郃陽提線木偶戲

郃陽提線木偶戲

郃陽提線木偶戲是郃陽縣獨有的古老傳統戲劇劇種,民間俗稱“線戲”“線猴”“線胡”或“小戲”。1957年後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戲相區別,一度曾稱為“線腔戲”。它的音樂、唱腔、道白、偶人造型及舞台藝術都別具一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郃陽提線木偶戲
  • 民間俗稱:線戲”“線猴”“線胡”
  • 類別:戲劇劇種
  • 文獻記載:《樂府雜錄·傀儡子》
歷史溯源,戲劇特點,表演方法,著名藝人,戲劇劇目,

歷史溯源

郃陽提線木偶戲郃陽提線木偶戲
線戲淵源,十分久遠,現今一般認為“起於漢而興於唐,盛於明清”。唐代段安節所撰《樂府雜錄·傀儡子》載:“自昔傳云:‘起於漢祖在平城為冒頓所圍,其城一面,即冒頓妻閼氏,兵強於三面。壘中絕食,陳平訪知閼氏妒忌,即造木偶人,運於機關,舞於郫間。閼氏望,謂是生人,慮其城下,冒頓必納妓女,遂退軍。’……後樂家翻為戲。”已故郃陽線戲藝人雷清雲早年回憶說,郃陽線戲代代相傳,曾為漢王立過大功。當年匈奴攻代國,漢王被困平城。代王知道西河(郃陽古稱“西河”)有線戲,告知陳平。陳平命工匠仿製大木偶.栩栩如生,借夜月舞於城樓。匈奴王之妻望見,心生妒忌,害怕城破之後匈奴王納漢家女,遂網開一面,放走漢王。後來代王喜棄國.被赦為郃陽侯。代王喜即漢王之兄劉仲,據《郃陽縣全志》載,劉仲城在今坊鎮東北五里。《郃陽新志資料》載,劉仲城在坊鎮東北五里和陽村。藝人的傳說與史書記載基本吻合。《大業拾遺》記有:“隋煬帝使黃兗造木人二尺許,衣以綺羅,飾以金碧,能運用自如。”這記載與郃陽線胡戲的木偶形象及尺寸幾無二致。即就是演出形式,唐·杜佑《筆麈》中的記載也和今天十分相同:“傀儡子,漢末使用於嘉會,北齊高緯尤好之”,“今俗懸絲而戲,謂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幃帳之上(外)。”懸絲傀儡即提線木偶的古稱,“幃帳”在郃陽線胡戲中稱為“亮子”。表演時藝人站於亮子後面,手提木偶出於亮子之外。《通典》說唐代已把線戲列入歌舞類。《明皇實錄》中有唐玄宗《吟傀儡》(一說為梁皇所作)一詩:“刻木牽絲一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猶似人生一夢中:”詩中雖未明指即郃陽線胡戲,但“刻木牽絲”的結構,“雞皮鶴髮”的外形已與郃陽線胡戲的木偶造型完全一樣,也說明在唐代線戲已十分流行了。到了明末,郃陽舉人李灌(向若)與線戲藝人過從甚密,對線戲的唱腔、音樂、服飾、劇目及偶人造型作過較大的改革,使之更趨完整化、戲曲化,曾隨商幫到過蘇、揚二州演出。清代乾隆之後,是郃陽線戲的鼎盛時期,至光緒年間,單是郃陽境內就有線戲班社七十餘個。乾隆、嘉慶、同治年間曾再次往蘇揚兩州及北京演出。公元1990年(光緒二十六年),北黑池的王玉潤線戲班曾往甘肅、河南、山西等省演出。

戲劇特點

郃陽線戲班社屬於半農半藝的演出團體,藝人們農忙種地,農閒演戲。線戲在發展過程中,馳名藝人輩出。僅以近現代為例,坐鼓板懷說戲的有王武漢(藝名“六八兒”)、杜進虎、顏喜牢(紅眼娃)、王玉潤、雷振南、馬東訓(一窩鱉)、王孝前(十三娃)、李銀選(狼咬兒)等。他們注情於聲,聲情並茂,每個人都能說五六十本戲,最多的可以說到一百多本:雖然已去世多年,仍為民眾所津津樂道。“說戲的”責任重大,一本戲中的生、旦戲由他一人包乾,講究聲音洪亮,吐字清晰。線腔戲的唱腔在音樂間歇中進行,只以錚子打節奏,聽起來悅耳動聽。郃陽人看提線木偶戲主要是“聽”,所以許多人於脆背對戲台,一飽耳福。

表演方法

提線是郃陽線戲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線根據角色的不同,分別為五到十二根不等,按具體情況還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餘根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過線戲藝人巧妙地運用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方法,賦予木偶以藝術生命,動作栩栩如生,卻又有濃厚的木偶特色。可以自然地作卸帽子、脫衣服、搬椅子、掄桿子、單雙閃官翅等特技動作。

著名藝人

著名的提線藝人有六六子、高郎兒、劉升慶、王棣娃、謀兒、相銀、王忠緒等。

戲劇劇目

郃陽提線木偶戲劇目豐富,老藝人傳說有五百餘本,1961年陝西劇目工作室收集到的二百餘本保存在陝西省藝術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