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十七年(前429年)於黃河西岸合水(亦稱洽水,清初斷流)北岸築城,取名“合陽城”,西河之地始稱合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郃陽縣
- 別名:合陽城、合陽縣、古莘國
- 行政區類別:陝西省
- 所屬地區:華北
- 政府駐地:縣人民政府
- 電話區號:0913
- 郵政區碼:715300
- 地理位置:渭南地區
- 方言:關中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文廟建築群、千金塔、大象寺塔
- 火車站:合陽站
- 車牌代碼:陝E
- 歸屬:中國
概述
![郃陽縣誌 郃陽縣誌](/img/9/606/nBnauQTNyI2N4E2MzYWYzADMlJGNzITYxUjZlV2Y1ETYllzY1ImY1I2MyA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郃陽縣誌及百里村戒香寺 郃陽縣誌及百里村戒香寺](/img/a/9f1/nBnauQmY2EzNxUWMjZmZjZjMhhDNhRzM5ITYjRzYiVWOxMjY1UTYwEzM4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宰莘退食錄(最早的郃陽縣誌) 宰莘退食錄(最早的郃陽縣誌)](/img/e/fc3/nBnauEmN4gDM4E2YldDMiNTMilDZxUWOwUTNkNDNzUDOzATMjVjNjFmM0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魏文侯十七年(前429年)於黃河西岸合水(亦稱洽水,清初斷流)北岸築城,取名“合陽城”,西河之地始稱合陽。
郃陽縣編輯 鎖定 魏文侯十七年(前429年)於黃河西岸合水(亦稱洽水,清初斷流)北岸築城,取名“合陽城”,西河之地始稱合陽。中文名稱 郃陽縣 別名 合陽城、合陽...
《郃陽縣全志》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地方志,該書於清乾隆34年(1769年)出版,作者是席奉乾。...
1961年8月22日恢復郃陽縣,隸屬渭南專區。1964年9月國務院更改生僻地名,改“郃”為“合”,稱合陽縣。1968年渭南專區改稱渭南地區,合陽縣仍屬之。...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析郃陽(今陝西合陽縣洽川)東部黃河沿岸一帶設河西縣,為西韓州治所(故址在合陽縣東南20公里夏陽村,武德八年西韓州遷治韓城縣,故址在韓城...
古地名。《漢書·地理志上》載,左馮翊有郃陽縣。亦作“合陽”。王先謙《漢書補註》:“戰國魏地,文侯築合陽,見《魏世家》。”在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
郃陽,舊縣名。在陝西省中部。也作“合陽” ,1964年9月國務院更改生僻地名,改“郃”為“合”,稱合陽縣。...
郃陽提線木偶戲是郃陽縣獨有的古老傳統戲劇劇種,民間俗稱“線戲”“線猴”“線胡”或“小戲”。1957年後為了和搬上大舞台由人扮演的大戲相區別,一度曾稱為...
郃陽高原鰍,Triplophysa heyangensis (S. Q. Zhu, 1992),鰍科高原鰍屬的一種魚類。...... 郃陽高原鰍,Triplophysa heyangensis (S. Q. Zhu, 1992),鰍科高...
郃水,水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河水又徑郃陽城東……水南猶有文母廟,廟前有碑,去城一十五里,水即郃水也,縣取名焉。” ...
黃龍為延安府宜川縣南部,直隸鄜州、洛川縣東部,同州府韓城縣、郃陽縣、澄城縣西北部,延至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 [5]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1日,...
1954年任陝西省郃陽縣副縣長、縣長,中共韓城縣委書記兼縣長,中共郃陽縣委書記;1966年-1971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0年,任中共耀縣縣委書記;...
康乃心,字孟謀,出生時間1643,去世時間1707。詩人、金石專家。號太乙、郃陽縣城槐里(今合陽文化街)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舉人,博學能文,是清初陝西著名詩人。...
郃陽縣:今陝西省合陽縣興平縣:今陝西省興平市睢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古稱襄邑、又名鳳城,貞觀年間始祖軒轅豹遷徙地,;隸屬睢陽,民國為睢州,金始置。今為...
王又旦(1636-1687),字幼華,號黃湄,明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百良鄉百良村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進士,由潛江知縣歷官戶科給事中,戶部都給事。擅詩...
梁越,又名梁開,安定烏氏人。字榮貴,北魏官員,梁毗祖父,歷任涇、豫、洛三州刺史,封郃陽縣公。 ...
同州,即今渭南市大荔縣,周初,為古同國。“二華關渭水,三城朝郃陽”是對同州區域包含的大抵概括,其中二華指華陰、華縣,關即潼關,水為白水。三城指韓城、澄城...
隋初廢夏陽縣入郃陽縣,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韓城縣,因原為韓侯封國故名,屬馮翊郡。唐武德三年(620),韓城改屬西韓州。八年(625), 將西韓州遷駐於韓城...
”此後,有莘氏之國的這一塊地方便改名為“郃陽”。漢代在郃陽置縣,縣治的故址在今郃陽的莘里村。據記載,莘里村及附近不斷有漢代石碑或殘碣出土,這為漢代...
戚崇進(1620—1681) 字仲升,威海城裡人。自幼愛讀書,後考中拔貢。1648年(清順治五年)任陝西郃陽縣知縣,繼又代掌同州印篆。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任工部屯田...
馬子云(1903—1986年), 陝西郃陽縣人,幼入鄉學,1919年進北京在琉璃廠碑帖鋪慶雲堂當店員,學得金石傳拓技法。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
曹全碑全稱漢郃[hé]陽令曹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立於東漢中平二年 (185)。1956年移入陝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館保存。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風格...
6.王又旦(1636-1687),字幼華,號黃湄,明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百良鄉百良村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進士,由潛江知縣歷官戶科給事中,戶部都給事。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