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況,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環境,水文狀況,自然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交通運輸,地方特產,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宋,縣境內置羈縻龍英、結安峒和全茗、茗盈、鎮遠、向武、都康、上映、懷化州。向武、都康、上映州屬廣南西路邕州橫山寨治所在今田東縣,余屬邕州太平寨沿所在今崇左縣。
元,龍英垌改為龍英州,原結安垌改置
結安州、佶倫州、都結州,懷化州改為上懷恩州,余各州沿襲。向武、都康州屬邕州田州路治所在今田陽縣,上映州屬鎮安路治所在今德保縣,余各州屬
太平路。
明,廢上懷恩州,余各土州沿襲。向武州初屬田州路,永曆五年1651年升為府,直隸廣西布政司。都康州初屬田州府,建文元年直隸廣西布政司。上映州屬思恩府治所在今武鳴縣,余各土州屬左江道太平府。
清,各州沿襲。向武、都康、上映土州屬左江道鎮安府,余各土州屬太平思順道太平府。
民國五年(1916年9月),龍英、全茗、茗盈土州並為龍茗縣,以原龍茗土州治今龍英街為縣治;佶倫、都結、鎮遠、結安土州並為鎮結縣,以原佶倫土州治今進結街為治縣。民國六年,向武、都康、上映土州並為向都縣,以原向武土州治今中和街為縣治。龍茗、鎮結縣屬鎮南道,向都縣屬田南道,3縣後屬天保區天保區民團指揮部於民國二十九年6月為第十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部公署,治所在今德保縣;民國三十一年為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公署,治所在今靖西縣。
1949年12月15日,龍茗縣解放,屬龍州專區,同月23日,鎮結縣解放,屬武鳴專區。1950年1月31日,向都縣解放,先屬武鳴專區後屬百色專區。1951年6月,鎮結、向都縣並為鎮向縣劃鎮結縣大隆區全部給平果縣,以原鎮結縣治今進結街為縣治,屬百色專區。
1951年9月,鎮向、龍茗縣並為鎮都縣,以原龍茗縣添等鎮為縣治,先屬崇左專區,後屬邕寧專區、桂西壯族自治州。1953年4月劃都結區全部給隆安縣,全茗區全部劃給大新縣,4月將甘茶區全部,7月續將豐馬、雙燕、那雅3鄉劃給田東縣。
1955年1月,平果縣傑流鄉劃歸鎮都縣;1956年7月,隆安縣都結區茴梨鄉劃歸鎮都縣;1957年4月,隆安縣龍彥屯
劃歸鎮都縣茴梨鄉。
1957年4月17日,國務院批准鎮都縣改名為天等縣,縣治添等鎮隨之改名為天等鎮,屬邕寧專區。1958年7月劃救漢鄉的弄扎屯給大新縣那嶺鄉。
1958年12月,天等、
大新縣並為新英縣,後改為龍茗縣,縣治在龍英街。
1959年5月撤消龍茗縣,恢復天等、大新縣,屬南寧專區。1970年南寧專區改為南寧地區,天等縣屬南寧地區至今。崇左市於2003年8月6日正式掛牌成立,從此天等縣歸崇左市。
1964年,
平果縣天南、品力、孟養鄉劃歸天等縣進結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截至2017年,天等縣轄6個鎮、7個鄉。
天等縣地處桂西南,東接
隆安、平果縣,南部
大新縣,西接靖西縣,西北靠德保縣,北界
田東縣。1958年曾與大新縣
合併為新英縣,次年恢復兩縣原制。縣城
天等鎮直線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125公里,西南部縣界距中越邊境最近處9公里。
天等縣境東西最大橫距6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3公里。全縣總面積323.88萬畝,其中山地面積276.16萬畝,天等縣轄6個鎮、7個鄉:天等鎮、向都鎮、龍茗鎮、進結鎮、東平鎮、福新鎮、把荷鄉、都康鄉、馱堪鄉、進遠鄉、寧乾鄉、上映鄉、小山鄉。
2002年7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2年]125號)同意將華隆鄉與天等鎮合併為天等鎮,原華隆鄉、天等鎮所轄的行政區域全部歸天等鎮管轄。天等鎮政府駐原華隆鄉政府駐地。調整後,全縣轄4個鎮、10個鄉:天等鎮、龍茗鎮、進結鎮、向都鎮、都康鄉、寧乾鄉、馱堪鄉、福新鄉、東平鄉、進遠鄉、上映鄉、把荷鄉、小山鄉、金洞鄉。
2005年6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5年]164號)同意撤銷金洞鄉,整建制併入向都鎮,向都鎮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後,全縣轄4個鎮、9個鄉:天等鎮、龍茗鎮、進結鎮、向都鎮、都康鄉、寧乾鄉、馱堪鄉、福新鄉、東平鄉、進遠鄉、上映鄉、把荷鄉、小山鄉。
