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路壯戲
- 俗稱:呀嗨戲
- 流行地區:廣西壯語南部方言地區
- 形式:類似雙簧
簡介,壯戲分類,起源,特點,藝術效果,發展,戲種,壯族提線木偶戲,馬隘壯戲,
簡介
南路壯戲為流行於廣西壯語南部方言地區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縣的壯族戲劇。因演唱常用“呀哈嗨”作襯腔,俗稱“呀嗨戲”。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天保縣(今德保縣)南隆街藝人黃現炯遷居馬隘。組班演“客戲”即邕劇,形式類似雙簧。道光二十八年,黃與謝義、陳興等人組建土戲班。用壯語演唱,揉山歌、民間小調為唱腔,形成馬隘土戲。光緒十一年(1885),靖西縣足院木偶戲班師傅韋公現、李瓜選組建土戲班,以人代偶,做唱分離。宣統三年(1911)第二代師傅農壽山、李大新、韋爺歡等改為做唱合一,形成足院土戲。馬隘、足院土戲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南路壯戲。
壯戲分類
壯劇,又稱壯戲,是在壯族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雜耍技藝的基礎上形成的舞台表演藝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主要流行於左江、右江流域。按表演風格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南路壯戲、北路壯戲和壯師戲(即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三種類型;按流行地區方言土語、音樂唱腔和戲劇種類的不同又可分為7種戲劇:即流行於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劇;流行於靖西、德保、那坡的馬隘壯戲;流傳於田林、凌雲、樂業、百色等桂西一帶的田林壯戲;流傳於隆林的隆林壯戲;流傳於雲南文山富寧縣的富寧壯戲(即富寧壯劇,又稱富寧土戲)和廣南壯戲;流傳於武鳴、河池、宜山、邕寧、來賓、貴縣等地的師公戲(即壯師戲)。
起源
關於南路壯戲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說“南路壯戲源自廣西德保縣的民間歌舞和馬隘土戲,與靖西縣木偶戲的唱腔合流之後最終形成。”一說馬隘土戲形成在前,靖西縣木偶戲形成在後,爾後“馬隘、足院土戲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南路壯戲。”壯學宗師黃現璠認為:“南路壯戲包括靖西縣木偶戲和德保縣的馬隘壯戲。據說它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將、江西人張天宗帶到靖西來的,經壯族藝人改造成了壯族的木偶戲,流傳在靖西,德保一帶。演唱時,多用 ‘呀哈嗨’為襯腔,故又稱‘呀嗨戲’。劇目大多取材於封建社會傳統的歷史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穆桂英》等。隨編隨唱,缺乏固定的劇本。其唱詞語言,均用壯族民歌的詩韻格律,多用腰腳韻的形式,使得結構嚴謹,獨具一格。德保縣馬隘壯戲是近代產生的新劇種,用當地民間的‘馬隘調’、‘漢龍調’和吸收靖西木偶戲的因素髮展形成的。最初採用‘雙簧式’的方法演唱,早期的劇目有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張四姐下凡》和反封建倫理觀念的《解臼》等。後來吸收了邕劇、粵劇演唱合一和表演藝術上的長處,成為較完整的壯劇。上演的劇目有《雙狀元》、《雙花配》、《長坂坡》等八十多個。”(引自黃現璠等著《壯族通史》第589頁)從而主張南路壯戲源自靖西縣木偶戲。壯戲研究專家陸洲持有相同看法,他認為:“壯族提線木偶戲和南路壯劇有著親密的血緣關係:木偶戲孕育了南路壯劇的誕生,南路壯劇是在吸收木偶戲音樂及表演程式的基礎上才得以形成、發展。南路壯劇的發展反過來又對木偶戲產生影響,兩者之間存在著雙向交流的關係。”由於學術界對靖西縣壯族木偶戲的起源尚存在不同看法,因而有關關於南路壯戲的起源,目前階段尚無定論。
特點
南路壯戲流行於德保、靖西、那坡、大新、天等、田東、田陽等縣的壯語南部方言區,以及越南北部高平省、諒山省的岱儂族聚居區,形成了從音樂唱腔、表演風格、舞美服裝等別具一格的民族大戲。南路壯戲因受提線木偶戲的影響,起初為唱、做分開的“雙簧式”表演形式,後來逐漸發展為唱、做合併的一般戲曲表演。主要唱腔有慢板類的“平板”、“嘆調”,中板類的“採花”、“喜調”,快板類的“快喜調”、“高腔”以及散板類的“哭調”、“寒調”、“詩調”等。主要唱腔有平板、採花調、馬隘調等,唱腔多達160個曲牌。伴奏樂器以壯族特有的馬骨胡、土胡、月琴為“三大件”,並配以牛角胡、二胡、揚琴、三弦、鼓、鑼、鎩、木魚等。傳統劇目有《解臼》、《雙壯元》、《百鳥衣》等。
藝術效果
南路壯戲在行腔時,還採用“一人唱眾人和”的幫腔形式,演員在台上演唱,樂隊在後台助唱。幫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襯詞、拖腔,末句為重句全幫。這種幫腔手法,無論在製造舞台氣氛,烘托劇情環境,還是對人物內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發展
