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一詞多解,基本解釋,引證詳解,天干地支,
一詞多解
貴人,皇帝妃嬪封號之一。東漢光武帝時始置,其位僅次於皇后嬪晉為三夫人之一地位仍高。後世地位降低。宋在才人之下。清制妃嬪自皇貴妃至嬪皆有定數,貴人位列諸妃嬪下,無定數,僅比常在、答應位高。清朝滅亡後貴人位也隨清朝滅亡消失後世,也把貴人當做對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稱。有時也把貴人當做對自己有很大幫助的人的尊稱。比如,常說“出門遇貴人”,這裡的貴人就是指對自己有很大幫助的人。
基本解釋
- [honourable men]:傑出人物
君子子者,貴人之子也。——《儀禮·喪服》 - [a court lady second to the queen in rank]:古代皇帝妃子的稱號。位次皇后,漢光武帝始置,歷代多沿用,但位尊卑不一。
示例:
(1)指地位顯赫的人。
《呂氏春秋·重己》:“世之人主貴人。”
高誘註:“貴人,謂公卿大夫也。”
(2)指妃嬪的稱號。
《稱謂錄》卷十:“東漢定製,皇后之下,即貴人也。本朝(指清)貴人,位在妃、嬪之下,而貴人之下,即是常在、答應(清朝妃嬪稱號)”
引證詳解
1、顯貴的人。
《史記·汲鄭列傳》:“弘為丞相,乃言上曰:‘右內史界部中多貴人宗室,難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請徙黯為右內史。’”
唐杜牧《送隱者一絕》:“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道靜噘著嘴巴看著余永澤 不動,不高興地說:‘什麼貴人?--我不侍候你那貴人!’”
2、女官名。
後漢光武帝始置,地位次於皇后。歷代沿其名,而位尊卑不一。
3、 宦官“中貴人”的省稱。
唐 韓愈 《華山女》詩:“天門貴人傳詔召,六宮願識師顏形。”
4、新郎的雅稱。
《再生緣》第十七回:“紛紛執事排街道,蕩蕩黃羅罩貴人。御賜酒筵前面走,二媒相併狀元行。”
天干地支
以年乾或日乾起貴人, 地支見者為是。 如乙酉甲申丙辰甲午, 按"丙丁豬雞位"查, 丙見年支酉為貴人。四柱有貴人, 遇事有人幫, 遇危難之事有人解救, 是逢凶化吉之星。 故《三命通會》說:“天乙者, 乃天上之神, 在紫微垣闔門外, 與太乙並列, 事天皇大帝,下游三辰, 家在鬥牛之次……較量天人之事, 名曰天乙也, 其神最尊貴,所至之處,一切兇殺隱然而避。” 《燭神經》還講:“天乙貴人遇生旺, 則形貌軒昂, 性靈穎悟,理義分明, 不喜雜術, 純粹大器, 身蘊道德, 眾人欽愛。死絕則執拗自是, 喜游近貴。 與劫煞並則貌有威, 多謀足計。 與官符並, 則文翰飄逸, 高談雄辨。 與建祿並, 則文翰純實, 濟惠廣游,君子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