區劃現況
截至2018年,東平鄉撤鄉建鎮。調整後,天等縣轄6個鎮、7個鄉:天等鎮、向都鎮、龍茗鎮、進結鎮、東平鎮、福新鎮、把荷鄉、都康鄉、馱堪鄉、進遠鄉、寧乾鄉、上映鄉、小山鄉。政府駐地
天等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等縣位於
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天等縣有2159.2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北緯22°51′~23°22′,東經106°45′~107°23′, 全境在北回歸線以南。東接隆安、平果縣,南鄰大新縣,西接靖西縣,西北靠德保縣,北界田東縣。縣治天等鎮,直線距自治區首府
南寧市125公里。 縣境東面馱堪鄉孔民村下買屯與隆安、大新縣交界;東北部進結鎮茴利村下肥屯與隆安、平果縣交界,孟養村龍彰屯與平果、田東縣交界;南面龍茗鎮勝馬村聖屯與大新縣接壤;西南部福新鄉救漢村與大新縣相連, 縣界至中越邊境約9公里;西面把荷鄉巴龍村與靖西、德保縣交界;西北部向都鎮民族村與德保、田東縣交界。東西橫距64公里,南北縱距63公里。
地質地貌
天等縣以低山
丘陵為主,山地面積1696.4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77.98%。其中土山占總面積的22.60%;石灰岩山地占總面積的41.50%;矽質灰岩山地占總面積的10.31%;半土半石山占總面積的3.57%。全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點為西南部四城嶺主峰,海拔1073.7米,最低是東北部天南村洞荷窪地,海拔263米,一般海拔為450米至650米。縣內
岩溶地貌占全縣總面積的77.4%。
氣候環境
天等縣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無霜期長,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0.5℃,最熱的月平均氣溫為27℃,最冷的月平均氣溫為12.5℃。
水文狀況
天等縣峰林谷地多為斷層地帶,透水性大,地表水系不發育,全縣大小溪河20多條,均系大小泉水匯成,枯水期流量在1立方米/秒以下,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至3立方米/秒,洪水期多達100立方米/秒。
主要溪河有:
太平河古稱枯榕江,源於把荷鄉吉蘭村含若蘭水庫,經
向都鎮福利、樂久村與源於九十九嶺的支流那必河會合,過祥龍、中和,平堯村後入
田東縣,歸右江。
漢洞河又名
大漢溪,源於向都鎮漢洞村福陽屯,福陽屯境內水系發達,多處泉眼匯流成河,經漢洞後從叫通落水洞入
德保縣,歸右江。
天等河又稱榮華河、都康河,源於都康鄉顯魯村那英山念向水庫,經寧乾鄉永樂村伏慢水庫至寧乾那近屯與源於九十九嶺的支流匯合,過龍盛村,都康鄉降祥村、華隆鄉稻香、榮華村後與支流古桃河匯合入天等鎮,過華隆鄉紅嶺、盛典村後潛入地下,出隆安縣,歸右江;冬季、河少水,流至天等鎮麗川村與華隆鄉紅嶺村交界的漏泵處入落水洞,紅嶺至盛典村一段河道乾涸。
進結河古稱布魚河,源於
馱堪鄉恲龍村那孟屯,經文秀村、進結鎮結安村至進結街與源於進結鎮團樂村的洞寧河匯合,過隆鳳民元村後入地下河,出平果縣,歸右江。
那造河源於東平鄉泉水及三壽村,經利益村到那造村匯合後流入
田東縣與枯溶江匯合,歸右江。
龍茗河古稱龍江,源於四城嶺東麓福新鄉苗村、種典村,至龍茗鎮西北村與源於四城嶺北麓上映鄉佩光村的支流匯合,經龍英、三北、小山、龍橋村後入大新縣利江,歸左江。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5年,天等縣土地總面積216490.42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6601.