,提心攻下平城之後,冒頓選美納妾,便下令退軍。這樣,便解了平城之圍。
劉邦登基以後,感念“木偶美女”於國有功,賜每尊“
偶人”以貴妃、
貴嬪、
貴人等封號,並將這些木偶作為國寶珍藏在御庫中,到漢文帝時,樂府仿造傀儡,在宮廷演出,還作為迎賓嘉會和敬神驅邪儀式。
傀儡受過
漢高祖的御封,便提高了傀儡戲藝人的身份地位。過去,戲曲藝人被稱為“戲子”、“
腳色”,屬於
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不得
科舉考試;惟獨傀儡藝人被尊為“先生”,而且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傀儡輕台搭為“八卦棚”,演師身穿
長衫在圍屏內操縱木偶,不可拋頭露面,稱“內簾四美”,戲班則稱“四美班”。凡是官府要演傀儡戲,要稱“請戲”。若遇“人戲”與傀儡輕同時在一個地方演出,須讓傀儡輕起鼓先演,這叫“前棚嘉禮後棚戲”。
嘉禮戲分生、旦、北、雜四個行當,由四名演師分別表演。至清道光年間,為演出七天七夜的連台本戲《目連救母》,增加副旦一名,稱“五名家”。共有三十六尊木偶形象,可以演四十二部傳統劇目。一個不過 六平方米 的戲棚,傀儡一登場,可以馳騁千萬里,呈現千百年來的歷史畫卷。明萬曆年間,
禮部右
侍郎、
東閣大學士、晉江人李九我為嘉禮戲撰書一聯:頃刻驅馳千里外,古今事業一宵中。這副對聯高度地概括了
木偶藝術的特色,流傳至今成為木偶戲棚前的對聯。
演出體制
提線木偶戲班只有四名演員,表演生、旦、北(淨)、雜四種行當,故稱"四美班"。"四美班"共36尊木偶形象,能演42部"落籠簿"(傳統劇目)。清道光年間,出現編演七天七夜的
連台本戲《目連救母》,增加了副旦(貼)一種行當,稱為"五名家"。此後,提線木偶戲即有"四美班"與"五名家"並存的兩種演出體制。一般前者演出的是古老的傳統劇目"落籠薄",後者演出的是後來陸續新編的連台本戲(散簿,也稱籠外簿),木偶形象也由36尊增至75尊。
清末,晉江龍湖錫坑的提線木偶戲,為演武戲,增加了老生、
副淨,成為六種行當。
劇目
提線木偶戲形成以來,積累了大批傳統劇目。其題材主要沿襲宋代傀儡表演"歷代君臣將相"故事的路子。絕大多數側重於表現歷史人物的風雲際會。除元、清兩朝外,對各朝代的歷史生活幾乎都有所反映。
"四美班"時期所保存的、經厘定的古老傳統劇目稱"落籠簿",而"五名家"時期,所產生的傳統劇目,則稱為"籠外簿"或"新簿"。另外,還有一些已經失傳或散俠而僅存戲目的,稱為"散簿"。
"落籠簿"是"四美班"時期,作為"行頭"入籠的意思,是各個"四美班"必備的戲文抄本,共42本,凡400餘節:《
武王伐紂》、《臨潼鬥寶》、《楚昭復國》、《七國爭雄》、《楚漢爭鋒》、《呂后斬韓》、《光武中興》、《三國》(包括:《
桃園結義》、《轅門射戟》、《五關斬將》、《越跳檀溪》、《
三請諸葛》、《火燒赤壁》、《智取南郡》、《進取四郡》、《入吳進贅》、《子龍巡江》、《五馬破曹》、《取東西川》、《水淹七軍》、《五路報仇》、《七擒孟獲》、《三出祁山》、《六出祁山》、《
三國歸晉》)、《禎祥》(全名劉禎、劉祥,又名《父子國王》)、《四將歸唐》、《仁貴征東》、《
竇滔》(又名《織錦回文》、《父子狀元》)、《湘子成道》、《黃巢試劍》、《收河東》、《五台進香》、《破天門陣》、《包拯》、《搶盧俊義》、《岳侯征金》、《洪武開天》、《四海賀壽》、《觀音修行》、《十朋猜》。每本大多是10節。
"籠外簿"是"五名家"時代在"落籠簿"《四海賀壽》基礎上增編的包括《李世民游地府》、《三藏取經》在內的大型宗教民俗戲文《
目連救母》,以及清末民初相繼產生的,分別在"落籠簿"《岳侯征金》和《搶盧俊義》基礎上增編而成的大型
連台本戲《說岳》和《水滸》。按照舊例,"場戶"凡欲搬演"籠外簿"戲文,必須事先提出要求;而搬演"落籠簿"戲文,則可任僱主隨意摘演。
解放後創作的劇目
《解放一江山》(現代劇),編導尤智生,1959年參加全國木偶
皮影戲觀摩演出。
《
水漫金山》(神話劇),編劇
張秀寅、王冬青,導演
許炳基,1959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1960年參加第二屆國際木偶聯歡節比賽,獲集體二等獎;1979年參加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
