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劇種的起源,表演,藝術特點,音樂特色,現狀,創新,表演藝術家,岑繼柳,黃燈偉,
簡介
吊線木偶戲展示著壯族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是壯族傳統文化藝術園中的一朵奇葩。靖西壯族吊線木偶戲的音樂特色鮮明
劇種的起源
靖西木偶藝人有兩種看法:一說宋代末年,靖西幾個秀才外出考試,看了外地人演的戲,覺得很好,回來後就討論成立戲團,刻木作人,以代替演員,創造唱腔、服裝等而成木偶戲。有的藝人說,木偶戲的祖師是靖西舊州一個姓梁的壯族人,他裝扮成漢人到桂林去考試,不幸被主考查出,以壯人不能參加考試為由治了罪。回來後,他憤而把自己的遭遇編成詞,用末倫調演唱,很受民眾歡迎。之後,他聯想到在桂林時演員用官話唱的戲很吸引人。於是萌生演戲給家鄉人看的念頭。他用木頭來代替人,效仿京劇做成各種人物形象,給它們穿上服飾,仍用本地人聽得懂的末倫調來演唱,木偶戲就此產生了;一說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將張天宗率師到靖西(時稱歸順州),軍中常演木偶戲,後來逐漸傳播到民間。壯學宗師黃現璠便持這種看法,他認為:“靖西縣木偶戲據說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將、江西人張天宗帶到靖西來的,經壯族藝人改造成了壯族的木偶戲,流傳在靖西,德保一帶。演唱時,多用 ‘呀哈嗨’為襯腔,故又稱‘呀嗨戲’。劇目大多取材於封建社會傳統的歷史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穆桂英》等。隨編隨唱,缺乏固定的劇本。其唱詞語言,均用壯族民歌的詩韻格律,多用腰腳韻的形式,使得結構嚴謹,獨具一格。”當地木偶藝人說,這種說法比較可信。因為關於駐軍的事,史書有記載。
表演
靖西大部分地方都有請吊線(提線)木偶戲表演的習慣。北部鄉鎮村屯如今逢潤年鬧春還保持請提線木偶戲助興的習慣,而且一演就是數天。提線木偶戲表演時,在露天空地用木板等圍搭一個舞台,台內掛幕布作為場背景,表演師在幕布後面從上方探出木偶操縱唱演。為了表演的生動性,表演師前面另有幕布摭擋,使台下觀眾看不到人,老生、小生、花旦、老旦以及“千軍萬馬”均由表演師一人操作,既有類似旁白的情節敘述,又有現場動作表現,既有唱調,又有對白,遇上打鬥情節,刀來槍往吆喝陣陣……。
“放馬過來!”只聽木偶師傅一聲吆喝,台上的木偶武將們便刀來劍往,奮力拚殺。木偶師傅憑藉其嫻熟的操作技術,把一部《隋唐演義》里的戰爭故事演繹得栩栩如生,引得台下觀眾喝彩聲不斷。這是民眾於春節期間在靖西縣南坡鄉湯峒村山近屯常能看到的提線木偶戲中的一個場面。湯峒村壯民經常在逢年過節之時請靖西縣泗梨木偶戲組前來表演,娛樂民眾。
藝術特點
吊線木偶戲的藝術特點可用“形聲俱佳”來概括。木偶戲的臉譜用銀木或柚木精心雕塑而成,後用褐石作臉的肉色,根據人物的特徵和要求,用墨汁描繪五官。人物有“文武”、“小生”、“青衣”、“花旦”、“閏門旦”、“刀馬旦”、“鬚生”、“紅臉”、“花臉”、“醜生”等,臉譜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忠奸分明,男女老少各有特徵。音樂曲調有平板調、彩花調、喜調、哭調、平高調、嘆調、詩調等,有時可穿插巫倫調、下甲山歌等;伴奏樂器主要靠俄依(馬骨胡或清胡),俄五(土胡哐厚胡),小三弦、秦琴、嗩吶及木葉等,打擊樂器有鑼、釵、鼓等。其唱詞語言用壯族民間詩韻格律,屬板腔板體和聯曲體結合形式,演唱時多用幫腔來烘托氣氛。語言以壯語為主,兼有漢語為輔。道白有口語白和韻白之分。在服裝方面,文生多穿白穿花,但沒有龍鳳彩畫圖案。武將戴盔披甲。一般角色則著與壯族相似的一般服裝。正面人物穿較華麗的衣服,反面人物則穿舊的衣服,並且戴皮帽。
音樂特色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的音樂特色鮮明,音樂類型可以劃分為聲樂和棚面(即器樂)兩大類,其中,聲樂又分為唱腔和台白兩類,棚面則有文、武場之分。這兩大類音樂各有其藝術特色。
現狀
吊線木偶戲從誕生至今,在傳播民族文化方面曾經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曾是缺少電影時代農村民眾重要的精神食糧。但如今,靖西木偶戲日漸衰落卻是不爭的事實。據相關資料記載,20世紀50年代初,靖西縣城、城郊及化峒、地州、新圩、安德、大道等10多個鄉(鎮)村(街)都組建有業餘壯劇團,1990年,全縣有30餘個業餘戲班。現在已是今不如昔。靖西現在僅存4個木偶劇團:泗梨木偶戲組、靖西縣博物館民俗演唱隊、新圩木偶劇隊和亮表福巷木偶劇隊。
為了弘揚桂西南的木偶文化,把民間藝術表揚光大,2006年秋,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民委撥出15萬元興建廣西壯族自治區“木偶之鄉”福巷木偶文化基地,建起了紀念碑、文化室以及戲台。
如今,吊線木偶戲已成為壯鄉民眾喜愛的一種民間傳統文藝,為當地建設和諧社會注入了新的內容。每當逢年過節,福巷木偶戲班都在當地或外縣外鄉鎮演上好幾場,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和歡迎。特別是每逢潤年,當地有一個習俗,各鄉村都要演上一兩場的木偶戲。據說,演木偶戲是當地民眾對來年的祝福,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今天福巷木偶戲正以她獨特的表演風格,為當地建設和諧社會發揮其獨特的宣傳作用。
創新
為使壯族民間傳統藝術奇葩——靖西提線木偶戲增強視覺衝擊力,做強文化市場,靖西縣壯族博物館民俗表演隊大膽創新,突破傳統木偶方寸舞台,演員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演出禁錮,開創“人偶同台”的表演形式,讓演員作為劇中人物從幕後走向前台與木偶同台演出,使觀眾可以直接看到提線木偶打、逗、唱、跳“熱舞”的奧妙,讓木偶戲更加具有現代氣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表演藝術家
岑繼柳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民委授予靖西縣新靖鎮亮表村福巷屯是壯族“木偶之鄉”。村裡的男女老少,都能哼上一兩段。福巷屯是桂西南壯族提線木偶的發祥地,其獨特的木偶演唱活動源遠流長。福巷提線戲是一個古老文明的地方戲種,從創始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而福巷提線木偶戲是桂西南提線木偶戲承傳發展最早的一個派系,始祖師岑公繼柳(明代土司後裔),福巷人。他於嘉慶年間涉外謀生,偶遇木居士高人。後來,兩人說話投緣,和睦相處,遂拜其為師,在其門下學藝。岑公天資過人,聰明伶俐,又十分好學且能吃得苦,記憶非凡,過目不忘,一學就會,一教就懂。功夫不負有心人,勤學多年精其技藝後,返回故里發展,成為桂西南第一代木偶師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