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1.5% ,園地面積1129.34公頃,占土地面積的0.5 %;林地面積73936.7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34.1%;草地面積17997.83公頃,占土地面積的8.3%;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4869.1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2 %;交通運輸用地面積2086.4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9%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2474.3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1%;其他土地面積67394.9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1.1%。
水資源
截至2015年,天等縣六條主要河溪徑流的補給,主要仰賴於大氣降水。年平均徑流深度為658.8毫米,徑流係數為0.3至0.5,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4.3億立方米。全縣人均擁有水資源量為3890立方米,約為自治區人均占有量5310立方米的73%,比全國人均占有量2700立方米高44%。1985年全縣水利工程充分發揮效益後能提供使用的水量為4.66億立方米,占地表水資源的32.6%實際效益較差,另外,境內地下水富水區天然補給量為3億立方米左右,
枯水期總流量為8.31立方米/秒,平水期總流量為33.03立方米/秒。但地下水在峰叢窪地區域埋藏較深,不易開發利用。縣內徑流年內分配不均,5月至9月比較集中,約占全年的75%左右,枯水年春旱特別嚴重。境內岩溶地貌占77.4%,地表河溪少,多年平均降水量雖不少,但降水大部分滲入地下,形成山高水深的局面,特別是進結、馱堪等鄉鎮的石山地區,水資源尤為缺乏。
天等縣
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5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6644千瓦包括借大新縣稔底建電站可開發量7200千瓦在內,1985年已裝機9004.9千瓦包括稔底電站已裝機4800千瓦在內,尚可開發利用7639千瓦。
礦產資源
截至2015年,天等縣地處桂西南大石山區,境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黑色金屬礦產有
錳礦和
鐵礦;有色
金屬礦種有
銅、
鉛、
鋅、
銻;
貴金屬礦產有黃金;化工原料礦產有
黃鐵礦、
磷、
重晶石;其它非金屬及建材礦產有水晶、
冰洲石、建築石料用
灰岩、
水泥用灰岩、水泥用
粘土、
頁岩、
方解石、
大理石、
白雲岩;
燃料礦產有
煤炭;
冶金原料礦產有石英岩。
黑色金屬礦產資源優勢突出。天等縣錳礦資源豐富,屬重要優勢資源,大部分可露天開採,易采易選,品位高,低磷低鐵。目前已發現中型礦床2處,小型礦床1處,是我國冶金用錳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礦床規模普遍較小,資源找礦潛力大。天等縣礦產資源主要以小型礦床及礦點為主,大型、特大型礦床少。已發現礦產地31處,其中中型礦床3處,占9.68%、小型礦床28處,占90.3%。
人口民族
2016年,末天等縣戶籍總人口45.4萬,其中男性人口242047人,占總人口53.04%;女性人口214314人,占總人口46.96%。全縣出生人口4740人,人口出生率為10.41‰;死亡人口2153人,死亡率4.73‰;全年淨增人口258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68‰。
經濟概況
綜述
2017年,天等縣生產總值實現61.8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6年增長7.4%, 增幅高於全區0.1個%,低於全市1.9個%,順利實現年初制定的2017年增長7%的目標任務。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0.9%,上半年增長6.5%,前三季度增長6.8%,2017年增長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3.76億元,增長1.6%;第二產業增加值20.71億元,增長6%;第三產業增加值27.42億元,增長11.7%。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經濟成長0.4、1.9、5.1個%。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4%、26.3%、68.3%,其中工業貢獻率為19%。