南路壯戲在廣西德保縣、靖西縣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1951年3月,曾經參加過廣西學生軍的林中鶴領頭組建了“東安街業餘演劇團”,利用當地木偶戲的音樂唱腔,改編了當時在北方老區流行的《王貴與李香香》等劇目,獲得的巨大的成功,一些劇中的唱段也在民眾中流行傳唱,很受歡迎。在演出成功的鼓舞下,該團又推出《白蛇傳》、《血淚仇》和《梁山泊與祝英台》等劇目。
1954年,縣文化科領導安東街業餘演劇團根據壯族民間傳說,創作了壯劇《寶葫蘆》。當時,專門調用木偶戲藝人趙孟伯老師傅加盟,參加劇本修改和演出。趙孟伯老師傅是一個眼睛不方便的藝人,但是他的唱功和演技很好,同時也是一位編劇能手。同年,桂西壯族自治州民眾業餘文藝會演,德保的節目《寶葫蘆》和《撈蝦舞》獲得了優秀節目獎。(《寶葫蘆》劇本由莎紅、龍辛翻譯整理;《撈蝦舞》由黃小曼、張潤增協排)
1955年,以該節目為核心,組成了由廣西音樂工作室主任滿謙子任領隊的廣西代表隊赴京參加全國民眾業餘音樂舞蹈觀摩演出(當時主要演員是:張琴音、趙孟伯、農正豐、黃炳興)。劉少奇、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時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的歐陽予倩也邀請廣西代表隊到中戲小禮堂進行演出。這次會演,源自德保的《寶葫蘆》、《撈蝦舞》都獲得全國民眾業餘音樂舞蹈觀摩演出的優秀節目獎。
南路壯戲上京會演獲獎的訊息傳回廣西、傳回壯劇發源地的德保,人們都非常興奮,少數民族藝術能到北京登大雅之堂,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讚美,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同,這一切,使得壯族藝術家們十分激動。同時,也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1955年5月25日,德保縣委宣傳部和縣文化科宣布正式成立德保壯劇團,由趙孟伯、農正豐、張琴音擔任副團長(團長暫缺)。1957年,百色地區文化科在德保召開南、北路壯戲老藝人座談會,交流傳統劇目和表演風格探討壯劇發展與壯劇演出隊伍的建設問題。
1957年8月,百色地區文化科決定以德保壯劇團為基礎,合併靖西壯劇團,新的名稱是“南天壯劇團”。後來又改稱為“靖德壯劇團”,過了不久,還是改回來叫“德保壯劇團”。團里的骨幹成員新增了木偶戲藝人黃燈煒,他更是多才多藝,能編能演。
1958年3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由黃燈煒改編、藍鴻恩、侯楓、週遊整理翻譯、滕泱凡導演的壯劇《紅銅鼓》在自治區首府南寧獻演,引起很大的轟動。(該劇的劇本在1982年全國少數民族劇本評選時獲三等獎。)1958年8月,德保壯劇團改制為地方國營。
1958年底,為了發展壯族民族文化,自治區文化局派出滕泱凡到德保,就德保壯劇團的發展做出了重大安排。1959年2月,德保壯劇團特別從隆林招收了5名演員,連同本團的全體人員共44人,在南寧的廣西文藝幹部學校進行了接近1年的培訓。
1960年2月,百色地區宣傳部和廣西自治區文化劇為德保壯劇團升了一級,在德保壯劇團的基礎上,成立右江壯劇團,直屬百色地區文化局領導。地區領導調了田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農天德擔任右江壯劇團的團長,趙孟伯、農正豐、張琴音仍然擔任副團長。
1961年,右江壯劇團在自治區文化局的支持下,加強了作曲、導演、編劇、舞美等藝術骨幹力量,壯劇藝術發展隨之進入了新的時代。大型壯劇《百鳥衣》就在當地演出了300多場,還為蘇聯專家、國家文聯參觀團作了專場演出。《民族畫報》、《光明日報》、《文匯報》、《北京日報》、《戲劇報》和《廣西日報》都發表了評論和劇照。其他的移植劇目《洪湖赤衛隊》、《半把剪刀》、《奪印》等,也得到了好評。
1964年,壯劇《水輪泵之歌》出台,參加了自治區現代劇觀摩匯演。中唱公司還出了唱片。1965年,右江壯劇團調進南寧,進行了整頓提高,在廣西各地招收了一大批學員,並由廣西京劇團、廣西歌舞團、廣西戲曲學校、廣西藝術學院借調了基本功、身段、聲樂、文藝理論教師,對原來的右江壯劇團和新學員進行教育培訓。
1965年8月,自治區有關領導正式宣告“廣西壯族自治區壯劇團”成立。
廣西壯族自治區壯劇團成立30多年來,努力開掘本民族的文化寶藏,注重繼承與創新,先後創作演出了《寶葫蘆》、《百鳥衣》、《外鄉來的情人》、《紅銅鼓傳奇》、《瓦氏夫人》、《金花銀花》、《羽人夢》、《月滿桂花江》、《醉灑英雄》、《歌王》等傳統和現代劇目,多次獲國家及自治區獎勵,4次代表廣西參加全國重大的藝術活動。特別是大型風情壯劇《歌王》,以其瑰麗的民族風情、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民族團結的積極主題,榮獲文化部第七屆文化大獎及多項文化單項獎、“97曹禺戲劇文學獎。”
戲種
壯族提線木偶戲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壯語又稱“木雕戲”、“呀嗨戲”,屬南路壯戲主要戲種之一,是流傳在靖西縣壯族地區、為當地民眾所喜聞樂見的一個戲種,具有悠久的歷史。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的音樂特色鮮明,音樂類型可以劃分為聲樂和棚面(即器樂)兩大類,其中,聲樂又分為唱腔和台白兩類,棚面則有文、武場之分。這兩大類音樂各有其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