《慶豐收》(現代劇),編劇江文,1960年參加第二屆國際木偶聯歡節比賽,獲集體二等獎;1979年參加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
《東海哨兵》(現代劇),編導
呂文俊,1965年參加福建省
木偶戲會演。
《千桃岩》(童話劇),編導呂文俊,1965年參加福建省木偶戲會演。
《放羊歌》(現代劇),
黃錫鈞根據呂文俊編導的《
張高謙》改編,1976年參加全國戲劇調演。
《斗塢山》、《
打虎上山》(現代劇),1976年參加全國戲劇調演。
《
火焰山》,編劇黃錫鈞,導演黃少龍,藝術指導
黃奕缺、
許炳基,1979年參加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演出一等獎。1987年7月5日,泉州人民政府頒發嘉獎令,表彰《火焰山》上演二千場。該劇多次參加出國訪問演出。
《讒貓》(童話劇),編劇黃錫鉤,導演黃少龍,1981年參加全國木偶
皮影戲觀摩演出,獲優秀劇目獎。
《太極圖》(神話劇),編導黃少龍,1987年參加福建省第十七屆戲劇會演,獲木偶創新獎,並被選送參加首屆
中國藝術節演出。
《
劈山救母》(神話劇),編導
黃錫鈞,1992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獲劇目獎。
《馴猴兒《鐘馗醉酒》、《金童戲雙獅》(木偶小品〉,1992年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觀摩演出,獲優秀劇目獎。
創作的劇目還有:
《除五毒》(寓言劇);《賣糧儲蓄》(兒童劇);《孤島歸帆》、《倆兄弟》、《鋼鐵小英雄》、《八女跨海》、《張高謙》、《夜航》(現代劇)、《拔蘿蔔》、《懶貓的教訓》、《聰明的猴子》(童話劇);《鄭成功》、《陸文龍回祖國》、《
大名府》(歷史故事劇);《
三打白骨精》、《火雲洞》、《
張生煮海》、《收豬八戒》、《收赤面鬼》(神話劇);《青春夢》、《小沙彌下山》(木偶小品)等。
種類
廣東五華提線木偶戲
廣東
五華提線木偶戲源遠流長,明朝初年由福建傳入,流行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民國19年(1930)後,
五華縣的
提線木偶班便遠涉重洋,到達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等有客家籍華僑華人居住的地區演出。明清時期,
五華提線木偶戲已經興盛,至二十世紀初,五華全縣擁有20多個木偶戲班,演出十分活躍,並且技巧高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成立了五華縣木偶劇團,並以其為龍頭,形成了本縣南片、中片、北片為中心的分布網路,五華提線木偶戲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五華提線木偶造型精細,形體高大(高度約為90厘米),操縱木偶的線14至20條。演唱以
漢調為主,間唱客家山歌、民歌、採茶
小調,對白用客家話。表演藝術獨特,達到“擬形入神”的效果。傳統劇目43個,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價值包括:藝術特點別具一格,自成體系,藝術生命力很強;木偶道具製作精巧,
木偶戲藝人傳承難度大、時間長,
藝術價值極為寶貴;經過歷代藝人的苦練精傳,藝術感染力很強;由於其隊伍小,舞台小,劇具少,便於深入山區演出,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
五華提線木偶戲在歷史、宣傳、教育、觀賞、聯誼、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寶貴价值。
五華提線木偶戲,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喜聞樂見,演出足跡遍及五華鄉村和省內外以及海外地區,深受山區、城鎮、社區、學校等各界民眾和海外華僑的歡迎。
靖西提線木偶戲
簡介
靖西提線木偶戲,亦稱壯族
吊線木偶戲,壯語簡稱為“木雕戲”、“
呀嗨戲”,當地人又稱“土戲”,屬
南路壯戲主要戲種之一,主要流傳在