第一產業
2017年,天等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11億元,增長1.7%,比2016年低0.2個%,其中農業產值下降0.6%;林業產值增長9.3%;牧業產值增長3.0%;漁業產值增長4.7%。2017年糧食播種面積54.29萬畝,下降1.6%;糧食產量14.95萬噸,下降2%;全年經濟作物面積11.12萬畝,下降4.6%,其中糖蔗面積5.58萬畝,下降11.6%,產量32.64萬噸,下降13%;生豬出欄40.41萬頭,同比增長2.6%;家禽出欄215.58萬隻,同比增長2.4%。天等縣肉類總產量3.64萬噸,增長2.7%。
第二產業
2017年,天等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28.28億元,增長13.8%,增幅比2016年提高9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3.52億元,增長6.9%,增幅比2016年提高1.2個%。行業增加值“四增兩降”:即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增加值增長11.4%;醫藥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3%;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加值增長27.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0.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12.7%;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下降18.9%。 輕重工業增加值“一降一升”:輕工業增加值1.68億元,同比下降12%;重工業增加值11.84億元,增長10.4%。從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8.2%,非公有工業增加值增長3%。
第三產業
2017年,天等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89億元,增長11.2%,增幅比2016年提高1.2個%。一至四季度增速分別為8.3%、11%、11.2%、11.2%。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05億元,增長11.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84億元,增長9.8%。全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實現17.13億元,增長14.6%,其中批發業銷售額增長14.8%,零售業銷售額增長15.3%,住宿業營業額增長12.1%,餐飲業營業額增長9.8%。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截至2016年,天等縣電力主要由廣西大電網供電,境內建有220KV以上變電站三座,各鄉鎮均建有35KV變電站,電力充足,地表水、地下水豐富,工農業生產、城市生活供水有保證。全縣區域內均有行動電話信號覆蓋,村村通有線電視。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天等縣普通高中新招生1828人,在校生4666人;職業高中新招生396人,在校生954人;國中新招生5047人,在校生13617人;國小新生入學4908人,在校生30969人;幼稚園在園幼兒9753人。國小學齡兒童淨入學率99.98%,國小六年鞏固率99.8%,國中階段毛入學率97.5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1.3%。
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天等縣公共圖書館1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0.24冊;博物館1個;體育場館2個;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0.9%。
衛生事業
截至2016年,天等縣共有衛生機構21個,病床1421張,醫師433人;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嬰兒死亡率4.57‰,出生人口性別比106.2%。