靖西縣壯族地區,故又稱 “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或“靖西提線木偶戲”,屬當地民眾所喜聞樂見的一個戲種,具有悠久的歷史。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的音樂特色鮮明,音樂類型可以劃分為聲樂和棚面(即器樂)兩大類,其中,聲樂又分為唱腔和台白兩類,棚面則有文、武場之分。這兩大類音樂各有其藝術特色。
來歷
關於靖西提線木偶戲的來歷,學術界有三種說法:
一說
一說是南宋
張天宗部下抗元失敗來到那鑒(今靖西舊州街)定居,由江西籍士兵所傳授(據《
夢梁錄》一書介紹,那時江西已有了“傀儡戲”)。後來,靖西本土藝人將壯話、本地曲調套上去,即成為“土戲”。
壯學宗師
黃現璠便持這種看法,他認為:“
靖西縣木偶戲據說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將、江西人張天宗帶到靖西來的,經壯族藝人改造成了壯族的木偶戲,流傳在靖西,德保一帶。演唱時,多用 ‘呀哈嗨’為襯腔,故又稱‘
呀嗨戲’。劇目大多取材於封建社會傳統的歷史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穆桂英》等。隨編隨唱,缺乏固定的劇本。其唱詞語言,均用壯族民歌的詩韻格律,多用腰腳韻的形式,使得結構嚴謹,獨具一格。”
二說
二說是清代中葉,在曼巷(今靖西
新靖鎮亮表村大晚屯)有一個叫岑公繼柳的人,年輕時候在
越南老街看到從中國雲南請來的木偶戲演出,回鄉後即仿演起“土戲”來。岑公繼柳成為靖西“土戲”的第一代表演師,後亮表村黃公花、黃志原、
黃永吉、黃英武、黃登偉和黃滿珍、農英等相繼傳承為第二至第七代表演師,已流傳200多年。
三說
三說是100多年前,在今
靖西同德鄉足表村一帶,由廖瑞麟、張公孟炳為第一代表演師把木偶作為“演員”擺在凳子上開始演板凳戲,後來第二、第三、第四代表演師廖紹文、廖植璜、馮正明改用
提線木偶表演,始成靖西
壯族提線木偶戲。
而靖西木偶藝人有關有靖西提線木偶戲的來歷,又有三種看法:一是認為宋代末年,靖西幾個秀才外出考試,看了外地人演的戲,覺得很好看,回來後就討論成立戲團,刻木作人,以代替演員,創造唱腔、服裝等而成
木偶戲(又叫木頭戲、傀儡戲)。二是認為木偶戲的祖師為靖西舊州一個姓梁的壯族人,他裝扮成漢人到桂林去考試,不幸被主考查出,以壯人不能參加考試為由而治了罪。回來後,他憤而把自己的遭遇編成詞,用末倫調演唱,深受民眾歡迎。從此之後,他聯想到在桂林時演員用官話唱的戲很吸引人,於是萌生出演戲給家鄉人看的念頭。隨後他用木頭來代替人,效仿京劇做成各種人物形象,給它們穿上服飾,仍用本地人聽得懂的末倫調來演唱,
木偶戲從此產生了。三是認為南宋末年,
文天祥的部將張天宗率師到靖西(時稱
歸順州),軍中常演木偶戲,後來逐漸傳播到民間,壯族人民對此加以改造創作,逐漸成為本民族的木偶戲,並成為
南路壯戲之祖。當地木偶藝人說,這種說法比較可信。因為關於駐軍的事,史書有記載。
雖然關於靖西
壯族提線木偶戲的來歷,究竟真正源於哪種說法,至今難於定論,但把它看作是提線木偶戲流傳的多個支派之一,則是合理的。
壯族提線木偶戲
簡介
壯族提線木偶戲沒有預編的固定唱本,表演師出演前看小說,記住對話、情節,登台後隨編隨唱,常連演十幾甚至幾十場。戲目大都取材於古典小說《封神演義》、《
隋唐演義》、《楊家將》、《
白蛇傳》等。近年來陸續有些表演師用現代戲目表演,豐富了提線木偶戲的內容。
藝術特色
壯族提線木偶戲的藝術特點可用“形聲俱佳”來概括。
木偶戲的
臉譜用銀木或柚木精心雕塑而成,後用褐石作臉的肉色,根據人物的特徵和要求,用墨汁描繪五官。人物有“文武”、“小生”、“青衣”、“花旦”、“閏門旦”、“刀馬旦”、“鬚生”、“紅臉”、“花臉”、“醜生”等,臉譜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忠奸分明,男女老少各有特徵。音樂曲調有平板調、彩花調、喜調、哭調、平高調、嘆調、詩調等,有時可穿插巫倫調、下甲山歌等;伴奏樂器主要靠俄依(
馬骨胡或清胡),俄五(
土胡哐厚胡),
小三弦、
秦琴、
嗩吶及
木葉等,打擊樂器有鑼、釵、鼓等。其唱詞語言用
壯族民間詩韻格律,屬板腔板體和聯曲體結合形式,演唱時多用幫腔來烘托氣氛。語言以
壯語為主,兼有漢語為輔。道白有口語白和韻白之分。在服裝方面,文生多穿白穿花,但沒有龍鳳彩畫圖案。武將戴盔披甲。一般角色則著與壯族相似的一般服裝。正面人物穿較華麗的衣服,反面人物則穿舊的衣服,並且戴皮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