交通運輸
天等已建成以縣鄉公路為支骨架,村村通公路的乾支相連的路網結構,境內均有二級公路與南寧、崇左相通。隨著崇左—天等—靖西、隆安—天等—大新碩龍兩條高速公路和天等—隆安、天等—德保、天等—田東、崇靖高速福新出口至天等連線線等四條二級公路的陸續開工,以高速路為主通道,省道和縣際二級公路為次幹線,四通八達的縣鄉村公路為輔路線的網路交通體系逐漸成形。
地方特產
天等指天椒,天等指天椒椒果小朝天,肉厚、色澤鮮紅,辣葉十足,醇香濃郁,品質獨特,曾榮獲1983年國家外經貿部“優質產品”的稱號,被譽為“天下第一辣”而名揚海內外。
大肉姜,天等大肉姜是廣西名優的傳統產品之一,姜塊肥大,肉質細嫩、品味香辣而在區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苦丁茶,天等縣種植苦丁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現有面積已達5千多畝,年產鮮茶450多噸,可加工製成高品位優質的球形、花形、條形等品種共100多噸。
天等蕎頭,是廣西名優土特產品之一。該產品香脆、淡辣,具有清涼解暑,生津止渴,幫助消化之功效。
八角,天等生產
八角在建國前就已聞名港澳。天等縣現有八角林9.8萬畝,年生產鮮果6千多噸,折乾果約2千噸左右。
天等茴油產於天等“四城嶺”、“九九嶺”的八角茴油,茴油度數高、品質優,早在建國前就一直馳名中外。
天等貓豆,是天等傳統的土特農產品。
風景名勝
天等縣境內有旅遊景點30多處,較著名的自然風景有:縣城附近的麗川獨秀峰、
得月樓、派替湖、龍蟠山;龍茗的
八仙山、
觀音山、向都的萬福山、百感岩;上映的仙橋。溶洞有天等的安寧洞、百靈岩,向都的百感通天岩、清風岩,都康的
清音洞,把荷的
觀音岩。
那利水庫,位於縣城西部的寧乾鄉那利屯,離縣城有20公里,是天等縣重點中型水庫。水庫屬分叉型丘陵水庫,庫內彎叉多,水帶狹長。庫內有1個半1島、1個孤島、1座交通水泥橋、1口泉池,庫尾連線廣西唯一蜆木大林場,九十九嶺林場的第一嶺。
龍角屯
龍角屯位於天等縣天等鎮仕民村後面的高山之中,水溫冬暖夏涼。水位平穩,歷年大旱不乾涸,久雨不外溢,水位升降僅一米左右,池水清澈碧綠。周圍全是石山,
天池有四奇:一水源奇;二池中的魚奇;三形成奇;四儲水量奇。
萬福寺
萬福寺位於天等縣向都鎮北郊1公里處,該山孤峰挺拔,圓如卓錐,高約60米,腰徑約50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于山上洞口建
萬福寺,洞下層建文武廟、供奉孔夫子、關公、
岳飛幾位歷史人物。洞前石壁上用蜆木架一天橋,經300餘年仍相當堅固。洞壁上有多處石刻。
百感岩
百感岩位於向都街東北2公里處,洞內有大小洞穴數十,鐘乳遍布,枯
榕江自南向北穿過洞底,景色壯觀,為溶洞之首,《徐霞客遊記》載:"此洞外險中悶,既穿歷渺,忽仰透崇宏,兼一山之前後,以通奇匯眾,流於底而不覺,幽明兩涵,水陸濟美,通之則翻出煙雲,塞之則別成天地。西來第一,無以勿也民間有
儂智高據洞駐兵的傳說。
江海崖江
有方棺、圓棺各1副,內有人骨;那
硯山崖葬有圓筒棺2副,經鑑定為宋代崖葬;呈屯崖葬有圓筒棺17副,為宋至明代崖葬;龍念山崖葬有圓棺近20副,經鑑定為宋至明代崖葬;蘭屯崖葬有5副員棺材,鑑定為宋至明代
岩葬。
那硯山
那硯山位於縣城西北
化隆鄉榮華村,距縣城4.8公里。畫面所在石壁呈岩廈狀,崖畫即繪於岩洞及隙內灰黃色的騎馬人、牽馬人、馬、狗和一組符號圖象構成。崖畫分4組,既有纖細簡單的線條,又有粗獷渾厚的筆調,既有排列整齊的圖象,也有規格不一的畫面,顯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獨秀峰
位於城東一公里處,由麗川獨秀峰和麗川河組成,是天等縣比較有特色的景區,是南寧地區的八大美景之一。
秀峰麓下麗川河水,五拱古橋。古橋上游攔河壩,水從壩上飛瀉,水花飛濺,形如
瀑布。
清風岩
在天等縣向都鎮以北半公里處,在龍神山腳下,有個奇異的岩洞,清風從洞口常年不息地吹出,洞口樹葉微飄動,有二級的和風,東暖夏涼,風清氣爽。洞頂峭壁,刻有“清風徐來”四字,洞前一道草坪地,長著一叢青蔥茂密的相思樹,草坪兩邊,各有一碧波蕩漾的池塘。塘水清澈,游魚可數,波平如鏡。中間橫過一道堤岸,明代年間,中和街民於洞口前的草地建起一座古色濃郁的“神農氏”寺字,內塑像,常有人燒香點燭,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龍蟠山
座落城南一箭之地山勢蜿蜒起伏狀如龍蟠,有古城、古碑和抗法元帥蘇元春籌建的炮墩,二戰期間,龍茗農民起義軍在此山建立,並開辦“軍訓班”種下革命的種子,山間盆地,果樹叢生,山泉擊水。